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土族旅游型乡村景观资源评价及优化研究

2023-06-10 11:53:56贠思汀王明朗玥王葆华
艺术科技 2023年11期
关键词:土族评价体系青海

贠思汀 王明朗玥 王葆华

摘要:近几年,乡村旅游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而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乡村景观资源作为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同时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资源浪费、文化没落等一系列问题。文章以青海土族旅游型乡村为研究对象,以景观资源评价及优化为研究内容,以层次分析法为主要评价方法,对青海土族旅游型乡村景观资源进行科学量化评价。从前期综合调查到科学资源评价,完成景观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基于权重结果得出评价因子重要性排序,得出景观资源质量在土族旅游型乡村的规划与评价中处于重要地位,其中人文景观资源质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自然景观资源质量。通过评价结果揭示旅游型乡村规划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景观规划优化策略,以期为类似乡村的景观资源评价及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青海;土族;旅游型乡村;景观资源;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1-0-04

0 引言

随着城镇化发展,人们对现代化的追求导致乡村特有的景观被忽略和遗弃,承载着人们记忆的乡村景观随着更迭逐步消失。因此,对乡村景观资源的科学评价,是合理保护和利用乡村景观资源的前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特色途径。然而,伴随着乡村旅游业的拓展与深入发展,各地的乡村旅游开始出现同质化现象。同时,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作为土族人口最多、最集中的地方,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在此背景下开展青海土族旅游型乡村景观资源评价与优化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我国对土族旅游型乡村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缺乏对乡村景观资源的统筹评估,规划往往忽略了乡村本身,不能准确突出地域特色。本文将充分挖掘青海土族旅游型乡村的景观资源,构建青海土族旅游型乡村的景观资源评价体系,计算景观资源评价因子权重并进行重要性排序,帮助乡村正确认知本土的景观资源特色并加以利用,推动乡村合理发展。

1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概况

互助土族自治县(简称“互助县”)是中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是土族人口最多且最集中的区域,位于青海省东部、海东市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山川相间,河流密布,有天然河流8条。境内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古迹等旅游资源,如国家5A级旅游景区土族故土园、被誉为“高原氧吧”的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古湟中八景”之一的五峰山风景区,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

互助县因当地传统服饰“七彩袖”而被誉为“彩虹的故乡”。土族故土园位于互助县东北部的山林地带,是青海省小有名气的民族文化体验景点。土族刺绣在青海省相当出名,以盘绣最为突出,工艺复杂而精细,土族人民非常喜爱,安昭舞、轮子秋是土族特有的娱乐活动,均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此外,土族民居庄廓院凭借特殊的建造技艺,吸引了大量的学者与游客。土族悠久的历史正慢慢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呈现在大众面前。

2 乡村景观资源分类

选取4个由文化和旅游部及国家发改委选出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即东和乡麻吉村、威远镇卓扎滩村、五十镇班彦村和南门峡镇磨尔沟村,以及2023年入选青海省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南门峡镇却藏寺村和五十镇寺滩村,开展实地调研。麻吉村、卓扎滩村、磨尔沟村以乡村传统农业为主发展旅游业,班彦村以红色感恩旅游为旅游业发展思路,却藏寺村和寺滩村分别以清代皇家寺院——却藏寺和“湟水北岸诸寺之母”——佑宁寺而出名,每年吸引一定数量的游客到此旅游。按照乡村景观的构成,本文分别从乡村自然景观、聚落景观、农业景观和人文景观这四个方面入手展开探究。

2.1 自然景观资源

自然景观指基本保持初始自然状态,未经人为破坏或者人为破坏较少的景观,由地文、水文、生物、天象等资源构成。自然景观是乡村居民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基础,与乡村农业景观、聚落景观以及人文景观相辅相成,具有难以估量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各地自然景观组成要素略有不同,地域性明显,是不可多得且无法复制的,具有不同的观赏价值和体验价值。

互助土族自治县地形复杂多样,有河谷地带(川水地区)、低山丘陵地带(浅山地区)、中山地带(脑山地区)、高山地带这四个类型,森林覆盖率极高,树种极为丰富,丰富的自然资源滋养着乡村。不同乡、镇之间海拔变化明显,气候的差异造就了当地独特的地域风光。自然景观资源是乡村景观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乡村景观营造的基石。

2.2 聚落景观资源

聚落景观是居民生活的主要活动区域,能够直接反映乡村生活的文化内涵,包括聚落格局形态和聚落建筑。村庄布局表达的社会语义是对自然条件高度、综合的运用[1],反映了乡村的营建理念,其传递出的风水观念、宗教思想、民俗文化等,都与当地自然生态和农业经济相关联。

土族是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民族,聚落景观丰富多样。互助地区有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区域内的乡村布局形态多元,大致可以分为川水型、浅山丘陵台地型及山腰型、脑山U谷型这三种类型[2]。聚落建筑是景观特色的重要影响因素,青海土族地区的建筑受到地形、氣候、历史变迁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庄廓院这种具有地域代表性的建筑形式,承载着地区的历史文化与生存智慧[3]。

2.3 农业景观资源

农业景观是指以乡村聚落及其周边自然环境为背景,经人类长期农业生产活动改造形成的多样性景观,不仅包括农田、果园等农业种植田地资源,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农业的转型,还出现了花卉观赏、果蔬采摘、农家乐等休闲农业[4]。农业景观受地形、气候、水文等众多自然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地域性差异。

互助县是青海省农业大县,主要种植马铃薯、蚕豆、青稞、油菜、小麦等农作物,以及黄芪、当归等药材。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农户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不再局限于牲畜养殖和农业种植,衍生出了具有观光和旅游价值的休闲农业。将农业景观转化为旅游资源,有助于乡村产业转型。

2.4 人文景观资源

人文景观资源可以分为物质文化景观资源与非物质文化景观资源[5]。物质文化景观即有形文化遗产,包括历史遗迹、历史文物等;非物质文化景观即无形文化遗产,形式更加多样化,有口头文学、民间舞蹈、音乐、传统技艺、传统节庆等多种文化表现形式。

互助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传统体育活动轮子秋、传统舞蹈安昭舞、民间文学《拉仁布与吉门索》《祁家延西》、传统技艺青海青稞酒传统酿造技艺、传统美术土族盘绣等。人文景观是乡村景观形成的内在动因,千百年来的历史发展和人类实践衍生出的人文景观,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乡村景观。青海土族旅游型乡村由于民族的特殊性,因此拥有颇具特色的土族文化。

3 青海土族旅游型乡村景观资源评价

3.1 评价方法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运筹学家Saaty(萨蒂)于1970年提出了层次分析法(AHP法),这是对定性事件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决策方法,将主观判断转化为客观描述,将目标分解为多个层级进行模糊量化,从而得出决策因素的相对权重[6],具有科学性。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德尔菲法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采用两两比较标度值的方法,对同一领域的指标因子建立判断矩阵,最终确定青海土族旅游型乡村景观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中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3.2 青海土族旅游型乡村景观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本研究在综合国内景观资源研究和现行资源分类规范的基础上,结合青海土族旅游型乡村调研,得出乡村景观资源的评价指标,从宏观到微观,将评价结构定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因子层这四个层级,选取自然景观资源质量、聚落景观资源质量、人文景观资源质量、农业景观资源质量、现状条件、区位条件这六个指标进行景观资源评价,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涵盖青海土族旅游型乡村的景观资源特征,为全面指导乡村建设奠定基础。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第一层次为目标层A,即青海土族旅游型乡村景观资源综合评价。第二层次为准则层B,包含青海土族旅游型乡村景观资源综合评价的两个方面,即景观资源质量与规划利用条件。第三层次为指标层C,即每个评价准则具体由哪些因素决定。共6个指标,其中景观资源质量包括自然景观资源质量、聚落景观资源质量、农业景观资源质量、人文景观资源质量;规划利用条件包括现状条件、区位条件。指标的选取均依据土族乡村的特征,具有典型性。第四层次为因子层D,即评价指标具体通过哪些因子评判。具体包括美景度、植被覆盖率、乡村格局完整性、民居建筑特色性、休闲农业吸引力、节庆活动丰富度、游客可参与性等不同角度的18个评价因子,反映指标层的特征。本文通过这些评价指标,对青海土族旅游型乡村景观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研究。

3.3 指标权重值的确定

将15名专家的调查问卷结果输入Yaahp软件,得到相应的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得到最终权重结果,如表2所示。

3.4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在准则层中,景观资源质量权重(0.7433)>规划利用条件权重(0.2567),景观资源质量的权重超过了70%,说明青海土族旅游型乡村景观资源质量对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至关重要,未来进行乡村规划时,要着重提升乡村景观资源质量。

在指标层中,人文景观资源质量权重(0.3195)>自然景观资源质量权重(0.2044)>区位条件权重(0.1717)>聚落景观资源质量权重(0.1337)>农业景观资源质量权重(0.0858)>现状条件权重(0.0850)。可以看出,青海土族旅游型乡村作为少数民族聚集的村落,人文景观资源质量是关注重点,权重超30%;自然景观资源质量权重超过20%,自然景观是乡村基底,乡村特有的田园风光是区别于城市的最大特征,也是乡村发展旅游的依托,因此青海土族旅游型乡村的规划要重视对自然景观资源的利用。区位条件和聚落景观资源对青海土族旅游型乡村的规划和开发也很重要。区位条件不佳的乡村即使人文景观和自然环境再优越,也难以发展乡村旅游。良好的现状条件则有助于提高乡村的人居環境质量和整体旅游发展水平。

在因子层中,民族文化特色性权重(0.1256)>可达性权重(0.1140)>“非遗”传承度权重(0.0936)>居民建筑特色性权重(0.0786)>美景度权重(0.0676)>地理位置优越度权重(0.0614)>基础设施权重(0.0555)>景观自然度权重(0.0529)>农业景观特色性权重(0.0490)>历史遗迹保存度权重(0.0467)>休闲农业吸引力权重(0.0429)>景观特色性权重(0.0376)>乡村格局完整性权重(0.0369)>植被覆盖率权重(0.0350)>游客可参与性权重(0.0336)>节庆活动丰富度权重(0.0269)>知名度权重(0.0257)>街巷空间丰富度权重(0.0165)。可以看出,民族文化特色性、可达性、“非遗”传承度排名前3位,乡村地处相对远离城市的位置,因此交通的可达性对乡村旅游开发和资源规划利用非常重要;青海土族旅游型乡村的特点与民族文化特色性、“非遗”传承度权重较高相符合。自然景观资源质量中美景度、景观自然度的排名也比较靠前,说明乡村景观的自然程度和优美程度对乡村的发展同样重要。

在规划利用条件中,地理位置优越度和基础设施的权重排名比较靠前。乡村的地理位置是无法移动的,因此乡村的地理位置距离市中心越近,乡村的规划利用条件越好。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也影响着乡村的人居环境与游客的游玩体验。在乡村的规划发展中,不可忽略青海土族旅游型乡村知名度的提高。

街巷空间丰富度的权重排名最低,可能是因为青海土族旅游型乡村的地形地貌具有足够的多样性,因此对街巷空间丰富度的考察较少,但其仍然是实际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4 青海土族旅游型乡村景观资源优化

青海土族旅游型乡村整体景观资源质量良好,应注重优化乡村景观中的薄弱因子和重要因子。一是改善水土流失,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二是优化聚落建筑,整治老建筑,拆除倒塌建筑,注意建筑外立面与乡村风貌的统一以及与自然的协调共生。三是不断挖掘并注重培养民族传统技艺的继承人,对这些人群给予重点扶持。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途径,扩大宣传范围。加强对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定期举办民族文化活动,如盘绣比赛、酩馏酒品鉴大会等。四是将自然景观和聚落景观紧密结合。互助县浅山地区和脑山地区的乡村常常将梯田、林地和聚落组合布局,形成“前屋后田”景观。五是完善基础设施,增加旅游服务设施,优化乡村交通体系。

5 结语

科学评价是合理开发和利用乡村景观资源的前提,应明确乡村景观的优势与不足,从根本上指导乡村景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青海土族旅游型乡村的景观规划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为景观资源的长远保护奠定基础,助力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 杨贵庆,蔡一凡.传统村落总体布局的自然智慧和社会语义[J].上海城市规划,2016(4):9-16.

[2] 陈永吉.河湟地区土族传统村落景观解析与传承[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3] 崔文河,王军,岳邦瑞,等.多民族聚居地区传统民居更新模式研究:以青海河湟地区庄廓民居为例[J].建筑学报,2012(11):83-87.

[4] 郭焕成,刘军萍,王云才.观光农业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0(2):119-124.

[5] 贾茵.乡村振兴视角下的乡村景观分类研究与展望[J].城市管理与科技,2022,23(3):40-44.

[6] 郑秋露,廖景平.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园林景观评价:以华南植物园龙洞琪林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28(6):210-216.

作者简介:贠思汀(1994—),女,陕西西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乡村景观资源评价。

王明朗玥(1998—),女,陕西西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乡村景观资源评价。

王葆华(1971—),男,陕西西安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景观设计、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古村落保护、乡村景观资源评价。

猜你喜欢
土族评价体系青海
技能的改进与资源的获取——以土族《格萨尔》中的传统手工业为例
大美青海
浅谈土族刺绣的艺术审美及发展
西部皮革(2018年6期)2018-02-14 21:43:49
土族聚集区传统常用野生植物及相关传统知识的研究
青海行七首(录二)
岷峨诗稿(2017年4期)2017-04-20 06:26:36
青海 管放相宜 渐入佳境
中国卫生(2016年8期)2016-11-12 13:27:04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00:12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商业会计(2016年13期)2016-10-20 15:32:16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4:08:22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