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锋 姜楚华 鄢志勇
“‘教联体成立之前,大冶市城乡优质学校‘挤、薄弱学校‘空的窘境让我们很无奈,区域中心学校的虹吸效应一直无法消解,城乡教育差距、校间师资差距、教育投入差距、软硬件建设差距等教育不均衡现象也一直困扰着我们。去年11月起,市教育局积极响应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关于‘教联体建设的精神,科学规划,统筹安排,部署全市城乡各学校从区域教育实际出发,自主成立了融合型‘教联体、共建型‘教联体和协作型‘教联体。‘教联体的成立促进了市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市域教育公平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目前,我市的‘择校热开始降温,‘强校更强、弱校更弱‘城镇学校挤、农村学校空等教育难题迎刃而解。我市还地桥镇的融合型教育联合体就是我市大力建设、推进义务教育联合体的一个典型代表,还地桥镇‘教联体突出的文化同系、教学同频、教研同步、评价同标也是我市所有‘教联体建设的一个缩影。”
4月5日,记者在大冶市采访“教联体”推进情况时,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余岭琳如是解读。
文化是灵魂,举一纲而万目张
4月6日上午,记者一行在大冶市教育局基础教育股股长张海青的陪同下驱车来到还地桥镇初级中学,还地桥镇“教联体”总校长李明发为记者详细介绍了该镇镇域“教联体”建设的推进、实施情况以及“教联体”建设所取得的成绩。
还地桥镇“教联体”以还地桥镇初级中学为核心学校,以南湾学校、马石立学校、燎原学校和曙光学校四个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中学部为四翼,构建了“1+4教联体”模式。在推进“教联体”建设过程中,还地桥镇以“学校横向沟通、学段纵向贯通、教育内外联通”为“教联体”办学体制,以“共谋、共建、共治、共管、共享”为“教联体”管理体系,以“师资同盘、教学同步、培训同频、文化同系、考核一体”为“教联体”管理原则。“教联体”各校以“联”为核心,积极实施“联文联创、联教联学、联考联评、联管联发”的“八联”策略,有力地推动了“教联体”的健康发展,促进了“教联体”内各学校的优质、均衡、健康发展。
发挥文化引领的核心作用是还地桥镇“教联体”建设的重中之重。“教联体”成立之初,核心学校和其他学校校长结合初级中学学情、还地桥镇区域实际和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反复调研后,邀请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和社会贤达座谈,请他们就“教联体”文化建设建言献策,后几经修改,最终形成了具有还地桥镇特色的“教联体”文化理念——健康教育。这个理念旨在塑造身心健康、业务精良的健康教师,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健康学生,打造课堂高效、优质均衡的健康质量,实施以人为本、温馨和谐的健康管理。在“教联体”文化的引领下,“教联体”内各学校联合进行系统的顶层设计和区域规划,解决了过去各学校文化品牌乱、差、重、空的问题,逐步建立起一套“教联体”校园文化建设闭环体系:依托健康教育理念规划校园文化区域,在校园文化区域内确定校园文化主题,依据校园文化主题确定校园文化内容,将校园文化内容物化为校园文化活动,借助校园文化活动体现健康教育理念。“教联体”内各学校在“教联体”校园文化的引领下,依据校情、学情,结合“一校一品”文化主题建设,打造出“健康教育”统领下的、凸显本校办学特点和文化底蕴的校园文化,如还地桥镇初级中学的“搏”文化,燎原学校的“火”文化,马石立学校的“真”文化,南湾学校的“勤”文化,曙光学校的“德”文化。
众人拾柴火焰高,一花独放不是春
文化理念是纲。在“教联体”校园核心文化理念的引领下,还地桥镇“教联体”在教学、教研中着力抓好镇级学科联盟建设,充分发挥学科教研团队的力量,助推了以合作共赢为主题的学科建设,有效提升了“教联体”内各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研水平。
根據还地桥镇区域教育实际,还地桥镇“教联体”制定了《智慧镇域学科组工作方案》,成立了镇域学科联盟(由多个年级的学科组组成的镇级教学、教研体)、镇域学科教研联合体(由不同年级的学科组组成的镇级学科教研体)、镇域同年级学科教研联合体(由同年级同学科组组成的镇级学科教研体)。各联合体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权责明晰,实现了“教联体”内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师智慧的整合、教师资源的调配,促进了各学科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了教育、教学和教研质量,有效促进了“教联体”内各学校、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教研工作。
在还地桥镇“教联体”内,各学科组、各年级组统一制定教学目标,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设计巩固练习,共同打磨教学模式,让“同课异构”“同磨、同讲、同评一节课”“优质课全镇共享”“问题课全镇共商”“教研同频共振”等教育联合教学思想落到了实处。比如磨课,镇域学科教研联合体要求所有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共同“磨教材”“磨教法”“磨流程”,但具体到各学校,学科教师还要“磨学情”,在学情基础上灵活共享学科教研联合体内各学科教师的智慧。这样,学科教学既丰富了“教”“联”的内涵,又能基于学情共享其他教师的教学智慧。还地桥镇初级中学的李莹老师就是教研联合的受益者,通过教研联合,她很快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短短两年时间,就胜任了执教九年级语文课的工作,并在湖北精品课比赛中连续两年获一等奖。
在燎原学校采访时,记者一行遇到“教联体”内各学校到燎原学校参加化学教研的8名教师。记者与来自马石立学校的吴中华老师进行了交流。对记者关于镇域学科教研联合体如何开展教研工作的提问,吴老师如数家珍。
镇域学科教研联合体采取“1+3+N”模式进行学科教研,由1名镇级学科组组长(在全镇遴选出来的学科首席教师)全面负责教研工作,由3人组成的学科核心组成员(该学科骨干教师)负责教学研讨,全镇所有同年级、同学科组教师为学科教研主体。根据“教联体”智慧教研工作方案,教研联合体全体成员在规定的时间集中到某校区开展教研活动。首先,学科组长交流近期各校区学科教研工作情况,确定本次教研活动的任务清单。接着,核心组成员检查本次活动中被听(评)课教师平时的备、批、辅,以及高效作业设计情况,并列出相应的清单,以查漏补缺,或作为经验予以推广。然后,学科组全体成员进课堂听课,听完后由主讲教师说课、全体成员评课,以取长补短。最后,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对需帮扶对象所存在的教学问题,核心成员还要列出问题清单,被帮扶对象应该及时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整理成电子文档,反馈至教研微信群。
走出燎原学校,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文君介绍了大冶市各“教联体”的教研工作思路:全市所有“教联体”的教学、教研工作与还地桥镇“教联体”的教学、教研工作异曲同工;各“教联体”都在学期初确定好教研活动时间,大学科每周开展一次活动,小学科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教联体”内各学校在编制课表时都会根据“教联体”学科教研活动时间排课,避免教学、教研冲突。比如,周一上午开展语文教研活动,一个“教联体”内所有的语文教师都不排课,这样做有效保证了教研活动的顺利进行。
窥斑见豹,尝一脔肉而知一锅之调
教学评价包括对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一般由各学校自行制定,校际间各自为阵。区域内进行综合评价时,只能通过学生大型调研检测成绩或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來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缺乏现实针对性和前后延续性,评价结果难以体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进步、退步等。这样的评价不仅打击了师生的积极性,而且助推了“唯分数论”的盛行,更背离了以教学评价促进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初衷,出现为了评价而评价、评价就是成绩排名的乱象。
基于以前教学评价的不良倾向,还地桥镇“教联体”从“健康教育”理念出发,制定了《健康教学评估方案》。该方案一改过去以学生成绩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方式,采取了等级评估。学期初,由镇域学科教研联合体把镇域内各班级上学期学科平均分与全镇所有学校平均分进行比较,计算出各班级学科成绩偏离全镇平均水平的系数,系数与100的乘积就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学校根据系数确定教师教学质量健康等级和学生学习质量健康等级,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质量健康等级——优秀(110以上)、合格(110—91)、基本合格(90—71)、不合格(70—51)、极不合格(50以下)五个等级。比如,某学科教师所带班级的期末考试平均分为82分,而上学期“教联体”内各校区的平均分是85分,以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看,该教师很可能被评为不合格,但根据健康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该学科的评价系数是0.9647,再乘以100,乘积就是96.47,该教师为合格等级。这样的评价标准让教师没有了后顾之忧,有利于教师轻装上阵,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教学中。
对于学生学习质量的等级评价,“教联体”内各学校对照教师教学质量健康等级评价标准制定,但等级有所变化——A等(100—90)、B等(89—80)、C等(71—70)、D等(69—60)、E等(60以下)。这些等级结果只由学科教师掌握,以便对学生进行辅导。为了整体把握学生学习质量,监测学生学习情况,“教联体”实行区域登记制,即“教联体”内各学校的每名学生每门学科的测试成绩统一登记到“‘教联体学生学习质量登记表”中,供学科教师、家长和学校领导查询,以此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在马石立学校采访时,校长潘亚奇为记者提供了“‘教联体学生学习质量登记表”。该表记录了“教联体”内各学校所有学生本学期各学科的3次大型摸底检测成绩,并按红色、绿色、黄色分别标注出学生进步(超出上次检测成绩)、保持(与上次检测成绩持平或低于上次检测成绩3分以内)与退步(低于上次检测成绩4分以上)情况。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成绩变化一目了然。
采访即将结束时,记者在曙光学校遇到一名给学生送衣物的家长,他开心地说:“我再也不用想方设法往还地桥中学挤了,咱曙光学校也有同样的好老师、好资源。”质朴无华的心声正是对还地桥镇“教联体”最朴素、最精准的评价。
责任编辑 吴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