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新宇
摘要: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以及新《预算法》等各项与预算相关的政策、法规的陆续出台,国家层面的预算管理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对预算管理工作提出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意味着行政事业单位正面临着新的、来自预算管理方面的挑战。除了制度层面的要求之外,财政资金紧张态势日益加重的现状,也对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以促进财政宏观调控的完善和创新。但分析我国各行政事业单位全面落实预算管理现状就能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在全面预算管理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给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帮助行政事业单位摆脱在全面预算管理中面临的困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问题与对策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行政事业单位整体的内部控制管理和财务会计管理体系中,预算管理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政府会计制度以及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均为行政事业单位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撑。如何对有限的财政资金进行合理的配置,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这也需要各行政事业单位能够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工作改革,为财政基础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为以后应对更加复杂的经济社会形势提供重要保障。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也强调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我们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因此,关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打算从四个方面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意见,以期能够对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提供帮助。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概述及必要性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概述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工作顺利有序开展的一种基本组织制度,其内容主要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与评价等,业务范围涵盖了行政事业单位的方方面面,内容多,范围广。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部门,应深刻认识行政事业单位全面落实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强单位预算管理,对单位资金进行科学合理分配,充分发挥其公共管理职能。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1.有助于强化单位内部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为实现其公共管理职能,绝大部分依靠公共财政资金来保障。而在财政资金有限的前提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迫在眉睫。特别是在财政资金紧张的当下。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是实施公共财政资金配置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管理好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分配管理的重要一步。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是贯穿于预算管理事前、事中、事后的整个过程。事前详细编制预算计划,确定预算考核指标;事中按照预算考核指标予以中期考核,并分析偏差原因,调整方案;事后预算考核评价,总结经验,分析原因,为下一次预算编制提供指导。加强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的必然要求,能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使每一分钱都能够花在刀刃上、用到关键处。
2.有益于推动廉洁政府、透明政府的建立
根据新修订的《预算法》,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法规的规定做好预决算公开工作,重点注意包括公开的内容、时限等在内的诸多环节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做好预决算公开工作有利于促进我们国家政治生态民主的平衡发展,为建立包含体制内监督和体制外监督的共同监督体系奠定基础,既是践行依法治国的重要表现,也是保障政治民主的重大措施。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要求我们依法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在当前形势下,我国财税体制仍存在制度缺陷,导致财政收支不合理现象。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完成好预决算公开工是保障公民参与并监督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的必要条件。要做好预决算公开工作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全面落实预算管理工作,并将其纳入常规的管理范畴,做到常态长效,保证预算透明度,如此才能推动建立起一个廉洁、透明的政府。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是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但目前确有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观念依然陈旧,只是将预算管理工作单纯视作一种财务管理行为,认为编制预算就只是财务部門的责任,未能调动起各业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积极参与的主动性与协同性。同时预算管理的实施没有得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面认可,短时间内似乎又很难以给行政事业单位带来直观效益,故而多数单位领导在岗位的完善和政绩的达标之中投入了更多精力,而在预算管理工作中投入的财力、人力则明显不足。或者只讲重点放在能否要到更多的财政拨款以支持下一步的工作,而不是进行预算管理全过程的管控。而具体的业务部门对于预算管理工作也不了解,未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预算管理工作之中。这些也就严重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在单位管理的权威性,预算管理工作难以深入到具体的业务项目中去,无法发挥其真正的管控效力。
(二)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不够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编制工作都是按照本级财政的统一安排组织进行的。预算编制工作内容牵涉到单位整体运转的各个方面,内容广、工作量大,而财政下达的预算编制的时间又紧,再加上有些单位编制前没有能够做到充分的调研,准备不充分,不能全面分析基期预算执行情况,没有充分考虑单位的重点工作和中长期规划,导致预算编制人员未能全面准确掌握单位的预算相关数据及资料,严重影响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同时,在预算编制方法的选择上也有不合理之处。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沿用的固定预算或者增量预算等传统编制方法已无法满足经济新常态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需求。另外一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编制人员对预算专业知识的学习相对不足,工作水平不高、工作方法简单,也给预算的科学合理编制带来阻碍。
(三)预算执行的刚性不强
编制下达的预算,唯有不折不扣的予以执行,才能发挥预算真正的作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存在重预算编制、轻预算执行的情况,执行缺乏计划性,执行力不强,仅依靠财务部门督促预算执行,而业务部门却不重视具体的执行工作。同时,行政事业单位未能及时制定预算资金分配方案,也未将预算执行目标予以细化、量化,没能将执行状况实时地共享给各业务部门,导致业务部门主动执行的积极性不高。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所下达的预算规定的范围和用途执行。支出控制不严随意性较大,存在部分预算资金性质相同而互相调剂、挪用的情况。也有未能严格按照支出进度执行的问题。预算执行率低下,经常是到年底看还有多少没有支出的资金,想尽办法的在年度终了前将预算资金全部执行完。年底突击花钱,为了花钱而花钱,从而导致预算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甚至出现浪费的现象。
(四)预算监督评价机制缺位
预算监督评价是全过程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确保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目前,全过程预算管理缺乏政府相关部门及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实施难度较大。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尚未建立较为合理且完善的预算监督评价机制,也没有对预算执行情况分月份、季度、年度进行指标考核。在年度的预决算分析中,对预算项目绩效评价流于形式,出现了重支出轻绩效、重分配轻管理的问题,往往只是简单地对预算执行的进度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对执行过程中的、动态性的考评与监督却不够重视,对于预算考评结果的运用不到位,无法给以后年度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在考评相关业务负责人员的业绩时,未能紧密结合其执行预算的评价结果,未能进一步挖掘预算监督评价结果更为深入的使用价值,使预算监督评价机制停于表面,人员严格执行预算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三、积极改善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面临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度
想要预算管理工作顺利开展,首先需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应该进一步提高对预算管理工作的认识,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对促进单位稳健发展重要意义,提高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单位主要负责人,应该认识到自己是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转变思想观念,明确认识预算管理并不仅仅只是单位财务部门的工作,不是仅依靠财务部门就能独立完成、做好的工作,对于预算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正确的指导与帮助,要主动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单位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沟通,推动其在预算管理工作上紧密合作,保障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内得以顺利开展。同时还需在单位内部做好预算管理的全面宣贯,使单位内所有的工作人员也都能够更多的了解全面落实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以及预算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进而能够变为全体工作人员发自内心的认同。使业务部门能够认识到预算管理工作关系到单位内部每一个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工作息息相关,是需要各业务部门主动密切配合才能完成的工作。如此才能更好的调动起业务部门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也积极参与到预算管理工作之中,实现业务和财务的深度融合,为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夯实基础。
(二)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加强预算编制的组织管理工作。从单位全局出发,组建专门的预算编制小组,秉持公平和人员匹配原则进行组员的选拔和任用,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在预算编制之前,应由财务部门牵头将预算文件以及近几年相同或者类似是预算资金执行情况下发各业务部门,限期完成预算前期数据及资料文件的准备工作,并及时沟通预算编制部门对相关文件资料进行整理留存。单位上下通力合作,积极达成有效共识,为高效完成预算编制工作提供保障。编制时,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根据单位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尽可能细化预算编制的内容,包括立项的理由依据、预算金额的计算、考核的指标等,从而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也应向在预算编制乃至预算管理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单位学习,学习他们的前沿理念和工作方法,再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加以应用,从而突破原有工作中的局限性,适应预算管理新政策的要求,以推动自己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各单位还应强化预算编制人员的培养,重视预算人员的队伍建设,定期组织预算编制人员培训,加强对相关政策和知识的掌握,不断提升参与预算管理工作的所有人员的业务水平,积累预算编制经验,为提高预算编制水平贡献力量。
(三)强化预算管理的执行力
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强化预算刚性执行力,坚持“无预算、超预算不支出”原则。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正式下达之后,应及时按照所下达的预算规定的范围和用途,按照预算执行支出的进度,将预算指标进行细化、量化分解,并合理的分配给各业务部门。可以将现代化的大数据技术和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进行深层次的融合,通过构建信息化平台的方式,将预算指标下达各部门,对单位预算收支情况进行动态控制,实现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建立起一个完善的沟通与交流的渠道,从而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的执行力。从技术层面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因预算指标下达不细致、不准确,预算收支情况未能及时反馈给各部门而导致的各种问题,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对财政资金安全的保障。通过对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实时掌握单位预算执行的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出现超预算列支、超范围列支等问题,从而保证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的刚性。
(四)建立健全预算监督管理体系
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充分认识到预算监管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单位预算管理水平,建立起一个预算全过程监督管理体系。按时间长短,分月度、季度、年度,定期对本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评价与监督,保障预算监督评价机制的有效运行。对行政事业单位对本单位当期预算执行情况及结果的评价与分析,是下一期预算编制的主要参考依据,是预算管理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但行政事业单位还应注意到,对于预算执行过程的审查同样也很重要。各单位可以通过预算监督评价过程中的及时纠偏,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开展,助益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与管理工作,提高预算执行效果。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还需建立起与预算监督评价机制相适应的岗位责任激励约束机制,将预算监督评价的结果与职工的奖金、职务升迁、职称评审等情况相挂钩,充分调动单位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预算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中的地位,真正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
四、结束语
本文围绕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发现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不够、预算执行的刚性不强、预算监督评价机制缺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度、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强化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建立健全预算监督管理体系等方面给出预算管理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以期全面预算管理的积极意义能够在各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到充分的发挥,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平稳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许金芳.行政事業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21 (10):98-99.
[2]左晓明.乡镇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初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25 (16):37-39.
[3]刘文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讯,2021 (29):139-141.
[4]王艳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研究[J].纳税,2021,15 (33):165-167.
[5]程利华.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 (1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