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封面设计管理工作探析

2023-06-08 08:53丁玉娴
今传媒 2023年5期
关键词:著作权质量管理

丁玉娴

摘 要:图书的封面设计是涵盖材料、技术、艺术等领域的综合性文化创意活动。大部分图书的封面设计方案主要由出版社的美术编辑以及专业设计公司负责,也有一小部分图书的封面设计是由编、著者自己提供方案或成品。作为图书封面设计的管理人员,因为图书封面设计的来源复杂,在符合出版规范的前提下,如何一以贯之地保证设计的水平和质量,是管理人员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从图书封面设计的质量、版权、周期、用户管理等方面,对图书封面设计管理工作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关策略,旨在为提高图书封面设计管理工作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装帧设计;质量管理;著作权;绿色印刷;用户管理

中图分类号:G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122(2023)05-0074-04

一、引 言

图书封面设计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封面设计管理人员要根据图书类型的不同选择与之相匹配的设计公司并开具封面设计合同单,这是封面设计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在后续的工作中,不仅要负责封面设计师、责任编辑、作者三者之间的协调沟通,还要在设计方案定稿直至付型付印的全过程中,负责封面设计的质量、版权、周期、用户管理等监督工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以下简称“建工社”)出版的图书的封面设计,是由建工社美术编辑承担重点图书的整体装帧设计,其余均由专业设计公司负责。本文从封面设计的质量、版权、周期、用户管理等方面,对图书的封面设计管理工作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关策略,旨在为提高图书封面设计管理工作水平提供参考。

二、封面设计的质量管理

图书封面设计所涉及的技术和工艺相当复杂,封面设计管理人员兼任责任设计和质量管理双重角色,因此,把握好图书封面的设计方向和质量,对封面设计管理人员来说责任重大。

(一)把好封面设计质量关

1.以上级主管部门颁布的条例和相关规定为依据

以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图书出版管理规定》《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为准则,努力提高装帧设计(含封面设计)的理论认知水平[1]。

2.拓宽视野和思路,提升设计水平

建工社不僅每年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学习,还注重加强出版理论学习、业务学习,并组织美术编辑、设计人员定期到各大书店、图书展览会、行业门户网站获取国内外装帧设计行业的前沿信息,拓宽视野、开阔思路,不断提升封面设计水平。

3.完善和修订《图书质量保障体系》

为了进一步把好封面设计质量关,建工社在国家新闻出版署所颁布的相关条例和规定的基础上,参照社内相关制度完善了本社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装帧设计领域的理念、技术、工艺、材料等也随之发展变化,美术编辑、设计和管理人员也应及时参与相关制度的完善或修订,进一步提高建工社装帧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二)把好封面用纸质量关和环保关

封面设计采用何种工艺和材料,要综合考量整本图书的质量和环保因素。封面设计工艺和材料的取舍,就是在绿色印刷理念的基础上,对影响图书整体质量的综合权衡和取舍。对封面设计管理人员来说,在设计前端把好这两道关,是出版人的职业要求和责任自觉。

19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就提出了“绿色印刷”的概念。绿色印刷是指在材料和工艺、印刷和装订以及印刷废弃物处理环节,均应符合环保要求,即要达到污染少、节约资源和能源、废弃物易于回收再利用、可自然降解、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等要求。2019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出台了《关于推进印刷业绿色化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推进了绿色印刷在行业中的应用[2]。封面设计也属于绿色印刷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封面设计管理人员可以从材料和工艺上入手,把好质量关和环保关。

1.从封面印刷用纸上把关

封面印刷用纸主要有铜版纸、特种用纸两类。无论采用哪种纸张,封面设计管理人员都要充分考虑到封面的展开尺寸在全张纸或对开纸上拼版时是否遵循经济适用原则。平装书的封面展开尺寸计算相对简单,宽度只需考虑封面、封底、书脊,再加上左右印刷标记线即可,高度为开本尺寸的高度与上下印刷标记线之和(出血尺寸已含在标记线之内)。精装书的封面展开尺寸,其计算相对复杂———精装书的展开宽度为:开本宽度×2+书脊+槽位×2+飘口×2+纸板厚度×2+包边×2;展开高度为:开本高度+飘口×2+纸板厚度×2+包边×2。带勒口的封面展开尺寸,长度是在平装尺寸的基础上加上前后勒口的宽度即可,高度的计算方式与平装一致。无论是何种装帧方式,都要以其尺寸与所选纸张相匹配为原则,这样才不会导纸张的浪费。因此,建工社在进行封面设计之前,首先应在ERP系统中确定封面用纸;其次,在开具封面设计合同单时,还应向封面设计师明确标注封面用纸。如果封面设计师在尺寸上有特殊要求,须与建工社的封面设计管理人员、责任编辑以及作者沟通、协商,然后才能确定。

2.从封面加工工艺上把关

封面所涉及的工艺,除了精装、软精装、平装的分类方式之外,还涉及上光、压痕、凹凸、烫版(金、银、黑漆等)、模切、覆膜等加工工艺。针对不同类型的图书,本着“量体裁衣”、反对过度包装的原则,在工艺的选择上,封面设计管理人员既要满足作者和责任编辑的合理要求,又要符合绿色印刷标准。此外,应尽量避免无谓的封面印后加工工艺,因为每增加一道工艺,都有它所对应的材料“加放率”,用以补偿每道工艺所损耗的余量,从而加大材料的消耗,因此,即便所采用的材料符合环保要求,繁复的工艺也会造成材料和人工资源的浪费。

三、封面设计的版权管理

在封面设计合同单中,作者、责任编辑以及设计人员不仅对设计方案有着框架性要求,还会将正文中附有的部分图片作为参考性设计素材;如果没有此类素材,图片、图案的采用则由设计公司自定,但是,除了封面设计师自绘的素材之外,其余所采用的图片、图案必须有明确的版权来源。在选用字库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设计公司的知识产权意识、版权意识不强,则容易给出版方带来版权纠纷,影响出版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图片(图形)的版权问题

不少封面设计师对封面设计中所采用的“图片”的版权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只有摄影作品类的图片才具有著作权属性。实际上,广义的“图片”包含图片与图形,即美术作品、建筑图片、摄影作品、图形作品(工程及美术电脑绘图)的电子图片,这些都具有著作权属性。

1.所采用的第三方图形、图片,必须明确其来源并获得授权

未经授权的图片来源,一般是通过网络下载、翻拍、扫描等途径获得。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在著作权保护期内使用他人拥有的著作权作品时,除了《著作权法》规定的两种对著作权的限制之外,在获得使用许可的同时,还必须签订书面的使用许可合同。

2.明确已获得授权的图片的使用权益

从商业渠道购买所得、获得使用授权的图片,卖方也即授权方会对图片的使用范围、使用次数、修改、署名等作出具体的规定或约束[3];如果没有相应的具体协议,一定要取得版权所有方的特定许可,并且,要在获得正式的授权文本(纸质或电子签名)之后使用。

3.常见的侵权方式:任意修改已获得授权的图片

美术编辑或设计公司修改从商业渠道购买所得、获得使用授权的图片时,容易忽略由此带来的侵权后果。修改权属于著作权所有者,除非得到著作权所有者的许可,他人不得对图片进行诸如变形、镜像、改变色调和色彩模式等操作,否则就侵犯了图片作品的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二)字库版权问题及字体的使用规范

1.所用字体必须获得授权

除了封面设计师自绘的创意字体之外,设计公司必须采用出版方已获得授权的字库中的字体。由于网络上有着丰富的“免费”字库资源,因此,封面设计师在应用字体时,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但是,封面设计师并非法律专业人士,难以界定是否会造成字库著作权的侵权,很容易引起版权纠纷。现实生活中不乏被诉字库侵权的案例,甚至存在有些字库公司以“维权”为赢利目标的恶意起诉现象。因此,在明确权与责的同时,出版方与设计方都应尽到合理注意的责任,时刻绷紧字体版权这根弦[4]。

2.规范使用已经获得授权的字体

即使是已经获得授权的字体,也必须符合国家新闻出版署对字体使用的规范要求,避免使用繁体、笔画残缺的字体,以及对字体进行部分遮挡等行为。

2008年2月21日发布的《图书出版管理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图书使用的语言文字须符合国家语言文字的相关规定。此外,关于繁体字、异体字的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七条规定,可以保留或使用的有以下情形:文物古迹;姓氏中的异体字;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5]。

(三)封面设计(装帧设计)作品的版权保护

1.了解封面设计作品的著作权属性

在封面设计管理工作中,封面设计管理人员应充分了解封面设计作品的著作权属性,从而有效规避封面设计作品的著作权侵权与被侵权问题。

封面设计作品的著作权主要表现为:封面设计作品既是版式设计作品,也属于美术作品。首先,封面設计是一种版式设计。封面设计师在进行构思设计时,可以充分运用封面中的图片、文字、线条、色彩等设计要素进行版式设计。其次,封面设计又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具有鲜明的艺术性和显著性特征,具有美术作品属性。因此,版式设计和美术作品分别对标两种不同的著作权。

2.封面设计作品著作权的维权路径

封面设计管理人员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一方面要有效规避本社封面设计方案对他人的著作权构成侵权;另一方面要在本社的封面设计(或装帧设计)作品受到侵权时,能有效运用相关的法律武器进行维权。比如,版式设计受著作权中“版式设计者权”的保护;美术作品受《著作权法》第三条的保护;《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规定,不得对“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刻意混淆、模仿[6]。

四、对设计公司的用户管理

(一)对封面设计公司的周期管理

1.特殊图书周期优先原则

对有着明确周期要求的图书以及基金结项类用书,封面设计实行周期优先原则。建工社实行周期优先原则的图书,一般有春秋季教材、考试用书、行业会议用书、基金结项用书等。因此,封面设计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各设计公司的实力、规模及其正常生产周期,合理地将设计任务安排到相应的设计公司,从而确保设计任务如期完成。

2.普通图书的设计周期

普通图书的封面设计则依照正常的出版周期要求来安排进度。对于封面延期问题,封面设计管理人员可以月、季、半年为统计周期,从ERP里导出封面设计进度表,分析延期的原因并及时予以解决,避免问题积少成多,影响图书的正常出版周期。封面延期的原因一般有:封面设计师的档期问题、设计方案久未通过、编校环节出现问题等。因此,如何统筹、协调这些环节的生产进度,也是封面设计管理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3.结算周期的管理

作为甲方的出版方,有义务按照签订的设计协议,依据甲方的正常结算周期,及时核算封面设计公司提交的设计费用结算单。除了正常标准费用之外,因各种原因产生的其他费用,必须得到设计公司和责任编辑双方的确认,对此,封面设计管理人员不仅要在ERP系统备注栏里进行清晰的标注,还要在审核完毕后,提交下一审核环节。因此,及时处理封面设计费用结算问题,不仅是对封面设计协议的积极履约,也是为了满足建工社财务部门进行财务决算的需要。

(二)不定期组织业务交流,提升设计品质

1.点对点式的设计交流,搭建封面设计师、责任编辑、作者之间的沟通桥梁

在封面设计管理工作中,封面设计管理人员是封面设计师、责任编辑、作者之间沟通的桥梁。一本书的封面设计风格应如何契合、匹配该书的形式和内容,封面设计师需要准确把握责任编辑、作者的设计思路或意图,所以,进行线上或线下点对点式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2.多对多式的设计交流,组织各设计公司参加建工社“图书质量展”

建工社“图书质量展”每三年举办一次,每届展会都是由社内外的封面设计师自选近三年以来的作品参展,聘请由装帧设计专家组成的专家评审组进行现场评奖;评奖结束之后,专家们在装帧设计交流会上对获奖作品逐一进行点评。这种形式不仅使社内外的封面设计师获得了与专家近距离接触、学习、交流的机会,也拓宽了他们在书籍设计艺术方面的视野,促进了外界对建工社企业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对封面设计师准确把握建工社图书封面的设计方向和风格,具有重要意义。

(三)对封面设计公司的考核和取舍

1.量化考核指標,实施年度考核机制

首先,对当前与建工社合作的设计公司实行打分制。打分制,即细化考核指标,量化各项指标的分值。从整体设计实力、责任编辑和作者的口碑、服务态度、性价比四个维度对上一年度各设计公司进行打分排序,这不仅是保证设计质量的需要,也是设计风格多样化的现实需求———有些与建工社长期合作的设计公司,因为合作的时间比较长,其设计风格难免会固化或单调,因此,适时补充一些新的设计公司合作很有必要。

2.吐故纳新,适时补充新的设计公司

根据每年招投标的结果,适时与新的设计公司合作。对符合建工社考核要求的设计公司实行招标制,面向上一年度考核基本合格的设计公司进行招标。参与竞标的设计公司,严格按建工社关于投标的规范要求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标书;建工社本着公开、公平、公正、诚信的原则,确保开标、评标、定标及订立合同的全过程科学、规范,最终确定下一年度的合作设计公司。比如,建工社可以通过“考察+试用”的入围方式来确定新的设计公司。首先,实地考察初步符合相关资质要求的设计公司,重点放在该公司的规模、实力、人员构成和设计作品上,并对符合要求的设计公司进行试用,试用期暂定为一年;其次,在试用期间,设计方案和风格能够获得大部分编辑和作者的认可并被采用的,且设计周期也符合建工社的要求的设计公司,在试用期结束后可达成正式合作。

五、结 语

总体来说,封面设计管理人员应具备出版专业和装帧设计专业的职业素养。在出版业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出版物的编辑、校对、排版方式以及出版物的品类和形态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出版人应始终处于不断学习、自我提高的状态之中,这既是出版业融合发展所需,也是时代之需。

参考文献:

[1] 国家新闻出版署门户网站.出版管理条例(2016年修正本)[EB/OL].http://www.nppa.gov.cn/nppa/contents/309/5966.shtml,2017-12-16.

[2] 国家新闻出版署门户网站.国家新闻出版署等印发《关于推进印刷业绿色化发展的意见》的通知[EB/OL].http://www.nppa.gov.cn/nppa/contents/772/76551.shtml,2019-09-20.

[3] 张新建.出版物中图片侵犯著作权问题及其防范对策[J].科技与出版,2012(10):64-66.

[4] 李建伟,于洁旎.传媒设计字体使用“陷阱”和风险规避[J].河南科技,2020(12):94-97.

[5]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EB/OL].http://www.gov.cn/ziliao/flfg/2005-08/31/content_27920.htm,2005-08-31.

[6] 邹强,王景,匡腾.书籍装帧设计的多举措保护研究[J].中国报业,2021(16):68-69.

[责任编辑:李婷]

猜你喜欢
著作权质量管理
浅谈体育赛事与体育赛事节目
数字出版的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浅谈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美味也有“著作权”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