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学在高校美术学教学改革中的运用研究

2023-06-15 04:26张萍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图像学课程教学

[摘  要]图像学是艺术史研究中的重要方法,其内涵丰富。高校美术学教学要借鉴图像学的方法来解析美术史的脉络、鉴赏美术作品。图像学有助于教师更有效地传达自己的观点以及帮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的深刻含义。本文以荷花为例,从三个层次介绍了图像学在中国画作品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希望为美术史论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图像学  课程教学  美术史论

榆林学院课程建设项目:艺术概论模块化课程(编号:KC2219)。

引  言

图像学最早是西方艺术史的研究方法之一,其内涵不仅指外在的视觉形象,也包含多层次的意义。第一层次是指图像的表象信息,第二层次是指图像的特指意义或图像的象征意义,第三层次的内涵是指图像蕴含的深层次的意义。图像学被借鉴到美术史、美术鉴赏的研究中,可以用来分析美术史的历史发展规律、各个时期重要作品的特色及风格。在美术学的教学过程中,常用图像学来分析美术现象和作品,在美术学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图像学在美术学教学中运用的依据

1.高校美术学教学要借鉴国外图像学研究的方法

美术史论的教学研究不能只看到我们传统的研究方法,也要思考西方的研究方法。艺术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民族性不能排斥世界性。虽然因为中西方在文化传统、哲学基础、思维方式上的不同,导致中西方艺术上的差异,但中西方艺术又有很多共同点,都具有社会性、文化渊源、传承性等特征,可以相互借鉴。中西方在艺术上的交流由来已久,正因为中西方不断交流,我们才能“洋为中用”,才使中国美术不断向前发展。在艺术创造上如此,在美術史的研究和教学上也要适当借鉴西方的方法。图像学研究方法是艺术史研究中的重要方法,最早用于图像志的研究,主要从图像的形式、内容以及含义来探究图像的意义,后来被用到艺术史研究中。中国美术史家也将其运用到美术史学的研究中,教学就是将美术史研究的结果传达出来,自然要用到史学家的研究方法才能解释他们的研究成果,所以说高校美术学的教学要借鉴图像学的方法。

2.高校美术学教学要以图像学为基础

一般来说,美术史就是以各个时期的美术作品为主要依据来探讨美术发展的规律。美术发展史是美术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美术史教学要以图像为基础,现代的多媒体教学设施也为图像的展示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在课堂上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一幅美术作品,比起仅用语言文字来阐释图像的效果要好得多。比如,讲解吴昌硕的花鸟画的特点时,仅仅用文字阐述,就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如果将吴昌硕的代表作品通过图像展示在学生面前,再通过图像总结一下吴昌硕“S”形构图、“C”形构图、三角形构图的特点及其主要作品,学生就好理解多了。在讲解吴昌硕写意中色彩运用的特色时,更要通过对其作品的视觉观察来实现,这就要运用图像学的第一层含义来进行解析。

3.运用图像学的方法对美术史教学的脉络展开分析

对于图像学,很多学者从不同侧面对其作了定义。克莱夫·贝尔认为,对视觉艺术的历史探究即图像学。美术史教学的一个方面就是要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同学们了解美术史总的发展规律以及各个美术门类的发展过程及规律,这期间一定要用到图像学的方法。通过图像学,可以探究美术发展过程的原因和联系。就中国美术史来说,美术史的发展以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历史的发展脉络为主线,以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递进运动的方式进行。就人物画来说,其在整个美术史的第一次高峰是在唐宋时期,当时人物画的发展不仅是唐宋艺术家努力的结果,而在唐宋之前,如东晋的顾恺之、张僧繇等已经对人物画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成教化,助人伦”的道德教育功能在顾恺之的人物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女史箴图》就是对女性遵守伦理道德的规谏。唐宋时,随着佛教的传入,佛寺壁画的兴盛对人物画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教化作用是佛教壁画的主要功能。纵观东晋到唐宋的人物画的发展历程,以及它们之间主要功能的联系,都要通过探究图像的深刻内涵来进行分析研究。

图像学在美术学教学中的意义

1.有助于教师更有效地传达自己的观点

在现代大学课堂,美术史论等美术学的教学很难,因为许多学生是没有兴趣的,教师在讲解美术史的知识时会比较枯燥乏味,没有理论依据,但如果熟练运用图像学的方法就可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讲解图像的色彩、构图等,再去解说外在形式的象征以及延伸意义,显然更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美术作品的深刻内涵。

比如,高校教师想为学生讲解石涛的山水画,如果仅仅把它们总结为“万点恶墨”和“丑怪狂扫”,那么很多学生不会理解这样的画有什么好,为什么石涛能成为清初“四僧”之一。如果运用图像学的方法来解析,效果就会好很多。首先对石涛山水画的画面形式、笔法进行讲解,然后从石涛的个人背景讲起,探求其风格形成的原因,让学生知道石涛画作的上述特征是有一定原因的,是他在抒发内心对现实愤懑的情感。如此,学生就不至于一头雾水了,所以图像学的方法是可以帮助教师把美术史的知识加以梳理,并更有效地向学生传达的。

2.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在美术鉴赏中的多元思维

人类的思维有一元思维、二元思维、多元思维。在一元思维中,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分成两极,非黑即白,非好即坏。当人处于这种思维模式时,人的想法趋向简单,但不利于正确认识事物。对于美术鉴赏来讲,这样的思维是无法正确鉴赏美的,因为每一张作品里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不是“好”或“不好”所能概括的。二元思维较一元思维复杂一些,在黑白之间,人们认识到了灰的存在,但不会进一步探索色彩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或者说随着环境以及时间的变化,其色彩也会发生变化。多元思维就会对事物产生的现象进行探究,不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印象派大师莫奈对着同一堆干草垛进行多次描绘,他分别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里画它,又分别在早晨、中午、傍晚不同的时间里画它,于是就创作出组图《草垛》,这草垛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焕发出不同的光彩。同样是绿色,而在莫奈的笔下,却不仅仅是单调的绿色,而是多种色彩杂糅而成,特别是阳光下的绿色,更是绚丽多姿的绿。通过图像学的方法对《草垛》进行多层次解析,就会提高大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从各个方面来理解作品,从而对作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3.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图像学在美术学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审美鉴赏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儲备,而运用图像学的方法解读作品时,正是为学生打开了一扇审美大门。

在鉴赏一幅作品时,鉴赏者首先要具备基本的美术知识。比如中国山水画,要了解其基本的创作过程和步骤,先从勾勒开始,然后皴,皴法又分多种,如披麻皴、卷云皴、雨点皴、荷叶皴等,皴后要点苔,最后要染。如果对这些基本知识都不熟悉的话是很难理解作品的。其次,要对作品中传达的图像的指代作用做一定的分析,要深挖其不同的原因,就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历史知识,这也是作为鉴赏者所必须具备的。教师通过图像学的方法,将作品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解读画面的构图、用色等基本要领,从外在形式上理解作品,再通过对图像意义的阐释,来探究作品的象征意义。郑板桥笔下的竹子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顽强精神,也寓意了自己即使受尽风吹雨打,也会依然风骨强劲的品质。而苏轼笔下的竹子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洒脱,这就要进一步讲解苏轼与郑板桥所处的时代以及个人经历,了解历史。高校教师不断运用图像学的方法进行这样的审美素养训练,无疑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鉴赏力,使大学生逐渐具备美术鉴赏者必要的品质。

4.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美术作品深层次含义的好奇心

当代大学生求知欲强,反应灵敏,渴望通过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内心,热爱美的事物,喜欢参与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都会有一定的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但大学生的审美体验也容易停留在表层理解上,比如有的学生更注重外表,宁愿花钱去整容,让自己在外表上变得更美,而不愿去提高内在美。在美术鉴赏上,这样的思想就容易落入对图像表层的感官认知上,而图像学方法的运用就可以带领学生从认知视觉感官到探究象征意义,直到最后挖掘本质意义。通过这样的美术鉴赏教育,学生就会扩大审美视野,在审美鉴赏时,不仅从图像的外在形式上进行感知,同样会在理解内容上下工夫,促使学生的审美能力不断提高,获得更高的审美体验,不断提高审美修养,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美术作品深层次含义的好奇心,从而使其更加积极地融入到美术鉴赏的过程中,感受美的体验。

图像学在美术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1.符合中国传统审美心理

中国传统的审美心理不同于西方审美心理。西方传统审美心理更注重形而上的思辨方式,其审美心理是以“视”“听”为基础的。而中国传统的审美心理是以“触”“味”为心理基础的,更强调直接的审美体验、真切的内在感受以及在感知过程中领悟到的人生体验与审美体验形成共鸣。图像学的三个层次不但会为中国传统的审美心理提供视觉传达的物质基础,而且会使审美体验深入到更高层次的阶段。在美术学中,特别是中国绘画注重画面的精神层面的表达,而鉴赏者亦强调画中的意境。绘画所描绘的表象仅仅是鉴赏者感官能直接认知的部分,这往往不是作品的本质。倪瓒的《六君子图》采用他常用的三段式构图,近处有坡石,略加皴擦,坡石上秋树萧瑟,共计六棵,中段河流,少有涟漪,平静无波,远山俯卧。其画名曰《六君子图》,此六君子指代这六棵树。此画从表象看是一幅山水画,而且在构图、皴擦用笔等手法上,都与画家的山水画无异,但在深层次内涵上却是用这六棵树来表达对君子高洁品行的赞美。八大山人是清初“四僧”之一,原名朱耷,是明皇室后裔。明朝灭亡后,他有一种国破家亡的感觉,内心非常落寞,所画鱼鸟已脱离了鱼鸟的普通意义,那白眼向人的鱼鸟是他不屈从于世俗、孤芳自赏的内心写照。这些解读都是运用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来进行的,因此,在运用图像学的三层含义来进行深层次解析时,要遵循中国传统的审美心理规律,否则就无法真正鉴赏美术作品。

2.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审美心理需要

当代大学生的情感较为丰富。他们会因一件小事而情绪低落,也会在不久后恰逢愉快的事又兴高采烈。这样的心理特点在进行审美鉴赏时会有更多的审美情感参与,他们会把自己的人生经历融合到审美体验中去,对审美对象进行深度挖掘。同时,当代大学生审美感知敏锐,可以通过审美鉴赏活动,深切感知到审美对象的表层含义所蕴含的深刻内涵。每件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是艺术家辛勤劳动的结果,在这样的美术作品里,都赋予了其一定的精神品质。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大学生的审美心理需要,对作品进行深度解读。如沈周的《庐山高图》描绘的庐山高大巍峨,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幅山水画。其背后是山的品格,古人云:“仁者乐水,智者乐山”。山山水水也是品质的象征,特别是有些山水对于一些隐逸者来说具有高洁、超脱俗世的特点。沈周这幅画试图通过山的精神表达对恩师陈宽人品的敬仰,这才是这幅山水画所表达的深层含义,以山水品格比喻人的品质,将人的精神融入对山水的描绘中,给鉴赏者以启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审美心理需要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进行审美鉴赏时,通过敏锐的审美感知力感受到山水的精神品质,并将其运用到自己人生的追求中,反过来,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

图像学在花鸟画鉴赏教学中的运用

下面就以荷花为例,介绍一下图像学在花鸟画鉴赏教学中的应用。

1.荷花图像作品的自然意义

荷花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植物,在村子旁的池塘里或在院子的池子里都会有它的身影。荷花浑身是宝。根茎是莲藕,可以入药,可以做成美味佳肴,清炒、凉拌均可,且营养价值很高。荷叶长成后很大,可以用来装饰家具,下雨的时候,小孩子还会拿来挡雨。人们更喜爱荷花,荷花有白色、红色、绿色等,绽放在水中,红色的灿烂,白色的皎洁,绿色的青翠,各有各的好。荷花的美被人们所喜爱,也引来无数文人骚客的赞美,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从散点透视的角度把荷塘那满目的荷叶和美丽的荷花描绘得淋漓尽致。

2.荷花图像作品的传统意义

荷花的美以及高洁的品质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灵感,被众多画家所喜爱,在中国美术史中,关于荷花的画作有很多。在宋代就有《出水芙蓉图》。该画构图简洁,工整细致,粉红色的花瓣鲜艳亮丽,莲蓬半露,花蕊娇嫩,随风舞动,叶茎也勾勒得很细致,绿色荷叶衬托花朵,更显娇美。画名曰《出水芙蓉图》,恰合题意,荷花确如芙蓉一样,从水中翩翩而出,含着少女般的娇羞,洁白无瑕。宋人工致地描绘花卉的手法与荷花的美巧妙地结合起来,把荷花的高洁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后,花鸟画以“荷”为主题的画作层出不穷,清初“四僧”之石涛、八大山人都画过《荷花图》,只不过他们笔下的荷花在表现手法与内涵方面都有所不同。石涛的《荷花图》注重线面结合,而八大山人更重视线条的运用,石涛的《荷花图》异彩纷呈,而八大山人沉着痛快。石涛的荷花鲜活娇艳,八大山人的荷花清瘦俊逸。不同的风格显示了他们内在性格的不同。石涛和八大山人都是明皇室后裔,在国破家亡之后,这种沉痛感对他们来讲要比普通百姓更甚。在这一点上,他们是相同的。对于他们来说,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的选择更难。只是石涛在思想上是不甘于出世的,他有入世思想,但因为自己的身份,又不得不面临尴尬的境遇。而八大山人总的来说还是以出世思想为主,更多愤世嫉俗。到清中期,扬州“八怪”之一的李鱓画有《风荷图》,该画尽显李氏怪异放浪的性格,整幅图没有一条直线,线条曲折而凝重,荷花与荷叶随风舞动,正契合“风”之意:这“风”是李氏不落俗法,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之“风”格;这“风”是在表现八怪之一不同寻常的怪异之风;这《风荷图》正是表现了李鱓面对世俗的质疑而依然坚持自我风格的倔强个性。齐白石、吴昌硕也酷爱荷花,画过多幅荷花图。

3.荷花图像作品更深的文化内涵

荷花是富有深刻文化内涵的花卉,许多文人雅士喜欢它,作词作诗来吟咏它,最著名的有周敦颐的《爱莲说》,他赞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他把荷花称为花之君子,“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花之人也需要有花的品质才能欣赏这样的花,所以周敦颐又道:“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荷花还因高洁的形象被佛家所推崇,从莲子落入水中污泥到荷花伸出水面是需要历经曲折并拥有坚定毅力的,正因为如此,荷花常被喻为修行的榜样。

荷花又名青莲,与“清廉”谐音,因此也有为官清正廉洁之意。特别是在古代,很多文人士大夫都身兼朝廷的职务,他们大都喜欢将绘有青莲的图像挂于书房中,以时刻警示自己,风清气正地做官。

荷花有如此多的象征意义,为学生理解荷花的花鸟画提供了不少线索。当我们向学生阐释这些花鸟画时,就要注意把这些象征意义与画作联系起来。例如,清代的八大山人画过许多幅荷花,而荷花的高洁正是八大山人内在孤高品质的反映,如果没有深入探究过荷花的象征意义,就无法真正理解八大山人荷花图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崔迎春.图像学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应用[J].艺术研究,2010(2).

[2]刘凯.当代大学生审美心理发展分析与对策研究[J].装饰,2007(3).

[3]韩士连,贺万里.图像学及其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应用问题[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11(5).

[4]杨军.图像学及其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20).

(张萍:榆林学院)

猜你喜欢
图像学课程教学
音乐图像学在中国的发展
贡布里希对图像学的修正
梁楷《释迦出山图》之图像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图像学视阈下的广安冲相寺摩崖石窟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