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范明伟(1991-),男,汉族,青海海南人,本科,专业技术十一级,研究方向:灭火救援。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消防救援队伍在“全灾种”处置、“大应急”需求的新背景下,灭火救援职能不断拓展、任务日益繁重、挑战与日俱增。如何结合任务需要做到灭火救援战斗、日常执勤训练与安全事故防范齐抓共管、不断强化基层队站对灭火救援和日常训练中安全隐患的有效管控、改进作战训练安全工作,已成为消防救援队伍职责任务使命中亟需解决的一项迫切难题。本文从基层队站作战训练安全形势分析出发,客观剖析问题原因,并对加强作战训练安全工作提出具体意见建议。
关键词:作战训练;消防救援;安全工作
一、基层队站作战训练安全形势分析
当前,全国各地均处于发展大变革、大转型的关键时期。从外部经济环境来看,高起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强势开局,“高地大化”等火灾高风险等级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消防救援队伍作为经济建设的“护航者”“守夜人”,面临不小的挑战。从行业内部分析来看,近年来造成消防人员伤亡事故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一是面对不断涌现的各类新业态、新建筑、新环境,消防救援队伍在理论认知上、处置对策上准备不足,对灾害事故情况掌握不准导致消防救援人员伤亡;二是棚户区、城中村、城乡接合区域等老旧建筑普遍存在,此类建筑工程质量差、消防通道不畅、防火设施不全,处置此类事故时消防人员面临的安全风险较高且坍塌等险情突发性较强,极易导致消防救援人员伤亡;三是作战训练期间存在侥幸心理,没有充分考虑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安全防护和紧急避险措施设置不到位,导致人员伤亡。
二、影响基层队站作战训练安全工作的因素
在作战训练中,保障安全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然而,当前存在多个影响作战训练安全的因素。从客观角度来看,灭火救援行动本身就具备较高的危险性,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从主观角度来看,还面临着灭火救援经验不足、安全防护意识不强、实战训练与实际需求脱节、装备配备缺乏统一规划以及安全保障技术应用不当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对作战训练的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需要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对安全风险的思想认识不足
当前,队伍各级消防救援人员普遍存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麻痹大意的思想,作战训练期间盲目自信,忽视了潜在的安全风险[1]。
(二)对能力提升的自我要求不足
当前,部分消防救援人员能力素质令人担忧,短板明显且缺乏正确自我认知。一是缺乏进取精神。部分消防救援人员不理解消防工作具备的专业性和知识性要求,认为“小火无战术、大火靠装备”,只要能够完成一些日常灭火救援任务就可以了;有的消防救援人员认为改革转制后个人发展受限,自我提升的动力不足,使命感、责任感缺失,导致综合素质难以提升。二是缺乏自省精神。部分消防救援人员过于依仗自身阅历和社会经验,凡事容易查找外在因素,缺乏自我批评的觉悟,导致许多潜在风险和安全隐患没有暴露出来。例如,在战评总结和救援事故分析中,没有真正将事故战例分析透、研究透,而是强调片面因素,没有达到战评总结“打一仗、进一步”的效果,下次处置类似事故可能会再次出现问题[2]。三是缺乏坚持精神。生有涯而知无涯,部分消防救援人员能够意识到自身的能力不足而谋划提升,但往往心浮气躁、追求速成,对新政策、新要求、新规程和新标准的学习缺少韧劲,不能做到持续学习、跟上形势,缺乏检验学习实效及实践应用的手段和方法,导致能力素质提升缓慢。
(三)对立足实战的训练成效不足
部分基层单位开展实战化训练不实不细,尤其是作战训练安全专项训练没有落到实处。一是熟悉演练不深不实。很多基层单位开展熟悉演练流于形式、质量不高,小型演练就是走走过场,大型演练则是看重场面和声势,没有真正将演练的作用发挥出来,许多通过演练可以掌握的情况,如对消防主机按键的关联部位、各类消防设施的作用和原理、如何有效利用固定消防设施辅助灭火救援行动等。二是日常训练脱离实战。当前,基层队站重体能轻技能、重理论轻实战的情况普遍存在,大部分队站体能训练占比70%,而想定作业、合成实战训练占比不足15%,日常训练缺乏真正的实战化思维[3]。此外,作战安全专项训练多停留在方案和部署上,存在训练氛围不浓厚、主抓力度不够的现象。三是专业训练较为缺失。对绝大部分基层队站来说,由于场地及设施限制,无法开展各类灾害事故类型、特点与处置方法的学习延伸,仅凭一两次支队集中学习和演练难以全面掌握其事故特点和危害程度等。例如,在不了解、不熟悉的特定场所,如何有效应对爆燃爆炸、中毒触电等情况,基层队站处置还缺乏及时的险情判断能力,产生了一定的作战安全风险。
三、加强基层队站作战训练安全工作的对策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作战训练安全工作中,需要全体消防救援人员高度重视、积极主动作为、落实责任担当,共同堵塞安全漏洞,有效预防作战训练伤亡事故发生。
(一)树立安全保底“红线思维”
作战训练安全工作是“一百减一等于零”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敷衍,必须坚决树牢作战训练安全是必须遵守的“红线”,是“保底工程、保命工程”的底线思维。
1.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到作战训练安全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一时的安全并不长久,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伤亡事故,全体消防救援人员必须充分认清当前作战训练安全面临形势的复杂性、多样性,将安全工作贯穿于日常训练工作、灭火救援行动的始终,做到警钟长鸣、防患未然。
2.必须坚决贯彻责任落实。各级党委和领导需进一步强化对作战训练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其作为党委和领导的重要任务,确保“一岗双责、党政同责”的严格落实。同时,需建立健全并严格督促落实作战训练安全责任制,以保证作战训练安全工作的持续性和实效性。
3.必须牢固树立安全意识。鉴于灭火救援现场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单独依赖个体力量保证安全是不可取的。全体参与人员应始终牢记安全,全方位保障安全,严格执行作战训练的安全操作规程。人员不仅需对自己的安全负责,更应对战友和整体作战集体的安全承担责任。
(二)提升基础安全能力素养
理论学习是基础,知行合一是关键。理论知识的学习决不能只是浮于表面,而要切实做到消化吸收,并在打好理论基础之上强化实践运用。
1.要提升业务能力素养。不论身处何种岗位,每名消防救援人员都要本着对组织负责、对个人成长发展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防火监督、灭火救援、执勤训练等业务理论知识学习,减少社会面高危险性火灾的发生概率,提升对各类火灾及救援事故的处置能力。
2.要加强安全理论学习。始终把《作战训练安全行动手册(试行)》《作战训练安全常识100问》《典型火灾扑救行动指南》等作为安全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安全知识测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知识讲座等形式,确保安全理论知识入脑入心[4]。
3.要加强安全专项培训。将安全培训与全员岗位大练兵工作结合起来,使安全专项培训列入队伍各级各类培训计划,如每季度或每半年,组织开展周期性的指挥员、安全员能力提升培训活动,按照实战化训练的要求,着重强化指挥员、安全员对事故现场指挥能力和险情判断准确性的培训,提升规避安全风险的主观指挥和判断能力。
(三)确保严格落实各项规定
人不以规矩则废,战不以规矩则乱。做好作战训练安全工作,就必须要强化纪律意识、严格标准执行、维护制度权威。
1.要抓牢制度规定落实。严格落实支队全勤指挥部、大队和消防站值班值守以及战例研讨、队伍形势分析、干部跟班作业、主官带队出警等各项制度规定的落实,党委(支部)要定期对作战训练安全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安全制度规定,并将其作为重点内容纳入绩效督查。
2.要层层压实工作责任。进一步建立健全作战训练安全工作责任制,制定奖惩措施,提高作战训练安全工作在班子建设、干部考评中的比重,与个人评先、晋职、晋衔、立功受奖挂钩,督促其开展自查自纠和问题整改,切实形成按绩奖励、按过惩处的长效机制[5]。
3.要重点开展专项督查。要充分发挥作战训练安全专班的作用,采取专项督察、交叉督察、跟踪检查等方式加强督查指导,对督查中发现的因思想懈怠、失职渎职导致的问题,特别是发生消防救援人员伤亡的事故问题,要做到“五个不放过”,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四)重点强化实战专项训练
实战是检验一切工作的试金石,只有以实战为标准开展训练,才能真正练出技能、练出效果、练出水平,使作战训练安全工作立于不败之地。
1.构建实战化模拟环境。基层队站要充分利用辖区资源,突出实战特点,强化应急避险能力训练,依托烟热、真火等专业训练设施以及辖区有代表性的高层、地下、大跨度大空间等建筑,分别开展纵深内攻、紧急避险、快速救援等训练,真正在实战模拟中锤炼消防救援人员的作战训练安全能力。
2.制定实战化训练计划。要对影响灭火救援行动和发生伤亡的原因与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总结,结合当地灾情特点、人员素质、车辆装备等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较强科学性、可行性的训练方案,安排业务理论水平过硬、作战和组训经验丰富的人员开展组训工作,分析把控训练的进度、效果和人员状态,及时调整训练内容,使训练计划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3.完善实战化评价体系。在消防救援人员考评中积极纳入实战训练考核要素,并加强业务理论、设施操作、技战术运用等实战化要素所占比重,通过考核准确分析消防救援人员业务能力水平,并以此作为评优晋升的重要参考,切实激发消防救援人员提升实战能力水平的积极性[6]。
(五)切实提高安全操作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全灾种、大应急”形势下,要充分融合作战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救援装备的客观适用性,确保发挥“人装合一”的最大效能。
1.坚持实战效能优先。好的装备质量、性能和科技不仅能够大大提升救援效率,而且可以切实保障救援人员的自身安全。在提升基础装备性能的同时,要加大高精尖、智能化装备的配备比例,在危险场所,优先利用机器人等智能化、无人化装备处置,切实保障救援人员人身安全[7]。
2.加强人装高效结合。目前,队伍中救援人员与器材装备不能高效结合,一方面是由于新消防员对器材装备了解不够,另一方面是对新配备的器材未能掌握其使用方法。对此,既要加强日常装备器材训练,也要注重通过实战加强装备操作能力,逐步实现全员会用,不断提高装备安全操作能力。
3.扎实开展维护保养。在日常执勤战备中,要严格按照要求开展早检查、车场日等活动,每名消防救援人员务必做到熟练操作、使用、保养个人防护装备以及各类救援器材,加强个人防护装备及车辆器材维护保养。对于损坏、缺失的器材装备要及时维修或者更换,真正做到爱装、管装、护装,使器材装备满足救援需要。[8]
结语
安全二字重如山,“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强化作战训练安全管理工作,是确保队伍稳定、提升和保持战斗力的关键,也是关系到新形势下能否更好担负起主力军和国家队职责的重要保证。只有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安全防事故工作长效机制,立足经常,全面预防,才能确保队伍持续高度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王宁.消防队伍作战训练效能提升策略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22,8(15):41-43.
[2]郑超.关于消防救援作战训练安全体系建设的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22,8(21):27-29.
[3]张恒山.新时期消防救援队伍如何加强作战训练安全工作[J].今日消防,2023,9(01):113-116.
[4]孙党延.浅谈如何加强消防部队作战训练安全工作[J].消防界(电子版),2017(12):58+60.
[5]黄小龙.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安全问题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22,8(07):47-49.
[6]李世永.消防救援队伍训战安全问题分析[J].中国应急管理,2022(04):56-59.
[7]高龙.如何加强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安全[J].消防界(电子版),2020(19):95-96.
[8]程天启.浅谈新时期消防救援队伍如何加强作战训练安全工作[J].绿色环保建材,2020(04):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