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 张九红
摘 要:人类文明新形态兼具中国意义与世界意义。人类文明新形态并非凭空创造,而是根植于丰富而深厚的思想基础,吸收借鉴了古今中外的人类文明精华。其中,马克思主义是其指导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思想根脉,具有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的资本主义文明为其提供了启示,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其直接价值指引,它区别于普世价值。这几种具有差异性的思想资源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土壤中交汇并紧密扣合,合构为严谨的理论体系。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多种人类优秀思想资源的有机融合和扬弃,是兼具个性与共性的文明样态,具有真实性、开放性、包容性和前瞻性,达到了人类文明历史难以企及的制高点,能够有效回应世界之问、时代之问和人民之问,切实引领人类前进的方向。
关键词: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华文明;全人类共同价值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217(2023)01-0011-09收稿日期:2022-11-02
基金项目:2020年南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研究项目(63212094):马克思正义理论的逻辑证成与新时代价值研究;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2YJCZH23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福利经济理论范式重构研究。
作者简介:1. 李 星(1987-),女,山西左权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哲学博士;
2. 张九红(1986-),女,河南新蔡人,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哲学博士。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生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而生发出一种新型的人类文明样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立足于世界的新标识,为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绘制了开辟性的蓝图,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和人类意义,是对世界历史进程精髓的准确把握,为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贡献了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以及中国智慧。文明是与天然及野蛮相对而生的概念,超越了天然的、野蛮的与欠文明的人类生存状态,人类文明新形态开启了一种新型的更为文明的人类生存方式。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②。那么,作为重大理论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究竟是如何生成的?事实上,它并非是切断人类历史思想渊源的理论独创,而是在对人类多种优秀文化资源和文明的赓续、传承和创新的基础上生成的。然而,一种思想的发展史上的多种思想之间往往具有内在统一性,正如罗素所揭示的,历史运动存在着统一性,前后所发生的事件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应该充分揭示和阐述。③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重要理念是在吸收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生成的,多种充满差异性的思想资源之间有机统一、多元共生、紧密扣合,共同滋养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与发展。人类文明发展遵循着内在客观规律,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和发展也呈现为紧密衔接的文明谱系。要想深入认识和领会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特征和内在机理,就不得不深入探讨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成的思想源流和理论基础。
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多元思想基础中,马克思主義,确切地说,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思想层面指导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和构建。极具批判性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式现代化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具有重要启发。悠远浩博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深厚的思想涵养。全人类共同价值在价值层面指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以上诸多思想资源在差异和张力基础上紧密相连,相互融通,它们共同促成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推动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其真实性、开放性、包容性和前瞻性,有效回应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之问、时代之问和人民之问,是人类文明前进的重要指针。
一、马克思主义: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指导思想
人类文明新形态究竟“新”在何处?它是在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下历史性生成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精神具有内在同构性,中国化与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思想层面指导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①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对传统的哲学进行了彻底变革,马克思深刻批判了旧的文明道路(西方现代文明),并生发出新的人类文明方向。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对人类发展的客观历史规律的深刻、精准把握,代表着人类文明前进的必然方向②。区别于资本主义文明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性质是社会主义文明,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都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可以说,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马克思所开辟的文明道路在当今中国和世界的展开。
(一)人类文明新形态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多线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文明发展不一定是单线的,而是可以双线或多线并行的。人类文明历史发展多线论是对传统的历史发展单线论的超越,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构的思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以及中国人民根据我国自身的国情和文化传统所开创的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该道路所取得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乃至人类历史上都堪称奇迹。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作为社会主义文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能够与西方现代文明(资本主义文明)在同一时代并行不悖,共同发展,同时,人类文明新形态更具普遍性和真实性,对于人类的整体利益和价值诉求更具代表性,更能反映人类文明前进的必然方向。
(二)人类文明新形态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品格
实践及理论创新都没有止境,中国式现代化及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成果。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生命在于其对现存世界的深刻变革,这就是其实践品格的体现。人类文明新形态就是开创更加美好的世界的理念与实践,是将现存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具体化。它是马克思主义所贯穿的实践品格的时代运用。按照布洛赫对两种类型哲学家的区分,马克思属于坚持动态思维的过程哲学家,而不是坚持静态思维的机械哲学家。同样,马克思主义属于动态的理论,而不是静态的理论。③马克思主义解释世界,但是它并不满足于仅仅对世界给出解释,而是要改变世界,因此他们的理论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具体而言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性。人的丰富本质是在实践中获得的,同样,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异化也将通过实践得以扬弃。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之源泉和秘密所在。①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不断自我发展,在不断自我发展中获得丰富内容。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力量和实践品格,是马克思主义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时代问题的有效回应。
(三)人类文明新形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系”思维
马克思深刻揭示了“现实的人”的本质是其所有社会关系相加而成的总和。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即这个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出发考察其生存与发展问题。人类文明新形态内蕴(物质、政治、精神、社会以及生态)五种具体的新文明,这些具体文明之间和谐互动,共同发展。这种新型人类文明是和谐的而非对抗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与人和谐共处,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以及人类成为和谐的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创新性定位,也是对马克思的自然观的时代运用。马克思主义承认人的自然性,认为人来自自然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习近平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突出了生态环境除了功利性价值外的自身所蕴含的独特价值,②即承认自然环境自身蕴含着独特的内在价值。并且,生态环境内蕴的价值先在于和外在于人类活动。大自然除了具有提供资源以促进物质生产力发展的价值之外,优美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生态需求的满足具有重要意义。在人类发展历长河中,尤其是进入文明时代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类整体关系的集中反映,这几种关系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概言之,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人类社会的各种关系之谜的智慧解答。
(四)人类文明新形态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思想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多维度和多层次文明建设对应于马克思主义的多维解放理论,二者的宗旨是一致的,都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设定为终极性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人民性③。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价值指向在于每个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其关注点和旨归在于人本身的发展。人类解放既是马克思恩格斯及其追随者理论研究的目标,又是其实践活动的目的,人类解放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解放理论具有多维度和多层次,其中,人类解放理论处于核心位置,具有统摄性意义。马克思的多维解放之间存在着差异和张力,但同时在扬弃的基础上层层递进,构成了科学的解放系统,在实践中不断向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多种文明是在多种领域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多维解放的逐个推进,在推动国内多种文明全方位发展的同时产生了重大的世界意义。
二、人类文明新形态对西方现代文明的批判与超越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批判和超越。西方现代文明作为人类现代文明的一种,并不是人类现代文明的全部和唯一类型。在生存论意义上说,人类文明新形态内蕴一种新型的人类生存方式④。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对资本主义进行深刻批判的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对象,西方现代文明为创造人类社会发展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对西方文明的物化、异化等深刻揭露和驳斥为中国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道路的开辟和坚持提供了重要启发,有助于规避中国发展步入西方现代化的陷阱。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现代化旧道路,它将人和人类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向新的人类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对单向度的现代文明即资本主义文明进行了深刻批判,在批判的基础上对其中的历史进步成分进行了吸收借鉴,最终实现了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全面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功绩在于完成了政治解放的历史任务,然而它并不能完成人类解放的历史任务。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全面的、多维度的和综合的人类文明样态,引领人类朝着人类解放的目标切实迈进。
(一)西方现代文明具有超越封建主义的历史进步性
自由是现代社会崇尚的最高价值,现代文明极大地拓宽了个体的自由度。现代与前现代的重要区别在于个体的自由度的大小。建立在前所未有的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个体从封建主义的束缚中获得自由。精神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弗洛姆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下个体的生存状态:没有个体自由可言是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个体被牢牢地固定在特定的社会等级中,阶级变迁几乎是不可能的,空间的迁移也难度重重,“封建社会的特征就是缺乏个人自由。……甚至连随己所好吃穿的权利都没有。”①个体的成长在前现代社会中完全处于必然性之中,个体基本上无法拥有自我选择的空间,前现代社会,个人的成长和命运处在必然性之中,个人的社会位置是被预先给定的;前现代社会不仅是不自由的,而且是不平等的。在前现代社会中,遵循的是“自然的策略”,人人生而不平等,个体一出生就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且被牢牢焊定于固定的等级之中,每个个体在其一生中都不得不践行其一出生就被注定了的德性、职责和命运。现代社会赋予个人更多的偶然性,亦即自由度的拓宽。个体在现代社会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启了现代文明,促使人類从宗教的迷雾和封建泥淖中挣脱出来。现代文明突破了封建主义对个人自由和个性的束缚,为个体的自由开辟了空间,赋予个人以自主性②,现代社会打破了“自然的策略”,赋予个体更多的平等性,承认人人生来即平等,如果存在不平等,那也是由于不合理的社会设置造成的。人与人之间能够彼此承认和彼此理解对方的平等地位或立场。③
(二)西方现代文明同时具有历史局限性
资本主义文明属于一个矛盾体,在推动历史进步的同时,具有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和自反性。④资本主义在为个体开辟自由的同时,又限制着个体的实质性自由。以私有制为根源,资本逻辑支配着资本主义生产,交换价值和源源不断的利润被当作生产的最高追求,而用以满足人的需求的使用价值则被漠视。资本逻辑进而转变为一种权力,统摄社会上的一切人与物,劳动者被剥削和压迫,资本一方的富足与劳动者一方的贫困同时积累和增长。启蒙主义运动强调个人本位,个人利益是最高的价值,个体将追逐个人私利作为人生最高目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主流价值观是极端个人主義和自我至上主义,重视物而忽视人,社会遵循的是丛林法则,个人被原子化、孤立化和数字化。资本主义文明中人与人的交往是不合理的,人与人之间进行的是“他人即地狱”式的零和博弈,人际关系是物化和异化的,这就导致了个人原子主义,人变成了单向度的人,人性遭到摧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的人性是自私的、贪婪的,这种文明样态下的人是单向度的人,个人原子化带来了双向的后果——资本主义文明繁荣和资本主义文明危机。正如弗洛姆所揭示,这种文明之下的人的生存方式是重占有的生存方式,将占有和消费作为人的生存质量的最重要标志,而不是重存在(being)的生存方式,人被降格为了物,失去了人应有的尊严。⑤资本主义文明对人类整体利益的关照是短期的、局部的,浅层次的。概言之,资本主义文明是单向度的文明。
(三)西方现代文明兼具高效性与危机
由于片面地发展了理性,西方现代文明潜藏着危机。西方现代工业文明以自由主义为价值基础,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西方工业文明是对抗性的文明类型,工业文明是人与自然相对立,人与人相对立,人与社会相对立的,作为类的存在的内部相对立的文明样态。西方文明与西方现代化道路密切相关。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下,科学技术演化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成为一种新的强有力的统治形式和统治力量,演变为一种为统治阶层的控制提供合法性的异化力量。在现代人的生存中,科学技术扮演着正面和负面的角色,一方面为人的生活提供多种便利,另一方面也规制着人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技术对人的统治获取了更多的合法性基础。资本主义文明样态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以及人的自由幸福为代价换取生产力的进步。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文明透露出种种弊端,导致人的全面异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对抗性、自反性,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和内在矛盾,这些促使其必然走向灭亡。资本主义文明无法生发出人类文明新形态。然而,资本蕴含着自我否定性,其内部存在着否定和超越自身的因素,预示着新的文明形态的可能性。
(四)人类文明新形态根本上超越了西方现代文明
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人民性和人类性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最重要性质,它突破了西方现代化道路和文明样式,拓宽了人类现代化和文明发展的选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的人性则是高尚的、利他的、共享的,人是全面而丰富的人,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人类走出个人原子主义,改变了单向度的人的存在状况,人性得以复归。在人类文明新形态中,人的交往能够获得更多的合理性,实现人与人的健康和谐关系。人类文明新形态超越西方现代文明的个人原子主义,以“类”为本位,从个体主义走向整体主义,获得个体与类之间的和谐共处;人类文明新形态超越对物的占有,对人类利益的关注是总体的、长久的、纵深的,①追求每个人的解放和幸福,能够在人类这一整体内部实现横向(同代人之间)与纵向(代际之间)兼顾的立体式公平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扬弃了为资本逻辑所统摄的生产方式,恢复人的生产的全面性,进行全面的生产,按照人的逻辑以及人类逻辑来组织生产,将人类真实需要的满足作为生产的目的,而不是满足虚假的膨胀的欲望②。“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③,社会为人而生产,为人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人的美好生活的工具和手段。“人的尺度”而不是“物的尺度”成为衡量社会及世界的标尺,实现规律与价值的统一、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统一,推进人类美好未来的到来。
三、中华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思想滋养
文明创造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④,人类文明新形态属于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是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品格的文明新样态,其内在包含着中国思维、中国智慧和中国基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中华文明传统基础上综合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创造出的崭新的文明形态”⑤。“中华文明以广土众民的规模连续统一地发展至今,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内在于五千多年古今贯通的文明发展当中,展现于多元一体的文明规模当中,构成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政治创制和历史延续的动力。”⑥中华文明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中华文明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旧并日益发挥其无可取代的时代价值。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新形态之精神根脉、灵魂所在及内在动力,为人类文明的持续进步提供精神滋养,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生动实践。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文明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创造的生动体现,彰显了中华文明的时代责任担当。
(一)中华文明具有中华特色和底蕴
中华民族及其创造的中华文明拥有其自身独特的文明内核,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文化品格,中华民族对生命、人性以及人的潜质具有独特的见解,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思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明是人类珍贵的文明资产,曾经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处于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之中,是古而又新的,焕发着持久的生命力。“21世纪,中华民族对于世界的贡献,更突出地表现为对于文明的贡献,即在世界大变局中自觉参与人类文明的重建,积极引领人类的精神成长和文明进步。”①人类文明新形态根植于古老的中华传统文明,又吸收了现代社会的有益成果,对中华文明进行现代化转化,将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融通对接,是对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人类文明未来提供了进路和智慧滋养。②人类文明新形态根植于深厚的中华传统文明之底蕴和根基中,浸染了鲜明的中华文明色彩,人类文明新形态由中国所创造,它既具有中国文明的独特性,又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共性;既根植于中华上下五千年深厚的古老文明传统之中,又具有现代性和未来性。中国化和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要思想基础,③中华文明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点和土壤,同时也是西方现代文明积极成果与中国实际相借鉴的背景和文明基础。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及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都需要深入挖掘和充分激活中华文明的古老智慧,为世界全局和人类未来提供思想滋养。
(二)中华文明属于人类强大的精神生产力
人类文明创造要通过特定的机制,而文化传统就是这一重要机制和基础,传统是构成国情的重要元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作为一种能力或力量的生产力分野为“自然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相应地,人的生产活动也分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④生产力并不等同于物质生产,生产还包含精神的、智力的、意识形态的现象。它是一种方式,人类有理性地利用它们来尽可能多地消除不舒适状况。现代人的状况区别于古代人的状况,主要在于精神的不同而不在于物质,精神可以反作用于物质,在某种程度上,精神变化引发了物质层面的变化。互相渗透和互相作用的两种生产力(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共同确定人类历史的存在与发展。⑤文明传统在现代社会并未过时,而是以新文明的存在机制和创造机制的功能继续发挥着隐性作用,中华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是在这样的接力和环节中不断推进的。数千年来,中华传统文明滋养了中国文化和中国人。中华文明在众多领域的发明创造尤其四大发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历史上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下,经历转型与新生的中华文明以新的姿态积极参与到地球村的建设中,中华文明传统仍然发挥着精神生产力的重要功能,依旧深刻地影响着当今的中国文明发展以及人类文明走向,为我们开创新文明提供历史根据和现实基础,形成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强劲脉搏。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作出的新贡献。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建构要立足悠远浩博的中华文明,以中华智慧滋养人类文明。
(三)中华文明多方面滋养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
首先,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人类-自然”关系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智慧紧密承接。中国传统哲学对天人关系有精妙的理解,中国天人观认为,天地有大美,自化外化,事物本身有其自然而然的变化;“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道法自然,人生于天地万物之间,人的活动要顺应自然;复归于朴,人对自然的索取要适度,人要在合理的限度内满足自己的欲望,反对向自然的过度开发和掠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对人类的突出贡献。人类文明新形态强调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是对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的传承、发展和践行。其次,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传统的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天下情怀等智慧的生动体现。中华文明内部属于一个和谐共生的文明生态,蕴含着丰富而鲜明的整体性观念与和谐思维,将世界和人视作一体,主张天下为公、胸怀天下、协和万邦和世界大同。①中国哲学属于有机论,强调联系和整体观,乐群贵和,反对分裂和对抗;推崇“多元”、“归元”,元代表初始和新生,也饱含潜在机遇之义。再次,在人与人关系方面,中华文明主张乐群贵和,反对孤立封闭的原子化个人,提倡仁爱、人本、仁政、养民、厚生、裕民、乐民等思想,以及至美至乐至人、兼爱、体爱、爱人如己、致虚静笃、知白守黑等思想,在今天仍然滋养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和生长。
(四)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创造精神
近代以来,中国文明被动卷入世界历史,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了中华民族主动开创人类文明新样态的积极姿态。中华文明经历了领先—落后—再度创造的发展历程。中华文明曾一度被当作惰性文明,是刺激—反应型的文明,而西方文明是主动性的、扩张性的文明。著名的“李约瑟难题”探讨了曾长期领先的中国科技发生停滞的难题。中华文明在16世纪以前都无可争议地处于世界先进甚至领先地位,李约瑟对“李约瑟难题”的解答即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归纳为:中国古代官僚体制压制了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换言之,“亞细亚官僚制度”在体制层面阻碍了中国在明清之际向现代科技的跃升。②“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③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历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最大的梦想,是中国发展的主题。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催生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这一先进政党的领导下,中国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道路,在思想层面和制度层面促使中华文明摆脱其惰性,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焕发活力,积极转型并融入时代潮流中,并且领导中国人民积极创造新的人类文明样态,使得中华文明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实现了涅槃和新生。文明的生命在于创新,中华文明的活力也在于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重新挖掘和建立中华文明与当今时代的适配性,在不丢失民族特色的同时积极创造人类文明的普遍性。
四、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指引
全人类共同价值在价值上指引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价值彰显。“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④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价值层面是普遍性与共同性的融合和统一,是每个个体自由全面发展与全人类解放的统一。
(一)全人类共同价值基于人类特性而生成
从人类的特性来看,人类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存在“我就是我”的特殊性维度,同时也存在“我也是我们”的普遍性维度。世界历史的到来,促使人们从彼此隔绝的状态转变为普遍交往,各具特色的地方文明也不断融合,在这一过程中蒸发出价值层面的共同性,即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文明是全人类的相同的价值追求和共同信仰,“全人类”是与“人类的某部分”相反而成的概念,前者是对后者的超越。全人类层面的价值代表人类共同利益。“全人类共同价值本质上是全球社会的公共性价值观。”①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在对人类生存状况和世界整体性危机进行反思后得出的价值层面的正确判断。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有存在的必要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内在价值需要,价值层面的公共性即一致性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最重要特征,全人类共同价值不拘泥于意识形态等偏见和窠臼,而是能拔高到全人类共识的高度,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目标在于人类幸福和幸福世界。每个民族、主权国家以及地区,每个人都应该有价值自觉,自觉履行价值责任,将全人类共同价值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全人类共同价值并没有进入完成时,还处在建构和逐步实现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②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全人类共同价值中的价值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现实路径。
(二)全人类共同价值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价值统一
人类文明新形态主体和对象都是人类,二者之间获得了建立在遵循人类发展规律基础上的辩证统一。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辩证关系是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精准视角。全人类共同价值属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部分,并且在其中发挥着价值引领的功能,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指出了价值方向和目标,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践行和落实。人类文明新形态属于特殊性,全人类共同价值属于普遍性,二者实现了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和谐。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新型的人类文明样态,它区别于人类发展历史上已有的和现有的文明模式,它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对人类整体价值的抽象化凝练表达,是人类在价值层面的最大公约数,其最重要标识在于普遍性。然而二者的内在张力并没有造成对抗与冲突,相反,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特殊化,同时其中蕴含着人类文明的普遍性,人类文明新形态之独特性建立在全人类共同价值之普遍性基础之上,全人类共同价值同样尊重而非排斥差异和独特性,全人类共同价值并非要求世界上的价值整齐划一,而是追求多种价值内部的和谐,是包含差异性的统一。它的差异性丰富了普遍性,其普遍性包容和涵养了独特性。人类文明新形态包含和融合了多元的富含差异性的文明,与多种不同文明和合共生,致力于解答人类整体共同面临的普遍问题,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新”在于它能够更有效地彰显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普遍性。也只有蕴含普遍性的人类文明才能够实现特殊性。全人类共同价值直接关照的是全人类价值的普遍性,但是其落脚处依旧是现实的个人,也就是具有个性的鲜活的个人。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新的独特性是对全人类共同价值之普遍性的具体化、现实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和构建促使全人类共同价值不断生成与实现价值的普遍性。
(三)全人类共同价值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相互增益
全人类共同价值与人类文明新形态都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它们之间属于互生关系。全人类共同价值并不是抽象的价值谈论,而是历史地形成的,在实践中生成的,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表现形式是具体的、现实的,是普遍性与具体性的统一。它们基于人类共同利益,旨在共同承担人类责任,共同享有人类发展成果。二者顺应历史潮流,契合时代需要,目标都在于促进全人类持续共存和美好生活。全人类共同价值和人类文明新形态都对普世价值持有否定态度。全人类共同价值极具包容性,而普世价值是非包容的、排他的、虚假的,它否认不同民族国家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推行价值一元论,将自身的价值模板强行推广到其他民族国家,“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③,普世价值是对人类发展规律的违背,是“非全人类”的,其实质是西方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普世价值的推行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危机、祸端和灾难,是人类发展道路上的陷阱。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及全人类共同价值真实地代表全人类的价值诉求,是对普世价值陷阱的解蔽。
五、结语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站在十字路口的人类面临着总体性的生存困境和发展危机,人类亟需回答何去何从的时代难题。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人类总体性危机的积极回应。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具有原创性和继承性,是中国在人类文明领域的独创,同时,极大的创造性是在继承的基础实现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人类文明新形态并非彻底否定以往和现有的文明,而是吸收了人类多种文明精华,学习借鉴了人类文明的诸多优秀成分,但又不拘泥于某种具体的文明样态之中。它在尊重不同民族国家文明差异性基础上凝练出文明最大公约数。构成人类文明新形态理念的多种思想资源是其思想支撑和滋养,它们合构为人类新文明的多重注脚,共同为应对人类的总体性危机提供智慧。
A Probe into the Ideological Origin of the New Form of Human Advancement
LI Xing1,ZHANG Jiu-hong2
(1. School of Marxism,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350,China;
2. Institute of Marxism,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237,China)
Abstract:The new form of human advancement has both Chinese and world significance. It is not created out of thin air, but rooted in a rich and profound ideological foundation, absorbing the essence of civilization at all times and in all countries. Among them, Marxism is its guiding ideology,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s its ideological root, Modern civilization with historical progress and limitations provides inspiration, and the common value of all mankind is its direct value guidance. These different ideological resources intersected and closely linked in the practice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forming a rigorous theoretical system. The new form of human advancement is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and sublation of a variety of excellent human thought resources. It is authentic, open, inclusive and forward-looking. It has reached a commanding height that human civilization cannot reach. It can effectively answer the questions of the world, the times and the people, and effectively guide the direction of human progress. The proposition and practice of a new form of human advancement has injected the gen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Key words:new forms of human advancement;Marxism;Chinese civilization;common values of all mankind;modern civilization
[責任编辑 常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