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项目式学习实践
——以Unit 7 Mr.Cool’s Clothes Store 为例

2023-06-08 01:12:26范晓晶龚纯洁
英语教师 2023年6期
关键词:文本教材探究

范晓晶 龚纯洁

引言

英语教育是语言教育,也是文化教育。英语教育中的文化分为本土文化、目的语文化和国际文化(Cortazzi&Jin 1999),其中本土文化即学习者自身的文化,在我国即中国文化。文化意识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堂中的文化学习无疑是提高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但是,以往的英语课程标准所界定的文化学习主要是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高洪德 2017),这也导致“中国文化失语”这一严重缺陷(从丛2000)。但随着全球化的纵深推进,语言的学习不再局限于学习目标语的国家文化,学习世界多元文化尤其是本族语文化至关重要。“通过英语向他人解释自己文化成了英语学习的重要目的。”(Mackay 2000)因此,印尼等一些非英语国家的政府要求英语课程承担弘扬本国文化的任务(文秋芳2016)。在此背景下,《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明确了“培育中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的课程理念(教育部2018)。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有着自身特殊的文化背景,而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在项目式学习理念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语言所蕴含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文明礼仪等,提高他们深度理解英语语言的意义及文化素养。基于以上种种,利用英语教材,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实现文化知识的输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当前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提高其综合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项目式学习的内涵和意义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一种探究型学习方式。梅德明、王蔷(2018)指出,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与学的方式,它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围绕一个主题或项目,通过创设自然、真实的情境,设置驱动型问题,让他们在现实的语言和交际环境中解决问题,有成就地体验,从而感受活动的必要性和意义。在项目实施中,学生需要对项目进行研究、选择、分析,并将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提炼。通过小组合作,学生有更多的交流、讨论和思辨的机会。基于项目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他们运用高阶思维进行深度思考,真正实现在“做中学”。因此,项目式学习作为语言学习及运用的载体,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交互、融合、循环的探究式学习过程,从而使其实现深度学习(胡欲晓2021)。

二、借助项目式学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实践

项目式学习是目前备受推崇的学习模式,也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借助项目式学习,通过构想提出、任务驱动、探究实施、成果展示、学习反思等五个环节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通过实践、体验、探索和创新最终实现语言和文化的内化,真正自信地运用英语呈现本族语文化,实现文化自信。

下面,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Unit 7 Section B Reading Mr.Cool’s Clothes Store 为例,具体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项目式学习的实施环节(见图1)。为了充分发挥项目式学习的优势,建议安排2 个课时。

图1

(一)项目实施前:立足教材文本,提炼文化概念

在英语课堂中,传统文化知识的项目化学习应基于教材,即项目探究的主题是基于教材的单元主题或话题。项目的开展和实施应贯穿整个单元,以解决教材学习和关联生活的真实问题为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将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内化落实到日常英语课堂中,才有可能从源头上解决“文化失语”的问题。因此,在项目启动前,教师要分析、研究教材,依据单元话题和文本内容挖掘背后的文化联系。

Unit 7 的单元话题是“购物”,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够简单地谈论商品的特征,掌握目标句型“How much...?”。本次的授课内容为该单元Section B的阅读课型。该文本是一则商品售卖的推销广告。依据教材文本,教师作了如下教材分析(见表1)。学生需要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了解广告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学会设计简单的广告。

在本单元授课之初,教师已经有意识地将文化植根于商品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有了商品即文化的具象化表现的意识。课前,教师播放了一则中国留学生在伦敦街头售卖汉服并大受欢迎的新闻,当他们看到包含中国元素的商品走向世界后大受好评,产生了初步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该环节将教材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巧妙结合。

(二)项目启动:聚焦学习目标,驱动文化任务

首先,明确项目主题。有了前期的背景铺垫,学生很快将关注点聚焦到商品流通也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途径上。结合当下背景,学生在讨论后商定本次项目实施的方式为直播间售卖有文化特色的商品,同时确定本次项目的主题为“我的祖国我代言”。

其次,确定项目探究的问题,用问题驱动项目的实施。问题通常需要满足以下三个特征:(1)学生是否对问题感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才能激发研究的欲望,并最终解决问题。(2)问题是否具有挑战性。根据学生的能力设置难度恰当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其潜力。(3)问题是否贴合课堂教学。只有问题贴合课堂教学,学生才能运用教材中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提升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才能真正发展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基于教材文本,兼顾语言和文化的教学目标,设计了如下探究问题(见表2):

表2

令人惊喜的是,本堂课中项目的驱动性问题“What do you want to sell in the livestreaming room?”和“How can you sell the goods in the livestreaming room?”不仅由学生自主讨论后得出,而且贴近主题。可见,项目式学习真正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激发了其学习内驱力。结合时事热点,直播间话题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后续项目的开展、实现预期的文化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项目实施中:参与探究活动,深化文化交互

项目式学习的过程包括“输入—内化—输出”环节,跨越课堂内外。

1.项目课内实施部分

在直播间“卖什么”和“怎么卖”的问题驱动下,项目实施之初是让学生激活原有认知,结合课外渠道的知识获取在班内讨论“卖什么”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包括茶叶、瓷器、丝绸、粽子等包含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商品。可见,他们对本次项目的主题有清晰的认识。

接下来,教师借助教材文本引导学生学习解决项目中“怎么卖”的问题,以输入学习为主。在该环节,教师作为引领者,引导学生分析教材文本,学习并掌握与广告相关的知识:(1)文本框架。通过分析文本结构,感受如何体现开头、结尾对广告的重要作用。(2)文本内容。通过阅读挖掘文本内容,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多角度、多维度地介绍产品的特性(见图2);如何用多样化的促销方式吸引顾客;如何在广告词中体现对顾客需求的考虑(见图3)。(3)语言知识。语言知识和技能是后续输出的基础,学生通过对文本词句的赏析,学习和操练基本词汇和句型,并提炼优秀的广告词。例如,at our great sale,at good prices,we have...for only...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此环节项目推进的过程中,教师对每一环节的处理都既基于文本又不限于文本,鼓励学生观察、发现、解读,最终探究和总结这些技巧。

图2

图3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已储备完毕。此时,教师播放了一段事先准备的直播间销售视频。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发展受年龄所限,提供范本以适当降低项目课外推进的难度,保持其学习热情。另外,通过视频让学生对教材中的广告文本和直播间销售的广告词之间的异同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即还需要一定的表演技巧。

2.项目课外实施部分

学生根据“卖什么”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伴组建探究小组,选定组长落实项目任务(见表3),推进项目实施。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微调。在探究学习开始前,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确保小组每个成员都明确自己的任务和作用。

表3

学生在整个项目探究过程中以目标为导向,围绕主题内容,利用书籍、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以不同的形式接触、学习和使用英语,同时通过查找与收集信息多角度、多维度地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更深入和广泛的认识。学生在项目实施中通过自主学习、协商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形式发展了搜集、利用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实现了“做中学”。此过程也是项目式学习中不断内化知识的过程。

(四)成果展示:迁移课堂内外,培养文化品质

此环节为该项目的第二个课时。各小组成员纷纷化身为主播,基于组内的发现和研究成果,在班内搭建的“直播间”内自信地用英语介绍有中国特色的产品,真正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各组的项目展示让学生补充和拓展了信息,对这些商品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教师组织全班进行小组互评,评价标准包括学习过程的完成度、组内合作配合度、探究项目主题的达成度等(见表4)。教师结合各小组成果展示时语言表达情况和所售商品的受欢迎程度作综合性评价。

表4

从课堂展示成果来看,各小组都高质量地完成了项目主题的探究任务,实现了依托广告文本,借助直播间卖货学习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项目目标。通过小组的项目呈现,学生认识、了解了中国的茶文化,也在英语课堂上第一次提及“丝绸之路”。最让人惊喜的是,有一组学生在成果展示中向大家介绍了因为出口陶瓷(china)成了中国的品牌,才有了China 逐渐成为西方人对中国的称呼。

(五)项目实施后:总结学习收获,提升文化素养

本课时学习后,教师指导学生对项目式学习的过程进行总结反思,并将广告制作成海报进行归档。值得庆幸的是,课堂上看到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侃侃而谈,对中国商品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可见文化认同已悄然植根于这些中国魂中。

结语

通过梳理已有相关研究,阐述借助项目式学习模式,通过构想、任务、探究、展示和反思等项目实施,引导学生在合作和探究中主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建构英语教材中文本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内在桥梁,建立文化自信和树立家国情怀,从而实现文化知识的内化,在英语教学中达到思政育人的学科目的。

项目式学习将学生了解、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变为主动探究式。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训练和发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小组合作的形式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了其学习效果。同时,这种学习过程让学生产生了极大的成就感。但要成功开展基于项目化学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还需要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周期,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实践机会,进一步丰富项目化学习菜单,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丰富其学习之旅,以获得更大的吸引力、更强的适切性和最优的学习效益。

猜你喜欢
文本教材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教材精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中等数学(2018年11期)2018-02-16 07:4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