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针对设计类课程,从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实施途径展开分析,理清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提出了以OBE教育理念为核心的课程思政建設方案,并构建了课程的评价体系,以期能够在设计类课程中有效开展思政教学。
关键词:课程思政;设计;OBE;线上线下混合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3)10-0107-03
背景分析
设计类课程强调通过设计理念、原则与方法及实践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的作品。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相关课程,并以通识课、专业课或选修课等形式存在。笔者发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侧重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教学,忽略了对学生价值观、文化素养和情感价值的培养,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比较模糊,思政元素与课程知识没有充分融合,思政内容的接收比较被动等。基于此,笔者提出以OBE教育理念为核心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深入梳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分析课程思政元素,探索课程思政新举措,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工匠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等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点相融合,实现思政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统一。
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1.OBE成果导向教育
OBE教育理念是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这里所说的成果是学生最终取得的学习结果,是学生经过一个阶段时间学习后能达到的最大能力。它要求学校和教师应先明确学习成果,配合多元弹性的个性化学习要求,让学生通过学习过程完成自我实现的挑战,再根据成果反馈改进原有的课程设计与教学。OBE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合作学习,学生之间通过团队合作、相互探讨等方式开展学习,而教师则通过示范、评价、反馈等策略引导、帮助学生达成预期成果。
2.以主题设计为主导
在OBE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笔者所在课题组尝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深度挖掘蕴含在知识体系中的思政元素,细化教学目标,制订教学主题,围绕主题设计课程思政案例库,并将其作为在线开放平台的自建课程补充,促进线上、线下教学的深度融合,同时改进教学评价机制,提升思政教学效能。
以OBE教育理念为核心的课程思政建设
1.教师思政素养提升
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的知识外,还要有敏锐的思政意识,时刻关注国家的政策导向,关心学生的文化取向,找准课程思政的切入点,有效拓展课程思政的广度和深度,进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升道德修养,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
具体措施:积极组织课程思政教学研讨,邀请思政教师、专任教师共同探讨课程思政要素融入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考核方式,提高教师团队的思政教学水平;鼓励青年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比赛,提高教学能力。
2.课程思政建设方案
笔者所在课题组尝试以学生为中心,探索“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强化”的个体个性化培养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如图1所示。
课前:借助在线共享开放平台自建课程“多媒体技术应用”,发布任务,设置讨论话题,收集疑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初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中:以案例为主线,展示、分析、探讨相关设计,剖析案例中隐含的思政元素,设计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将价值塑造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教学中。
课后:围绕课程知识点,设计主题作品,交流设计心得,分享设计思维创新过程,强化思政内容。
具体体现在以下环节中:
(1)课程教学目标制订。除了制订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外,还要加入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倡团队合作意识和设计原创意识,体现引领学生建立科学探索精神,了解设计规范等。
(2)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充分挖掘课程内容的思政元素,结合当前时政焦点,关注文化传承,聚焦民生。对于实践性比较强的内容,可以从选择相关的案例和素材入手,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制作思政教学案例,使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育人同步发展。同时,在主题案例设计中坚持以美育人,欣赏名家设计师作品,结合中华民族元素,引导学生进行自觉传承和弘扬,增强文化自信。依据OBE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结合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实现思政元素的穿插。部分教学设计如下表所示。
(3)课程教学环节。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依托在线开放平台自建课程,学生自主学习理论知识与技能,课堂教学展示、分析、探讨课前设计的融合思政元素的教学案例,达成思政教育与知识传授的相互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电子极域教室或者学习通、雨课堂等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使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4)课后实践与总结。笔者结合教学内容和当年的计算机设计大赛主题设计相关的案例,充分发挥“做中思”的德育功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互助互学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同时,根据教学知识点,利用学习通平台设计讨论贴,总结和分享设计心得体会。
(5)课程思政的考核评价。课程评价重视动态过程评价、形成性考核。课程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在实践性非常强的设计学课程中如何结合课程思政客观、公正地评价课程的学业成绩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在具体实践中,对于开放性比较强的设计笔者推荐采用学生互评的形式,以此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和思维拓展,而对于思政的评价,可通过问卷、心得体会等形式谈学习收获,再结合课堂互动参与、线上学习等情况共同评定学生该课程的综合成绩。基于OBE教学理念,笔者构建了课程教学与思政教学相融合的评价机制,如图2所示。
3.典型案例
笔者在字体设计一课中通过欣赏名家字体,介绍字体应用场景、文字蕴含的意义,以方正字体侵权案培养学生的版权意识,鼓励学生进行原创设计。同时,在相关班级就布尔运算和字体设计开展了讨论,80%的学生参与了活动,对自己的设计体会和创新过程进行了分享,并相互点评,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通过相互欣赏拓宽视野。在收集的作品中,有些不乏创意和想法,作品质量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结语
在设计类课程中开展基于OBE的课程思政,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设计能力,为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职业素养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强化了设计素养与文化底蕴,建立了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在之后的其他设计类课程与实践类课程中,会自发地将这种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之心运用到自身的专业设计实践之中,不断地在实践中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丹,曹勇.课程思政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研究与实践[J].科研教育, 2022(05):40-42.
[2]戴少娟.高校课程思政的核心要素解构与系统集成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 2021(06):58-62.
[3]梅红岩,周军,佟玉军.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导论课程思政建设[J].计算机教育, 2022(05):59-63.
[4]田新志,王振铎,张慧娥,等.基于“OBE+思政”理念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01):180-182.
[5]赵威,李兵.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的实践探索[J].知识经济,2020(15):140-142.
作者简介:吕君可,女,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智能网络。
基金项目:2022年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