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懿 刘露
[摘 要] 现代性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人类无止境的物欲催生了现代化发展的各种弊端。作为现代性异化的产物,消费主义成为商业资本攫取利润的手段,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物质欲望,对社会发展进程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从消费主义视角看现代性,协调好人类生存发展与生态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关系,提高人类的幸福感与归属感。
[关 键 词] 现代性;消费主义;现代性反思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4-0137-04
消费主义伴随着资本主义商业文明的兴起而滥觞,从19世纪的欧洲蔓延至全球化波及世界各地。它首先是近代以来主体性问题得以凸显的世俗化确证,也是资本扩张逻辑的必然产物。在知识不断累积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人类俨然取代了造物主对于世界的主宰,持续地创造着诸多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条件,给消费的洪流埋下了物欲的种子。关于现代性的起源,学界普遍认为现代性源于启蒙运动,以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基础[1]。理性、自由是现代性的丰富内涵,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现代性的重要特征,然而正是因为现代性以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基础,现代性也承载了资本主义的各种弊端,盲目追逐物质资料充裕而舍弃伦理道德。资本乃构成现代世界的主导原则,亦是构成现代性之最基本的支柱之一[2]。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马克思和韦伯关于现代性的理论成果之后提出了诸多关于现代性的批判,认识到现代性发展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包括卢卡奇的物化理论、马尔库塞对科学技术的批判、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启蒙理性的批判等。
一、消费主义是现代性异化的产物
消费主义源自西方社会思潮,指消费不是出于自身的需要,而是获得商品本身的符号价值,是不断被制造、被刺激出来的欲望满足。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蕴含着对现代性的批判,资本主义阶段的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产生了劳动异化,工人的生存与劳动是从属于资本主义的,劳动成为谋生的手段,脱离了其原有的自由性和自主性,劳动使人从动物中超越出来,而劳动的异化又使人成为“劳动的动物”。资本积累需要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需要大规模的机器生产,手工技能被替换为对机器的操控,在生产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体性被消灭,人和人的差距被机器生产逐渐缩小。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对于个人而言,存在的只有处于生产流程之中的工人和处于生产流程之外的资本家之间的差别。对于大部分劳动者来说,已经完成了由“人”到“工人”的嬗变,工人的劳动“被分解为自身和工资”,而“工人本身是资本、商品”[3]。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将提高生产效率和追逐利润视为合法的,在当前消费主义下,资本主义将满足和控制人们的欲望视为合法的。现代性的发展本该是代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但现代性的发展又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多灾难,如两次世界大战和生态危机,这些都可以称作是现代性的异化,当前消费主义藏匿在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不断以操控人们价值观的形式来为资本攫取利润。
按照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消费主义是资本内在逻辑投射到商品生产和消费领域的结果。雇佣劳动者作为商品具体生产过程中的一环,在资本的内在机制下,不可避免地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劳动力与其所创造价值的严重割裂。更进一步地,消费者个体又沦为资本运动在消费领域的重要一环,生产和制造消费需求成了资本家追求和推动剩余价值增长的重要维度。根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的加剧必然会带来商品生产的过剩,然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与生产的社会化之间不可克服的矛盾,带来了周期性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于是,资本家无止境追求剩余价值的内驱力促使他们把注意力从生产领域不断转移到消费领域。为了刺激消费,借助现代传媒而广泛传播的消费价值主张便纷纷登场,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符号至上”的消费文化。因此,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异化症候就从生产领域迅速转向了消费领域,生产的异化只是开端,而消费的异化就构成了资本内在扩张逻辑的又一个深渊。消费不再是对于商品使用价值的获取和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而是转变成为单纯欲望的虚假满足,蜕变成社会角色的炫耀心理和占有欲偏好,因此异化就又从消费的维度加诸人自身。总而言之,消费异化是指消费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作为客体的商品与消费主体的人之间位置发生颠倒,以至于人在消费中不再是自由、自主的,而是被主导、被宰制的。
二、现代社会中消费主义的表现
(一)商品的符号价值超过自身价值
鲍德里亚在《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指出,商品被直接当作符号、当作符号价值生产出来,符号则作为商品生产出来。当消费者要从这一产品或服务中获得差别的感受时,就要为这种感受支付差别溢价,也就是消费者为了享受差别等观念而支付的数额。这个差别的感受,来源于符号的不同,因此这个溢价就是“符号价值”。“符号消费既是实现资本增值的有效方式,又是消费主义进行思想渗入和心理操控的基本手段”[4]。商业资本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制造稀缺,利用“限量款”“明星同款”赋予商品符号价值,人们在购买奢侈品时也不仅仅是追求质量与美观,而是要获得奢侈品所蕴含的身份地位的象征,奢侈品在消费主义中属于“阶级地位”的代表。
在大众传媒所宣扬的价值理念演变成符號消费的过程中,年轻一代更加盲目地追求炫酷的符号价值和象征意义,在熟人社会面子的掩护下,达到某种隐秘心理的“满意”,以此作为衡量商品内在价值的标尺,因而愈加通过抢购名牌、奢侈品和时尚商品,满足自己的攀比和炫耀心理需求。于是,人们在一次次符号化了的暗示消费中纵身投入被“符码控制”的洪流,在这种心理成瘾或精神麻痹中被单一和程式化的消费幻觉所支配和驱使,甚至还不断构筑着他们日常生活的体验场景,以至于被固化和困厄在某种特定的消费体验模式中。
(二)消费是为了想要而非需要
在资本主义生产环境中,资本家想要获得利润就必须营造消费,生产的不断扩大必须有足量的消费需求,除了增加工人工资来刺激工人消费,资本家还积极培养工人的消费需求。当前各种刺激超前消费的手段层出不穷,分期付款、信用卡、小额贷款等的出台不断刺激消费者消费。值得一提的是广告对人的消费刺激,作为营销手段的广告目的在于激起人们对该商品的消费,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广告的视觉效果花样百出,以暗示、联想的方式向人们呈现了丰富多彩的欲望世界,力图瓦解消费者的理性消费因素。商业资本也很好地利用了当前年轻人的心理状态,以工作的疲惫与压力来规劝年轻人去消费、去享乐来使自己获得精神的满足。
从根本上来说,消费主义是资本主义商品拜物教的衍生现象,并且在铺天盖地的消费主张和旗帜的熏染之下,逐渐升级和演化成为符号化的消费潮流,甚至可以说变身为符号化了的拜物教。这是因为通过重新赋予商品消费的个性化价值及其表征意义,消费主义的旗帜宣扬的是一种新的消费趋向,它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新的消费主张、态度或价值意向,或者可以说,消费就是一种立场和个性表达,而且仅仅就是一种行为本身,除此之外便失去了其他任何实际所指,因而作为商品自然属性的使用价值也一起消隐于这种消费文化的聒噪中。这种消费主张实质上是把真实的消费需求从消费行为和消费过程中彻底割裂出去,只保留对消费本身的渴求和符号化满足。简言之,消费的符号化即消费本身带来了享受和快乐,其意在于彰显主体性,却导致了完全的异化。
(三)新型社会关系的构建
当前消费主义不仅仅只存在于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中,消费主义依靠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渗透到了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资本主义自身的运行暗含着这样的逻辑,即经济发展必须首先定义消费者,利用意识形态化了的消费主义不断给女性洗脑,使其笃信“买买买”的价值与魔力,其人生价值不过是体现在日益增长的消费欲望及其实现,而不是在生产劳动中获得价值补偿,如当前各类购物和直播平台发起的“女神节促销”,以及各种美容机构肆意宣扬诸如“容貌焦虑”等以达到医美产品推销的目的,甚至不惜将女性的身材外表与升职加薪以及婚姻幸福挂钩。循着该消费逻辑的步骤,商家试图重新定义所谓的女性独立,其中应有之义即是解放了的消费欲求具化为美妆护肤或服装配饰等领域的无度购买冲动,然而这其实是商家出于追逐更大利润的考虑。此外,还有商家主动迎合女权主义的潮流,着意取悦他们的潜在客户,频频制造出嘲讽、戏弄男性的消费宣言或主张,因而幻化出各种带有女权色彩的消费口号。在消费主义的规训下,女性的消费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档次,女性的择偶对象往往是能够给予自己丰富的物质资料的人,因此女性上迁婚姻的普遍逐渐淘汰了底层男性。在当前男女关系中,消费主义往往营造出男性要无限制地满足女性物质资料才是符合主流的假象,这一新型的社会关系制造了更多的两性矛盾。
三、从消费主义视角反思现代性
(一)现代化是有限度的现代化
现代化的发展不是漫无边际地满足人的欲望与野心,现代化的发展是有范围界限的。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为了获取利润最大化,资本家可以牺牲阻碍发展的一切因素,包括生态。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生活质量的大幅度提高,物化的进程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许多抽象的东西都能被金钱来衡量。消费主义往往传达于人们一个幻象,即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但是无处不受消费主义的掌控,它不断地以铺天盖地的广告、明星网红代言构建着“想要”,以获得“想要”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和补偿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从消费主义来看,现代化的发展为物质生活资料的丰裕创造了条件,而资本家往往是难以满足当下的发展,即使现在拥有的已经足够多了,但是社会毫不停滞地在发展,资本家追逐财富的野心就不会收敛,因此就要不停地营造消费,不停地以消费主义规训人们超前消费,烘托商品的符号价值。而这一后果往往也是能预见的,甚至早已出现,过度消费而未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造成生态危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因超前消费引起的社会不安事件等。因此我们需要反思,现代化的发展不是没有边界的,人的欲望和野心不能被无止境地制造并满足出来,否则人类社会最终将会饱尝自己种下的恶果。
(二)辩证对待现代性
马克思从来都没有否定过现代性的积极意义,在他的博士论文《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和伊比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就体现了对理性和自由的追求,在《共产党宣言》中他指出,“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5]。毋庸置疑,现代性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在现代性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的欲望和野心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正如消费是带动经济增长的必要手段,但是毫无节制地消费会对社会环境造成极大的负担。如果我们看不到现代性发展的弊端,无视社会的反映,甚至把现代性发展的弊端说成是现代性内在逻辑的必然结果,最终要承受现代性异化的后果。因此,要辩证地看待现代性的发展,我们要以可持续发展观适度推进现代化的发展,同时也要及时弥补现代性的弊端。
(三)在拒斥消费主义中重思现代性
消费主义的主张和潮流是否真的彰显或拔高了近代以来人的主体性?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近代资本主义的最突出特征就是使人们摆脱了封建主义制度下“人的依赖关系”,破除了旧有的人身依附关系,继而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中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基础上的“物的依赖”关系中,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潮流,也引导了人的自由解放。然而,在这种新型的生产关系中,绝不可能实现人的真正、完全解放,因为它只不过是以物的关系代替了曾经的人身依附性,而且在这种物的关系背后,正是人与人之间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根本不平等。
正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的人们对于商品、货币以及资本的依赖性关系,造就了商品和资本的各种“拜物教”形态,因而损害着人的主体性及其独立价值。然而,借助于作为消费社会的资本主义所制造出来的符号拜物教,并没有使人从“物役性”的羁绊中挣脱出来,反而更加剧和加深了物对于人的主宰,实质上是不断侵蚀和消解人的主体性本身。在消费主义的场景下,消费化身为主体借以解放自身的手段,但事實上,人是将其“主体性”完全交付给作为消费对象的物,所以最终人变成了消费主义的牺牲者。按照鲍德里亚的分析,消费主义终将“人的独立性”捆绑到“物的依赖性”之上,表面上恣意发挥“主体性”的消费行为,本质上仍然是资本的内在逻辑体系下的必然产物。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不但没有拯救“主体性”,反而导致了消费对于人的进一步异化和主体价值的丧失,人何止是成为物的奴隶,甚至成为了自己所精心织造的消费主义价值文化牢笼的奴隶。究其原因,消费主义滥觞的源头仍然是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四、消费主义视角下我国现代性发展的反思
与西方精神文明起源不同,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不同于海洋文明中对自然的征服,我国古人对自然持一种谦卑与敬畏的态度。同样与西方的发展理念不同,我国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重视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难免会使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发展的同时我们仍要警惕不良思潮的侵蚀。
(一)规范商业营销模式,鼓励节俭型适度消费
广告是现代化发展的产物,是获得消费者认知度的主要途径,广告的初衷没有错,但随着人们对物质利益的狂热追求,广告也被异化为洗脑人们超前消费和享乐至上的手段。当前商家营销的手段多种多样,“明星代言”“直播带货”“满减活动”等吸人眼球的促销活动花样百出,也逐渐瓦解着人们理性消费的意志,更有刻意挑起性别对立的广告语录,物化女性而营造不良社会风气。此外,一些短视频平台为获取点击量也在营造不良社会风气,因此需要规范商业营销模式,加大对一些短视频平台的监管。同时要推行节俭型适度消费,马克思充分肯定了消费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认为适度消费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以奢侈浪费为主要形式的过度消费则是否定人自身价值的异化行为[6]。节俭型适度消费是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承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体现。
在当代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倡导一种健康的消费生活,塑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大势不改,消费主义潮流必然会泥沙俱下。鉴于资本在西方国家造成了消费主义泛滥的实际状况,这尤其警醒我们要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甚至兴风作浪,规避资本的市场逻辑对于大众生活的渗透和误导,绝对不能任其生长成为操纵人民思想观念的毒瘤。此外,应构建和提升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屏障,以积极向上的健康价值理念对抗全球范围内消费主义的冲击和侵蚀。
(二)重视现代人心理和性格结构变化
弗洛姆认为现代社会给了人类普遍自由,但这种自由的状态使人更加孤独和焦虑不安,经济地位的变化、生存空间的打破以及宗法关系的解体使得现代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7]。在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人们的归属感与幸福感并没有因此得到提升,相反更多的挫败感、孤独感、压迫感成为现代人心里的真实写照,这是社会经济发展时期的一个阵痛。面对这样一种生存压力,又随着现代化中新媒体的崛起,各种短视频平台成了人们精神寄托之地,同时又让消费主义有机可乘,引导人们利用物质的满足来弥补精神的空虚。现代性无疑对人们的心理性格产生影响,在高负荷快节奏的社会状态下容易滋生心理疾病,因此还要更多关注人们的心理性格问题。
五、结语
对全人类发展而言,现代化是发展的目标和推动继续发展的力量,而毫无边际地推动现代化的发展、为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弊端找借口,往往会促使现代性发生异化。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消费来带动,而满足物欲的消费带来的是无止境的浪费与人与人关系的物化,现代性同消费一样,也要遵循适度原则,人类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不考虑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发展终究会自食恶果。
就像哈贝马斯所强调的那样,现代性仍然是一项未竟的事业,必须持续不断地对其加以审视、重思甚而经受更加严肃的批判,构筑现代性对于我们而言,可谓任重而道远。当前我国正在向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进军,而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反思现代性。世界上并不只有一种现代化的道路,而我们也绝对不能重走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老路,因而只有另外开辟出符合中國国情、反映当代世情的现代化新路。基于此,才能真正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消费文化新样态、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杨宏伟,文俊玮.《论犹太人问题》中的现代性批判思想探析[J].甘肃理论学刊,2021(4):52-58.
[2]吴晓明.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J].学术月刊,2006(2):46-5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39.
[4]李伟.消费主义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及其应对[J].河南社会科学,2021,29(11):10-18.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
[6]陈伟宏.消费主义时代需要节俭美德吗[J].江西社会科学,2021,41(8):22-28.
[7]马新颖.异化与解放: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