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韬
杨维桢题跋
从《杨竹西小像》及《竹西草堂图》比较分析来看,杨竹西为元代隐居诗人杨谦。其终生不仕,隐居松江张溪。张溪又称留溪、清溪、赤松溪,即现在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传说汉代留侯张良曾与上古仙人赤松子隐居于此。根据杨维桢《不碍云山楼记》记载,“竹西怃然若有得起,举酒而自歌曰:海之云兮油油,雨我田兮有秋;海之山兮离离,障我流兮东之。”从杨竹西诗歌来看,其具有先秦两汉古风,迥异于时势,抗心希古。“抱豪杰之才,而不屑于济用”。他还在居第附近建“不碍云山楼”和“竹西草堂”,这也表明其喜爱交游文人雅士。画中的杨竹西高士,乌巾布衣,丰髯长身,手持筇杖,立于松石之间。乌巾布衣表明杨竹西的身份是平民;筇杖松石又代表了杨竹西的品格和气节,大有前朝苏东坡的气度。
《杨竹西小像》 元·倪瓒 王绎 纸本 27.7cm×86.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不碍云山楼是元代江南著名的文人雅集之所,从《杨竹西小像》和《竹西草堂图》的题记可以看出,当时许多文人云集于此并留下大量诗文书画。赵翼《二十四史札记》中也写道:“元季士大夫好以文墨相尚……如倪元镇之清秘阁、杨竹西之不碍云山楼。花木竹石,图书彝鼎,擅名江南,至今犹有艳称之者。”尽管此楼毁于明代变故,但是杨竹西的不碍云山楼作为标志着元代文人艺趣的文化空间,对后世的影响广泛而久远。
杨维桢是元代文人书画创作者中,极富个性的一位。初观其书作,粗头乱服,似漫不经心,分析起来却并非如此。其跋《杨竹西小像》释文如下:“汝岂无相汉之筹,而遽从赤松之游。汝岂无霸越之策,而自理鸱夷之舟。仙踪寄乎葛杖,劲气吞乎吴钩。集车辙于户外,登歌吟于西楼。不识者以为傲世之叔夜,识者以为在乡之少游。抱遗叟在云间小蓬台书。”将杨竹西比作张良、范蠡、嵇康、秦观等古代达观高士,既夸耀其具备“相汉之筹”“霸越之策”,又赞美其“仙踪”“傲世”。杨维桢以书写方式推崇杨竹西的同时,也在彰显自身的艺术主张。杨维桢幼时聪敏,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并且极其刻苦认真。传说在藏书楼读书经年不出,饭食传递进楼。但是命运并未善待这位文坛才子,多年仕途,不改本色。其结果是志向不得伸张,热忱空付流水,生活的磨砺都化为艺术的底色。
本篇题跋采用跳荡多姿的章法,如千军万马奔涌而出,气势雄强,有纵横杀伐之气。在结字上,打破常规,追求古意;行距字距的变化比较和缓;字与字之间在墨色、粗细、轻重、疏密、大小上皆有强烈的对比,结构往往出其不意,产生一种跳跃、激荡、亦真似幻的意趣。细品杨维桢的用笔,大有不入凡尘之感,不似帖学一路的流畅雅致,用笔多取疾涩之势,顺逆多端,挥洒自如。势大力沉的用笔,产生恣肆奇绝的视觉感受。他像一位拔剑斩杀的猛士,在劈杀动作中,毫无矫揉造作之痕。如果说米芾的刷字是性情表露的话,杨维桢的书风便似“心电图”一般,表达情感丝丝入微,去掉方法的遮蔽,从而达成性灵的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