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翔
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知止不殆”是《道德经》传播最为深远的智慧之一。“知止”就是要懂得节制,不放纵自己的欲望,这样才能“不殆”,不使自己陷入险境。
懂得适可而止,首先要知道哪些是自己真正的需要。老子并非禁欲主义者,没有否定人们的各种正常需要,没有要求人人做到“无欲”,而是要做到“少私寡欲”。他一直强调“虚其心,实其腹”。这里的“腹”可以延伸理解为生命中各种自然的需要,“心”可以延伸理解为超出自然需要的各种欲望。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也说过“超出自然需要以上的欲望是造成痛苦的根源”。其次还要懂得拒绝各种诱惑,老子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人们追求的欲望满足一旦超出自己能力范围或正当需求,往往会寅吃卯粮,甚至铤而走险,误入歧途。比如现在一些年轻人为了虚荣和攀比,对于自己负担不起或者根本不需要的商品也盲目地“买买买”,结果陷入“月光”和“负翁”的困境。更有一些贪官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把手中的公权力变成满足自己私欲的工具,追求奢靡、享乐的生活方式,放纵自己,唯我独尊,给国家和民众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当然最终免不了身陷囹圄,身败名裂,落得个罪有应得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