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强度运动积极影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问题行为及心率变异性研究

2023-06-08 01:10张韧仁
中国体育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时段条目强度

苏 余,张韧仁,何 毅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又称多动症,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评判标准,主要分为多动冲动型、注意缺陷型和综合型3 类(Posner et al.,2021)。ADHD 儿童身体素质、生理机能、心理机能发育缓慢,且智力低于正常儿童(杨波,2021)。有相关报道显示,我国ADHD 儿童患病率为5.7%(舒瑶 等,2021)。ADHD 儿童的治疗与康复等健康问题已成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民健康目标的重点关注部分。

ADHD 儿童康复干预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药物控制(Lee et al.,2022)、生物反馈(许明超 等,2021)、体育锻炼(Groeneveld et al.,2019)等方面,长期药物治疗的副作用较大(Jiang et al.,2022),生物反馈治疗周期过长且时效性低(杨波,2021),而体育锻炼的平均效应量最高(Lambez et al.,2020)。体育锻炼对ADHD 儿童康复积极影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评估长期运动对问题行为的影响(苏余 等,2019),鲜见单次运动对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单次运动前、后和运动期间的生理状态监测的研究。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指逐次心跳之间所存在的微小差异(林华 等,2016)。运动与HRV 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长期运动(Hammami et al.,2017)、单次竭力运动(Isar et al.,2022)对HRV 的影响以及单次运动期间HRV 的变化(宋涛,2016)。HRV 可反映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ANS)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Dolezal et al.,2014)。ADHD 儿童的ANS 功能与正常儿童存在群体差异(Robe et al.,2021)。鲜见ADHD 儿童运动前、后、期间HRV 的监测研究,运动期间HRV 的变化有待进一步探究,以及HRV 作为运动干预时ADHD 儿童自我调节改善的生理指标是否合适有待验证。

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中等强度运动对ADHD 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运动前、后HRV 的变化特征和运动期间HRV 的时段差异。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3 名ADHD 儿童(男生10 名,女生3 名),年龄为7~11 岁,平均年龄为(9.00±1.15)岁;身高为115~145 cm,平均身高为(132.46±9.64)cm;体质量为16~48 kg,平均体质量为(29.46±10.63)kg。被试无广泛性的身体发育缺陷、儿童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无心血管系统疾病;均通过SNAP-IV 量表评分,符合实验要求,具体筛选过程如图1所示。本实验已获得被试本人及其监护人或重要他人同意,实验过程中被试的重要他人全程参与。本研究通过了四川师范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编号:2020LSTY01)。

图1 实验对象筛选过程Figure 1.Screening Process of Experimental Subjects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设计

为了探究单次中等强度运动对ADHD 儿童问题行为及HRV 的影响,被试完成1 次20 min 中等强度运动,并对被试运动前5 min、运动期间20 min、运动后5 min 共30 min 的心电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将实验全过程30 min划分为6 个时段,即t0(0~5 min)、t1(6~10 min)、t2(11~15 min)、t3(16~20 min)、t4(21~25 min)、t5(26~30 min)。通过对比ADHD 儿童运动前(t0)、后(t5)行为状态和HRV的变化情况,评价运动所产生的积极效应以及ADHD 儿童运动后ANS 的兴奋性。自变量为单次20 min 中等强度运动,因变量为问题行为、HRV 指标。

通过监测HRV 变化情况评价ADHD 儿童各运动时段的ANS 兴奋性,探究运动期间HRV 的时段特征。自变量为运动时段(t1、t2、t3、t4),因变量为HRV 指标。通过监测心率计算运动强度,中等强度运动的运动强度计算公式为:心率=(220-年龄)×(60%~70%)(刘阳 等,2018)。

1.2.2 预实验

ADHD 儿童进行20 min 中等强度运动。运动项目包括挥拍运动、台阶测试、10 m 折返跑、开合跳(Pan et al.,2019),其中挥拍运动、台阶测试、开合跳由节拍器控制,以1 个/s 动作节奏进行;10 m 折返跑以8 s 为1 个往返节奏进行;通过预实验对运动强度予以验证和确定,结果表明,运动项目简单、易操作、与运动强度匹配、仪器设备完好,被试能按要求执行。

1.2.3 研究工具和测评指标

采用SNAP 量表的汉化版SNAP-IV(Chinese version of Swan-son Nolan and Pelham,Version IV Scale-parent form,SNAP-IV)量表作为状态性评价工具,该量表是国内用于ADHD 儿童诊断的常见量表之一,量表共包含3 个维度26 个条目,其中注意力不集中9 个条目、多动冲动9 个条目、对立违抗8 个条目,Cronbach’sα系数为0.95(朱琳等,2020)。针对部分无法准确对被试进行状态性的条目,评价标准均达到了统一,实验前后保持一致,整个测试过程只进行客观打分。

采用芬兰心电图测试仪(Mega Faros 180)记录运动前、运动期间、运动后共30 min 的HRV,使用HRV-Scanner系统对参数进行分析。HRV 指标包括连续相邻正常窦性心动周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ms)、R-R 间期总体平均标准差(SDNN/ms)、总频功率(TP/ms2,≤0.40 Hz)、高频功率(HF/ms2,0.15~0.40 Hz)、低频功率(LF/ms2,0.04~0.15 Hz)、低频与高频之比(LF/HF)作为生理状态的测评指标。SDNN、TP 反映了变异的整体特征,RMSSD、HF 反映了迷走神经张力(副交感神经交叉作用),LF 主要反映交感神经张力,LF/HF 反映交感与副交感神经活动的均衡性。其中,RMSSD、SDNN 为时域指标;HF、LF、TP 为频域指标。

1.2.4 实验任务

被试完成1 次20 min 中等强度运动,运动项目依据ADHD 儿童的康复与体能训练,选择简单易行的挥拍运动、台阶测试、折返跑、开合跳(Pan et al.,2019)。运动中由节拍器控制运动节奏,实验助手引领并示范动作,依次进行挥拍运动、台阶测试、10 m 折返跑、开合跳,每个项目运动5 min,运动期间生理指标同步监测,同时,在运动开始前5 min 及结束后5 min 对被试行为状态进行量表打分。实验包括1 名主试、1 名助手、1 名被试重要他人,每日固定时间完成1 名被试的测试,测试前没有体育课或从事体育运动,身体状态符合实验要求。

1.2.5 实验流程

实验流程(图2):1)让被试监护人或重要他人熟悉实验流程,了解实验的基本要求及内容,知悉不会对被试产生任何负面作用,并签署实验知情同意书。2)实验前主试安排,告知被试实验开始后听从实验主试指令,需跟随实验助手进行同样的动作。主试在实验过程中重点关注电脑屏幕,电脑摆放位置不超过被试运动范围半径的5 m。3)电脑插入密码匙U 盘,每次实验开始前进入HRV-Scanner 系统创建被试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高、体质量。4)给被试贴电极片处用酒精擦拭,粘贴电极片,佩戴Mega Faros 180,如被试为女童,由班主任老师或科任老师(女老师)负责佩戴仪器。5)在运动前t0(0~5 min)对被试行为状态进行评价(生理监测同步):要求被试安静地坐到指定凳子上,主试根据被试实际状态及实验助手、重要他人的综合评价进行打分。6)根据HRV-Scanner 系统显示,5 min 的行为状态测评结束后,被试进行20 min 中等强度的运动,运动过程均分为4 个时段对生理状态进行监测(t1:6~10 min)、(t2:11~15 min)、(t3:16~20 min)、(t4:21~25 min)。运动结束后,实验助手引领被试立即就坐休息,并进行运动后5 min(t5:26~30 min)的行为状态评价,生理状态同步监测,该过程设置为t5。7)检查被试心电图数据,并下载数据参数到计算机,存U 盘备份。

图2 实验流程图Figure 2.Experimental Flow Chart

1.2.6 数据统计分析

使用SPSS 22.0 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数据均以平均值±标准差(M±SD)表示,运动前后(t0和t5)问题行为、HRV 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对比分析。运动期间4 个时段(t1、t2、t3、t4)的HRV 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对比,并通过Mauchly 球形检验对结果进行评估,不满足球形度检验则采用球对称Greenhouse-Geisser系数对分析结果进行校正,事后两两对比采用LSD 法。数据分析结果差异显著性水平设定P<0.01 为非常显著、0.01<P<0.05 为显著。

2 结果

2.1 运动前、后问题行为的变化特征

2.1.1 SNAP-IV量表总分

中等强度运动前(t0)、运动后(t5)ADHD 儿童问题行为SNAP-IV 量表总分情况分析结果显示:13 名ADHD 儿童运动前SNAP-IV 量表得分为(55.08±8.02)分、运动后得分为(40.08±4.42)分,运动后问题行为总分低于运动前,运动前、后ADHD 儿童SNAP-IV 量表得分差异非常显著(t=11.277,P<0.01)。

2.1.2 注意力不集中

中等强度运动前(t0)、运动后(t5)ADHD 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得分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前、后ADHD 儿童注意缺陷得分差异非常显著(t=9.157,P=0.000),运动后ADHD儿童注意缺陷得分低于运动前,具体表现在注意力不集中条目2(t=3.207,P=0.008)、条目3(t=3.742,P=0.003)、条目5(t=4.382,P=0.001)、条目6(t=3.207,P=0.008)、条目8(t=5.196,P=0.000)得分显著降低(表1)。

表1 运动前、后注意力不集中得分均值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Mean Values in Attention before and after Exercisen=13

2.1.3 多动冲动

中等强度运动前(t0)、运动后(t5)ADHD 儿童多动冲动得分情况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前、后ADHD 儿童多动冲动得分差异非常显著(t=13.885,P=0.000),运动后ADHD儿童多动冲动得分低于运动前,具体表现在多动冲动条目1(t=9.815,P=0.000)、条目2(t=6.743,P=0.000)、条目3(t=5.099,P=0.000)、条目4(t=4.430,P=0.001)、条目5(t=6.062,P=0.000)、条目6(t=8.832,P=0.000)、条目7(t=3.742,P=0.003)得分显著降低(表2)。

表2 运动前、后多动冲动得分均值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Mean Values of Hyperactivity-Impulsivity before and after Exercise n=13

2.1.4 对立违抗

中等强度运动前(t0)、运动后(t5)ADHD 儿童对立违抗得分情况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前、后ADHD 儿童对立违抗得分差异非常显著(t=5.730,P=0.000),运动后ADHD儿童对立违抗得分低于运动前,具体表现在对立违抗条目1(t=5.196,P=0.000)、条目2(t=3.411,P=0.005)、条目3(t=3.207,P=0.008)、条目4(t=2.739,P=0.018)、条目6(t=3.333,P=0.006)的显著降低(表3)。

表3 运动前、后对立违抗得分均值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Mean Values of Oppositional Defiance before and after Exercise n=13

2.2 运动前、后HRV的变化特征

中等强度运动前(t0)、运动后(t5)ADHD 儿童HRV 指标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后(t5)RMSSD、SDNN、HF、LF、TP等参数显著低于运动前(t0)(P=0.002、P=0.002、P=0.025、P=0.01、P=0.003);运动后(t5)LF/HF 与运动前(t0)不存在显著差异(t=-1.069,P=0.306)。表明中等强度运动对RMSSD、SDNN、HF、LF、TP 参数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抑制作用,运动后HRV 低于运动前(表4)。

表4 运动前、后HRV参数的均值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Mean Values of HRV Parameters before and after Exercise n=13

2.3 运动期间HRV的时段差异

2.3.1 RMSSD

中等强度运动期间4 个时段(t1、t2、t3、t4)RMSSD 参数的平均值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运动期间RMSSD 时段差异显著[F(1.575,142.981)=9.995,P=0.002]。事后成对比较显示:t1与t2、t1与t3、t1与t4,后者的RMSSD 低于前者,差异非常显著(P=0.000、P=0.005、P=0.004);t2与t4、t3与t4,后者的RMSSD 低于前者,无显著差异(P=0.683、P=0.202);t2与t3,后者的RMSSD 高于前者,无显著差异(P=0.744)。该结果及各时段RMSSD 参数平均数表明,运动期间t1时段的RMSSD 参数均高于t2、t3、t4时段,其中t2、t3、t4时段变化无显著差异(图3)。

图3 4个时段RMSSD示意图Figure 3.Schematic Diagram of RMSSD of Four Periods

2.3.2 SDNN

中等强度运动期间4 个时段(t1、t2、t3、t4)SDNN 参数的平均值通过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运动期间SDNN 时段差异显著[F(3,1337.241)=13.357,P=0.000]。事后成对比较显示:t1与t2、t1与t3、t1与t4,后者的SDNN 低于前者,差异非常显著(P=0.002、P=0.001、P=0.001);t2与t3、t2与t4、t3与t4,后者的SDNN 低于前者,无显著差异(P=0.626、P=0.361、P=0.636)。该结果及各时段SDNN 参数平均数表明,运动期间第1 时段的SDNN 参数均高于第2、3、4 时段,其中第2、3、4 时段变化无显著差异(图4)。

图4 4个时段SNDD示意图Figure 4.Schematic Diagram of SNDD of Four Periods

2.3.3 HF

中等强度运动期间4 个时段(t1、t2、t3、t4)HF 参数的平均值通过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运动期间HF 时段差异不显著[F(1.212,9550.385)=3.370,P=0.081]。事后成对比较显示:t1与t2,后者的HF 低于前者,差异显著(P=0.018);t1与t3、t1与t4、t2与t4、t3与t4,后者的HF 低于前者,无显著性差异(P=0.084、P=0.102、P=0.985、P=0.856);t2与t3,后者的HF 高于前者,无显著差异(P=0.977)。该结果及各时段HF 参数平均数表明,运动期间第1 时段的HF 参数均高于第2、3、4 时段,但仅有第1 时段和第2 时段存在差异,整个运动期间变化无差异(图5)。

图5 4个时段HF示意图Figure 5.Schematic Diagram of HF of Four Periods

2.3.4 LF

中等强度运动期间4 个时段(t1、t2、t3、t4)LF 参数的平均值通过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运动期间LF 时段差异显著[F(1.395,38126.568)=4.659,P=0.035]。事后成对比较显示:t1与t2、t1与t3、t1与t4、t3与t4,后者的LF 低于前者,差异显著(0.01<P<0.05);t2与t3、t2与t4,后者的LF 低于前者,无显著差异(P>0.05)。该结果及各时段LF 参数平均数表明,运动期间第1 时段的LF 参数均高于第2、3、4 时段且第3 时段过后出现第2 次显著下降(图6)。

图6 4个时段LF示意图Figure 6.Schematic Diagram of LF of Four Periods

2.3.5 LF/HF

中等强度运动期间4 个时段(t1、t2、t3、t4)LF/HF 参数的平均值通过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运动期间LF/HF 时段特征差异非常显著[F(3,53.214)=4.718,P=0.007]。事后成对比较显示:t1与t2,后者的LF/HF 高于前者的LF/HF,差异非常显著(P=0.001);t1与t3、t1与t4、t2与t3、t2与t4、t3与t4,后者的LF/HF低于前者,无显著差异(P>0.05)。该结果及各时段LF/HF 参数平均数表明,第2 时段LF/HF 参数显著高于第1 时段,运动至第2 时段时LF/HF 显著上升,而后第3、4时段开始下降且与第1时段无差异(图7)。

图7 4个时段LF/HF示意图Figure 7.Schematic Diagram of LF/HF of Four Periods

2.3.6 TP

中等强度运动期间4 个时段(t1、t2、t3、t4)TP 参数的平均值通过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运动期间TP 时段特征差异显著[F(3,930790.430)=3.221,P=0.034]。事后成对比较显示:t1与t4,后者的TP 低于前者,差异显著(P=0.014);t1与t2、t1与t3、t2与t3、t2与t4、t3与t4,后者的TP低于前者,无显著差异(P>0.05)。该结果及各时段TP 参数平均值表明,第1、2、3 时段TP 下降不明显,至第4 时段出现差异(图8)。

图8 4个时段TP示意图Figure 8.Schematic Diagram of TP of Four Periods

3 分析与讨论

3.1 运动前、后ADHD儿童问题行为变化特点

有关单次运动干预方案的研究,2018 年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发布的《美国人身体活动指南》提出了关于单次运动对认知功能和大脑健康的作用,这对单次运动干预方案促进认知功能(注意力、执行功能、信息处理等)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此前单次运动对认知功能和大脑健康的科学证据尚未成熟,因此一次性运动方案未被重视和选择(Chang et al.,2019)。单次运动方案干预后产生的积极影响能够持续维持数分钟,则表明干预具有一定的意义(Ludyga et al.,2020)。运动20 min 能够对大脑健康和认知功能产生效益,特殊人群(包括ADHD 儿童)相比于正常人群的效应量更高(Chang et al.,2019)。有学者开展了有关单次运动对认知功能和大脑健康的试探性研究(Tsai et al.,2021)。也有研究采用间隔10 min(王肖 等,2019)和20 min(李文川 等,2005)的方法进行了重复测量。本研究以单次20 min 中等强度运动为干预方案,采用间隔20 min 完成了2 次对ADHD 儿童问题行为测量,并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对立违抗为ADHD 儿童的问题行为评价指标。通过对比中等强度运动前、后ADHD儿童的问题行为状态,发现运动后ADHD 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对立违抗3 个方面明显改善,说明中等强度运动后ADHD 儿童在一段时间(5 min)内主动违抗被充分抑制,注意力稳定性显著提升,尖叫、乱跑、乱爬等行为显著减少,自我调控能力显著增强。

有关单次运动引起ADHD 儿童问题行为改善的机制,相关研究表明,ADHD 的主要问题症状通常与额部执行障碍有关(Fournier et al.,2020)。ADHD 儿童与正常儿童的脑拓扑结构在全脑网络和功能子网络层面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额叶功能(Gracia-Tabuenca et al.,2020)。额叶功能异常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对立违抗等病理症状,上述症状与执行功能密切相关(Silverstein et al.,2020)。运动可促进额叶功能发展(Jiang et al.,2022)。单次运动不仅能够激活前额叶皮层功能,前期研究还表明,单次运动一方面可能诱发疲劳,另一方面能诱导多巴胺释放,产生积极情绪,弱化消极情绪,进而促进认知的改善,执行功能的提升以及情绪状态的积极变化(张韧仁等,2013;Tsai et al.,2021)。提示,运动导致的上述生化反应、情绪变化、认知改善、执行功能提升积极影响ADHD问题行为的相关指标。也有研究表明,疲劳对注意力、情绪状态等存在负面影响(Krabbe et al.,2017)。鉴于此,本研究认为,ADHD 儿童问题行为相关指标的变化是由运动直接引起的。

综上所述,单次20 min 中等强度运动对改善ADHD儿童问题行为具有一定积极作用,运动后产生的积极效益能持续至少5 min,运动不仅能够较好激发ADHD 儿童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产生积极情绪,而且还能一定程度上抑制多动冲动的问题行为、弱化攻击性的负性情绪。

3.2 运动前、后ADHD儿童HRV的变化特点

HRV 的时域和频域指标能够反映ANS 活性水平,变异程度与心血管的调控能力成正比(王兴泽 等,2021)。不同HRV 指标所反映的问题指向具有一致性,ADHD 儿童对抗情绪、问题行为与迷走神经活动密切相关(Krasner et al.,2022),ADHD 儿童HRV 恢复水平可能低于正常儿童(张润竹 等,2018)。目前鲜见有关HRV 与ADHD 问题行为(包括指标或维度)之间相关性的研究,暂无文献直接报道HRV 与ADHD 问题行为之间的直接相关性系数。但有研究表明,HRV 的频域指标与ADHD 问题行为的注意缺陷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赵娜 等,2017);HRV与ADHD 问题行为的多动行为和冲动情绪显著相关(张润竹 等,2018)。故本研究推断,HRV 与ADHD 问题行为之间存在相关性。

本研究通过分析中等强度运动前、后5 min HRV 参数,发现HRV 时域和频域参数差异显著,时域指标(SDNN、RMSSD)与频域指标(TP、HF、LF)平均值显著低于运动前,是ADHD 儿童参与急性运动后出现的正常变化,与王兴泽等(2021)研究结果一致,运动或常规训练会使HRV 显著降低。中等强度运动后RMSSD、HF 低于运动前,提示,运动对迷走和副交感神经产生抑制作用;SDNN、TP 低于运动前,提示,运动后ANS 整体活性下降;LF 低于运动前,提示,运动对交感神经产生抑制作用;运动前、后LF/HF 保持恒定,提示,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均衡性的参数值始终保持平衡。本研究结果说明,中等强度运动使ADHD 儿童HRV 显著降低,原因可能是ADHD儿童生理状态的特殊性,运动前情绪和行为异常兴奋,使静息状态下HRV 水平处于较高水平,以及在运动后恢复阶段HRV 抑制时间延长(Robe et al.,2021),从而使HRV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3.3 运动期间ADHD儿童HRV的时段特征

本研究发现中等强度运动期间4 个时段(t1~t4)RMSSD 差异显著,t1显著高于t2,其余时段无显著差异,表明t2的RMSSD 显著下降后逐渐恢复,变化基本恒定; SDNN差异显著,t1显著高于t2、t3、t4,其余时段无显著差异,表明t2的SDNN 显著下降后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TP 差异显著,t1、t2、t3时段无显著变化,t4显著低于t1,表明t4时段TP下降到一个显著较低的水平。可见,运动初期HRV 水平出现大幅下降,主要表现为运动初期SDNN、RMSSD 和TP 大幅下降,运动期间迷走神经被抑制,使得HRV 整体特征保持在较低水平,应激后ANS 调节能力增强且逐渐适应运动强度,从而使HRV 保持在稳定水平,与宋涛(2016)、Vacher 等(2019)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本研究发现,中等强度运动期间4 个时段(t1~t4)HF无显著差异,仅t1时段显著高于t2时段,表明t2时段HF 显著下降后,随着运动的逐渐恢复,HF 处于稳定水平;4 个时段LF 差异显著,t1时段显著高于t2时段,t3时段显著高于t4时段,表明t1时段LF 显著下降后,t4时段再次显著下降;4 个时段LF/HF 差异显著,t1时段显著高于t2时段,其他时段无显著差异,表明t2时段LF/HF 显著上升,之后开始逐渐下降,直至稳定水平。可见,运动期间ADHD 儿童交感神经活动水平降低,副交感神经变化无明显差异,t2时段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均衡性显著上升,LF、HF均低于t1时段,说明交感神经张力大于副交感神经,但随着运动的继续,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均衡性逐渐保持平衡;而LF 持续下降,说明运动期间交感神经被抑制,副交感神经被激活。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解释了中等强度运动后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同时下降的情况下,LF/HF 保持恒定;验证了中等强度运动能增强ADHD 儿童自我调节能力,改善问题行为。王兴泽等(2021)研究发现,副交感神经的激活提示ANS 调节能力增强,从而提高受试者的自我控制能力,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运动期间HRV 时段特征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变,运动抑制了ADHD 儿童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活性,从而显著降低t2、t3、t4时段的RMSSD、SDNN、LF参数值;其中RMSSD、SDNN 的变化集中于t1时段,LF 的变化集中于t1时段和t3时段。然而,ADHD 儿童交感神经降低伴随着副交感神经的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激活,使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之比始终保持平衡,进一步揭示了中等强度运动带来的积极效应的生理基础,提示,HRV 可以作为测评运动干预ADHD 儿童问题行为效果的生理指标。此外,后续可扩大研究范围和样本量,完善可直接观测的心理和行为指标,延长对ADHD 儿童HRV 的监测时间,增加对运动期间行为和情绪的测评。

4 结论

1)单次中等强度运动能一定程度上弱化ADHD 儿童多动、易怒、对抗以及攻击等负性情绪,突出表现为有效改善运动后问题行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对立违抗。

2)单次中等强度运动能一定程度上降低ADHD 儿童HRV 水平,且运动期间呈逐步下降趋势,提示,中等强度运动可以通过增强ADHD 儿童ANS 功能的调节能力,而为其问题行为的改善提供生理基础。

3)单次中等强度运动在改善ADHD 儿童问题行为的同时,伴随着HRV 水平的相应降低,提示,HRV 可以作为测评运动干预ADHD 儿童问题行为效果的生理指标。

猜你喜欢
时段条目强度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四个养生黄金时段,你抓住了吗
Vortex Rossby Waves in Asymmetric Basic Flow of Typhoons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地埋管绝热措施下的换热强度
傍晚是交通事故高发时段
分时段预约在PICC门诊维护中的应用与探讨
基于DEFORM-3D的300M超高强度钢切削性能的比较
分时段预约挂号的实现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