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让思维更发散

2023-06-16 21:46:36汤雅婕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3年5期
关键词:小男孩荷花导图

汤雅婕

语文教学总是绕不开识字、阅读、写作几大板块的教学,而最让老师和家长头疼的就是作文,孩子从二年级的看图说话过渡到了三年级的作文,有不适应的,有不会写的,大部分孩子的写作现状都是想写不会写,想说说不出,有话不知道怎么讲。事实上,作文写不出一方面和孩子的写作态度有关,另一方面,孩子只会口头说,在脑袋和心里想,没有掌握写作技巧,很难把自己的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写出来。本文谈一谈小学生在写作中应该运用的写作技巧,让学生形成写作思维。

一、借助思维导图以小见大

小学生在写作中经常没有思路,也没有主题核心,所以作文的谋篇布局都非常地散。思维导图主要通过帮助学生将自己头脑中零散的知识分别放在图标之中,使学生在写作构思的过程中能够有整体的认知。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叙事、写景、状物。写景、状物文是以描述事物或动植物为主的记叙文,要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对自然现象、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或对植物、物品等进行具体的记叙和描写。思维导图应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熟悉和喜爱的事物,进行多角度的细致观察,发现景物、植物或物品的特点,围绕中心写出主要特点。

例如,以“美丽的校园”为题写作,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理清文章思路。“美丽的校园”的题眼是校园,其描写的重点应该是校园里的美丽景色,所以学生在挑选描写对象的时候应该挑选有特色的描写、有意义的地点,这一步学生能够对作文的结构、主题思想以及具体描述的对象有一个整体清楚的认知,思维导图的骨干描绘好了。第二步就应该是在骨干上添枝加叶,描绘细节,首先,“美丽的校园”这篇作文的整体基调就是赞美和喜爱,从题目“美丽的”就可以明确全文的感情基调;结构可以总分,也可以总分总;校园是我们选材的基调,所以校园里面的校门、路、教学楼(教学楼的整体或局部)、花园(包括位置、种类、颜色以及花)、操场(包括操场上的人和物),选材确定了就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最后就是怎么写,选定某一个需要描写的事物,按照一定的发展顺序写,要注意详略得当。第三步就是将选定的对象进行细化描写,完善结构,随后就可以写作了。例如,选定了校园的荷花,那么我们就可以由远及近地描写,远处可以通过闻香来赏花,近处能够看到荷叶、荷花。荷叶可以用挨挤挤来形容,还可以用上比喻修辞,如像碧绿的圆盘,将其形象生动化。而荷花可以从荷花开放的状态以及荷花的颜色角度描写,描写后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例如,大自然真了不起,创造出荷花这么美的景物,抒发了对荷花的喜爱之情,所以这就和开头首尾呼应了,形成了总—分—总的结构,有头有尾,结构完整,有对荷花的详细描写,也有对校园的省略描写,思维清晰,主题明确,写作按照这样的方式就不再是难题了。

二、联想生活场景以小见大

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衔接不当造成的,因为知识跟不上,衔接不了所以一步错,步步错,所以,既然脱节了,就应该引导学生将其连接起来。例如,教学“猜猜他是谁”,教师可以在班级中用10分钟的时间做一个小游戏,让大家猜拳选出三位学生,让他们蒙住自己的眼睛,通过学生的描述判断这位同学是谁。游戏结束让学生根据刚刚这个游戏写出自己的经历,并说出自己的感受。根据提示说出人的特征不正是看图说话的特点吗?通过这个游戏进行衔接,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和熟悉度,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乐趣,从而迸发出真情实感。很多学生能联想平时和同学、朋友在生活中玩游戏的情景,以“我的快乐时光”为题作文时,自然而然会想到这个场景。有的同学在作文中还会运用对比修辞,将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乞讨的小孩和自己的快乐时光对比,突出自己的快乐,表达对同龄朋友的同情,这就是联想的魅力。

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内容陈旧、思维僵化,都是脱离实际造成的,而且部分学生还没有足够的生活经历,无法得到更多的素材,但是教师有,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可以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出来,让学生通过听故事的方式了解更多,加上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树立的权威,这个鲜活的经历在学生眼中会更加深刻。学生的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教师的经历能成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作空间,成为他们天马行空的素材。联想是从模仿开始的,联想需要学生头脑中有一个类似的东西存在,例如猴子,能够联想到孙悟空,从而想到孙悟空的身世、出处以及结局等,这就是发散性联想了。学生可以从相似联想如西红柿和圣女果,到接近联想如杯子和碗,再到对比联想如上文提到的自己和乞讨的小孩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最后到假设联想,就是由随便拿别人东西想到贪污和犯罪。学会联想就能够实现以小见大的目的,例如“我”将自己和乞讨的小孩相比,由自己所处的环境想到了其他同龄孩子,并且在我心里更加坚定自己快乐生活的来之不易,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像自己这样幸福的,所以“我”要加倍珍惜,好好学习,不辜负幸福的生活。这就在作文教学中实现了对孩子的德育,学生在作文时通过对比获得的知识远比教师的讲解得更加有效。

三、截取片段实践以小见大

小学生的通病是将作文写出流水账,将自己一天发生的事都写下来,这样的作文往往拿不到高分且没有亮点。写作教学应该让直线变成曲线,直线就是流水線,曲线则要求我们在叙述的时候让事情进行一些转弯,让看作文的人产生探究的欲望。

例如:“小明悄悄把手伸进课桌,抽屉里的语文书像有黏性一样。小明抬头看看周围,太好了!老师不在,这下我可以把答案尽收眼底,考个满分,好好得意一下,还可以耍耍威风,压压那些经常仗着自己语文好跟我斗嘴的人的锐气,真是天助我也。”这是一位学生的文章,直接叙述了自己的想法,随后就是一系列事情。其实后面的事情可能部分读者已经猜到了,如果将作文后面加上转折,“小明悄悄把手伸进课桌,抽屉里的这本语文书像有黏性一样,手怎么也拿不开了。小明抬头看看周围,太好了!老师不在,这下我可以把答案尽收眼底,考个满分,好好得意一下,还可以耍耍威风,压压那些经常仗着自己语文好跟我斗嘴的人的锐气,真是天助我也!可转念一想,老师刚刚说过要独立认真完成试卷,我这样毫不费力地得了满分,对学习有什么好处呢?这种没有益处和意义的满分,对自己有什么帮助呢?虚假的满分像一块大石头,重重地压在我的心上,让我于心不安。想到这里,语文书仿佛成了烫手的山芋,我的手一下子缩了回去。”想做又不敢,描写心理活动的同时加上了动作描写,“一下子就缩了回来”这个动作极具画面感,仿佛就在后面看到了他的一系列动作似的。这个片段既有动作、心理描写,又有情节转折,能够让读者感到真实趣味。从小小的动作看出“我”心里的纠结,并且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不正确的,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以及诚实比成绩更加重要。

四、在生活中以小见大

生活是作文的取材之地,并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总能无意中生成许多小事件,成为作文里的某个片段。例如,下面这位同学就在日常生活中以小见大了:

星期一,我独自一人坐在公交车上,对面坐着一位阿姨和她的宝宝。小男孩手中拿着一块面包,边吃边听母亲读古诗。母亲说“锄禾日当午”,小男孩用稚气的语气跟着说“锄禾日当午”。看到小男孩那么小就背古诗,旁边的乘客都投来赞赏的目光。小男孩大概是吃饱了,一直拿着面包不咬。母亲见面包粉都掉到裤子上,便把面包扔到了垃圾桶里。接着,她又教小男孩背古诗。小男孩嘟着嘴,结结巴巴地背着:“锄禾日当午,汗滴……”

看来他是想不起来了,小脸儿红得跟苹果似的,可怜巴巴地望着母亲。妈妈用指责的口气说道:“‘汗滴禾下土',意思是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们要珍惜,记住了没?”小男孩懂事地点了点头,又接着背。

正要“大功告成”之际,又卡壳了。这下,母亲发火了,冲着小男孩喊:“怎么总是记不住?我不是都把意思告诉你了吗?”小男孩豆子大的眼泪下雨般落了下来。车上一阵骚动,大家都向这位妈妈投来异样的目光。

也许是阿姨感到气氛不对,无意间瞥见了垃圾桶中的面包,顿时羞得满脸通红。除了小男孩偶尔的抽泣声外,车厢里安静极了。有句话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连自己都做不好的事情,怎么能让别人做呢?更何况只是一个三四岁的小孩。

开头陈述亲身经历,最后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文章的主题升华并且突出中心思想,这就是日常生活带来的灵感。

所以,当不知道怎么写、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不妨想想自己今天从头到尾都经历了什么,哪些是给你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或者引起了你的思考,这就是我们可以写进作文中的素材了。除此之外,生活中的事千千万,要让一件事情以小见大,就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并且这件事在生活中很平常,而我们要让它不平常,这就是以小见大的基本模板。

五、拉近心理距离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就是从一个小的事情扩散开来,并且由这个事情扩散到某个点之后寻求情感共鸣,最终达到号召和启发的目的。例如,最近经常看见清洁工爷爷冒着严寒清扫路面,像这样的题材就可以通过以小见大提升立意,即在联想中提升立意,通过拉近心理距离让以小见大顺其自然。“看着清洁工爷爷认真清扫路面的背影,我仿佛看见了一群人默默地为社会奉献。其实,整洁的环境背后有无数人的付出。”像这样,由一个人带出一群人,从而体现了一种奉献精神,这样也让读者能够对环卫工人这个群体产生崇敬之情,无形之中拉近了学生和清洁工这两个群体的心理距离。

六、典型材料助力以小见大

以小見大的小还可以指典型材料和典型事物,因为作文是需要有一个具体的事物做支撑的。从细微处切入,从日常解说,以情动人,从而升华主题,是以小见大常用的手法,有时候日常中的某个典型事件更能打动人心。典型材料是指对作者而言这件事有着特殊的意义,能够在成长过程中让自己获得启示或是明白道理等。例如:

温暖的阳光洒在大地上,微风吹拂。放学时间到了,学生开心地走出校门。

我也走了出来,脚步十分轻快,心情也十分舒畅,一路小跑到了家,因为我心里总想着妈妈给我买的生日礼物。

到家了,我发现桌子上有个盒子,我迫不及待地往前走,走到盒子前,拿起盒子,心里十分激动,猜想盒子里会是什么呢?我带着满肚子的疑问,轻轻地打开盒子,定睛一看,顿时傻眼了,这真叫我难以置信,竟是一本练习册!

我顿时从兴奋转为愤怒,来到厨房,见妈妈正在做饭,我跺了跺脚,压抑着心中的怒火说:“这就是生日礼物吗?”妈妈说:“是啊,这本练习册对你学习可好了,你喜不喜欢?”说着,妈妈轻轻拭去额上的汗水,喘了口气。我听了,再也控制不住怒火,大声说:“我很不喜欢!”说完我跑回房间,生气地把门关上,趴在书桌上,不住地想:为什么妈妈要给我买本练习册当生日礼物?为什么不是电话手表?

就在这时,我听到门外传来妈妈的叹息声。我突然愣住了,这份礼物是妈妈的良苦用心,更是妈妈深沉的爱。

我按捺不住心中的情感,跑出房间,大声对妈妈说:“妈妈,我喜欢这本练习册!”

尽管那时我的心里五味杂陈,但我发现,那一刻,我长大了!

这位小作者在过生日那天长大了,经历了希望—失望—内疚—成长,也是这次作文的意义。

猜你喜欢
小男孩荷花导图
烃思维导图
高中数理化(2022年2期)2022-02-22 02:17:00
“聪明”的小男孩
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1-26 06:05:34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小男孩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萌萌哒的小男孩
荷花
荷花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