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福珍
内容摘要:本文探讨在“双减”与《新课标》(2022)背景下,小学语文老师可以从建立习作支架、落实课后习题、理解语文要素、感受人文主题这几个方面入手,利用创设故事情境、梯度式分层练笔、妙用思维导图、查找相关资料这四种方法进行小练笔的创新设计,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减负与增效。使小练笔从“难下笔”向“可下笔”“会下笔”“乐下笔”转变,由此提高小学生的习作兴趣与质量。
关键词:双减 新课标(2022) 小练笔 创新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2022)明确提出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为语文教学不是培养研究语言、分析语言的人,而是培养运用语言、创造语言的人。可见,语言文字的运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存在于生活、学习、工作听说读写的每一个环节,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而小练笔是学生实现从“输入”到“输出”过程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语文课程标准》(2022)提出关于课程理念的全新观点: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与实践性。因此,小练笔的创新设计是时代的召唤。
三、四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前运算阶段向具体运算阶段过渡的群体,因此他们的思维发展还不够成熟。另外,由于先天遗传、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每一个小学生的知识接受速度与能力和生活背景都是有差异的。因此,小练笔作业需要进行创新分层,在减轻学困生习作负担的同时,还能更好地提升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能力。
一.小练笔设计存在的问题
1.忽视情境创设,无法激发学生小练笔的热情
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境能使其趣味化、真实化、生活化,有利于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将抽象的语言变得更为生动直观,从而感受语言的魅力。
然而在现实中,大部分教师将练笔的环节安排在课尾。有的是对经典句段的仿写,有的是对意犹未尽的结尾进行续写等。确实,有些小练笔适合安排在课尾,但不是全部。一旦在语文课堂上留给小练笔只剩最后的十几分钟,练习、评价、修改的时间就会被压缩,教学就会变得局促起来。不仅没有时间创设情境,而且无法激发练笔兴趣,学生甚至会因为即将下课而无法集中精神错失宝贵的练笔机会。
2.忽视个体差异性,小练笔要求“一刀切”
部分教师在进行小练笔设计时,会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由于遗传、生活背景、知识结构的差异,孩子的学习能力也有高低差异。所以小练笔的设计需要科学合理地分层,让不同学习力的学生都能在小练笔的过程中获得语言运用训练的机会,同时为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减轻学习负担。
3.忽视学生思维特点,抑制小练笔的联想力
小学生的思维受生理、心理、阅历的影响,常常伴随随意性。缺少秩序,没有框架。常态课中教师注重“讲”,学生习惯“接收”,对于思维的训练式非常欠缺的。小练笔时,一方面学生行文往往想到哪就写到哪,有序与层次的感知较弱;另一方面,学生的素材选取往往来源于课本或教师给出的示例,没有兴趣选取有自身体验的事物。
4.忽视学生知识背景,学生小练笔无从“下笔”
在小练笔的时候,部分学生经常会“无从下笔”。在脑海中搜寻不到相关的常识或在文本中找不到类似的生活体验,就会缺少切身的理解与感受。因此,相应的情感就无从正确、充分地表达出来,写不出或者瞎编,写出的文字就会缺乏真情实感。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小练笔创新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背景,然后再结合具体的学情进一步设计随笔的内容。然而,在现实教学中,部分小练笔的设计则恰恰相反:无法促使学生产生前概念的真实生活背景,生长不出新的知识经验,学生便不知道该表达什么,怎么表达?可想而知,通过此类练笔,教师“摸排”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效果便会大打折扣,指导也会缺乏针对性,最终教学效果难以达到理想的境界。
二.小练笔的创新设计
1.创设故事情境,搭建习作支架
《语文课程标准》(2022)中强调新课程理念要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使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受此启发,笔者联想到可以利用情境的创设、营造、深化帮助小学生对空间、声音、人物性格有一个直观的认知。
当学习的课文故事性较强且内容单一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建构空间、讲故事、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增强参与者亲身的体验感,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體验与情感,学生会自然地生成富有真情实感的句子与段落,最终达成具有较高质量的小练笔。
以统编版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课后的小练笔要求为例——排练时的情形,“我”记忆很深刻,而表演时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教师可以在完成两个课时的教学后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或者课余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的编排,寓学于乐,同时为本单元习作《记一次游戏》做铺垫。课本剧的选择遵循两个原则:一,故事性强内容单一;二,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最好为学过的课文。结合以上两点,笔者决定选取三年级下册课文《陶罐与铁罐》。
课前,教师将文本提前打印出来,准备好头套道具,引导学生两人一组,提前熟悉台词。课中,激趣导入:几百年前,在某个小国国王的橱柜里有着琳琅满目的器具,其中有一只陶罐和铁罐。他们经常争论不休,这是为什么呢?老师决定化身为橱柜里的一个碗,去一探究竟。(教师进入提前建构的橱柜空间,多媒体技术开始播放陶罐与铁罐争吵的声音)整体感知: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对陶罐与铁罐的性格差异进行思考。刚刚我们听到的就是陶罐和铁罐每天都会发生的对话,要是你们是他们俩,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局部研读:让两名学生分别扮演陶罐和铁罐,模拟两个罐子的日常对话。在模拟过程中,体验陶罐和铁罐的角色特征和心理活动变化,从而反观自我,认识自我和体验自我。主题深化:时间在流逝,当我们离开国王的橱柜,来到当今世界(可利用道具、音频,营造时过境迁的荒凉废墟之地,进入提前建构的考古遗址)接下来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教师捧起道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干净与学生一起仔细观赏陶罐的模样并讨论价值,再说出铁罐消失得无影无踪,引发学生的思考,并说出从中明白的道理。课后,学生之间就表演的经历说一说排练时的情形。
以排练前、排练中、排练后作为练笔要点。排练前,做了哪些准备;排练中,做了什么,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什么;排练后,有什么想法和感受?根据三个练笔要点,把过程写清楚注意描绘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还可以写写自己当时的心情。写完后,互相交流、修改。同时为本单元的习作《记一次游戏》做写作构思,不仅降低单元习作的难度,而且还减轻了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了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实打实地在落实双减政策的背景下使小练笔从“难下笔”向“可下笔”“会下笔”“乐下笔”转变,逐渐提高小学生的习作兴趣与质量。
2.梯度式分层练笔,落实课后习题
为了能够更好地在双减背景下落实课后练习题的要求,小练笔的分层教学尤为重要。其不仅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而且符合不同层级不同学力学生的需求与利益。更有利于从不同起点激发不同学力学生的小练笔兴趣,提升小练笔的能力。依据不同层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有梯度的小练笔要求:比如,A层次的小练笔针对的是语文学习能力相对比较好的同学;B层次的小练笔针对的是语文学习能力一般的同学。
以统编版教材三下《我们奇妙的世界》为例,要求A层次学生自己从普通的事物中找美。首先,三个例句中所写的事物分别为水洼、群星和大树,在生活中都是比较常见的。引导学生找到的事物要常见、普通。其次,灵活运用修辞手法,展开想象,水洼像镜子,群星像发光的蜡烛,一下就把普通的事物描写地生动又有魅力;从大树的好处来看,它给人带来清凉,这就是美的。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发现的普通而美的事物:风霜雨雪、日月星辰、云霞雾雨……注意写作顺序+注意事物的变化+描写时加入奇妙的想象。
针对B层次的同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结合课后的学习要求,降低小练笔的难度。给学生提供可选择的示例:天空中高挂的彩虹,山间潺潺流淌的小溪,晨间开放的牵牛花,从中选取一个仔细观察视频里事物的颜色或形态变化,学习小练笔例句的写法进行仿写——“时间顺序+我们看见/听到+示例+就像……(用上比喻句)”。
一方面,对于语文学习能力一般的同学来说,有了句式仿写的模板和示例的选择,难度就会大大降低,为学生从“难下笔”向“可下笔”提供帮助。另一方面,对于语文学习能力较好的同学来说,掌握句式写作的窍门后还有多余的想象空间去寻找普通而又美的事物,为学生从“可下笔”向“会下笔”赋予遐想与乐趣。最终使不同学力的孩子都能有话可说、有话可写,甚至写得生动又精彩,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向“乐下笔”迈进。
3.妙用思维导图,理解语文要素
《语文课程标准》(2022)中“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其中一个方面,具体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而思维导图就是一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工具。思维导图是一种用框架搭建起来的思维秩序,有利于强化小学生的思维,使其更直观、有序地联想、散发。它能帮助小朋友随意发散的思维归置到恰当的位置,这也能让学习事半功倍,让学生的个体语言经验发展更加顺利,展现双减的意义。笔者受《教学设计与指导》这本教参的启发,为统编版教材三上《大自然的声音》做了一个学习单。意在帮助学生建立起具有逻辑的思维导图并激发学生提笔、练笔的愿望与能力。
借思维导图的形式请学生自主填写关键词,对梳理文章思路与写作脉络而言这是一个非常高效的方式。本篇文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非常适合训练学生的放射思维,从原始的“大自然的声音”层层递进,不断发散。第三个绿色分支是拓展题,为更好地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留心生活,把自己地想法记录下来”,引导学生能更好地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填写。这不仅积极调动了学生的记忆,而且也有利于捕捉瞬间即逝的灵感,小练笔不再愁没有内容可写。第一步思维导图助力小练笔从“难下笔”向“可下笔”转变。
第二步句式仿写,笔者结合本册教材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与本单元语文要素“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出示自己写得一个例句:知了是大自然的歌手。站在树下,听听树上的蝉鸣,“吱——喳——吱——喳”的叫声高低错落,它好像在身体里安装了一个播放器一样,告诉人们“夏天来啦,夏天来啦”,又像是在给午睡的人们演奏令人昏昏欲睡的催眠曲。笔者试图抛砖引玉,减轻练笔负担,在重温旧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将课文中的生动语句和拟声词灵活运用在小练笔中。
从而助力小练笔从第一步的“难下笔”“可下笔”,渐渐过渡为“会下笔”“乐下笔”,一步一步搭建練笔的支架,激发学生习作的真情实感,提升习作的自信心。
4.查找视频资料,深化人文主题
当小练笔和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相关时,他们就能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因此,语文教师通常乐于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反之,如果没有相关的知识、情感背景,前置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学习不仅发生在课堂上,课堂之外的学习更是丰富多彩。
以统编版教材三上第六单元为例:本单元人文主题围绕“祖国河山”这一主题编排了4篇课文:有描写山水美景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有风景甚美、物产丰饶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南国迷人景致的《海滨小城》;还有展现北国四季迷人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本单元人文主题以诗歌的形式出现“祖国,我爱你。我爱你每一寸土地,我爱你壮美的山河”,意在引导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热爱我大中国山河湖海的思想情感。可是内陆的许多孩子从出生开始可能就没机会领略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的海水,没有踩过松软的发烫的沙滩,不知珊瑚海龟海鸟为何物;东边沿海的孩子也不一定有机会见识过东北小兴安岭的春日化雪、夏日林海、秋日丰收与冬日森林。
尽管现实的国情还无法普及研学旅游或者VR虚拟现实设备,但是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筛选出适合的视频图文资料共享到家长群中供学生课前预习与课后拓展。在隐性的学习中促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人文风貌,体会中华文明的博大丰厚。更好落实《新课标》(2022)课程理念中所提出的——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关注数字时代语言生活的新发展,体现学习资源的新变化,重视价值取向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当小练笔与学生自身发生联结的时候,他们就能从“难下笔”向“可下笔”转变;如果文本与学生自身的情感产生共振,他们就能从“可下笔”向“会下笔”转变。
基于双减与现实的双重背景下,教师可以在课前用完成度相对更轻松的回家作业(观看视频图文资料,可以选取印象深刻的语句摘抄下来)来帮助学生做前置學习,同时为自主学习提供一种思路。课中,教师结合视频图文资料,引导学生对照文本阅读、理解、共情五光十色的海水、各种各样的珊瑚、海参的姿态与大龙虾的样子、各式各样的鱼等等,帮助孩子及时理解并内化“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意思,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自行寻找文章的总述句,再以课文的典型段落引路,出示语文要素语文要素与习作要求——“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教师以课后“小练笔”4幅图画为例,让学生从成群结队的鱼、像绽开的花朵一样的珊瑚、憨厚可爱的海龟,在海上盘旋的海鸟中选择一幅图用几句话来写一写。
一方面,可先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图画,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课外积累的语句、常识和印象深刻的视频图文资料从“颜色、样子、神态、动作”等方面说说事物是什么样的,让学生从“难下笔”渐渐向“可下笔”转变。为落实语文要素和习作要求,要求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写”的段式,可以选择借鉴文本中“有的像……有的像……”、“有的……有的……”的句式表达,灵活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为单元习作《这儿真美》建立写作支架,帮学生从“可下笔”向“会下笔”提供帮助。另一方面,视听资料能直接激起学生内心对于祖国壮美山河的认同、喜爱与自豪感,同时也能激发和迁移学生的真情实感,说真话、抒真情,为单元习作降低写作难度、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两者结合有利弱化学生对于习作的畏惧感,提升习作的兴趣,使习作从“会下笔”向“乐下笔”转变。
在“双减”背景下,作业的布置给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减负的同时还要增效,因此作业设计在教学中的分量又加重了。小练笔的创新设计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结合《新课标》(2022)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情境性、层次性、逻辑性、拓展性的原则,帮助学生从“我怕写”“可以写”再向“我会写”“我乐写”积极转变,逐渐提高学生小练笔和习作的兴趣、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史志仙.小学叙事性作品中小练笔——设计、实施与评价[D].杭州师范大学,2015,10.
[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07.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