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相连相通,都是陕西这片土地上积淀下来的宝贵红色基因。本文分析了红色基因融入高职艺术生思政教育存在的难点,阐释了红色基因融入高职艺术生思政教育的重要价值,提出守好课堂教学主阵地,建好实践研学基地,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善用大思政课等红色基因融入高职艺术生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以期对高职艺术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活力。
[关键词]红色基因 高职艺术生 思政教育
基金项目:2022年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大学生思政专项科研重点项目“从延安精神到西迁精神: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思考与实践”(项目编号:2022XYCA01)。
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们专程从北京前往陕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的坚定信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红色基因的传承,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是我党在革命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陕西这片大地上积淀下来的珍贵红色基因,我们要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相连相通
延安精神,是在延安时期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重要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西迁精神,是上世纪50年代,一批交大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打起背包就出发”,从上海迁至西安,支援西部建设形成的重要精神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交通大学考察时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延安精神与西迁精神是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重要精神,二者同属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在不同时期都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在新时代的今天仍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两种精神虽产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但二者相连相通,具有内在统一性,西迁精神是对延安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继承和发展,与延安精神一脉相承,延安精神是根,西迁精神是枝叶,是延安精神的繁衍和生发,二者同属于中国红色革命文化,是我们必须传承和弘扬的宝贵红色基因,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红色基因融入高职艺术生思政教育的难点
新时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将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对于树立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尤为重要。高职艺术生是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受其自身专业特性影响,将红色基因融入高职艺术生的思政教育存在以下难题。
1.受专业特性影响给融入带来阻力
高职艺术专业的学生受其专业特性影响,往往存在个性突出、喜欢标新立异、思想崇尚自由,对专业兴趣浓厚而文化课基础较薄弱等特点。同时,在当今网络大环境的影响下,容易受多元价值观冲击,对各种网上思潮和非主流价值观缺乏判断力,易受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干扰;对各种虚假信息缺乏必要的排斥力,如网上出现各种丑化恶搞英雄人物形象、虚构英雄人物事迹等信息,不能做到坚决抵制。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思想易被带偏、情感易受影响,这无形中就给思政教育工作带来难度,也给红色基因的融入带来阻力,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鉴别能力并增强抵抗力。
2.红色基因融入教学内容不够深入
将红色基因融入高职艺术生的思政教育,存在不够深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红色基因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入。对红色基因内涵的理解只停留在表层,没有深入挖掘出其内在的精神实质,尤其是在新时代仍具备的时代价值,只是很表层地认识到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的基本含义,而真正把两种精神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深入挖掘其更深层次的内涵和重要的时代价值,发挥好对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指引作用,做到内化于心。二是对红色基因的理解趋于理论化。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属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属于理论体系范畴,但对两种精神的学习绝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的在于“学习理论,指导实践”,通过深入的理论内涵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并能够自觉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用来指导实践活动,做到外化于行。
3.红色基因融入形式上缺乏创新
红色基因融入高职艺术生的思政教育存在形式单一、缺乏创新的问题。在思政课教学中,对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的讲授只是针对教材出现或涉及的地方进行讲授,并没有系统地体现在教学设计中,也没有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因此对学生无法形成较为强烈的思想冲击,也不会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学校的其他思政教育工作,对两种精神的学习也仅仅是针对个别学生干部的假期实践研修体验,而绝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覆盖到。所以,目前的融入工作,学生的整体参与度不高,形式上没有创意。
4.红色基因融入渠道不够畅通
将红色基因融入高职艺术生的思政教育,渠道没有完全打通,存在各职能部门之间、各环节之间的脱钩现象,思政理论课教学和学生的假期实践研修活动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衔接,学校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部门之间没有形成较好的配合方式,也没有能够有效和思政课教学工作形成合力,无法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因此,我们亟待探索红色基因融入艺术生思政教育的畅通渠道。
红色基因融入高职艺术生思政教育的重要价值
1.有利于涵养艺术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
延安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表现形式,在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正是在延安精神的鼓舞和激励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革命战争的最终胜利。在新时代,延安精神依然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这种实事求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指引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评价,交大西迁对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讲、对西部发展战略布局来讲,意义都十分重大。他勉励广大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爱国主义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西迁精神”的核心。两种精神都是老一辈的革命家和建设者们在祖国最需要的時候,舍小家为大家,不怕牺牲、艰苦奋斗,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富强国家作出卓越贡献,包含了浓浓的爱国情义和深厚的家国情怀,学习先辈们的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使命所在、责任所系。在艺术生中广泛开展学习延安精神与西迁精神的教育活动,能够滋养学生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2.有利于坚定艺术生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养成
艺术生有其自身特性,如前面分析,存在思想独立、崇尚自由、易受非主流价值观的影响,较易出现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缺钙”等现象,近期,频频爆出的艺人失德行为就是这一现象的映射,所以在广大艺术生中开展学习弘扬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的教育活动,将红色基因融入艺术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必要。延安精神是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中国共产党领导带领延安军民同心协力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实践中形成的精神风貌。学习延安精神就是要学习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屈不挠的革命斗志,学习延安精神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勇敢追求理想的坚定决心。西迁精神本质上体现了知识分子顾全大局、勇于担当的崇高品格。西迁人和后来者的历史担当精神,是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鲜活教育资源。在交通大学西迁过程中,交大前辈用实际行动诠释、捍卫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念与执着追求,展示了为国家利益勇于献身、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弘扬西迁精神,对于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树立马克思主义职业观、利益观、国家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意义深远。
3.有利于创新艺术生思政教育的方式与途径
对艺术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选择契合艺术生特点、符合艺术生发展规律的方式和途径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学习弘扬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运用多样化的方式对艺术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易于被学生接受,也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进而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比如,开展红色影视剧表演、红色微电影拍摄、红色歌曲演唱等校内实践活动,或体验重走长征路、探望老红军、参观红色革命根据地等校外实践活动。通过此类方式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弘扬和传承红色基因,也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创新,同时也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可行途径。在学习中发现,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本身就蕴含着浓厚的创新思想,这一点无论是对于思政教育工作者还是对接受教育的学生来说,都具有较强的启发和借鉴价值。
4.有利于丰富艺术生思政教育的内容
对于艺术类高职院校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接受思想理论、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的主要途径之一。需要有课堂教学(包括实践教学)、党政部门、学工系统以及后勤职能部门等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和衔接,需要有艺术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向同行和协同配合,才能达到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学习弘扬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开展系列活动可以有效将各职能部门之间联通在一起,促进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同时也实现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发展,从而将思政教育从第一课堂引向第二课堂,从教室走向现场,从教材走进生活,达到拓宽和丰富艺术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目的。
5.有利于促进艺术生学习红色校史,传承红色基因
陕西艺术职业学院有着悠久的办校历史,创办于1952年,可追溯到1938年在延安成立的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曾有马蓝鱼等6名民众剧团学员在学校任教。1959年,在习仲勋的邀请下,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小云举家西迁,担任陕西省戏曲学校校长。学校的发展与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深厚的渊源,校史中蕴含的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的红色血脉至今仍流淌在陕艺人的身上。学生在学习光荣的办校历史和身边的老一辈艺术家真实事迹的时候,既感受到亲切又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也是对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的传承发展与弘扬。所以,在陕西艺术职业学院艺术生思政教育中融入红色基因是对校史的学习和传承,也是本校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红色基因融入高职艺术生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
1.守好课堂教学主阵地,用红色基因讲深、讲透思政课的“道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理”是贯穿思政课的一条主线,其内蕴的道理包括治国理政的政理、马克思主义的学理,以及以中国故事诠释中国精神的事理。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学习,要学深悟透這个“理”,通过全面挖掘梳理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的相关史料、红色故事和红色人物中蕴含的“理”,再通过把鲜活事例和典型事迹有机地融入艺术生思政课教学,潜移默化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春风化雨中受到熏陶,以红色基因讲深思政课的道理。同时,通过深入挖掘、整理红色校史和新时代艺术家的风采,将学校老艺术家和当代中青年艺术家的典型案例融入教学,使学生将爱党、爱国、爱校统一到一起,将厚德、启智、精艺、尚美统一到一起,以身边的实例,讲透思政课的道理。这样不仅有助于把一些道理讲清楚、说明白,有助于化解课堂教学中的难点变抽象为形象,也有助于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建好实践研学基地,用红色基因讲活思政课的“道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实现课上与课下,网上与网下,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统一。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研学相结合,建设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学基地,充分用好陕西优质文化资源和学校红色校史资源,扎实、深入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实效。开发挖掘更多的实践研学基地,把传承红色基因与主题党日、志愿服务、假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以及专业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在课内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学校史、讲校史,开展深入学习红色校史、开展学生宣讲校史比赛等教学活动,充分运用学生的专业特长,组织学生开展演、唱、跳、画、讲“红色故事”等活动,使学生能够深切感受到红色基因的强大力量和时代价值。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组织开展红色研学,参观民众剧团、鲁迅艺术学院旧址以及杨家岭、枣园、交大西迁博物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时期革命旧址、西安交大西迁博物馆,聆听老一辈革命家的爱国奋斗故事,教育引导学生从一个个生动的革命故事和一位位鲜活的英雄人物身上,感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追求,感受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以及“舍小家为大家”的职业精神和家国情怀,将课堂搬到现场,讲活思政课。
3.构建协同育人格局,形成红色基因融入思政教育的合力
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要构建协同育人格局,发挥各部门职能,形成育人合力,应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整合资源、优势互补,着力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机制。一方面要整合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师资力量,增强育人队伍对“大思政”建设的认识,对红色基因融入日常思政工作的认知,通过学习加强教师自身对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的深入理解,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能够灵活运用红色资源到思政课教学、课程思政和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中,从而提高对红色基因传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实现协同育人的实效性。另一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形成教育合力。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政机关、学工系统、各二级学院以及后勤职能等部门各环节相互配合、相互衔接,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开展系列学习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的活动,将各职能部门联通在一起,促进部门间的协同配合,例如: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学工部门合作,协同指导学生社团工作和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使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相互衔接;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各二级学院合作,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共同研究、合作探索,给予必要的理论指导,促进艺术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和协同发展。
4.善用大思政课,加强红色基因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大思政课”教学需要拓展并将之延伸至社会生活之中,要推进和实现“在课堂上讲”与“在社会中讲”的紧密结合,还要充分实现教育教学的线上线下联动,构建协同育人格局,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网络的全面覆盖,为“大思政课”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作为一个艺术高职院校,要用好学校的“艺术大思政课”。近期学校各院部开展的献礼二十大、喜迎二十大系列艺术活动,组织学生不断学习并广泛参与。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开展学习红色校史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活动,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文化墙、校园门户网、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等网络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延安精神、西迁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持续广泛宣传红色校史中蕴含的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坚持用身边人和身边事教育引导学生。让学生在两种精神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滋养中,摒弃错误价值观,永葆爱国奋斗的精神底色,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学习、讲述、宣传校史故事系列活动,营造传承红色基因的校园文化氛围。
结 語
陕西作为文化大省,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和优质的传统文化资源,我们要依托省内红色资源,以学习和传承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为契机,开展系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弘扬光荣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充分运用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使高职艺术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起来,培养更多的新时代艺术工作者和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文艺新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2-10-27.
[2]陈锡喜.深入理解西迁精神的核心与精髓[N].光明日报,2020-4-27.
[3]燕连福,李婧.试论“西迁精神”的核心、精髓与弘扬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20(5):3-6.
[4]卢黎歌,吴凯丽,隋牧蓉.试论中国精神谱系中的“西迁精神”及其教育价值[J].教思想教育研究,2018(3):132-135.
[5]杜尚泽.“‘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3-7.
(范甜甜:陕西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