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金秋
内容摘要:近年来,“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成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育人宗旨的新途径、新举措。随着课程思政建设的全面推进,教材的思政化建设势在必行。外语专业英美文学课教材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人文素质、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培养。展现文化底色,更新教材内容,创新编写体例,研发立体化数字化教材,是推动我国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举措。
关键词:课程思政 英美文学 教材编写
近年来,课程思政背景下有关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讨论层出不穷。国内相关研究多从个人经验、理论价值、教学管理、课程设计四个方面总结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为我国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然而,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一方面,大部分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研究仅停留在对诸如“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英语笔译”等英语语言技能课程的思政价值和教学改革的探索,对高年级人文素养类课程如“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文学导论”“英语国家概况”“跨文化交际”等思政建设的研究有待加强。另一方面,现有人文素养类课程的思政研究多集中于对教学模式的探索,相关教材研究较少。目前,在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理念这一大背景下,英美文学类课程亟需一部凸显课程思政特色的教材,与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同向同行。
相比之下,国外英美文学教材研究较为超前,国内相关研究相对滞后。“课程思政”这一理念虽独具中国特色,却和西方根植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处。国外有关教材的研究能够紧跟时代潮流,在内容和形式上倡导创新,追求教材的个性化、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相关教材经过多次修订再版,切实做到了紧跟时代潮流,譬如受女权主义的影响,加大了女性作家所占的分量;受后殖民主义的影响,许多第三世界作家被选入;受现代社会“读图”潮流的冲击,不仅加入数十幅彩色插页,甚至将连环画作品列入选文,体现了从“文学”到“文艺”的扩展。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纸质书籍的背后,还有着强大的网络资源支持,在配套网站上,从图片、PPT、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到考核参考等材料,一应俱全,并真正做到了实时更新。反观我国国内相关教材,具有人文关怀的作品并不多见,形式和内容都落后于时代的潮流,有脱节之虞,更缺乏实时更新的配套练习与参考资料。
一.现有英美文学教材的主要问题
1.当前英美文学教材较为陈旧,编写模式单一
首先,大多数英美文学教材内容仅涵盖1945年二战结束前的时期,内容上未能做到与时俱进。其次,大部分教材以“文学史+作品选读”为主,编写模式单一。这种模式通常以时间为主轴,介绍每个时代在政治、经济、文化、文学方面的特点,逐一介绍每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家,罗列出作家的生平、时代背景、作品梗概,挑选出代表作品的某一章节,选文后附上思考题。此类编写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教材内容经常以文学思潮或者运动作为章节的标题,如“文艺复兴”“启蒙时代”“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旨在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英美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同时也从微观上熟悉每个时期代表作家的生平及作品。
依据这种编写模式的教材在内容上往往大同小异,且难以保证所选作品的完整性。除了诗歌、散文、短篇小说等篇幅小的作品,其他作品都被掐头去尾地变成碎片,成为“语录”式的选读。这种编写模式落实到课堂教学上,往往因为学生首次接触文学课、且学生人数庞大不便于展开深入讨论以及学时不够等因素,使得教师将重点放到文学史的讲解上,作品选读则布置给学生作为课外阅读任务。采用这种教材的授课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文学基础知识的积累上,无异于语言基础课上单词、语法的死记硬背,所带来的弊端就是学生问题意识及思辨能力的缺乏。
2.英美文学教材编撰缺乏中国特色,未能较好融入课程思政理念
一方面,很多英美文学教材的编写方式、方法、内容都是照搬国外教材,在具体编写的过程中,遵循“原汁原味”的原则,导致国外的文学文化成了教材的主流。这种文化传播方式虽然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对国外文化的吸收和借鉴,但却容易使学生在心理上树立国外一切美好的假象,形成对国外文学文化的盲目崇拜。另一方面,此类教材的编写没有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和情感资源,其编写宗旨和内容难以体现立德树人的宗旨,体现中国文化、反映“课程思政”元素的教材内容微乎其微,没有发挥教材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
当前,英美文学教材更多的是服务于国外文化的输入性,忽视了中国文化的输出性,这种不对等或者逆向的关系导致学生对中国文化意识的淡漠和缺失。
在当前跨文化、不断融合的世界文学格局之下,教材编写应博采众长并坚持中国自身特色,向世界展示中国优秀外国文学史教材。但遗憾的是,这种关键性意识在已有教材中鲜有体现。英美文学课程蕴含强大的育人资源,对于开拓学生跨文化、跨学科视野,树立批判性思维,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现有教材内容均集中于西方文学文化,极少从跨文化视角反观中国文学文化。
3.目前英美文学教材媒介以传统的纸质印刷教材为主,教材的信息化程度亟待加强
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教材的深度变革,数字教材应运而生。数字教材集合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形态,嵌入多媒体学习资源及工具,整合了产品、平台、服务等技术支撑与服务体系,为教材的智慧化提供了可能。
然而,現行的大多数英美文学教材仅有纸媒版本,部分教材如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英语诗歌教程》教材后附有CD-ROM光盘,内含教材中所选择的所有诗歌的朗诵音频文件。目前,国内很少见融纸质教材、音频视频、教学课件PPT等为一体的立体化教材。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深入发展,数字化、立体化的教材体系建设需进一步推进。
二.“课程思政”理念下英美文学教材编写路径
1.打破英美文学教材编写惯例,及时更新教材内容
英美文学课程不仅要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及赏析能力,更要让学生学会“采用跨文化的角度反省本土文化,也能站在本土文化的立场去思考和评判外来文化,以此达到两者交流的目的,从而使学生增强人文素质,成为适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文主义者”(郭英剑,43)。鉴于此,新时期,英美文学教材编写要创新编写体例和编写内容。首先,在借鉴原版文学教材的基础上,编写者需基于本校学生特点,以作品选读为主,线上文学史资源共享的方式,编写了适应当前学生学习需求多元化、人才竞争国际化迫切形势的校本教材。其次,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英美文学教材的编者要与时俱进,考虑所选作者及作品的多元性。以前被忽略的女性作家、少数族裔作家等群体的作品都可以考虑入选。这些作品当中不乏令人回味的经典,比如新西兰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与中国渊源深厚的赛珍珠,华裔作家谭恩美、哈金等的作品。而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文件、演讲,纪实性的散文、游记也都可以纳入教材,如丘吉尔关于二战的回忆录、E.B.怀特的散文以及比尔·布莱森的欧洲游记等。通过适当增补若干新的作家作品,引导学生了解英美文学发展的最新动态与成就。
2.积极融入课程思政理念,教材编写凸显中国特色
“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意识,是新时代教材建设启智增慧铸魂的核心要义”。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学生要“了解中华文化所渗透的价值观念、精神追求,进一步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江宏,8)。
英美文学教材编写者要深挖课程中所涉及的思政元素、德育素材和哲学思想,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课程思政”案例体系,反映新时代德育教育的最新要求和外语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以此指导教材内容的选取与设计。在英美文学教材中,编者可以结合课程思政融入点,将具有相似主题、写作手法、或者历史背景的中国文学作品引入教材,作為拓展性阅读或者课外探究项目,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培养其跨文化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在英国文学教材中,编者可以设置相关思考题,引导学生探索中世纪英雄主义与英雄的时代意义、侠盗“罗宾汉”的时代新意、莎士比亚复仇剧的道德观、《失乐园》中撒旦的辩证形象、《天路历程》的价值批判、《鲁滨逊漂流记》与资产阶级价值观、浪漫主义诗人的自然观、《傲慢与偏见》的爱情观、《名利场》的时代意义、《雾都孤儿》的人文关怀、《简爱》的婚姻观、《苔丝》中的生态女性主义、《儿子与情人》中的母子观等,并在教材中引入中国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培根的学习观与《论语》的学习观、《格列弗游记》与《西游记》的讽刺意义、济慈《秋颂》与欧阳修《秋声赋》对比分析等。
在美国文学教材中,编者可依据不同主题,并结合社会时事与热点设置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思辨性的探索,如富兰克林《自传》与品德追求、《美国独立宣言》与美国民主的虚伪性、爱伦坡《致海伦》中美的内涵、爱默生《论自立》与个人主义、梭罗《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与精神追求、郎费罗《人生礼赞》中的人生态度、《汤姆叔叔的小屋》与种族主义、《汤姆·索亚历险记》与青春的意义、弗罗斯特《未曾走过的路》与职业选择、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国梦与美国梦、海明威《永别了武器》的战争观等。
针对现有教材内容缺乏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这一问题,英美文学教材编写要主动融入中国文化,引导学生审视中美文学在社会、文化、理智以及审美等方面的差异性。在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同时,引导学生辩证分析中美文学文化,提高对不同文化的敏感度,培养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3.优化网络资源,推进教材编撰信息化建设
目前,英美文学教材大多还停留在形式上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利用,远远不及国外教材的立体化进度。英美文学教材编写者要根据学科特点和课程特点选择不同类型的教材形式,并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融入,增强教学的交互性和生动性,体现教材新形态(张慧芳,158)。
创新型教材应该重新审视科技的作用,构建包括纸质教材、多媒体光盘、网络课程、网络论坛和服务平台在内的立体化教材体系,丰富教学活动,使学生拥有各种获取知识的渠道和锻炼能力的机会。
教材编写者要开发与自编教材相配套的立体化数字资源,以适应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结合网络课程和资源,针对纸质教材提供包括图片、PPT、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到考核参考等材料,并及时更新。例如,为了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新编教材可在每位作家或作品后加入以二维码等现代信息化方式呈现的非重点课外拓展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提倡英美文学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把传统的纸质教材和慕课、微课等结合起来,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4.构建教材评价标准,动态评估教材使用效果
目前,英美文学教材还没有统一的思政化评价标准,而“课程思政”融入外语教材势在必行。因此,亟需构建一套与思政教学特色相适应的教材评价标准,用于指导教材的知识性,“课程思政”元素选择的正确性、科学性、占比性、时代性等。此外,需结合英美文学教材现状,将评价标准应用于教材评估实践,检验评价标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高校英美文学教师应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教材编写,在教学中不断修订、优化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反馈、同行及专家评价,实现对教材使用效果的动态评估,以教学实践反哺教材建设,以教材建设促进教学研究。
在英美文学教材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体现了外语教材的创新性、时代性和系统性,具有丰富的实践意义。从学科建设角度来看,教材建设保证了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材建设是学科建设不可获缺的一部分,教材编写质量的高低与学科现代化建设水平密不可分。当下与未来的英美文学教材编写必将持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构建具有课程思政特色的教材体系。新时期的英美文学课程要更新教材内容,创新教材编写体例,研发立体化数字化教材,并在教材中展现中国文化底色,以优秀教材促进学科建设。
参考文献
[1]郭英剑.“外国文学经典”教学中,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立场?——以“美国文学”教学为例[J].外文研究,2017(1):42-45.
[2]江宏,江楠,刘理衡.启智增慧铸魂:新时代教材建设的价值恪守[J/OL].当代教育论坛.https://doi.org/10.13694/j.cnki.ddjylt.20220106.002
[3]张慧芳.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教材体系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10(34):158-159.
本文系宿迁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改项目——课程思政理念下“美国文学史”教材编写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宿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