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瑶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导致脑组织局部供血出现障碍所引起的一种缺血缺氧性脑组织坏死疾病,具有发病突然、病情进展快等特点,若不及时治疗,可威胁患者生命,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1]。常规的护理方案仅通过常规的心理干预、康复训练等措施辅助患者康复,但缺乏针对性的阶段性训练,时效性较低,患者恢复较慢[2]。辨证施护作为传统中医护理的一个重要特点,这是一种特殊的中医相关的疾病研究以及护理方法。现今,临床上中医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恢复,多采用中药热敷以及穴位针灸的方法,但二者应用于中医辨证施护中的相关研究尚未明确。本研究主要探讨中医辨证施护联合常规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纳入172例急性脑梗死确诊患者,均为咸宁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为对照组(86例)、观察组(86例)。对照组中,男53例,女33例;发病时间1~5 h(不含5 h),平均(2.91±0.65)h;年龄58~79岁,平龄(68.64±4.12)岁;身体质量指数18~24 kg/m2,平均(21.45±1.22)kg/m2。观察组中,男51例,女35例;发病时间1~5 h(不含5 h),平均(3.02±0.67)h;年龄59~80岁,平均(69.03±3.86)岁;身体质量指数18~24 kg/m2,平均(21.18±1.05)kg/m2。2组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咸宁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此研究。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考《中国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诊治共识2019》[3];中医诊断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发病时间<5 h;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患有恶性肿瘤;自身凝血功能异常;自身精神存在问题且无法进行沟通、交流;中途退出研究。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健康宣教、心理干预、相关康复训练及并发症预防等措施。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予以中医辨证施护(中药热敷联合穴位针灸):采用温经浴袋热敷,药物组成:红花18 g,路路通20 g,羌活12 g,桑枝、独活、木瓜、当归、威灵仙、桂枝各15 g,艾叶25 g。患者取仰卧位,并在患侧肩后垫软枕,采用30号2寸毫针,通过提插捻转补法的方法,对曲池、肩髃、手三里、肩髎、天宗、缺盆、天泉、合谷等穴进行针刺处理,通过提插泻法的辅助下对极泉穴进行针刺操作,同时在相同手法的帮助下对尺泽、内关穴进行针刺。留针30 min/次,1次/d。针对风火上扰证,于患者每晚睡前对涌泉穴进行按摩100次,并取交感、肝、神门、降压沟、肾、内分泌、心穴等进行耳穴贴压,3~5次/d,3 min/次,隔日更换。针对痰瘀阻络证,可予循经拍背法即沿着患者脊柱两侧膀胱经,从下向上轻叩,2~3次/d,20 min/次。针对痰热腑实证,可取内关、脾俞、天枢、胃俞、关元、中脘等穴进行穴位按摩,或针对天枢、神阙、气海等穴进行艾灸,2穴或3穴/次,交替使用,2次/d。2组患者均连续干预10 d。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①治疗依从性:评估干预后2组的治疗依从性(自制治疗依从性调查量表),总分4~16分,得分4~8分、9~11分、12~16分分别提示不依从、部分依从、完全依从;(总例数-不依从例数)/总例数×100%=总依从率。②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偏瘫、活动不灵、失语、头痛、吞咽障碍、乏力,各项总分均为6分,分数与患者的临床症状程度成正比。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7]: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NIHSS评分评估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共42分,分数越高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采用MRS评分评估2组病情恢复程度,该量表共5分,分数越低病情恢复越快;采用ADL评分评估2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该量表共100分,分数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成正比。④采用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36)评分对干预前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8]:生理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各个项目总分均为100分,当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⑤采用自拟的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共25题,满分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满意度越高,完全满意:总评分>80分,基本满意:60<总评分≤80分,不满意:总评分<60。满意率=100%-不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1 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干预后,治疗总依从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总依从率比较 (例,%)
2.2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活动不灵、失语、吞咽障碍、偏瘫、头痛、乏力各项评分均降低,且干预后对比观察组、对照组数据,可知前者处于更低水平(均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
续表2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
2.3 2组患者ADL MRS NIHSS评分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ADL评分均升高,且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后数据可知,前者均更高,MRS、NIHSS评分则降低,且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后数据可知,前者更低(均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ADL MRS NIHSS评分比较 (分,
2.4 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各项评分均升高,且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后数据可知,前者均更高(均P<0.05)。见表4。
2.5 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96.51%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5。
表4 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分,
表5 2组患者总满意度比较 (例,%)
急性脑梗死,即患者出现局部脑组织血供异常而致组织缺氧缺血,从而对患者的神经功能造成损伤[9]。帮助急性脑梗死患者恢复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需要长期不间断的康复训练,患者的遵医行为、心理状态等均会干预效果产生影响,采取科学有效的干预方案至关重要[10]。常规护理干预常通过健康宣教、心理干预等措施辅助恢复,但缺乏针对性,干预效果受到限制[11]。
中医辨证主要是通过望闻问切的方法,通过对患者的自觉症状进行询问,并对其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对疾病的证候进行分析、辨别。以中医辨证治则指导护理工作是中医护理的原则,根据患者证候,结合“标本缓急”“扶正祛邪”“预防为主”“正护反护”“同病异护”及“因时、因人、因地制宜”等中医护理理论,制订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干预,和对照组总满意度、治疗总依从率比较,观察组处于一个较高水平,提示中医辨证施护联合常规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可以有效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该结果与张宏娥[12]进行比较,相对较为一致。中药热敷联合穴位针刺来进行中医辨证施护,主要在对患者进行对应药物热敷,以加快患者体内循环,从而对其经络进行疏通,与此同时,针灸也有助于恢复患者的神经和肢体功能,改善他们的日常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后的数据,前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ADL评分更高,中医证候积分各项评分、MRS、NIHSS评分则更低,提示中医辨证施护联合常规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可以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其神经功能以及多种临床症状,促进其病情恢复,该结果与卜云等[13]比较,较为一致。
综上,中医辨证施护联合常规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可以有效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生活质量,改善其神经功能,促进其病情恢复,临床应用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