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探讨

2023-06-10 07:34牛丙芳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防治技术种植技术小麦

摘要 小麦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农作物,小麦的产量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尤其是我国人口基数大,对小麦的需求量相对较高,通过优化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能够提高小麦产量满足人们的粮食需求。主要结合现有的工作经验,从小麦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这2个角度出发,探究相应的种植措施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希望给其他学者的研究提供新的参考视角。

关键词 小麦;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5.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04–0010-03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的不断调整,传统的小麦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已无法满足现阶段农业生产需求。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重新审视当前小麦种植和病虫害防治现状,根据小麦种植和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优化小麦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小麦的整体产量。同时,人们的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在小麦种植和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需要坚持绿色发展原则,尽可能采用绿色的防护措施,优化小麦的种植环境。

1 小麦种植技术探讨

1.1 优化种植制度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发现,如果在同一片土地频繁种植小麦,小麦的产量会逐渐降低。即使在种植过程中通过施加化肥、合理灌溉等方式,保证小麦的基本生长环境,但小麦的产量依然很难提升。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采用轮作制度以保证小麦的产量。

首先,在同一片区域频繁种植小麦会导致土壤的肥力失衡和土壤的水分流失。土壤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功能,但过度种植小麦会破坏土壤的自我修复能力,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小麦的综合产量,使农民的经济效益有所下降[1]。因此,需要相关农民借助科学的管理手段对耕作区域进行综合评估,合理设置小麦的耕作次数,避免破坏小麦的生长环境。

一般情况下,同一片土地不得连续3年播种小麦。在第4年可以让土地进行休整,不播种任何农作物,并对土地进行翻土施肥,提升土壤的肥力。或者在第4年可以种植马铃薯、大豆、花生等农作物。不同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养分有所差异,因此,在第4年种植其他农作物能够帮助土壤恢复原有的状态。同时,在种植马铃薯、花生的过程中,农民在收获后,可以将农作物的枝干埋藏在土壤内作为土壤肥料,为后续种植小麦提供相应的肥力基础。

其次,在实行轮作制度的过程中,农民要借助以往的种植经验,以及现代先进的生产设备了解土壤的生产环境,通过优化生产方式,保证土壤内的养分和水分充足,提高土壤的生产能力。

1.2 做好种子筛选工作

市场上售卖小麦种子的供应商相对较多,小麦种子的类型丰富,但供应商的质量良莠不齐。部分供应商所提供的种子质量差、发芽率低,严重影响了小麦的种植和生产工作。种子的类型和质量直接影响小麦的综合产量,因此,农民要做好小麦种子的筛选工作。

首先,在筛选小麦种子时,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气候特征。部分地区相对干旱,在选择小麦种子时,可以选择抗旱能力较强的种子。为提高小麦种子的筛选效率,农民可以选择当地的小麦种子[2]。当地小麦品种在研发过程中,往往结合当地的种植条件和种植方式,因此当地供应商所提供的种子在当地的播种范围相对较广,小麦种子更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

其次,在选择小麦种子时,要关注种子的发芽率和抗病能力。一般情况下,小麦种子饱满圆润、纯度高,则其发芽率也相对较高。农民在购买小麦种子后,可通过抽样检查的方式,提前浸泡种子,判断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此外,农民在选择种子时,要选择带有抗病字样的种子。

最后,各地区播种小麦的季节也有所差异,在选择种子时,要结合小麦的耕作方式和耕作季节,有针对性地做好种子筛选工作。

1.3 提升施肥成效

小麦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营养作为支撑,因此,农民需要做好施肥工作。通过分阶段施肥的方式,保证土壤肥力,为小麦的生长提供稳定的土壤环境。

首先,在施肥前,农民要根据以往的小麦种植经验,选择合适的化肥。小麦在生长不同阶段,对化肥的需求也有所差异。同时,土壤的肥力结构也会影响施肥的品种。在施肥期间,农民可以根据土地的种植情况和肥力情况,选择合适的化肥品种。

其次,在小麦种植前需要施加底肥。大部分底肥是有机肥和化肥相混合。在施入底肥后,要利用翻土机将底肥与土壤充分混合,搅拌均匀,保证底肥能够均匀地融入土壤[3]。底肥主要是为小麦的发芽和前期的成长做好准备。农民在选择化肥时,要注意控制化肥的数量,在小麦播种前期选择磷肥和钾肥即可,如果土壤的整体肥力較差,则可以适当增加其他化肥。

再次,在小麦的成长阶段所需要的化肥较多,此时可以施入种肥,辅助小麦成长,使小麦能够更好地扎根于土壤。

最后,农民要根据小麦的成长状态和成长阶段适当追加化肥。但在追加化肥时,要控制好化肥的使用量,如果化肥量过多,可能会导致小麦变黄甚至枯死。

1.4 实现科学灌溉

小麦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并且不同生长时期对水分的要求也有所差异。农民要结合小麦的成长需要,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

首先,在灌溉过程中,要坚持节约用水的原则。尤其是在部分相对干旱的地区,水资源尤为珍贵,农民要善于借助现代灌溉节水技术,对小麦进行科学灌溉。在灌溉前,要衡量小麦的用水量,如果灌溉量超过小麦生长所需量,可能会导致小麦出现倒伏、早衰问题。如果灌溉水量过大,可能会使当地出现水土流失问题,破坏当地的土壤结构,影响土壤的肥力。

现阶段,农民可以根据以往的灌溉经验,选择喷灌或滴灌技术。喷灌和滴灌主要针对小麦的根系进行直接灌溉,这种灌溉方式能够有效节约水资源,减少水土流失问题,并且灌溉的精准度相对较高,因此,喷灌和滴灌技术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广[4]。

其次,在灌溉期间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部分区域气候相对湿润,则可以适当地减少灌溉次数。而对于部分气候相对干旱的地区,可以适当增加灌溉次数,并选择抗旱能力较强的小麦品种,保证小麦的存活率。在灌溉期间,可以选择阴天进行灌溉,能够有效减少水分蒸发,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2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小麦病害防治技术

2.1.1 干热风防治 在小麦生长的不同阶段,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有所差异,但从整体上看,干热风主要影响小麦的产量。

首先,如果在小麦的开花前遇到干热风,则会打乱小麦的生长节奏,甚至使部分小麦花期提前。但小麦的穗数和粒重会随之减少,影响小麦的综合产量。

其次,在小麦开花后,小麦处于籽粒的孕育阶段,如果此时小麦遇到干热风,会直接导致小麦的籽粒不饱满,进而使小麦的产量下降。针对干热风病害,农民可以采用深中耕和镇压、划锄的方式保证小麦能够正常成长。深中耕主要是从小麦的根系生长着手,保证小麦的产量。农民在深耕时,至少要深耕10 cm以上。通过折断老根的方式给予新根发育的空间,使新根能够继续深入土壤持续生长,进而使小麦的根系更为发达,保证小麦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更多的养分。在镇压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土壤情况,如果土壤过为湿润或当地有霜降和盐碱地,则不宜进行镇压操作。

最后,划锄是清除田间杂草、疏松小麦生长土壤、预防土壤板结、弥补土壤裂缝的重要方式。通过划锄,不仅能够让小麦更好地扎根土壤,吸收土壤养分,还能够防干旱、防冻害。

2.1.2 白粉病防治探讨 白粉病是冬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白粉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2个。第一,小麦之间的间距相对较小,太阳光照无法触及小麦根部。尤其是部分小麦长势较好会遮挡长势较差的小麦,则长势较差的小麦无法接受太阳光照,长期处于湿度较高的环境中,很容易诱发白粉病。第二,在施肥过程中部分农民对氮肥的把控不当,氮肥施肥量过多,也是导致白粉病发病的原因之一。

白粉病在发病前期,发病特征并不明显,只是出现淡黄色的斑点,如果没有对斑点进行及时处理,白色的斑点会随着时间的延长慢慢扩大并呈现白粉状态,并从白粉状态逐渐转为灰白色,最终形成黑色的斑点。白粉病严重影响小麦的成长,因此农民要予以重点关注[5]。

首先,农民要优化施肥管理工作。在施肥过程中,尽可能使用有机肥,如果有机肥数量不足,可以辅助使用磷肥、钾肥和氮肥,但要合理控制氮肥的使用量,避免诱发白粉病。其次,农民要控制好小麦间距,保证阳光能够全面照射到小麦,使小麦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促进小麦生长。最后,农民要做好日常检查工作,早发现、早治疗,通过按株检查、逐一用药的方式治疗小麦的白粉病。

2.2 小麦虫害防治技术

2.2.1 坚持农业防治原则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小麦在种植过程中也日益倾向于绿色生产。但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无可避免地会受到虫害的影响,需要人工开展虫害防治工作。传统虫害防治模式主要是以化学药剂为主。化学药剂虽然防治效率较高,但部分化学药剂会影响小麦的成长。在虫害防治过程中,农民可以采取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治措施。在防治过程中,采取多元化的防治方式,针对不同的虫害科学选择防治策略,在必要情况下,可以采用多种防治方法去除虫害。随着小麦生产技术的不断提升,在虫害防治过程中衍生出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防治方式。若虫害相对较少,并且在小麦种植周边有虫害的天敌,可以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如果小麦的虫害发病率较高,并且在短时间内无法进行有效控制,农民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的方式快速驱除虫害。在使用化学药剂时,要减少农药残留,实现小麦的无公害生产。

2.2.2 药剂拌种防治 小麦的虫害类型相对较多,并且在不同的时期会面临不同类型的虫害。在小麦种植前期,部分土壤会有地下害虫影响小麦的发芽,因此,选择药剂拌种时,要保证小麦能够在前期顺利地发芽、成长,降低小麦在幼苗阶段的病虫害发生概率,降低农民的经济损失。

首先,在选择药物拌种过程中,可以结合土壤的病虫害特点和以往的种植经验,选择合适的药剂。不同区域土壤所蕴含的病虫害有所差异,药剂拌种要具有针对性,避免出现适得其反的情况。针对疾病传播能力比较强的土壤,农民可以选择粉状锈菌杀菌剂进行药剂拌种,防治土壤病害的威胁。

其次,农民要关注土壤内部是否有害虫。地下害虫会啃食小麦种子,影响小麦种子的正常发芽。小麦幼苗在成长过程中,幼苗本身相对脆弱,地下害虫也会破坏幼苗的正常成长。针对地下害虫较多的土地区域,农民可以采用辛硫磷乳油完成药剂拌种工作[6]。通过药剂拌种能够更好地避免小麦在发芽和幼苗生长阶段被虫害啃食问题。并且在使用药剂拌种后,种子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也会有所增强。农民在药物拌种过程中,要保证拌种的均匀性,每个种子都能浸泡在药物中,并形成药衣。

2.2.3 播种期虫害防治 在小麦播种阶段,可以通过精耕细作的方式预防虫害。首先,在播种前,农民要采取精耕细作的方式检查土壤,判断土壤内部是否存在地下害虫,以及土壤中是否存在感染病虫的相关因素。通过药剂拌种及其他防治措施,为小麦播种阶段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如果在小麦周围有能够防治土壤病虫的生物,就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法,在播种前期初步清理土壤内的虫害。

其次,通过合理轮作、秸秆还田的方式,也能够预防病虫害,提高麦苗发芽率,降低麦苗的发病率。农民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和土壤的综合结构,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保证小麦能够得以健康成长。

2.2.4 返青期虫害防治 麦蜘蛛是小麦返青期主要的病虫害。在返青期农民可以采用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联合的方式,治疗返青阶段的虫害。虫害的成长需要一個稳定的空间。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发现田间的杂草是虫害生存的主要场所。因此,在返青期,农民可以清除小麦周边的杂草,破坏虫害的生存场所,消除虫害。但部分虫害相对顽固,传播范围广,清除难度相对较大。尤其是麦蜘蛛,种类较多,并在春节时节啃食麦株。在啃食前期,小麦的叶子会出现白斑并慢慢变黄,如果没有及时治理,会影响小麦的生长高度,最终影响小麦的产量。农民需要在短时间内处理田间的麦蜘蛛,避免其影响小麦的成长。农民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的手段,借助化学药剂防治虫害。

首先,在选择化学药剂时要尽可能避免毒性较大的化学药剂,以免出现化学药剂残留,影响小麦质量。其次,要把控好农药的喷洒时间。农民可以每周喷洒1次,连续喷洒3次左右,如果间断喷洒农药,就给予了虫害的繁殖空间,会影响虫害的治理成效。最后,农民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小麦种植品种预知在小麦返青期间可能会出现的虫害,并提前喷洒化学药剂,做好虫害的防治工作。

2.2.5 灌浆期虫害防治 蚜虫是小麦灌浆期主要的病虫害。在防治蚜虫的过程中,农民可以通过去除田间杂草、农药喷洒、生物防治等方式有效治理虫害。在蚜虫防治过程中,农民可以直接喷洒农药,通过农药快速清理蚜虫,避免蚜虫繁殖,禁止蚜虫啃食小麦。首先,在喷洒过程中要使用喷雾。喷雾的覆盖面积相对较大,能够提高喷洒效率,同时喷洒的农药相对较少,不仅能够节约农药喷洒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农药残留在小麦上影响小麦的质量。其次,在配置农药喷雾的过程中,要关注农药和水的配比,控制好农药的浓度,避免农药量过大,导致小麦出现枯死的问题。最后,农民还可以选择生物防治法,寻找蚜虫的天敌,借助天敌消灭蚜虫。生物防治法能够避免小麦被农药污染,保证小麦在生产过程中绿色无公害,提高小麦的经济价值。但在引入蚜虫天敌时,农民要控制好天敌的数量,避免天敌数量过多,蚜虫数量过少,导致蚜虫的天敌为了生存而啃食小麦,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在灌浆期防治虫害的过程中,要关注虫害的防治成本,如果生物防治的成本较高,农民也要积极探索其他的防治方式。

3 结束语

为了提升小麦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农民要了解小麦的生长环境和生长条件,然后结合以往的种植经验,以及现代种植技术,提高小麦的种植质量,破除防治病虫害困境。在小麦种植期间,可以从种植制度、种子筛选、施肥、灌溉这几个角度出发,优化小麦的生长环境,为小麦提供稳定的成长空间。同时,在病害防治过程中,要着眼于干热风和白粉病。在虫害防治阶段主要关注播种期、返青期的虫害问题。在防治虫害过程中,要坚持多元化的防治原则,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率。

参考文献

[1] 刘香华.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浅析[J].种子科技,2020,38(20):42-43.

[2] 孙君.小麦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J].北京农业,2014(18):21.

[3] 王雯.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J].农村百事通,2021(9):45.

[4] 吕红普.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相关探讨[J].农家致富顾问, 2020(6):35.

[5] 代洪琦.小麥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1(9):33-34.

[6] 魏训培,卢红伟.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J].农村科学实验, 2021(30):111-113.

责任编辑:黄艳飞

Abstract Wheat is an essential crop in daily life, and the yield of wheat is related to the national food security problem. In particular, China has a large population base, and the demand for wheat is relatively high. 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of planting technology and pest control technology, the wheat yield can be increased to meet peoples food demand. This paper mainly combines the existing work experi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heat planting technology and pest control technology, and explores the corresponding planting measures and pest control measures, hoping to provide a new reference perspective for other scholars research.

Key words Wheat; Planting techniques; Pest and diseases; Control technology

作者简介 牛丙芳(1983—),女,山东滨州人,中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研究。

猜你喜欢
防治技术种植技术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
商洛核桃举肢娥防治技术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