蔡黎 尹秀秀
[摘 要]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政工作需要探索一条全新路径。在互联网不断兴起的背景下,网络思政教育已经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对网络技术和网络思政教育的认知在不断深入,但是在具体手段运用上还存在不足,导致网络思政工作相对于普通的思政工作开展还处在初步摸索阶段。所以,必须利用网络思政打开思政教育模式新路径,更重要的是需要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让大学生思政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只有网络和线下共同发力,才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为思政工作的开展积累经验,添砖加瓦。
[关 键 词] 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3)10-0169-04
当前的时代是信息裂变式传播的时代,是新媒体时代。新时代大学生乐于接受新鲜的事物,但是在思想上也不免会受到不良文化的冲击和负面影响,容易出现价值观动摇,做出偏激的行为。作为高校辅导员必须结合网络空间,探索网络思政工作开展新途径,把网络思政工作当作全新的突破口,把立德树人继续当作工作抓手,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把握好意识形态的高地,让大学生成为自觉传播网络正能量的主体和主人公,做时代的好青年。
一、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概述
(一)发展
如果要说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基本概况和发展历史,就不得不提1994年,1994年是网络思政教育的开端之年,伴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前进,我国网络思政教育初步奠定了根基,进入主动建设的时代,目前已经日臻成熟,展开深入探索和发展。不同的阶段是由于内外部环境共同交错而导致的新形势,因此,在开展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新发展、新变化和新挑战,把网络思政教育的手段和意识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乃至未来工作的方方面面,逐步在思想上加强对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视。按照时间线来划分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4年到1998年,属于初步探索阶段,这一阶段各高校奠定了网络阵营和网络教育的育人新格局,在网络舆论风气上总体比较好,因为这时大数据时代还没有全面来临,网络信息虽然鱼龙混杂,但没有太多的渗透渠道和空间。第二个阶段是1999年到2004年,这一阶段是网络思政的主动建设和探索阶段,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政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这一文件的指示,各大高校开始探索思政教育如何通过网络的方式开展,如何让网络思政进校园,如何消除不良舆论尤其是网上舆论的影响。第三个阶段是2005年到2012年,这一阶段网络思政开始逐步成熟,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这一文件的要求,高校需要充分发挥新时代网络的技术优势,把握好思想高地,让网络思政工作持续推进。第四个阶段是2013年开始到现在,这一阶段属于深入发展阶段,2011年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这一文件指出必须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传统思政工作相互结合,顺应新时代的思政开展潮流[1]。
(二)改变
作为高校辅导员必须在思想上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变革趋势,要主动适应数字化时代和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让思政工作活泛起来,推动传统思政工作和信息技术在高度上能够融合。相对于传统的思政育人体系来说,网络思政教育有以下变化维度。
首先,它的研究主体和客体变得更加全面,各种类型的网络软件能够对大学生的行为动态和思想动态进行精准的预测和解析,其主要目的是判断大学生未来的行为走向,这就为很多网络思政工作者提供了较大的便捷,他们不需要在线下直接跟踪或直接谈话就可以大致了解学生的动态,但是也容易由于大学生的错误操作而导致不良后果。高校辅导员需要改进思政工作模式,提高网络思政的教育效果。其次,它的研究内容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高校辅导员可以利用具体的网络技术对大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精准思想教育,站在不同的视角和思维模式下建立相对完备的育人网络。除此之外,当前思政工作的研究内容关联性较强,在网络数据的加持下,网络系统内容相互交织,数据点较为分散,必须形成具有关联性的世界网络才能够实现正面教育的效果,这意味着辅导员需要提高信息化素养,加强事物内在关联性的判断,展开彻底的过程反思,让所有的信息串联在一起,理通、理顺,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优质、有效的思政服务。
二、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价值
(一)有利于拓展传统思政的空间和场所
课堂和校园是当前思政教育的主要场所之一,各种类型的思政课以及思政示范课可以通过课堂和校园进入学生的脑海中,微课、慕课平台、翻转课堂这些教学平台的资料喷涌而出,思想政治教学的空间大大被拓宽,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性使其变得更加开放。和以往的教育相比,网络平台突破了传统思政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教育工作者能够随放随收,即时开展线上答疑和作业批改、作业收发等工作,有效提高思政育人效率。对学生来说,也能够充分利用琐碎的时间接受思政的熏陶,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打开相对便捷的沟通渠道,学习思政知识,还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想法随时进行反馈,遇到时政热点也方便抢占先机[2]。
(二)有了更多的工作和抓手
在传统的思政教育中,课堂是主战场和主抓手,在网络时代来临的背景下,高校应该丝毫不动摇地继续坚持线下教学,但是网络思政教育作为新兴事物也应当被吸纳和吸收,它和互联网时代相伴相生,是一种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运用的发展前景。作为高校辅导员必须探索课堂之外的思政教育新方法,这一点也是思政工作开展的大势所趋和民心所向。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网络思政教育的开展必须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抓住学生最容易接受的视角切入,只有让思政理论和思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让高校思政教育更加具有供给力和吸引力,创造多元化的吸收渠道,才能引发学生群体的关注和热爱。只有做到敢想敢用,善于使用各种类型的新媒体,才能把传统的思政教学转化为和新媒体时代相互结合的网络思政教育[3]。
(三)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输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为党和国家培养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加快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辅导员是思政教育的骨干力量和主要承办人,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辅导员的个人素质和执教能力影响力巨大。在新媒体时代,发言人的门槛较低,导致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去筛选,才能在思想上不受到负面文化的侵袭和伤害。作为辅导员,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和职业素养,才能推动网络思政教育的发展,也才能推动辅导员队伍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辅导员在网络化新媒体时代下不断地提升自己,提高执教素养,在思政学习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中不断完善自己,从整体的队伍上来说,也能够为高校打造一支具有网络时代工作能力的辅导员队伍。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路径
(一)散播红色基因,彰显立德树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因此,高校需要充分开发新媒体渠道,在网络阵地上播撒红色基因,种好责任田。具体而言,第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开展需要打好信念牌,点亮学生心灵的灯塔,充分发扬文科专业的优势,展开红色导航教育活动。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学生多读红色经典,参与红色实践活动,弘扬红色精神,延续红色血脉,把红色基因和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用星星之火点燃学生对国家质朴的热爱。第二,可以打造新型网络思政教育新窗口,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建设线上网络红色学习群,利用线上读书活动让学生健康成长。辅导员可以开设抖音账号拍摄宣传片,比如拍摄宣传征兵的视频、志愿者服务视频和主题活动视频,让学生用新奇有趣的方式感受视频平台传达出的家国情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的网络思政开展形式学生喜闻乐见,教师也可以塑造考研、学习典型,把难懂的大道理和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结合在一起,起到相互渗透的效果。比如高校辅导员可以拍摄微电影,带领学生到红色实践基地参观拜访,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感悟力和体验感、对红色文化的精神感受力和领悟力;也可以打造线上微团课,让学生畅谈对新时代和红色文化的看法,引导学生健康成长[4]。
(二)以社会热点展开协同育人
第一,要发挥社会热点事件和新闻的价值。社会热点一般都是大众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所获得的流量比较高,站在社会热点对社会影响的角度来观察,可以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部分,需要围绕消除社会热点的消极影响来展开素材的筛选。
第二,可以利用社会热点事件让学生做好精神反思。试想一个简单的网络問题如果处理不好都容易发酵,其社会负面舆论就有可能蔓延到整个网络上,成为严重的公共事件。因此,辅导员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需要教会学生保持理智、慎重和警惕,首先,需要对社会热点问题保持一定的敏感,同时要加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解读和研判,从而明辨是非,判断对错,这也是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环节。其次,在日常思政教育过程中,要潜移默化地把正确的价值观念烙在学生心中,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不被错误思想所带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自己的立场和信念。除此之外,辅导员在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时候也需要紧贴社会日常,让大学生觉得思政教育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第三,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需要把辩论形式和社会热点事件相结合,让学生的理性思维得以增强。学校可以社会热点作为素材,引导学生把线上热议的问题引入线下讨论组,邀请法律专业的学生和专家共同参与辩论会,分成正反两队,每一队的学生都需要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观点一定要有逻辑,环环相扣,能够自圆其说。在这一过程中,作为辅导员需要关注学生的表现并且挖掘社会热点的价值和四重要素,让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使学生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网络文明安全监督员。同时还可以结合社会热点相关问题,让学生参与到实践类课题研究中,使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不断提高。除此之外,学生还需要了解互联网跟风的弊端,不做跟风的一份子,了解互联网流量变现的基本规律,不被“割韭菜”和“带节奏”。
(三)树立网络思政工作思想
首先,作为高校辅导员需要全面增强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意识。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网络思政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作为高校辅导员一定要打破思维上的时空局限性,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加快教育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这样的工作方式也能为辅导员工作带来便利。一方面,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网络习惯和兴趣展开时政热点和社会问题讨论,随时随地传播新思想和正能量,做好价值引导和传输工作;另一方面,利用网络媒体开展思政教育能够让辅导员及时、有效地掌握学生的动态,与学生产生良性互动,做好信息反馈和矛盾化解工作,这样才能够让思政工作润物细无声,加强渗透;其次,需要抢占思想意识形态高地。网络思政教育是新时代背景下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流渠道,作为辅导员需要认识到新媒体时代网络思政工作的特点才能抢占教育先机。一方面,需要利用网络思政的优势,发挥思政工作的效能,于潜移默化中向大学生传递正确的方针政策,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大学生拥有正确的思想政治站位;另一方面,辅导员需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的防控,防止网络不良信息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加强对网络文化的控制与监督,帮助学生自动屏蔽网络负面信息,全面提高学生素养[5]。
(四)提高执教能力,丰富网络思政工作形式
第一,作为高校辅导员需要对网络思政教育形式加以创新,针对当前阶段思政教育缺乏实效性、学生不喜欢的问题,对教育内容进行丰富,对教育手段予以改进。首先,教育内容不能太刻板枯燥,不近人情。思政理论教学比较枯燥,辅导员需要加强对网络科技的使用,在选择话题的时候应格外上心,用学生关注的人和事作为引子,循循善诱,让学生不仅能够认识到问题,还能够正确地分析问题,用思政的视角解决问题,传递主流价值观念,让思政教育更具时效性和生命张力;其次,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不能太过单一化。作为高校辅导员应该主动做好思政教育的改善与更新工作,不要用传统的文字复制粘贴的形式敷衍了事,完成任务,而是要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比如发微博、聊微信、拍抖音视频,这些教育手段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兴趣和爱好,而且能够切实实现思政教育最终的育人目的。
第二,辅导员需要提升自身执教能力和思政素养。辅导员队伍的整体质量决定着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开展水平,辅导员是思政工作的主要践行者和贯彻者,如果要做好这项工作,就需要不断提高网络技术素养。首先,作为高校辅导员需要定期对网络教育平台进行更新,学习网络知识,提高技术素质,熟悉网络媒介下信息是如何传播的,并且利用网络的形式把思政教育观念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其次,作为辅导员需要做好对网络信息的排查与筛选工作,对不良的信息需要早监控、早预防。特别需要关注各种负面的舆论事件,打造相对畅通的沟通渠道,创造健康的网络教育环境。
(五)构建完善的网络思政工作体系,强化工作实效性
第一,若要落实好网络思政工作就必须加强体系和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具体而言,就是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制度供给,网络思政工作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就必须有政策和制度的支持与保障。首先,高校需要打造网络工作教育机制和领导机制,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个部门各个成员都需要各司其职赋予一定的权责权限,还要给予网络思政教育一定的政策倾斜和经费投入,让各项工作实施时不会遇到资金困难,能够有计划地落实;其次,要打造和网络思政教育相互匹配的考评机制,加强网络思政工作的落地,把网络思政工作成效和辅导员职称评价工作相结合,再通过绩效考核和绩效奖励等形式,让辅导员开展思政工作的时候更有干劲和主动性。此外,高校需要把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成果和教师的个人职称评估结合在一起,也需要把网络思政作为一种教育工具衡量学院工作的开展情况,全员、全范围重视网络思政的开展效果。
第二,需要搭建网络思政工作教育平台,这种平台一般指的是线上平台,要想网络思政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取得一定的效果,落实立德树人育人目标,单靠辅导员个人奋斗是远远不够的,学校也必须出钱出力,搭建线上网络教育平台,辅助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政工作。首先,学校教务部门需要牵头搭建线上平台,并且加速思政软件的开发和利用。当前思政线上平台能够产生較大的影响力,当然其发展也少不了学校的肯定和团队的支持,因此,学校可以借由搭建这些平台,开发新媒体网络思政教育素材和资源,利用QQ、微信等不同的热门软件展开二次创作,加强对专题性教育资源的探索,让辅导员开展思政工作的时候有更多途径,也让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时候有更丰富的选择;其次,高校需要加强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专家化发展,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网络工作团队。除了辅导员要参与其中之外,其他教师也需要自觉接受网络思政教育培训和技能训练,提高整体教师队伍的网络教育工作素养。除此之外,还要加大对网络思政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力度,建立辅导员工作室,打造集体备课制度,下发课题研究,多方面齐入手,共同发力,推动网络思政工作稳步前进,形成教育工作专业化和专家化体制。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政教育需要找到全新的网络工作途径。在当前互联网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状态下,高校辅导员要具有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要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和学生之间加强沟通和交流,打造新型平等师生关系,这是展开思政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努力打造网络育人的框架和体系,增强思政教育的网络化意识,不断优化传统思政的开展形式和方法,创新教育模式,使网络思政教育的开展效果和质量得到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魏爽.“互联网+”时代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有效性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7):107-108.
[2]张橙.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J].中外企业文化,2021(6):97-98.
[3]邓东方.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方法的创新途径[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111.
[4]赵裕丰.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线上谈心谈话的工作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20(46):119-121.
[5]李春易,李烨,刘晴,等.网络新媒体视域下高校辅导员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策略研究[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5):146-148.
◎编辑 马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