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跨学科教学旨在打通学科壁垒,构建融通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英语跨学科教学,强调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倡导知行合一的体验式和实践式学习。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基于语言学科多维循证建构,融合诗词文化;基于劳动课程亲历合作探究,融合社会实践;基于艺术视角创意物化设计,融合多元评价。
关 键 词 跨学科教学 项目学习 小学英语
引用格式 崔静梅.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英语跨学科教学实践探索[J].教学与管理,2023(17):39-41+46.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1]。教师要加深理解跨学科学习的意义,引领学生指向现实世界真实问题的自主学习与实践。项目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提倡学习者在真实问题驱动下,以合作的方式收集、处理作息,获取、运用知识,探讨、设计、执行方案,解决现实问题,用多种形式呈现成果。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英语跨学科教学,打通学科壁垒,构建融通课程,倡导学生知行合一的体验式和实践式学习。学生在此过程中,基于真实问题进行探究,思考解决方案,设计项目作品,能够促进自身信息应用能力、创造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
本文结合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Project 2 My Important Days的单元阅读课教学,从具体的教学策略以及活动思考等方面谈如何基于项目学习进行小学英语跨学科教学。
一、基于语言学科多维循证建构,融合诗词文化
语文与英语作为语言学科,均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属性,因此二者之间又具有相通性与联系性[2]。从英语与语文相通性的视角融合诗词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通过朗读与分析适时开展审美教育,在欣赏诗词的语言之美中展开想象,表达情感,利于建构学科融合视角下新的知识体系。在本单元的阅读教学中,笔者设计制作了“我们的节日文化书”学习项目,学生以4人为一个项目学习小组,每人选择一个自己的重要节日合作完成中英文相结合的文化书制作。具体的项目学习过程如下。
1.问题驱动,建立语言文字的关联性
在项目学习中使用驱动性问题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并提高他们整合学科知识的能力。
首先,班级整体思考并回答问题:What are your important days?将持相同答案的学生分成同一学习小组并推选出小组长。然后,小组长抛出问题进行讨论:Why is the day important for me?小组成员各抒己见,相互交流讨论,从而在语言的交流中进行思想的碰撞与心灵的沟通。接着,根据组员的回答与个人实际情況,小组长再次分配学习任务,做到人人参与,各司其职。小组成员根据学习活动的需要,上网或在书籍中搜索关于该节日的故事、活动、文化习俗以及相关的古诗词等,并将这些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建立中英文资料与语言文字表达之间的关联。
2.多维互动,赋能学科知识的综合性
教师可以“从英语与语文学科相通性的视角开发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多角度、多维度地指导学生对节日进行全面解析并建构新的知识。学生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以及上网搜集的新知识进行交流与汇报。例如:学生1通过古诗词引出对中秋节英语的阐述,如明月几时有?When will the moon be clear and bright?学生2从传统习俗的角度进行汇报,如:The moon is big and round. I can enjoy the moon. My father always goes home at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 can have a big dinner with my family. 学生3从传统文化故事的角度讲述中国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Long long ago, there was a brave man named Hou Yi. Chang'e was his wife...
在项目团队的学习中,学生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对节日的认识,同时跨学科运用丰富的语言学科知识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将知识更加立体化、生活化,促进英语与语文学科认知的大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
3.知识建构,实现跨学科知识的融合性
项目化学习最终是要实现知识的再建构,即学生能够在新的情境中迁移、运用、转换,掌握新知识,并且要在行动中做出来,运用周围的各种知识和资源来解决实际问题[3]。
基于英语学科建立与母语的联系,达到知识的迁移与建构,能够在跨学科融合的过程中获得有意义的知识体验与学习。在本阶段的项目学习中,学生根据各小组的汇报,同时结合之前的学习认知,进行基于自我知识整合与构建的英文写作,并将小组内的写作进行整合与装订,形成一种基于学生作品的“文化书”。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如:英文单词的拼读书写、英文句子的构成、文化理念的正确植入等。
在这样的语言学科合作学习中,“学生了解到不同学科会有不同类型的证据和方式来阐述各自的论点”[4]。学生将从语文视角获得的知识迁移到英语写作中来,这样的英语学习就不只是在背熟语法与词汇中产出写作成果,而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自然习得知识并在写作的过程中获得有意义的问题解决与成果创建。
二、基于劳动课程亲历合作探究,融合社会实践
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劳动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突出的社会性和显著的实践性[5]。《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基于一定的课程目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和实践性问题为内容,本着‘学用结合、课内外结合、学科融合的原则,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把学生的学习从书本引向更广阔的现实世界”[6]。
1.以劳动项目为载体,在实践活动中促进知行合一
很多重要的节日都与劳动活动相关,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开展基于劳动项目的活动。第一步,学生结合项目学习中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以及调查研究等方式,梳理出春节的活动有包饺子、写对联、贴对联等;端午节的活动有包粽子、做香囊;中秋节的活动有做月饼、扎花灯等。
第二步,每个项目学习小组商议后落实本组相关的节日活动并制定活动方案。要求小组成员人人参与,人人有作品,并能尝试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劳动过程的步骤讲解。
第三步,以小组为单位,可以借助活动过程中拍摄的劳动视频或制作的PPT在全班范围内讲解与成果展示。
2.以活动育人为目标,在合作探究中提升劳动价值观
学生在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之后,他们对自己以及别人的成果都有着更大的兴趣,教师可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评价与反思,从而促进学生的持续探究与长远发展。
第四步,根据小组内各个成员的表现,评出“最佳小能手”,同时根据小组内成员的综合表现,评出“最佳合作小组”等。
第五步,获奖个人及小组发表获奖感言,传授获奖经验,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一些与此相关的问题并由获奖人员现场解答,同时对于欠缺的地方提出改善建议。
第六步,根据改善建议小组内完善劳动作品并在大班级范围内设置成果展示区,供所有学生参观和学习。
教师要基于学生的成长规律与兴趣愿望,选择与英语课程相关联的劳动实践,让学生能够在亲历的活动中通过自主、合作、实践等方式建构英语与劳动课程之间的联系并真实运用,从而解决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拓展对节日文化认识的广度与深度,开阔视野,实现由“碎片化向综合化的整合学习,抽象化向生活化的情境学习、单维度向多维度的深度学习”[7],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三、基于艺术视角创意物化设计,融合多元评价
项目学习强调学生要主动参与并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即“从真实情景和体验中得到活动主题,通过自主探究和创意设计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8]。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有明确的统整目的。它以有意义的相互关联的方式选取各学科的目标并对它们加以组织。从艺术的视角进行跨学科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周围世界的理解,解决一个问题、创造一件作品、建构一种解释、满足一种需要,并帮助学生增强理解能力”[9]。
1.以创意物化为路径,在动手制作中实现学创融通
创意物化是指“学生通过运用各种技术和工具进行设计,并动手制作,将自己的创意设计转化为物品或作品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实践过程”[10]。
在本单元关于My Important Days的项目创意设计中,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首先由小组长组织组员讨论商定本组的创意作品是什么,以及如何从美术、手工等艺术的视角设计作品,让作品更有可观性与欣赏意义。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尽量做到“任务均衡,兼顾特长”。接着,寻找生活中可以制作的材料及工具等。在此过程中,组员与组员之间可以不断提出自己新思考与新建议,并适当采纳合理建议进行作品的改进。作品设计完成之后,小组内成员再次合作,进行作品展示词的设计与模拟解说。学生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例如,项目小组1用木片制作端午节小龙舟,并命名为:The Dragon Boat of Qu Yuan”,项目小组2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了形状各异的香囊袋,项目小组3用废旧塑料制作了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小火车,小火车的车厢按时间顺序标注着不同的节日以及相关的特色活动,项目小组4以中英文书法以及特色绘画的形式将中国的春节以连环画的形式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等。
从艺术的视角进行创意设计,将英语与艺术课程紧密融合在一起,通过多种学习方式的有效参与整合,发挥创意物化的神奇力量,让学生体验动手制作的乐趣,感悟生活中的智慧,从而在真实的体验与探究中解决问题,熏陶文化,涵养品格,提升思维,实现学创融通,让课程融合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有效路径。
2.以多元评价为手段,在学科统整中提升育人价值
教学评价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有助于学生不断体验英语学习的进步和成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保持并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11]。因此,对项目化学习成果的评价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手段,“逐步建立立体多元、方式多样、素养导向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在本次项目学习的创意物化设计中,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工具与材料,同时也借助一些信息技术手段,最终形成了自制手工龙舟、香囊、手绘连环画、视频制作等形式多样的成果。
首先,教师组织学生将项目学习过程中保存的图片、文字以及视频等生成性的学习材料进行自我整理与组内评价,同时还可以借助项目学习的功能性量化评价表进行自我思考与组内修正,从而有意识地改善学习成果。
其次,教师组织学生在班级内公开展示项目学习的成果并进行组间评价。当成果以静态的形式展示时,如手绘连环画、产品照片等,其他组成员可以将自己的想法或建议用便利贴的形式张贴于产品旁边,从而有利于组内成员对于成果的讨论与分析,让项目学习更真实、更有意义。当成果是动态展示时,如项目小组成员的现场讲解,或以PPT、视频等形式进行播放时,其他小组成员可通过量化评价表(见表1)的方式对其余小组的表现进行星级评价并给出建议,让学生完整体验项目学习成果发布的流程与乐趣,从不同渠道、不同视角、不同层次丰富作品内涵,提升思维品质,积极发挥评价在学科统整中以评促学的作用。
基于项目学习进行小学英语跨学科教学,不仅体现了新课标下跨学科整合的理念与要求,从教学内容与实施路径上打破学科教学的知识壁垒,而且“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也有利于培养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12]。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英语跨学科教学能够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多元思考、合作创新等一系列学习过程的优化,达到对核心知识的再建构与思维迁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获得精神的充盈,生活活力的激发,自我素养的提升,主体性的自由创造以及人生境界的陶冶”[13]。
参考文献
[1][6][11] 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37,53.
[2] 缪四平.关注文本细节,提升学生思维品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0(02):22-26.
[3][4][9] 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10-11,207,188.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
[7] 关亚欣,王晓东.“英语+科学”赋能小学英语实践活动课程构建[J].英语学习,2022(02):38-42.
[8][10] 段立群.跨学科课程的20个创意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25,29.
[12] 程晓堂.核心素养下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实践[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22:61.
[13] 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254.
[责任编辑:王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