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丽
任务由来:
2022年版课标跨学科学习第二学段提出:“选择自己发现和关心的日常语言、行为、校园卫生、交通安全、家庭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查研讨。”“富有创意地设计并主动参与朗诵会、故事会、戏剧节等校园活动。”依据课标要求,我们选取四年级上册“自然之美”这一单元内容,引导学生从本单元“自然之美”的学习走向生活实际,发现身边的好地方,并能够用充分的理由来推荐。那如何引导学生从本单元“自然之美”的学习走向生活实际呢?我们从校园生活出发,学生会发现学校这么好,的确有很多好地方不常去,“如何提高场馆利用率”的问题就应运而生了。于是,我们把问题解决、校园资源、创意设计有机结合,进行了“学校有个好地方”跨学科学习设计,让学生勾连多门学科来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创意设计“好地方都知道”的推广活动,最终达成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任务情境:
同学们,我们学校有个传统活动“大手拉小手”,当你成为四年级学生的时候,要为新入学的同学介绍学校的一个好地方。为此,我们四年级策划了一次“学校有个好地方”的跨学科学习活动,希望大家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找到身边的好地方。
教学目标:
1.通过问卷调查、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认识并设计调查问卷,展开“场馆利用率低”的研究并完成研究报告。全面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研究报告,进一步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自主思考、小组合作的基础上献言献策,并结合所学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发展学生沟通交流、语言表达、梳理整合的能力。
3.通过现场参观、询问、搜集资料,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了解相关景点,完成推荐一个好地方的文稿,要求介绍清楚、理由充分。
4.运用信息技术、科学等学科知识,创意设计“好地方都知道”的推广活动,让大家都知道学校有个好地方。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好地方不知道——设计一份问卷调查
1.教师带领学生欣赏校园风景图,相机创设情境:“同学们,这是我们美丽的校园。我们学校有很多好地方。你能给大家推荐一个好地方吗?”充分调动学生分享学校好地方的欲望。
2.在此基础上,再欣赏学校“一个好地方”。教师出示三个问题:你知道这个地方的名字吗?你去过吗?你去过几次?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了解学情。(师收集学生答题数据并形成图表)教师引导阅读图表并进行分析,在交流中达成共识,并产生驱动:这是多么好的一个地方呀!教师相机追问:你又有什么想法或者问题想要表达呢?此刻,指向真实问题的小研究就自然而然地生成了,出示小研究:这是个好地方,_________。
3.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问题的解决办法。在追问中引向解决问题的关键:解决问题,我们向谁提议更合适?在质疑中选定研究方法:怎么说服校长接受你反映的问题呢?相机引出研究方法:问卷调查。
4.指导学生展开实用性文本的阅读,在梳理与探究中,了解调查问卷的完整结构与基本写作要求,更加清楚地认识调查问卷。
5.指导学生紧扣研究问题,围绕“名称、位置、行动、态度、原因、建议”等角度展开问卷问题的设计,依据问题设计的关键点展开评价(见表1),积极进行问题设计的优化与改进,完成一份完整的调查问卷的设计。
6.指导小组合作完成问卷调查计划表(见表2)并展开行动研究,分组进行个别访谈,完成年级组的问卷调查(如图1),指导学生分析数据,分析成因,完成相关的研究报告(见表3)。
(设计意图:首先,创设情境有效驱动任务的推进。教学伊始,教师创设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此次设计植根在学生的校园生活中,熟悉的风景能够激活学生分享校园好地方的热情,相機采用现场调查,用数据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真问题。
其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充分调动学生的元认知及语文和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在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的基础上一步步认识问卷,并重点指导如何设计问卷问题,引导学生明白扣住主题、清楚表达、多角度设计才是关键,使学生思维向深处漫溯。
最后,进阶式学习任务的推进需要小组成员的集思广益、通力合作。教学中除了鼓励学生充分调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还要能够发挥组员的特点和特长,明确责任分工,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凝聚力,真正落实在“做事”中发展语文素养的理念。)
学习任务二:怎么办我知道——创意设计宣传活动
1.小组汇报研究报告,结合研究报告进一步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
2.如何解决问题呢?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学生会想到:
实践活动1:视频短片介绍好地方。
实践活动2:创意活动去好地方。
实践活动3:为场馆设计图标,手绘制作宣传海报。
实践活动4:课本剧我来演。
实践活动5:微信推荐一个好地方。
……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完成创意活
动:哪些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呢?然后小组认领任务,分组讨论并完成行动指南(见表4)。
(设计意图:“创意设计宣传活动”一定是建立在学生对研究问题的深刻认识上,真正意义上的驱动问题才能持续维系学生的研究热情。尤其是进入到寻找对策解决问题的阶段,学生需要思考:如何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当学生除了运用语文学科的知识,还能运用信息技术、科学、美术等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思维等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语文跨学科学习才拥有了真正的生命力。)
学习任务三:好地方都知道——实践活动推广好地方
1.视频短片介绍好地方。教师带领学生实地参观,通过搜集资料、向别人请教等方式深入了解这个好地方,完成推荐好地方的文稿,同时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拍摄图片或视频制作短片介绍学校的好地方,最后通过校园电视台或学校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
2.提出建议多去好地方。指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好地方的优势与条件,给学校大队部写一份建议书,提出在好地方举办各类型学习活动的想法。
3.创意活动推广好地方。引导学生讨论,想要去这个好地方,可以设计哪些有意思的活动呢?哪个活动大家更喜欢呢?比如:将课本剧搬进好地方;因地制宜设计谜语,进行“谜语猜猜猜”活动;我为好地方设计图标……结合学科知识进一步优化活动设计,完成简单的活动方案。
4.引导学生评选出心中最佳作品,并进行全校推广。
(设计意图:“好地方都知道”是整个学习活动的成果展现,也是此次学习活动的升华。此环节,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各种学习方式进行语文实践。在创造性学习中能够设计创意活动并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在运用知识“做事”中发展语文素养。)
学习评价:
“评价促进学习”是教育评价改革重要的理念转变,2022年版课标指出:“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妥善运用评价语言,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学中我们重视实践“教—学—评”一体化,实现课堂教学全程评价对学生学习的促进。
首先,制订完整且适切的评价指标(见表5)。从学习结果的角度评价学习目标的达成,需要对“学校有个好地方”的三个学习任务的完成过程及最终结果,提出具体可观测、可评价的指标。其次,分解具体的课时评价目标。让每一个任务的实施与推进更加符合认知规律、学习逻辑,帮助学生在渐进中建构知识与能力,进而解决问题。最后,细化评价方式与工具。采用科学的评价方式,使用评价工具,真正发挥评价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