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湃
学业评价是“牛鼻子”,是教师引导学生达到既定课程目标的重要抓手。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突出了学业评价在课程实施中的地位,强调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注重“教—学—评”的衔接性和一致性。这给教师依据学业质量标准进行学业评价指明了方向。
长期以来,教师更多依赖试题检测成绩评价学生。这种评价是有不足的。一方面,试题评价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对事实性知识的记忆、概念性知识的理解、过程性知识的应用,很难全面评价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况且,部分试题检测中知识与技能评价的碎片化特征明显,教师很难了解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达成了学科核心素养。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试题评价的分数,虽然容易发现学生的“易错点”“薄弱点”“易混点”,但很难对学生学业质量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价。可见,学业评价应该从终结性的成绩评定转向形成性的、用于改进教学策略的过程性评定。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学业质量评价。从学理定义来看,学业质量评价是教师在特定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教育目标,在课程教学的某个阶段,系统地收集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成果等证据并解释学习结果的过程。根据这个定义,我们所强调的学业质量评价其实是教师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学业评价必须与课程教学过程合而为一、相互交融,不能脱离教学目标。同时,教师主导的学业评价有利于实现“目标—教学—评价”三者之间的有机衔接。
教师做好学业评价的主导者,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转变教学观念,即教师要有教学成果意识。教师在一门课、一个学段、一个单元乃至一堂课的教学中,首先需要研究并明确学生学习后应该取得什么样的学习成果,应该用什么样的行为表现、展示学习成果。这个要求看似简单,却极具挑战性,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教,而要把如何教转向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分析并非易事。学习是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不断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内隐性,教师要深入学生的内心,转换角色,把自己当成正在学习的学生,利用“代入感”实现角色轉变。
二是提升教师的学业评价能力。课堂教学首先应该是一种“专业活”和“技术活”,而不仅仅是“艺术活”和“良心活”。学业评价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教师仅靠职前教育所习得的理论知识及试卷呈现出来的学业成绩,很难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精准而全面的评价。新课标强调学业评价与教学过程同步进行,即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记录、收集和分析,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所以,教师不仅要深入研究学业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还要结合教学实践,把握学情,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评价,而非借助学业成绩进行机械评价。教师要在学业评价的具体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评价能力,并不断反思、总结,让自己成为学业评价的专家。如此,教师才能做好学业评价的主导者。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