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香
[摘 要]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在专业课教学过程和学生德育活动中融入思政元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成长为具有高尚品格的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主要以宣化科技职业学院“一联一”课程思政建设为例,为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一联一”;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1-0029-04
2019年,党中央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为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1]。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进一步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明确指引,即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创新性地开展了“一联一”课程思政建设,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技能人才。
一、“一联一”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与存在的不足
(一)“一联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一联一”课程思政建设,即思政课教师与各院系专业教师、各院系辅导员“一联一”结合,共同挖掘思政元素,实现协同育人目的。课程思政是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形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活动实践等方方面面。“课程思政”之“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3]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教师教授的各门学科,不仅包括思政课,还包括专业课程以及学校为实现培训目标,而选 择的其他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等;狭义的课程主要指思想政治课。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思政课教师不仅和专业课教师“一联一”结合,从专业课中挖掘思政元素,还与辅导员、班主任“一联一”结合,在开展班团课中融入思政元素。
(二)“一联一”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不足
1.教师教学方式陈旧
教师方面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教学方法单一。有些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虽然加入了思政元素,但是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仅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不能让学生参与互动,影响了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有些教师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不能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无法扣动学生心弦;还有的专业课教师只教书本上的知识,不能把与专业有关的热点内容传达给学生,不能让学生拓展知识,开阔眼界。第二,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不够。有些专业课教师不能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尤其是专业性较强的内容,专业课教师往往无法从中找到蕴含的思政原理。
2.学生思政意识薄弱
首先,对很多学生来说,课程思政是一个新概念。有些学生知道要学习思政课,却不知道专业课也饱含着思政元素。其次,学生对思政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学生的实用主义思想较浓重,部分学生认为思政课不是教授技术的课程,对将来“赚钱”没用,是可有可无的课,自己学习思政课的目的就是应对考试;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只听感兴趣的部分,不做笔记,或者做“低头族”。这些因素导致学生对课程思政缺乏兴趣,从而使教学效果欠佳。
二、“一联一”课程思政建设原则
(一)系统规划原则
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学校成立领导小组,由校领导担任组长,其他各院系、处室单位负责人担任小组成员,定期召开工作交流会,系统规划,促进工作落实。各院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同时,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升课程思政效果。思政教师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主动加强课程思政重点、难点的研究,构建丰富的课程思政研究体系。学院积极推进各专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致力于全过程課程思政建设,从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到班团活动、岗位实习,再到创新大赛、就业培训,无不渗透着课程思政元素。
(二)党员示范原则
各院系是“一联一”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组织者和推动者,教师党支部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带头落实课程思政任务,主动团结师生,保证各项教研任务的完成。
教师党支部把课程思政研讨融入“三会一课”和组织生活会中,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检查课程思政落实情况,进而消除分歧,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比如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的三个党小组概论党小组、德法党小组、形策和“四史”党小组多次召开会议讨论课程思政项目的分工落实,推动该项建设走深走实。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还召开支部委员会探讨课程思政方案设计、与各院系协同开展课程思政等。新能源学院党支部构建“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双极联动机制,通过“周沙龙”“月交流”方式让课程思政理念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
(三)创新思维原则
各专业群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组织者和落实者,专业课教师是推进课程思政的直接实践者。专业群是指为提升专业对接产业、对接工作岗位的契合度,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能力,建立在专业基础之上的,由几个既有差别又关系紧密的专业自主组合的具有专业特色的育人共同体。[4]专业群进行课程思政建设,能够创新思维,打通思政教育在各专业间的堵点,使学生更加通畅地思考和学习课程思政。
比如航空铁道学院有两个专业群,分别是航铁专业群和护理专业群。在院系班团活动中,辅导员通过以下案例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某高铁列车上,一位老年旅客摔倒受伤,乘务员快速了解病情后,在车厢紧急播报呼救。同列车上的一名护士挺身而出,紧急救治,化解危机,该护士被称为最美护士。高铁乘务人员紧急应对,帮助旅客转危为安,也获得乘客纷纷点赞。护士和高铁乘务人员的行为均体现了高尚的职业情操,引领了社会主义新风尚。
在课堂上引用此案例,能够引导航铁专业和护理专业的学生认识到两点:第一,各专业之间看似相隔很远,但在实际工作中并不割裂,某项工作内容可能涉及多个专业。通过上述方式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能促使系部学生更加团结,集体主义意识更强。第二,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做到既博又专,学生学习不应局限于自己的专业,应该扩大知识面,这样才能在毕业后做工作中的“多面手”。
三、“一联一”课程思政建设实践
为推进育人质量,宣化科技职业学院主要通过以下做法开展了“一联一”课程思政建设实践。
(一)以培训为引领,提升教学能力
为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以及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的协同育人能力,学校多次组织全体教师集体学习党中央有关课程思政指导文件,并出台《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关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引导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理念。同时,组织全体教师参加课程思政研讨会,邀请知名职业院校经验丰富的教师分享经验。通过对政策文件和先进经验的学习,增加对课程思政的认识,这是开展“一联一”合作实践的前提和基础。除以上学习内容外,还进行了思政教育的培训学习,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治思想等。
(二)以质量为目标,加强团结协作
结合思政教师教学情况,学校选派优秀思政教师至各院系协同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如某思政教师一直负责学前教育专业的思政课教学工作,则该教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特点、课堂情况、学生兴趣等较为了解,则选派该教师到学前教育专业协助开展课程思政建设。
选派思政教师到其他院系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并非简单的“1+1”,而是思政教师要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协助专业课教师从教材、班团课等多角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思政教师起辅助作用,专业课教师要多和思政教师沟通交流,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将课程思政内容传递给学生。
(三)以专业为基点,融入理念教育
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在“一联一”备课时,结合专业特点,融入相应的价值观和理念教育,如下表所示:
[专业或处室 课程 价值观教育 学前教育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 融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理想,注重培养学生对教育的热爱之情 新能源汽车 汽车车载网络系统检修 融入国家低碳发展战略和法律法规,培养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的职业素养 建筑系 基础与地下室 融入科学伦理和工程伦理,培养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工匠精神 护理系 护理药理学 融入医德医风教育,培养敬佑生命、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 音乐表演 乐理与视唱 融入美育精神,培养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 学生处、
团委 班团课 教育学生扎根基层,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增强集体主义意识和担当精神 ]
(四)以教材为主线,挖掘思政元素
思政课教师协同专业课教师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专业课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有兩个特征:一是教材中的人文知识部分起到丰富教材内容的作用。如每一章节最后部分的拓展内容一般是该专业领域的名人故事。从名人故事中,学生可以学到优秀品质和高尚修养;二是教材中的主体知识部分,这部分内容较为专业,是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重难点,也是拓展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树立课程思政意识的关键点。
比如数学中的极限运算部分,数值无穷大或无穷小体现的是量变,添加括号后,则发生了质变。这可以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来进一步解释: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由此,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技能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持之以恒,才会发生质变,成长为符合时代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从人生观角度来理解,大学生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遇到困难要认真分析,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绝对不能操之过急走极端。
比如建筑工程专业“房屋建筑学”课程,在讲解地下室的组成、类型及防潮防水做法时,可以引入关于港珠澳大桥的思政元素。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长达6.7千米,其“头顶”40米全是海水,在如此压力之下,却能做到滴水不漏。由此,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认识到:一是中国建筑质量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每一个中国人都应为此感到自豪;二是从事建筑工作时要一丝不苟,严把质量关,建筑质量关乎生命。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建设规模最大的深埋沉管隧道,包含着完备的消防系统保障大桥安全。每个人都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掌握急救常识,提高自救能力,把安全常识永记心间。
挖掘类似知识点的思政元素,需要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齐心协力,完美结合。
(五)以比赛为动力,提高建设成效
各院系同学校指派的思政教师一起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于春季期末,在本院系范围内评选出一节专业课课程思政示范课;于秋季期末,在本院系范围内评选出一门优秀课程的课程思政示范课。前者和后者的区别在于,前者选取的内容是教材中的某一章节,评价标准是看挖掘的思政元素是否合理;而后者的评选内容是一门课程的全部内容,评价标准看所选思政元素多少以及是否成体系等。后者难度系数要高于前者。之后,再由教务处牵头,在全校范围内评选出某个专业的课程思政示范课。因为一个专业包含多门课程,所以校级评选的难度系数再一次提高。也就是说,通过比赛评选的方式提高课程思政建设质量。最后,思政课教师对优秀专业的课程思政示范课进行经验总结,形成理论成果。
四、“一联一”课程思政建设效果
(一)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增强
思政专任教师和各院系专业课教师“一联一”结合,撰写课程思政教学方案,明确教学目标。通过互相听课、交流座谈、研磨教材等方式,不断挖掘思政元素,寻找合适的思政切入点,使教学内容更加立体、完善。通过以上方式,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明显增强,课程思政育人能力逐步提高。专业课教师能够通过时政热点切入、名人故事讲解和价值理念阐述等方式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实现了授技和授价值的结合。班团课每周一次,经过学习,辅导员和班主任能够结合时政热点、身边人事、民俗节气、家乡特色等,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教育。
(二)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通过参加培训、自学等方式,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明显增强。比如在“光伏电站运行与维护”课程中,专业课教师讲到“光伏电站的分类”,其中提到“光伏电站是目前国家支持力度最大的绿色电力开发能源项目”,由此穿插课程思政元素,时长约3分钟,内容为“国家为何要鼓励绿色电力能源开发”,通过随机点名方式让学生参与回答,回答内容需包括理论部分和举例部分。比如有的学生回答:绿色能源电力开发是我国为实现碳中和、碳达峰而实行的重要举措,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随后该学生以自家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替代用电,节省能源消耗进行举例,说明绿色电力能源开发的必要性。该学生对于此知识点的理解已经达到价值理念高度,形成自己的认知逻辑。该学生的回答内容以及在课上积极回答问题的行为对其他学生产生正向蔓延效应,能够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三)教学体系更加完善
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学院教学体系更加完善,表现为:第一,评价体系更加完善。以前只注重教师评价,现在加入了学生互评和师生互评。以前教师通过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现在加入了学生互评,即在某同学回答完问题后,让另一位同学进行点评;师生互评是指教师对学生回答内容进行评价,学生上完课之后,对教师的讲述进行点评。完善的评价体系能激发学生参与课程思政学习的兴趣。第二,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更加完善。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一联一”结合,能够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增加思政元素的挖掘力度,课程思政内容更加丰富。
五、问题及思考
经过“一联一”建设实践,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总体上有了大幅提高,但还存在个别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有待提高的情况。
解決思路如下:一是加强学习。专业课教师要继续加强对于思政知识的学习,注重积累时政知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教师党支部要利用党会、党课等带头组织理论学习,读原著悟原理,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素养。二是以赛促教。教务处于每学期末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评选,择优参加省赛、国赛。三是改变教学方式。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主动探索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六、结语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不断探索。“一联一”课程思政创新实践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需要继续实践和完善。只有秉持不懈精神,高职院校才能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新时代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新华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6)[2023-01-21].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3]何爽.“课程思政”理念下综合素养课程的创新与实践[J].文教资料,2019(2):169-170,222.
[4]李莹,闫广芬.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现实审视与推进路向[J].职教论坛,2021,37(12):138-142.
◎编辑 尹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