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晨
内容摘要:谭嗣同维新变法的人生价值观与其“日新”的人生态度紧密相连,维新变法对人生的要求必须是“日新”的,“日新”的人生态度又反过来促进和保证了维新变法人生价值的实现。他不仅对“日新”的人生态度有深刻地理解和见地,同时也给后来人带来思想上的启迪。
关键词:谭嗣同 日新 人生态度 思想启迪
人生价值、人生态度和人生目的共同组成了我们的人生观,三者相互影响、密不可分。人生价值制约着人生态度的选择,人生态度又是人生价值实现的保证。谭嗣同维新变法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他追求“日新”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建立在辩证运动的世界观的基础上,以宇宙本体的角度为切入点证明“日新”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他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对“日新”的解读与论述又进一步丰富了“日新”的思想。
一.人生需要“日新”
谭嗣同曾在《报贝元徵书》中写道:“夫大《易》观象,变动不居,四序相宜,匪用其故。天以新为运,人以新为生。汤以日新为三省,孔以日新为盛德,川上逝者之叹,水哉水哉之取,惟日新故也。”谭嗣同认为,世间万物皆因不停地更替、运动、变化才得以长久地发展下去。人,如果想要很好地生活下去也要让自己保持一种“日新”的状态。像成汤一样勤于反省、不断革新,如孔子所说把“日新”视作盛大的美德。
然而,谭嗣同强调说:“然仅言新,则新与所新者亦无辨。昨日之新,至今日而已舊;今日之新,至明日而又已旧,乌足以状其盛美而无憾也?”谭嗣同认为,“新”与“旧”是交替变化着的,新的会变成旧的,旧的也会变成新的,“新”与“所新者”最终都会变成陈旧的事物。所以,如果我们仅言“新”与“所新者”,还不足以达到“盛美而无憾”。接着,谭嗣同说:“吾又尝求其故于《礼》与《易》矣。《礼》著成汤之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系》孔子之赞:‘日新之谓盛德。言新必极之于日新,始足以为盛美而无憾,执此以言治言学,固无往不贵日新矣。”在他看来,只有像成汤那样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像孔子一样将“日新”视作盛大的美德,才“足以盛美而无憾”,无论用它来治国还是治学,在不断创新和创造的基础上,就可以保持一种“日新”的状态。
提到“日新”对人生的重要影响和作用,谭嗣同又进一步解释说:“夫善至于日新而止矣,夫恶亦至于不日新而止矣。”亦是在告诉人们:人生如果能够做到“日新”,就可以不断地祛除陈旧的和落后的,克服消极的和错误的,那么就可以获得进步;如果做不到“日新”,就会被落后的和错误的拖垮而淘汰。
谭嗣同“日新”的人生态度是建立在辩证运动的世界观的基础上的,他以宇宙本体为例证明“日新”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他在《仁学·十九》中提到,“日新乌乎本?曰:以太之动机而已矣。品类亨通,以生以成,夫孰非以太之一动,而由之以无极也。天行健,自动也。天鼓万物,鼓其动也。辅相裁成,奉天动也。以太之动机,以成乎日新之变化,夫固未能遏之者也”。谭嗣同认为,“日新”的发展符合宇宙本体“以太”的运动规律,所以,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所有事物只有不断的追求“日新”才能长久地发展下去否则,很快就会被淘汰,最终灭亡。
二.治学需要“日新”
谭嗣同在《浏阳兴算记·上江标学院》中这样写道:“欲讲富强以刷国耻,则莫要于储才。欲崇道义以正人心,则莫先于立学。而储才、立学诸端,总非蹈常习故者所能了事。”意在表明储才和立学的重要性,又在强调才士们在治学的同时不要因循守旧,步前人后尘,而是要有所创新、创造。因为,“君子之学,恒其动”。真正的学问是鲜活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这就要求才士们在治学的时候要保有一种“日新”的治学态度,才能将学问本身的价值得以彰显。
言及治学,必然离不开读书。对于读书谭嗣同在《〈湘报〉后叙(上)》中提到:“求其助人日新之具,则书是也。夫书,已往之陈迹,古人之糟粕也。千世之变异,非古人所得逆而知也;当时之情事,亦非今人所得虚以揣也。昨日之新,至今日而已旧;今日之新,至明日而又已旧。虽温故知新,存乎其人,而新究在人不在书也。”谭嗣同认为,书并非帮助人“日新”的工具,因为书中所记载的内容都已过时,古人也无法预知世事之变,今人更不能毫无凭据地揣度古时之事。况且,世事变化无常,新旧更迭之快,即使是今日刊发的“新书”也不能够体现今日之“新”。在此,谭嗣同犯了一个相对主义的错误,为了证明“日新”,他否定了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相对静止的存在。
对于读书,谭嗣同并非予以排斥,而是鼓励人们去读书,但是不要读死书,不要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要“温故知新”,将学到的知识和理论与当下的实际和实践相结合,在“温故”的基础上有所生发、创新和创造。他不仅向世人主张这种读书之法,自己也是奉行不殆。
《孟子·尽心下》中提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对于“为学”与“日新”的关系,谭嗣同则认为圣人之言多有所指而发,并非是适用于一切的真理。所以,在学习圣人之言的时候,要对其有一个详细地了解和基本的判断,不能囫囵吞枣地盲从。谭嗣同进一步强调,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着的,万事万物也都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所以,学习圣人之言也要将它与不断前进、发展着的社会现实相联系,不断地发掘其中适合社会发展的精髓所在,不仅可以发挥圣人之言的价值,又能很好的服务社会、指导人生。
三.治法需要“日新”
谭嗣同在《仁学·十九》中有言:“夫善治天下者,亦岂不由斯道矣!夫鼎之革之,先之劳之,作之兴之,废者举之,敝者易之。”在谭嗣同看来,善于治理国家的人,更要不断地寻求改革创新,不断地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的体制制度取代障碍社会发展的旧的体制制度,这样才能保证社会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由于,人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主体,所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日新”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日新”,二者联系密切,相互促进。
因为人的不断“日新”从而又会对社会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社会生活的“日新”已不再停留于“器物”的“日新”,更要求“道”的“日新”,即“治法”的变革。并且,“今之时势,不变法则必步宋之后尘”。“不变今之法,虽周孔复起,必不能以今之法治今之天下,断断然矣。”此时的谭嗣同已走上了维新变法的道路且跳出了洋务派的思想藩篱。
然而对于“治法”与“日新”的必然性问题,谭嗣同从道器关系的角度出发,给出了详细的论述。谭嗣同认为,道和器是密不可分的,器变道也要变。上升到人生的“日新”就是要求人生之道要变。然而,“言道必兼言治法”,“道”改变了,伦常、政治法度、学术等都要相应的发生改变,相比较而言,政治法度的改变显得尤其重要。
谭嗣同还指出当时的洋务运动将道器关系一分为二,重器轻道,只注重器的改变,忽略了政治法度、伦理纲常的改变,是舍本逐末的表现,只抓住了细枝末节而放弃了最根本的东西:“中国数十年来,何尝有洋务哉?抑岂有一士大夫能讲者?能讲洋务,即又无今日之事。……足下所谓洋务:第就所见之轮船已耳,电线已耳,火车已耳,枪炮、水雷及织布、炼铁诸机器已耳。于其法度政令之美备,曾未梦见……凡此皆洋务之枝叶,非其根本。”谭嗣同甚至觉得即使是细枝末节都没有人可以驾驭,当时的读书人对新式洋器、洋物一无所知,更不懂得如何去使用和操作它们;置办洋务的官僚对格致知识同样是茫然无知的,最终还是要依靠西人,所以,最终都只能算是一个门外汉。
谭嗣同不仅意识到了道、器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还悟到了人生的“日新”不要仅仅局限于细枝末节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要追求最根本的“新”。结合当时谭嗣同所处的时代背景,不仅器要改变,道也要随之改变,不仅要引进新式武器装备、机器,还要采用新的生产方法,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改变政治法度,使其趋于完善。为此,谭嗣同本人也做了诸多努力:兴学校、开议会、慎科举、改官制、革军制,真正实践了从器变到道变的转变。
四.冲破“好古”的禁锢
在谭嗣同看来,不能“日新”导致了中国今天积贫积弱的危亡局面。深感当一个国家在面临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且濒临灭亡的危险时局时,如果一味的因循守旧、不思变革,这便意味着将变革国家的权力交到了外国列强的手中,任由其压榨、剥削,从而就会失去自主管理国家的权力,最终把自己逼上一条死路。所以,拯救国家于危亡的问题迫在眉睫,关键在于能不能及时有效地实行“日新”变法。谭嗣同高呼冲破旧制度、旧思想的禁锢,主张变法,实现“日新”的人生。
然而,单纯地依靠变法就期望改变中国的危亡局势谈何容易。重点在于当时的政客和僻儒们对当今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形势采取漠不关心,完全忽视的态度,思想依然停留于古圣先贤、词章考据,脱离了社会现实。在此,谭嗣同并非反对向古圣先贤学习,从“托古改制”的角度分析,谭嗣同只是认为对“古”要有所分析和判断,这样才能从中汲取精华,避开糟粕。不能全盘接受,不分好坏,不辨是非。面对当今之事势,国家及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政客和僻儒们的反应着实显得反常了。
对这一问题,谭嗣同总结出的答案涉及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从个人的层面上分析,中国参政、执政的官员们为了保全个人的利益,置国家的危亡于不顾,不思革新求变,反而对变革百般阻挠。谭嗣同对此进行了分析,他们之所以反对变法革新,正是因为旧制度可以为他们的私利保驾护航,一旦变革成功,必然会触及到他们的切身利益。这使得他们变得自私又顽固,不关心民生疾苦,国家得命运和前途。为此,谭嗣同怒斥清朝统治者们卖国的卑劣行径。所以,谭嗣同认为,救国不但要破旧迎新,更重要的是要改变人的思想,去掉私心和欲望,立乎大才能成其大。另一方面,从社会的层面上分析,求“日新”,求变革的另外一个阻力是社会传统中一直存在着“好静”和“好古”的价值观念。“好静”的思想渊源来自道家老子的“言静而戒动,言柔而毁刚”的思想主张。谭嗣同还强调,“乡曲之士,给镀粥,察鸡豚,而长养子孙,以之自遁而苟视息焉,固亦术之工者矣;鸟知乎学子术焉,士大夫术焉,诸侯王术焉,浸淫而天子亦术焉,卒使数千年来成乎似忠信似廉洁、一无刺无非之乡愿天下。言学术则曰‘宁静,言治术则曰‘安静。”在谭嗣同看来,无论是乡曲之士、还是天子、诸侯王、士大夫或者学子,如果盲目地学习老子的思想,对国家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长此以往,就会束缚住人们的思想和手足,进入到一种“乡愿格式”的死循环当中不能自拔。就是在这种思想环境的氛围中,人们坚持着自己的保守对外界的變化熟视无睹、无动于衷,“乃彼方诩于人曰‘好古”。谭嗣同认为,“好古”并没有错,只是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取舍,不可以囫囵吞枣。
五.“日新”的人生态度带给我们的思想启迪
《大学》中有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是商汤时代,成汤镌刻在自己洗澡盘上的座右铭,意在督促自己时刻不忘反省,勤于革新。在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多年的发展史上,革新、创新一直是推动时代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发明和创造,天文、医学、农学、算学的钻研和创新,为丰富世界的文明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无论是从“器”到“道”,从艺术到科技,还是从制度到文化,勇于拼搏的华夏儿女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中华民族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赞歌。细数中国古代史事,诸如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维新变法等无不折射出主动革新自我、因时而动、顺势而为、积极谋求发展的先进理念。
时至今日,当我们享受着创新成果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巨大便利时候,也不要忘记创新路上的艰辛和苦涩。因为创新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一遍又一遍地探索与钻研,一次又一次地总结与实践,才能完成它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华丽蜕变。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一百多年间,中国共产党在经历了无数次地探索和实践之后,选择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的实际相结合,结合中国国情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进行创新、创造,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当代社会和生活。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勇于创新,带领着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创新境界,培育新精神,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现如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如何应对疫情带给我们的各种挑战是对我们党和国家,对我们每一个人的一次巨大考验,只有因时而变、顺势而为、勇于创新、敢于挑战,才能谋求更加长远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曾于2014年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我们的先人们早就指出唯有创新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焕发出勃勃生机,永葆青春活力。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世界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国家坚持求“新”才能站稳脚跟,长久发展,个人不断求“新”才能不断进步,不被淘汰。
参考文献
[1](清)谭嗣同撰,何执编.谭嗣同集[M].长沙:岳麓书社,2012.
[2](清)谭嗣同著,张维欣导读、张玉亮汇校.仁学[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21.
[3](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6.
[4]赵澜.谭嗣同仁学人生观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5]梁立民.谭嗣同传[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