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素描人体绘画的思考

2023-06-13 00:53田滢钰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3期

摘 要:传统绘画课程大多与传统绘画工具直接联系,而通过电子技术的运用,可以最大限度描摹绘画造型与绘画样本,在有一定绘画造型技法的基础上,重新对人体素描进行解析,以新的视角加强对这一课题的理解。在人体艺术中,人体解剖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而通过解构人体所形成的二次主观意识也很重要。人们关注自我,不断探寻精神世界,艺术家则将“美”的维度极大地拓宽,使其不再局限于描绘客观世界表象。

关键词:美术教育;素描;人体;艺术感悟

一、传统绘画技术

素描是指用铅笔或炭笔等单色调黑色美术用笔对物体进行刻画,通过线条将块面铺出,再进行黑白灰的刻画。习惯上素描是以单色画为主,并具有立体感、空间感的一种形式(图1)。

二、艺术分类

本文以社会学的分类方式对艺术进行讨论,将其分为四个类型,分别为通俗艺术、精英艺术、学院艺术、官方艺术。

(一)通俗艺术

通俗艺术的特点是在内容上迎合大部分社会阶层的理解水平、审美水平和需要,通常传达非反思的、安抚性的、易于理解与接受的思想情感,在形式上是对已有的成功艺术表现形式的延续和重复。通俗艺术是在社会中影响最为广泛的艺术类型,又可细分为民间艺术与大众艺术。

(二)精英艺术

精英艺术与通俗艺术相对,强调艺术的自主性,内容上具有反思性。其中,文人艺术和先锋艺术是精英艺术的代表。

(三)学院艺术

学院艺术脱胎于艺术工坊、工会,发源于经典,诞生于学院,是出于便利教学传承、繁荣艺术市场乃至宣扬官方意识形态的目的而产生的艺术。

(四)官方艺术

官方艺术是反映统治阶级所倡导的艺术主张、审美理想和意识形态的艺术。

三、人体艺术

人体艺术是某些有关人体的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创作和行为,其作品可观可赏(图2)。当人的思想达到一定的境界时,对人体的欣赏可被称为艺术。人体艺术不是单纯将身体裸露在外,单纯的裸露不能被纳入艺术范围。真正的人体艺术是一种超越,是一种以人体为媒介,认识、探索美的自我发现和愉悦的过程与行为。人体艺术广义的概念是以人体为客体,展示人体不同造型的,具有静态和动态美感的艺术,是裸体和非裸体人体艺术的总称。狭义的概念是专指人体静态造型艺术。包括雕塑人体、绘画人体、摄影人体三个主要范畴。

四、传统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专业,主要研究美术相关的基础理论,要求教师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该专业的修业年限是三年。

传统绘画课程与传统绘画工具直接相连,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电子产品也为其增添了趣味:平板电脑成为绘画的重要工具。如此,学习者美术课程中也可以体验新鲜事物。虽说运用新工具的绘画结果会充满意外,但学习者在这一过程中多少能对新鲜事物有 一些新的看法,对人体素描有新的、更深入的理解,并且许多不曾细思的内容进入其视野,被加以琢磨。

在传统绘画中,造型能力和技法极为重要,创作者要不断对创作内容进行技术层面的思考,而一些对绘画理论的思考不能同作品创作同步。笔者运用电子技术进行了一次绘画实践,最大限度地描摹绘画样本,塑造造型。在不用过多考虑纸上绘画技法的前提下,重新解析人体素描,从新的视角出发加强对其的理解。

笔者以社会学分类方式为标准对绘画进行讨论,将绘画分为四个类型:通俗艺术、精英艺术、学院艺术、官方艺术。而无论哪一类,都绕不开人与自然、自我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话题,因此以人的自我展现为主要内容的人体艺术是值得人们研究与探讨的重点。

提到人体艺术,一些人将其与低俗、不道德等词汇联系起来,因为它经常涉及裸露和性别问题,实则不然。在搜索引擎上搜索“人体艺术”,可以看到相关介绍为“人体艺术是某些有关人体的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创作和行为。对人体艺术的理解大都局限地认为是男性或者女性脱光衣服展示身体之美,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是对人体艺术认识的误区”。

在一些人眼中,肉体往往与欲望挂钩,而传统教育强调礼仪廉耻,在发展中,一部分人将其扭曲为禁欲,压抑人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很多观念逐渐发生变化,人体之美越来越被看作是一种艺术被人欣赏。

通俗来讲,人体艺术是一种以人体为媒介,以认识美、探索美为宗旨的自我发现和愉悦的过程和行为。而说到人体,大概率避不开支撑皮肉的骨骼。谈到艺用人体解剖,还要从达·芬奇那个时代讲起。

人体解剖研究正常人体各部分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及结构与功能关系;而在人体绘画中,要形成与不断调整结构,在一个宏观整体中看待零零散散的组织,并对每一块组织进行概括,对整个人体进行归纳。在人体艺术中,可将由于主观意识而获得的二次理论看作一次重要的飞跃。要进行人体艺术创作,对人体结构的掌握必不可少,而通过解构人体形成的主观意识也尤为重要。笔者认为,二次归纳与理解所形成的概念在素描人体中更为重要,而如何平衡归纳概括与细致刻画是在专业技能提升方面永恒的话题。

在传统美术教育体系中,素描和速写的界限较为模糊,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速写创作过程更加快速,结果呈现概括性更强,可为细致描摹的素描做准备。

如今,一些中国艺术家在素描人体创作中,更多地将西方客观的绘画写实技巧与东方主观的处理方式相结合,从而得出新的人体艺术语言。与传统的古典人体素描不同,现当代的人体素描作品更多地展现创作者的个人情感,形成一种跨越时间、空间、维度的主观性,个人的意志在作品中占比较大。在此背景下,一些艺术家不再拘泥于固有的艺术表达手法与形式,而更加注重思维与观念。在观念艺术的兴起上,这些艺术家功不可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自我,更多地探寻精神世界。这反映在艺术上,则是艺术家极大地拓宽“美”的维度,使“美”不再局限于描绘客观世界表象。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主观性更强,绘画技法也越来越抽象。在国内,越来越多纯线条的运用賦予了艺术家极大的创作空间,他们将自己对中国哲学的理解融入西方绘画方式,使作品展现出了中式美学特征。这种美学特点不仅给予了后来的创作者以艺术发展方向,还为国内外艺术家提供了另一种创作语言,影响着国内绘画的教育教学。

在美术教育中,素描在专业基本功训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多人认为素描是为后续绘画创作服务的,要在不断调整与训练中掌握基本的客观形体,在遵循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找到主观美感。从被动解构物体到主动重塑形象,通过专业技能进行思维的训练,最终以作品的形式表达自己,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人体绘画都值得不断学习。而在其中所学习的人体的解构,即人体解剖,也服务于最终对人体的感悟,是自我对生命与自然的一种感悟。

笔者认为,艺术感悟高于艺术表达,表达只是向外解释的一部分,感悟则是人对某事物与其中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内在理解。如此,一些问题产生:如何证明自我的感悟是真的有所感悟,如何证明自己的感悟与他人的感悟相同或不同。笔者认为感悟不需要表达,表达只是为了交流,而交流是信息互换的过程。交流双方将自己所获得的信息提供给对方,沟通交流的过程就是信息流动传播的过程。

艺术是多元的,在满足自我的艺术产生之后,才会产生满足他人的艺术,因此服务于他人的艺术显得尤为可贵。尽管每个人对事物的理解各不相同,但感受是可以相通的,人们追求艺术,与追求“美”的目的是一致的。在追求艺术时不断感悟与升华,再不断表达与印证,在周而复始找寻自我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有的思想体系。在这个过程中,表达只是其中一环。

在笔者看来,表达方式是不断更迭的,技术与能力的提升亦是永无止境的。就艺术而言,作品与人是源源不断的,难以将某一个点定格在孤立的时间里,那些经典的作品,被拓印在艺术的历史中。通过各种语言形式所传达的感受,亦是古往今来人们不断重复经历的轮回。永恒不变的是人们对艺术无休无止的追求,一种对自我探索与完善的欲望。

人体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作品,对人体进行基本的认知与了解是为了更好地展现对美的理解,对形体进行学习也是为了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获得更多艺术造诣。要通过对客观现实的理性学习,结合主观的思维感悟,获得更好的艺术平衡。不断地输入、输出,形成良好的创作闭环。同时,在生活中练习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断进行思考。这是笔者学习人体绘画后的思考,也是人生中不断追寻的一种哲学。

总体而言,要想学好人体绘画,必须了解人,也必须对人与自然、人与他人、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关系有相对深入的思考。要脚踏实地,立足于自身探索世界,加深对世界的认知。艺术不是孤立的,学科交互在各学科的发展中都非常重要。在绘画学习中,不是仅掌握一种技法便可,还需要思想与情感,而若要上升至这一层面,则需用心感悟,积极思考,饱含着主观情感看待客观世界,形成独属于自己的理解。

艺术与哲学是密不可分的,因此绘画需要实践,也需要哲学理论的指导,然而孤立的哲学理论难以很好地作为向导,要将眼光放远,從哲学理论里提取方法论。当能够清晰明了地看待事物后,便能加深个人理解并及时决策应对,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在清楚地了解并掌握所需方向及脉络后,才能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

参考文献:

[1]加里.学院派素描基础[M].顾文,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21.

[2]陈畅环.素描教学内容与方法探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2021.

作者简介:

田滢钰,硕士,吉林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意向油画教育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