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芳
(周宁县医院产科,福建 宁德 355400)
引产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终止妊娠方法,是指妊娠12周后以因胎儿、母体等因素采用一定方式收缩子宫并终止妊娠,临床上宫颈评分被认为是产妇是否可以引产的关键指标,其中的得分越高则证明宫颈的成熟越理想,而低宫颈评分孕妇的引产难度更高[1]。目前临床上针对足月妊娠低宫颈评分孕妇主要采用药物与非药物的方法,其中药物法主要包括使用普贝生、缩宫素、前列腺素等,不同药物在临床应用效果、安全性等指标上存在明显差异[2]。我院在长期临床治疗中充分发挥药物法的优势,采用了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模式,所取得的效果满意,详细内容如下。
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足月妊娠低宫颈评分引产产妇,病例的入选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4月,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平均共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产妇35例,年龄24~32岁,平均年龄(28.36±1.37)岁;孕周35~41周,平均孕周(38.09±0.75)周。对照组孕妇35例,年龄23~33岁,平均年龄(28.07±1.44)岁;孕周34~41周,平均孕周(37.96±0.83)周。两组孕妇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对照组产妇单纯接受缩宫素(生产单位: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280)干预,取5%葡萄糖500mL加2.5万U缩宫素,直至有效宫缩(10分钟内宫缩大于三次,且宫缩持续时间大于30s)。用药期间每分钟的缩宫素滴速应小于等于40滴,若用药12h后出现胎膜早破、胎儿窘迫等情况后需要立即停止用药。
实验组产妇则接受联合干预,其中缩宫素的使用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同时接受米非司酮(生产企业: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02)+米索前列醇治疗(生产单位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68),服用米非司酮36小时后,空腹服用0.6mg。
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后的干预效果,记录引产成功率、阴道分娩率等数据;记录两组患者分娩的各项指标,包括使用药物至临产时间、总产程、产后24h的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统计患者药物安全性等指标。
使用SPSS 23.0软件,孕妇的引产成功率、阴道分娩成功率等计数资料用卡方值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值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产妇的引产成功率以及阴道分娩成功率等数据显示,实验组整体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资料见表1。
表1 引产成功率与阴道分娩成功率(n,%)
两组产妇的分娩指标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妇使用药物至临产时间、总产程、产后24h的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等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分娩指标
根据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以发现,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资料如表3所示。
表3 药物安全性评价(n,%)
目前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高龄产妇数量增加,妊娠期间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临床上为保证胎儿与母体的安全,在妊娠晚期对于任何有不适合妊娠的情况,应该让胎儿尽快脱离不良孕妇环境,这是保证胎儿与产妇安全的关键。所以在临床上,针对无剖宫产指证却有必要终止妊娠的产妇需要实施引产,但是引产本身具有复杂性,其中产妇的宫颈成熟度则是决定引产成功率的重要指标,一般研究认为,足月妊娠低宫颈评分的患者引产难度更大,发生风险事件的概率较高,这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3]。医学界将宫颈评分作为评价产妇宫颈成熟度的重要标准,一般宫颈评分大于8分的情况,则引产成功性较高;若低于6分,则会造成引产失败甚至危及产妇与婴儿的安全。所以针对足月妊娠低宫颈评分产妇,在引产期间必须要采用多种方法加快宫颈成熟,在确保宫颈状况满意后再实施引产。
缩宫素是临床提高足月妊娠低宫颈评分的有效方法,该药物可维持孕妇子宫有规律的收缩,在妇产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与子宫平滑肌特异性受体之间的结合,可在短时间内产生宫缩效果,并达到刺激子宫收缩的目的,实现分娩。但是在用药期间需要合理调整缩宫素的用量,例如在本次研究中,对缩宫素溶液的每分钟滴注量进行严格限值,直至正常宫缩。所以在临床治疗期间,需要重点关注产妇的子宫的收缩频率与收缩强度等。但是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单纯使用缩宫素可能无法取得满意效果,例如缩宫素虽然起效时间短,但是对于部分情况严重产妇可能无法满足治疗需求[4]。因此寻找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称为医学界关注的重点内容。
本文针对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可知,实验组产妇在接受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干预,产妇的引产成功率、阴道分娩率等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同时表2资料可知,实验组孕妇的使用药物至临产时间、总产程、产后24h的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等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在临床上具有满意效果。
通过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作为一种公认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米非司酮作属于炔诺酮衍生物,为常见的孕激素受体拮抗剂,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该药物对于女性的垂体促性腺系统、子宫内膜以及卵巢等生殖系统状态有直接影响,例如,该药物通过抑制孕激素合成酶3α-羟基甾醇脱氢酶的活性,加快黄体溶解;米非司酮对于子宫内膜与宫颈有直接作用,该药物能促进子宫内膜的周期变化,通过抑制子宫因孕激素刺激而造成的白细胞抑制因子,提升子宫容受性。米非司酮能够阻断糖皮质激素受体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达到抑制胸腺以及骨髓淋巴细胞凋亡的功能,因此能够强化人体免疫功能。而米索前列醇可以直接作用于人体的宫颈成纤维细胞上,影响葡胺聚糖等物质,当葡胺聚糖成分发生改变之后,可以促使肌质的葡胺聚糖的成分从以硫酸软骨素为主转变为以更亲水性的透明质酸为主,从而使宫颈软化,这也是该药物可以用于足月妊娠低宫颈评分引产患者临床干预的重要原因[5]。除此之外,该药物还具有提升子宫肌层兴奋度的作用,维持子宫有节律的收缩。因此在临床上,针对足月妊娠低宫颈评分引产患者的特殊性,在常规干预方案的基础上使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干预成为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点。
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产妇接受了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的干预模式,充分发挥了两种干预方法的优势,其中缩宫素治疗能够产生持续的药理作用,加快子宫平滑肌收缩,因此可在短时间内取得满意效果,而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的治疗干预方法则能够强化宫缩的效果,这对于缩短总产程的意义重大。从表2的数据可发现,实验组产妇的总产程为(6.73±1.09)h,低于对照组的(9.77±1.42)h,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论证了联合干预方法的先进性。
同时对于足月妊娠低宫颈评分引产而言,药物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根据本文的相关数据发现,实验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该药物的安全性较高。这可能与两种药物的药物动力学特性存在相关性,其中米非司酮的半衰期超过24小时,经人体代谢后可成为去甲基化、双去甲基化以及羟基化物,与人体的亲和力较高。并且米非司酮主要经粪便排除,尿液排出量不足10%,对人体肝脏、肾脏的影响不明显。而米索前列醇在口服用药后,其15min内即可达到血药峰值,半衰期短,对患者身体的影响不明显。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妊娠时间的增加,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显著提升,所以为满足足月妊娠低宫颈评分引产患者临床干预的要求,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用药量,这是降低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有效方法。而根据临床实践发现,大部分患者在接受米索前列醇治疗后可能出现发热现象,这可能与前列腺素本身属于致热源有关,针对该现象不需要做特殊处理,停药后患者症状可自行缓解[6]。最后为保证用药安全,阴道给药优于口服用药,采用序贯阴道放置法药物吸收快,成功率高,副作用少,阴道给药前擦去阴道分泌物可延缓米索前列醇的吸收,防止子宫收缩过频,这是未来足月妊娠低宫颈评分患者引产时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综上所述,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在足月妊娠低宫颈评分引产中的效果较好,与常规用药方案相比,本文所介绍的用药方案对于提升引产成功率、阴道分娩成功率的意义重大,并且该方案兼顾患者用药安全问题,在临床上的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