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阶四式五环” 综合实践骨干教师培养模式

2023-06-12 19:49冯宇红许占权
广东教育·综合 2023年5期
关键词:骨干教师跨学科研修

冯宇红 许占权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已有20余年,部分地区和学校对该门课程的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该门课程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是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区域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培养往往是薄弱环节。名师工作室担负着培养骨干教师的责任和任务,在名师工作室建设中,如何富有成效地培养骨干教师?笔者开展了骨干教师培养模式的行动研究,探索构建了“三阶四式五环”骨干教师培养模式。

一、“三阶四式五环”内涵

“三阶”即骨干培养教师的三个阶段:反思和规划、实践和提升、展示与示范。“四式”即四种研修方式:理论研修、行动研究、案例分析、同侪互动。“五环”即五个研修环节:混合式专题研修、跨学科教学实践、项目式成果提炼、共生型成果推广、发展型结业评价。各阶段与培养环节既脉络清晰、主题明确,同时又螺旋递进、互相包含。“三阶四式五环”骨干教师培养模式,引领优秀综合实践青年教师成长,培养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建设人才。

二、“三阶四式五环”培养模式的运行

(一)反思先行,量身制定学员个性化成长规划

1.反思诊断,指导学员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紧紧围绕“觉”的核心特质,在“反思和规划”阶段,工作室首先指导工作室学员运用SWOT分析法开展自我专业反思,全面剖析其在综合实践教学和自身专业发展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诊断其发展需求,进而帮助学员明确工作室的培养目标,客观认识综合实践骨干教师发展目标与自身现实之间的差距。在此基础上,工作室指导学员制定三年研修规划,包括学习周期内及年度的发展目标、途径,明确双方职责和任务,树立“成为一名优秀的综合实践骨干教师”的奋斗目标,并愿意为达成这一目标付出努力。

2.“靶向”赋能,量身订制个性化学习成长目标

在反思诊断基础上,工作室进一步研判学员已经达到的专业发展阶段和成长需求,根据每位学员专业发展的不同层次,设置了三个培养阶段层次,由此订制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学习目标。

初阶:处于该阶段的学员,缺乏综合实践教学经历和经验,重点学习探索学科综合实践,能独立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中阶:处于该阶段的学员,有一定综合实践教学经历和经验,重点优化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能组建课程开发团队,开设有代表性的跨学科实践性活动课程。

高阶:处于该阶段的学员,已取得一定教学成绩和成果,重点提炼教学主张,形成教学风格,打造课程品牌,发挥示范引领。

(二)专题研修与联动研修相结合,促进学员提升专业能力

在“实践与提升”阶段,工作室围绕理论研修、行动研究、案例分析、同侪互动四种研修方式,精心组织开展专题研修和联动研修。

1.依需定题,开展专项跟岗研修

工作室根据综合实践骨干教师成长需求,选定系列专题展开相关研修。研修专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类:①综合素质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学生,则首先需要建设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为此,设置综合素质类的研修专题很有必要。②理论修养类,工作室学员认真研读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深入解读《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指导纲要》,学习校本课程建设、跨学科教学、项目式学习等基本原理。③实践探索类,重视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研究,案例研讨活动常态化。

2.多学科参与,开展跨学科联动研修

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性质,“跨学科知识整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的基础能力”,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更应具备指导学科教师开展跨学科主题活动教学的能力。“跨学科是打破学科壁垒,超越单一学科边界,设计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课程方法和教育实践活动有机融合的过程和结果。”为更好地促进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深入对话,促进基于主题学习的跨学科有机融合,综合实践活动名教师工作室不仅要开展专题研修,还要开展与不同学科的联动研修,提升学员跨学科教学能力。工作室重点围绕“跨学科思维培养”开展研修活动,通过与语文、数学、体育、美术、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名师工作室的联合研修,对基于课程标准的情境式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进行深入研讨,形成多学科联合研修团队,进一步开阔学员的专业视野,提升专业格局。

3.项目导向,助推骨干学员共同成长

在“展示与示范”阶段,主要包含三个培养环节,即项目式成果提炼、共生型成果推廣、发展型结业评价。在此过程中,工作室以项目式学习为主要导向,进一步形成团队研修成果,以智慧共生理念为主要支撑,实现共生型成果推广,助推骨干学员共同成长。

(1)以项目式学习为依托,形成团队研修成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经常会开展情境化、问题导向、创意物化的活动教学,这就促进了教师对基于情境、问题导向、启发互动、体验探究的项目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方式的实践探索。

开展项目式学习要求“教师要创设基于真实情境的挑战性问题,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索与社会互动相结合的、综合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应用的学习与探索的学习,形成自己的意义建构,并在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中经历深度学习”。由此,不少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成了教师群体中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教学的先行者。在工作室研修团队的努力下,本工作室学员的项目式学习成果突出,在2021年广东省中小学项目式学习案例征集活动中,本工作室有4项入选。

(2)突出共生型成果推广,助推学员智慧成长

经过主持人和学员的共同努力,在3年时间里工作室开发了近10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形成了20多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的典型课例。在成果推广的过程中,以智慧共生为理念,促进成果的双向推广和学员的共同成长。例如,工作室以湛江市赤坎区金沙湾学校为实验基地,开发了“雷琼火山文化”特色课程。学校到徐闻送教,帮助当地小学依托徐闻“菠萝的海”,开发了“菠萝的海与火山文化”本土课程。由此,两所学校形成了“雷琼火山文化”课程开发共同体,将“菠萝的海”研学旅行纳入了原有的火山文化课程中,使课程内容更丰富,教学方式更多样,进步形成了“雷琼火山文化TCP课程”。又如,工作室以湛江市第三十二小学为实验基地,开发了“阳光与大海的奇遇——湛江非遗‘干鱼制作技艺”特色课程。课程开发组到湛江市第十九中学送教,两所学校找到了相互促进的共同点——“非遗文化”。在课程开发组的帮助下,湛江市第十九中学进一步完善“走近‘非遗,亲近网龙”课程。同时,课程开发组也受到了深刻的启发,把传统技艺学习、文化考察和项目学习融为一体,形成了“从沙湾到金沙湾——湛江‘非遗文化TCP课程”优秀案例。

工作室以“名师引领、团队合作、智慧共生、资源共享”为理念,以培养具有觉、新、敏、融、活等特征的“五者”骨干教师为目标,以“三阶四式五环”培养模式为路径,通过营造和谐的团队研修氛围,形成多学科研修团队,突出项目式学习,进一步提炼团队研修成果,发挥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骨干教师。

注:本文系湛江市中小学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项“本土‘非遗文化特色课程TCP教学方式研究”(课题编号:2021ZJYB028)、2021年度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科研课题“TCP教学能力的培养路径研究 ”(课题编号:GDSP-2021-S00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骨干教师跨学科研修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第九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绍兴举行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