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以才兴:面向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数字化财务人才培养模式

2023-06-11 00:31王永妍温素彬
财会月刊·上半月 2023年6期
关键词:财务管理体系团队建设培养模式

王永妍 温素彬

【摘要】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就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中央企业要建立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 必须首先建设起一支具备优秀数字化能力的一流财务管理团队。针对这一问题, 从团队梯度与异质性的视角出发, 通过系统梳理一流财务管理团队所应具备的数字化财务人才的类型, 在明确人才培养层次、 重点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 结合目前的培养困境,提出“课题引领+跨类协同+校企共赢”的培养模式, 并从体制机制、 流程管理、 导师建设、 考核评价、 产业学院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

【关键词】财务管理体系;数字化财务人才;团队建设;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23)11-0016-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 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 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就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2022年初, 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 提出通过10 ~ 15年左右的努力, 绝大多数央企要建成与世界一流企业相适应的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这不仅仅是中央企业应肩负起的历史使命, 也是所有大中型企业集团应树立的奋斗目标, 通过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来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 首先必须建设起一支世界一流的财务管理团队。面对“大、 智、 移、 云、 物”等新一代信息科技的挑战和机遇, 以“数字技术与财务管理深度融合”即财务数字化为抓手, 推动财务管理从信息化向数字化、 智能化转型, 是建设一流财务管理团队的必行之路。因此, 财务数字化能力是优秀财务管理团队所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那么, 会计高等教育应如何为世界一流财务管理团队建设培养数字化财务人才呢?目前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文献回顾

数字化财务人才培养是会计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现有研究主要可分为三个方向:

1. 站在宏观层面, 探索数字化财务人才培养的模式与路径。例如, 唐大鹏等(2020)根据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素结构理论, 分别从资本投入、 人力资本、 跨学科资源、 教学制度、 科技和数据六大要素分析了传统会计教育供给失衡的挑战, 并基于六大要素结构创新, 提出了会计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思路。徐玉德等(2021)分别从加强课程教学和教师团队建设、 全面提升会计人才综合素质以及培养“九种能力并重”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三个方面, 阐述了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会计教育转型与人才培养路径, 并针对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规划提出建议。蒋瑜峰等(2022)分别从高校会计教育、 在职会计教育两个方面提出财务智能化趋势下会计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路, 其中: 高校会计教育需要从优化内部资源、 保障教学质量、 拓展学生素质、 向外部多方借力等多方面深化改革; 在职会计教育则应强化理论后续培训、 开展新兴技术教学与实务经验交流, 为人才培养提供支持。

2. 站在院校培养模式创新探索层面, 总结数字化财务人才培养的特色与经验。例如, 蔡显军等(2022)以南京审计大学为例, 从“智师”“智课”与“智融”三个维度总结了南京审计大学智能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温素彬等(2022)以南京审计大学会计学专业为例, 设计了“思政引领+科技赋能”的会计学专业智能化升级框架。靳庆鲁等(2021)从智能化课程体系、 教学平台、 师资团队以及实践场景四个方面阐释了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的智能化教学改革方案。陈俊和董望(2021)分别从体现全人教育的育人综合体系构建、 “会计财务+人工智能+大数据”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塑造、 产学研贯通、 创新智能师资队伍建设四个方面总结了浙江大學智能财务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原则。

3. 聚焦于数字化财务人才培养的某一具体环节, 提出改革方案。例如, 许汉友等(2022)从教学理念、 师资团队、 教学平台、 跨校联盟、 组织活动五个方面, 探讨了如何构建契合数字化转型时代的会计学基层教学组织。董红杰和谢香兵(2022)以数智融合与技术创新拓展为主线, 构建了数智化背景下的会计专硕课程体系, 并以示例的方式, 重点分析了四门数智化课程的课程目标、 内容与授课方式。

关于数字化财务人才培养, 现有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几乎都是通过分析数字化时代对财会人员“千人一面”的能力素质要求, 进而提出会计教育的改革方案, 鲜有研究以财务管理团队为一个有机整体, 研究会计高等教育应如何回应财务管理团队的数字化能力培养诉求问题。企业中的财务管理团队是由基中高层财务人员构成的一个共同体, 团队整体所具备的数字化能力并不等同于个体数字化能力的简单加总。从团队管理的角度来看, 只有建立优势互补、 专业能力合理搭配的“异质性”财务管理团队, 才能激发团队创造力, 有效应对高度不确定的数字化创新环境。因此, 优秀财务管理团队中的个体所具备的数字化能力应是多元化、 互补、 各有所长的。

本文从团队梯度与团队异质性的视角出发, 系统梳理了一流财务管理团队所应具备的数字化财务人才的类型结构,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探索面向世界一流财务管理团队的数字化财务人才培养模式与路径问题。

二、 一流财务管理团队中的数字化人才类型

从一流财务管理团队构成来看, 数字化相关人才主要有三种类型:

1. 第一类是基层人才。其主要负责基础工作, 能够熟练使用数字化工具, 进行常规化数据处理、 分析。随着财务数字化的推进和工作效率的提升, 这类人员将逐步减少。

2. 第二类是懂数字化技术的财务人才, 即“财务+技术”人才。这类人员应是数字化财务人才的主力军。在企业的财务实践中, 更需要的是能够利用数字化手段为财务创新、 管理突破提供施力方向的人才, 这种方向性的洞见, 需要具备扎实的财务理论基础、 在财务管理领域经过多年的沉淀和积累, 同时能够理解数字化技术的各种可能性, 以实现场景需求与技术能力的匹配, 引领企业整体数字化转型与管理变革。但需要指出的是, “财务+数字化”人员需要了解数字化技术的进展、 应用潜力、 资源需求等, 却并不需要成为技术型专家, 他们主要发挥业务与技术沟通的桥梁作用, 通过转译业务问题, 与技术专家通力合作, 利用数字化手段为企业创造价值。

“财务+技术”人才又可根据其领域跨度细分为领域擅长型和全域战略型两类: 领域擅长型人才专注于自身所服务的领域, 围绕领域场景创新, 洞悉领域场景与企业运营管理各方面的联动关系, 做出数字化的前瞻性构想, 并与技术团队协同合作对场景进行设计开发, 开展开拓性实践; 全域战略型人才并不局限于某一具体领域, 而是以财务为切入点, 致力于企业整体战略的实现与企业未来的成功, 寻找一切突破口, 为企业创造价值。这两类人才也并非是明确区分的, 领域擅长型人才的成长发展轨迹也应是从深耕某个领域逐渐走向全域战略型, 走向更广泛的组织, 走向业务纵深与整体商业环境。

3. 第三类是懂财务的技术人才, 即“技术+财务”人才。这类人员虽然不直接从事财务管理工作, 但是辅助于企业高质量的财务管理。这部分技术专家主要负责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实现, 因此他们需要精通数字化技术, 并具备一定的财务基础, 了解数字化在财务领域的应用潜力, 能够与财务专家无障碍合作, 推动企业数字化能力的迭代升级。“技术+财务”人员的数量需求主要视企业数字化转型所处的阶段而定, 数字化转型期人才需求量大, 而当进入稳定期后人才需求将逐渐减少, 并且此类人员可以借助于管理咨询公司等外部力量, 灵活机动性很高。

三、 我国数字化财务人才培养的不足与瓶颈

面对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对数字化人才的急切需求, 近几年来, 会计教育界掀起了一股数字化财务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浪潮。但是, 目前还存在诸多不足, 主要表现为: 第一, 财务与技术的融合性不强。很多高校纷纷开展了“大数据会计”“智能财务”“智慧会计”“智慧财务”等方向的人才培养。总体而言, 目前数字化财务人才培养尚在探索中, 处于起步阶段(温素彬和李慧,2022)。有些院校课程设置随意性大, 仅在培养方案中取消、 合并了部分财务类课程, 增加了部分技术类课程, 为了体现数字化而数字化, 欠缺“财务+技术”的应用场景, 仅是财务与技术二者的简单叠加, 甚至没有什么关联, 未能实现财务与技术的有机融合, 整合性不足。由于缺乏与应用场景的融合, 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技术知识也很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更新迭代而被遗忘或过时。第二, 数字化财务的层次性不明确。当前虽然在高职、 本科、 硕士阶段, 多数培养单位都设置了数字化财务的人才培养项目, 学位层次看起来很清晰, 但关于数字化财务人才培养的规格层次并不清晰, 存在着不同学位层次培养方案雷同、 培养指向不明确、 培养定位模糊的问题。

以上问题的存在, 究其根本, 在于教育资源的严重匮乏。教育资源的匮乏制约了高校数字化财务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 其中师资与校企合作的匮乏是关键瓶颈。

高等教育的中心是学生, 关键是师资, 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离不开高质量的师资。数字化财务人才培养跨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师资团队中必须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既要具备广博的财务理论知识, 又要了解企业实践, 还要具备参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经验。而现阶段满足这些条件的教师从全国来看可谓凤毛麟角, 绝大部分师资的知识结构与实践经验都远远无法满足数字化财务人才培养的跨学科属性要求。从企业来看, 尽管已有一些头部企业在数智化财务领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并形成一系列应用成果, 但为数依然很少。那些拥有数字化实践经验的财务精英们, 大多仅仅通过开设讲座的形式来开阔学生数字化实践的视野, 因受限于时间、 精力、 意愿、 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并不能承擔起在高校中体系化地开设一门完整课程的重任。

对于如何建设高质量的数字化财务师资团队, 目前高校尚缺乏整体规划。为了快速、 大批量地提升师资数字化素养, 近年来有关财务数字化的师资培训如火如荼。这种师资培训的确有助于教师走近数字化、 了解数字化, 但是, 这种短期培训也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内容零散、 拼凑、 非系统化(这种状况也与能够承担起系统化师资培训的师资极其匮乏有很大关系); 二是时间短, 难以比较系统地对相关课程进行全面培训; 三是所涉及的内容大多停留于理念、 原则、 框架等方面, 尚未落实到具体的操作和应用层面。远离了企业数字化实践, 仅仅通过短期培训对数字化财务“雾里看花”, 难免“隔靴搔痒”, 并不足以培养出合格的数字化财务师资。要想解决这一问题, 重要的途径就是产教融合, 并且高校教师要首先主动融入产业。

教师要走进企业的财务数字化实践, 高校就必须在数字化转型方向上与企业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虽然长期以来高校都在积极地与企业开展联合培养, 且形式多样, 包括共建实习基地、 聘请企业导师、 共建课程、 设立奖学金、 课题合作、 开展案例大赛、 举办论坛等, 但普遍面临“一头热”的问题。校企双方在合作目标、 利益诉求上存在明显差异, 影响企业参与的热情与深度。具体到企业财务数字化这一新兴领域, 让教师、 学生走进企业更是举步维艰, 缺乏顺畅的通道与机制。这主要是因为: 一方面, 企业的财务数字化需要洞察数据背后的规律, 涉及跨职能业务群体的海量信息, 包括客户类、 产品类、 渠道类、 财务类等与企业价值紧密相关的核心机密数据, 这些数据处于企业严密保护之下, 面向高校的共享受限; 另一方面, 企业财务数字化面向管理的痛点与瓶颈, 实施过程艰难、 复杂, 需要对组织、 流程、 价值链进行深刻的重塑与再造, 非亲自参与、 持续跟踪, 难以形成系统性认知, 而这对于教师时间与精力的投入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正是财务数字化的师资与校企合作的欠缺, 导致教材、 教学手段等一系列教学资源与手段的不足, 从而造成了目前人才培养规格模糊的局面。

综上, 如何通过会计高等教育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團队、 培养数字化财务人才, 还需系统思考与规划, 在明确人才培养类型与层次结构的基础上, 进一步规划如何在培养人才的同时, 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形成良性互动, 既为企业创造价值, 又为高校培养师资, 实现共同成长与互利共赢, 以突破现实困境。

四、 数字化财务人才类型与培养层次

1. 基层数字化财务人才的培养。从培养层次来看, 基层人才应由会计本科教育来提供。使学生具备扎实的财务理论基础的同时, 重点培养学生熟练使用成熟的数字化信息系统, 并可利用数字化工具优化财务流程、 提升工作效率的能力。从目前的教育资源来看, 这部分人才培养的难度并不大, 大部分高校数字化财务方向的人才培养指向的是此类人员。

2. “财务+技术”人才与后备人才的培养。“财务+技术”人才涉及领域最多、 人才需求最大。此类人才需要对企业的行业环境、 业务特点、 企业文化等有深刻认知, 在其业务领域有丰富的经验积累, 这部分素养的形成来自于在企业中的多年实践。从这个角度来看, 高校对“财务+技术”人才的培养应是面向已具备这些素养的企业中高层在职人员, 并将培养重心放在“+技术”上。因此, “财务+技术”人才的培养更适合由高学位层次的在职项目来完成。其中, 领域擅长型人才由会计专硕在职项目予以培养, 全域战略型人才由会计专博项目予以培养。如前所述, 他们不需要成为技术型专家, 因此会计教育必须使学生了解数字化技术, 并具备在未来持续跟踪技术进展的能力, 同时需要在数字化技术的场景应用与创新中(并不局限于财务领域)对学生开展启发式教育, 培养学生在资源限制与不确定环境下追求场景创新机会的能力。

此外, 企业还需要储备一部分“财务+技术”的后备人才, 可通过会计专硕全日制项目来培养。对于这部分学生, 既要培养其从事高层次财务工作的综合能力, 又要培养其运用数字化思维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使其未来在工作环境中能够以数字化的理念来指导实践, 逐渐成长为合格的“财务+技术”人才。

3. “技术+财务”人才的培养。“技术+财务”人才本质上仍是技术人员, 需要具备扎实的技术功底, 因此更适宜在本科阶段由技术类专业予以培养。但其同时还需具备宽口径的财务知识, 并熟知技术与财务结合的应用场景、 实现路径与趋势, 此部分培养内容更适合由会计专硕项目予以满足。因此, 对于“技术+财务”人才的培养, 会计专硕项目的招生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如何吸引技术类专业的优秀本科生报考该项目, 直接影响项目的质量与口碑。强化会计专硕项目在理工类院校与专业中的品牌推广, 是未来需要突破的重难点。

上述三个培养层次可概括为图1。

经过调研和访谈, 各类型数字化财务人才应具备的数字化相关能力, 以及建议高校开设的数字化相关课程如表1所示。

五、 “课题引领+跨类协同+校企共赢”的培养模式构建

如前所述, 师资匮乏、 校企合作缺乏长效机制, 是目前数字化财务人才培养的主要瓶颈, 因此, 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核心是如何形成一种更好的生态, 真正地实现校企互利共赢, 既能为企业创造价值、 培养适用的人才, 又能为高校铺设一条走进企业数字化实践、 持续跟踪前沿进展的有效路径。这就需要高校紧密围绕解决企业重大现实性问题这一核心点来开展人才培养。

在资源极其紧缺又急需培养大量人才的现阶段, 笔者认为高校更适宜采用“课题引领+跨类协同+校企共赢”的培养模式, 以扎根企业实践, 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实现各类人才的协同培养(见图2)。

1. 课题引领。以“财务+技术”人才的在职培养作为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切入点。这类人群是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既拥有攻克实务中所面临的数字化转型与创新重难点问题的迫切诉求, 又在企业中拥有相当的话语权。高校可将其诉求作为研究课题引入, 来实现校企在数字化方向上的深度合作与对实践前沿的持续跟踪。在招收“财务+技术”培养方向的在职学生(专硕与专博)时, 应要求学生带着实务中的财务数字化方向课题入学, 并重点考察学生的职业履历、 课题价值、 研究方案可行性与实务资源保障等。

2. 跨类协同。在双向选择的前提下, 为每一位“财务+技术”方向的在职学员匹配几名“技术+财务”方向的学生, 以及“财务+技术”后备人才方向的全日制学生, 组成一个课题组。根据课题的研究方向, 为每个课题组配备一个多学科融合、 结构合理的导师组。导师组根据课题研究需要, 指导学生选修相关课程, 定制学习计划, 为课题研究储备相关复合知识。在培养周期内, 课题组在导师组的指导下自主完成课题, 实现“我要学”“干中学”。课题可以根据研究需要, 分包出独立的子研究项目, 作为课外的创新实践训练项目(可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衔接), 由本科生跨专业自由组队方式参与竞标, 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面向财务数字化基层人才培养的本科生教育, 还可以通过吸收技术类专业本科生参与课题来帮助其了解财务数字化, 进而吸引这部分学生未来报考“技术+财务”方向的会计专硕项目, 解决该项目的招生难题。课题组的方式不仅有利于团队在相互碰撞与学习中产生火花, 形成互补、 多元的观点, 有利于课题创新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而且有利于在目前实践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为学生走进企业财务数字化实践提供有效通道,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目前全日制专硕校外导师指导不足的缺陷, 实现“跨类协同”。在论文写作环节, 学生需要分析课题中遇到的复杂情况与新问题, 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上总结规律, 预见发展变化趋势, 提升理论水平, 实现理论创新。

3. 校企共赢。高校应落实校企协同, 通过产学研联合, 高校与企业联合, 将这些面向企业的财务数字化课题成果进一步开发为教学案例、 教材; 在课题积累的基础上, 基于各真实应用场景和案例数据, 定制开发财务数字化的實训平台, 开展全方位的教学创新, 持续提升数字化财务人才培养的基础环境。在师资、 教学资源等教育基础环境持续改善的情况下, 各类数字化财务人才的培养水平也将随之持续提升。

这种校企协同、 共同成长的方式, 一方面既为企业培养了人才又解决了企业现实问题, 另一方面也为高校深度参与企业数字化实践, 培养师资、 积累教学素材、 创新理论提供了顺畅的渠道, 从而有助于实现校企的深度绑定与长期合作, 实现会计教育、 会计研究和会计实践的相互融合。

此外, “财务+技术”方向的会计专博项目面向的是全域战略型人才, 他们是企业中的财务领袖、 先驱型角色, 拥有丰富的行业从业经验与广阔的战略视野, 经过博士培养后其能力完全胜任“财务+技术”方向的高端人才培养任务, 如果能够吸引其中的一部分人员加入全职、 兼职的教师队伍中, 将能有效填补师资力量不足的缺陷。可将“财务+技术”方向的会计专博、 专硕毕业生长期聘任为财务数字化方向的校外导师, 作为校企长期合作的桥梁。

条件成熟的高校可与典型先进企业联合成立产业学院, 开展财务数字化方向的校内师资培养, 并落实各层次的人才培养。

六、 数字化财务人才培养的推进与保障

1. 关于推进阶段。数字化财务人才的培养应循序渐进, 先打基础、 创品牌, 实现“小而美”, 再标准化、 规模化, 实现“大而精”, 具体分两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即现阶段, 扎根阶段。由于“财务+技术”“技术+财务”方向人才的培养规格高、 资源投入大, 在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现阶段, 只应是面向少数群体的精英教育, 短期内无法实现大规模培养, 否则将影响师资对项目的深度参与, 难以保证人才培养与师资团队锻造的效果, 最终会影响项目品牌与生命力。在此阶段, 高校的工作重点在于,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使师资快速成长, 使校企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二阶段, 裂变发展阶段。此时, 师资力量日益强大, 高校与企业在携手共同成长的过程中, 形成了长期、 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双方的思想与理念相互渗透、 交融, 企业需要高校作为外部智囊, 持续地输出新理论、 新方法, 高校将拥有承接企业数字化前沿课题的丰富机会, 不再受限于由在职学员引入的企业课题。在成熟的师资团队与丰富的实务资源下, 高校可以结合自身优势, 在数字化方向进一步细分领域, 培养面向各细分领域的数字化财务人才。此阶段, 高校的工作重点在于始终走在数字化创新的最前沿, 探索数字化各细分领域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标准化、 规模化。

2. 关于推进落实。迭代思维是互联网时代创业的典型方法论之一, 适用于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境。它要求对新产品开发进行快速测试, 上线后不断发现问题并更新迭代、 循环往复, 在不断试错、 持续迭代中实现产品创新升级, 通过快速变革来迎接不确定性的挑战。

数字化财务人才的培养对于高校而言, 类似于内部创业。数字化财务人才的培养过程具有很强的外部交互性, 其培养目标与方案需要在与数字技术发展、 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等不断交互的过程中逐渐明确。而数字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企业数字化转型本身也是在探索过程中, 是一个持续迭代的过程, 这加剧了数字化人才培养目标的模糊性与培养环境的不确定性。因此, “小步快跑, 快速迭代”的互联网迭代思维一样适用于数字化财务的教育创业。只有快速验证、 迭代, 才能逐渐找到适合数字化财务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方案, 并随机而变, 不断调试、 升级。具体而言:

数字化财务人才培养项目筹备初期面临着严重的资源约束, 项目领导者需要采取积极行动, 通过“无中生有”的拼凑行为来主动构建资源环境, 以超越现有培养能力的边界。其中, 领导者优质的个人信用与相对完备的关系网络是最重要的手头资源, 能够在项目启动阶段吸引外部资源, 突破资源约束(刘振等,2019)。同时, 领导者对现有资源的创新组合能力、 对社会网络的建构能力、 对模糊与不确定性的承受能力影响着拼凑行为的效果(李雪灵等,2020)。在此过程中, 强调的是立即行动以快速抓住潜在机会, 一切以合适为判断标准, 并不追求最优解。

在数字化财务人才培养项目正式招生前, 应先拟定项目路线图。路线图的制定应符合学校、 学院的发展战略, 指引项目的方向, 项目招生后基于项目路线图进行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迭代。

当然, 项目路线图应基于利益相关者反馈与内外部数据反馈持续迭代、 验证、 优化。反馈信息的来源应包括: 政策变化与技术演进; 领导层基于顶层需求赋予项目的使命, 如满足重要雇主单位的需求; 项目管理团队与师资团队在内部碰撞、 头脑风暴中衍生出来的项目需求; 通过访谈调研学生、 雇主单位提炼出的项目需求; 调研分析其他高校同类型项目而引申出的项目需求等。

3. 关于实施保障。为了保障数字化财务人才培养项目的顺利实施, 以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 获得标志性成果、 提升学科竞争力的目标, 高校需要健全项目运行管理的相关机制, 包括但不限于:

(1)创新项目运行管理的体制机制。体制机制创新是交叉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制度保障。数字化财务人才培养项目需要通过跨学科、 跨单位的人力、 智力、 物力的协同整合, 来实现人才培养创新与理论创新, 而高校传统的、 基于单一学科的院系科层式结构模式与管理体系是阻碍项目创新协同发展的最根本因素(谢耀霆,2015)。因此, 要激发项目的创新活力, 创新相关的体制机制是首要任务, 包括明晰项目与相关学科及职能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关系, 在项目职权、 人员构成、 汇报关系、 决策机制、 资源调配等方面应给予充分支持。例如: 建立具有激励效应的项目人员聘用机制, 给予项目负责人在校内外招募人员, 成立跨学科、 跨部门项目团队的充分自主权, 并建立灵活的人才引进与退出机制, 以构建结构稳定、 流动合理的项目团队, 更灵活高效地组织项目团队; 针对数字化财务人才培养项目前沿性、 攻关性、 市场导向的特征, 创新风险分担与利益分配机制, 对项目开展独立核算, 给予项目更大的市场化运作权限, 通过市场来检验项目成败, 让项目在合理的范围内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2)开展企业课题的全流程管理。在“课题引领”模式下, 高校对于企业数字化课题的选择与管理, 影响着通过课题“出成果、 出人才、 出思想”目标的实现。

在课题选择环节, 应建立起规范的课题指南与立项机制。高校应根据培养项目的使命愿景规划, 结合数字化前沿与动态等, 拟定一批重要选题, 对外发布课题指南; 申请入学“财务+技术”方向在职专硕或专博项目的申请人, 根据课题指南, 结合自身的实务经验、 研究专长以及本单位数字化转型需求选择申报; 高校在考察课题研究可行性的基础上, 应重点选择那些既立足于市场需求, 具有现实针对性与开拓性, 又能推动数字化财务交叉学科和学术体系建设与创新的课题, 实现会计教育、 会计研究、 会计实践的协同。

在课题开展与结项环节, 应建立起全过程的监控与管理机制, 包括资源评估与冲突解决、 进度跟踪与反馈、 咨询与治理协助、 危机处理、 验收与评估、 知识库与信息库建设、 成果再开发与推广等一系列的规则、 制度、 流程。

(3)强化导师组建设与管理。导师组在数字化财务人才培养中举足轻重, 影响着企业课题的顺利推进、 学生培养与师资建设成效、 校企能否真正实现合作共赢, 并最终影响培养项目的成败。

一方面, 高校应明确导师组的组建规则与权责分配。导师组应是学科互补的, 组内成员的知识广度与经验应能够保障课题组成功完成数字化课题; 同时, 导师组应由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构成, 以实现“传帮带”。组内不同成员承担的职责不同, 具有成功指导经验的导师担任主导师, 负主要指导责任, 包括小组的研究发展规划与管理、 课题进展计划与质量控制、 团队建设与指导等; 新任导师、 新任教师、 博士后作为联合导师, 根据主导师的分工安排, 承担更直接、 具体的指导任务(包水梅等,2021)。

另一方面, 高校应不断完善导师遴选办法、 导师发展支持计划、 导师组指导模式运行管理细则, 包括多学科视角下多样化研究生群体的指导方法、 最佳指导实践、 不同阶段的指导重点、 指导程序、 指导记录等配套制度, 以规范指导过程, 逐渐形成成熟的导师组联合指导模式。

(4)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在“课题引领+跨类协同+校企共赢”的培养模式下, 项目内部的考核评价体系设计应体现整体性与个体性的结合, 既有对课题组、 导师组的整体考评, 又有对学生、 导师个体的考评。对课题组与导师组整体的考评以课题的多维协同成效评价为基础, 详见表2。对学生、 导师个体的考评以对课题组与导师组整体的考评为基础, 其中: 对学生的考评进一步结合课题主持人、 同组成员、 导师评价情况; 对导师的考评进一步结合主导师、 同组导师、 学生评价情况。

高校应制定绩效考核实施细则, 将对导师的考评结果与职称晋升、 奖金、 招生指标相结合, 对学生的考评结果与奖学金评定、 学分奖励、 荣誉机制挂钩。

(5)建设产教融合型产业学院。建设产教融合型产业学院, 构建产、 学、 研、 创、 转、 用为一体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 并推进落实教融于产、 教服务产、 产推动教、 产提升教, 是培养数字化财务管理人才和师资的有效途径。以南京审计大学为例, 学校成立了“智能会计产业学院”, 引进新道科技、 中兴新云、 南钢集团等先进的实践经验和教学资源, 组建了以青年教师为主的“智能财会”研究和课程团队, 与迪博公司联合成立“大数据智能风险管理”产业学院, 并获批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通过上述建设, 初步形成了一个融合财务与技术的师资团队。

数字化财务人才培养的过程不仅是试验和探索的过程, 更是创新的过程。数字化财务人才的培养应鼓励大胆探索, 承认缺陷是必经阶段。目前项目处于什么点位并不十分重要, 重要的是在未来将以什么样的方式持续迭代升级, 以满足社会需求, 跨越鸿沟与时代契合, 完成项目与市场需求的匹配。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包水梅,杨玲,金鑫.英国促进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与启示[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10):68 ~ 76.

蔡显军,陈清蓉,温素彬,王敬勇.新文科背景下智能会计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 以南京审计大学为例[ J].会计之友,2022(3):135 ~ 140.

陈俊,董望.智能财务人才培养与浙江大学的探索[ J].财会月刊,2021(14):23 ~ 30.

董红杰,谢香兵.数智化会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J].财会通讯,2022(15):171 ~ 176.

蒋瑜峰,李夏宇,蒋绍宇,常爱敏.财务智能化趋势下会计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J].财会月刊,2022(13):94 ~ 101.

靳庆鲁,朱凯,曾庆生.数智时代财会人才培养的“上财模式”探索与实践[ J].中国大学教学,2021(11):28 ~ 34+45.

李雪灵,李玎玎,刘京,龙玉洁.创业拼凑还是效果逻辑?理论适用条件与未来展望[ J].外国经济与管理,2020(1):17 ~ 29.

刘振,管梓旭,李志刚,管珺.社会创业的资源拼凑 —— 理论背景、独特属性与问题思考[ 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9(1):10 ~ 20.

唐大鹏,王伯伦,刘翌晨.“数智”时代会计教育重构:供需矛盾与要素创新[ J].会计研究,2020(12):180 ~ 182.

温素彬,董必荣,張兴亮.“思政引领+科技赋能”的会计学专业智能化升级 —— 以南京审计大学为例[ J].财会通讯,2022(20):27 ~ 31+43.

温素彬,李慧.渊思寂虑:智能会计“热”的“冷”思考[ J].财会月刊,2022(21):62 ~ 70.

谢耀霆.面向协同创新的高校科研团队组织模式与激励机制探析[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102 ~ 106.

徐玉德,刘迪,樊柯馨.数字经济时代会计教育转型与职业发展规划[ J].财政科学,2021(12):27 ~ 36.

许汉友,刘国城,李莹.数字化转型时代会计学基层教学组织研究[ J].财会通讯,2022(16):40 ~ 45.

猜你喜欢
财务管理体系团队建设培养模式
适应“三三制”培养模式的化工基础实验教学改革
企业新闻采编人员素质和团队建设
博物馆临时展览的困境与出路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学校教师管理工作探析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