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高校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对策探索

2023-06-07 16:09陈莹曾少英
关键词:政治引领双一流对策

陈莹 曾少英

摘 要:人才是第一资源,高校是人才聚集地,高校在建设“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应坚持党管人才,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这对确保高校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加快中国特色“双一流”大学的建设进程、加速实现“人才强国”战略有重要意义。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要举好“一面旗”、落实“两责任”、稳健“三步走”、做好“四服务”,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关键词:“双一流”;人才强国;政治引领;政治吸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225(2023)12-0089-05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早在2002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2021年9月27日,习近平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领[2]。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单独作为一部分进行阐述,强调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人才是第一资源,高校是人才聚集地,教育部网站公布的《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显示,2021年全国共有高等教育专任教师188.52万人[3],高校专任教师是教书育人、科研产出的主要力量,高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吸纳,筑牢人才队伍的思政政治基石,引领人才坚定理想信念、深怀爱国之心、践行报国之志,有利于形成凝聚人才干事业的良好局面[4],从而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双一流”大学的目标,进而为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目标服务。

“双一流”大学建设是党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学的要求,近年来全国各高校在建设“双一流”大学目标中快速发展,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呈现构成复杂化、思想多元化、背景多样化等特点,为了吸引和挽留人才,各高校普遍采用提高薪酬待遇的方式来留住人才,但这并非治本之策,做好人才思想政治工作,增强他们对学校的认可度和归属感,对稳定高校人才,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5],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双一流”大学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新时代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确保高校办学社会主义方向的基础条件

高校肩负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人才是教书育人和科研事业的主体力量[6],是立德树人的践行者,其政治立场、思想意识、价值观深刻地影响着学生。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7]。高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武装人才,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吸纳,引导人才始终同党同向同行,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者和传播者,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做“四有”好老师,才能培养好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保证高校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

(二)是加快中国特色“双一流”大学的建设进程的必要条件

“双一流”大学建设是党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学的要求,建设中国特色“双一流”大学是我国高校的目标方向。中国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须遵守国际标准,但不可照搬西方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模式,而是必须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国情、与中国文化背景相结合,创建具有国际水平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8]。在“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中,各高校引进和培养了大量教师人才,高校教师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重要使命的中坚力量,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吸纳,才能实现人才“量”与“质”的统一,产出一流成果、培养出一流人才,加快中国特色“双一流”大学的建设进程。

(三)是加速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障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之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斗爭中,展现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伟大精神,坚持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广泛吸纳人才,使人才为党所用,才能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人才是发展之基、创新之本,政治引领是新时代发展“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吸纳,引导人才将个人理想融入到中国梦中,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加速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

二、新形势下高校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们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新时代赋予人才新的使命,也给高校人才工作提出新的挑战。目前国内外人才发展环境日益复杂,国内高校在建设“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力度引进和培养人才,积极探索人才政治引领和吸纳的有效路径,取得了一定成效[9],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相关部门多头管理,工作机制待完善

在坚持“党管人才”的基本原则下,高校的人才工作虽明确由党委统一领导,但在实际开展具体工作中面临党委组织部、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宣传部和人事处等职能部门多头管理和指挥的问题,各部门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了各自的工作模式,对人才的管理各有侧重但也有相同之处,应该如何完善工作机制,统筹协调,进行资源整合,加强各部门的分工合作,形成合力,是做好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工作的关键问题之一。

(二)重业绩轻政治,固有思想待转变

“双一流”大学建设对科研产出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部分高校的人才评价体系重在评价教学科研业绩,给人才提出了较高的教学科研业绩要求,而对思政政治和师德方面的考核流于形式,且教学科研等业绩成果易于量化,而思想政治方面缺乏具体量化和可操作的指标。在业绩压力的驱使下,人才易局限于全力投入到教学科研中,忽略了思想政治建设和理论学习,从而导致高校层面乃至人才本身对思想政治方面的提高不够重视。

(三)海外归国人才数量增加,党建工作难度加大

在经济全球化和人才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为吸引留学人才回国,我国不断完善引才制度[10],各地方政府和高校也纷纷出台政策吸引海外人才归国,在2022年9月20日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中,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刘锦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中超过八成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教师队伍国际化程度是“双一流”大学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各高校对标建设要求加大力度引进海外归国人才,近年来海外归国人才数量不断增加,海外归国人才虽在出国前有多年国内教育生活背景,对国内的主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内各项制度等有一定认识,但由于旅居国外,受国外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部分人员具有价值取向多元化、自我意识强等特点[11],这给高校的党建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进一步加强对海外人才的政治引领和吸纳是高校国际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党建氛围不够浓厚,宣传力度待加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高校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理论结合实际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在校园中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部分高校仍存在工作未能推陈出新、氛围不够浓厚、载体过于单一、宣传力度有待加强等问题[12]。并且,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许多高校扩展规模,多校区办学,人才工作地点分散,集中开展思政工作的难度较大。

三、探索人才政治引领和

政治吸纳对策

(一)举好“一面旗”

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学校顶层设计,加强理论武装,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高校人才政治引领和吸纳“一把手工程”,落实学校党委抓好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主体责任,建立高校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多部门协同管理的工作制度,在成立学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将党委组织部、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纪检、工会等部门纳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制定成员单位的职责,促进各相关部门有机统一,改变不同部门“多头管理”的现状,提高人才工作实效。

(二)落实“两责任”

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格局,在学校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成员单位的基础上,各二级学院成立本单位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担任,形成系统化的组织保障,严格落实学院党委书记人才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将人才引领和吸纳工作列为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党政共抓,加强人才工作的具体领导,使人才工作统筹得起、落实得下。

(三)稳健“三步走”

第一步,建章立制,夯基垒石。加强制度建设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保障,要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吸纳、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建立长效机制,使人才工作有章可循,促进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人才考核评价不应只重业绩,应紧扣“思想品德+能力+业绩”的评价标准,将思想政治表现和师德师风纳入高校人才评价考核体系,并作为评价人才的首要标准。引入“负面清单”,明确禁止行为,强化底线约束,在干部选拔、人才引进过程中切实把好政治关和师德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调学术诚信,加强对人才的思想引领。

第二步,加强政治吸纳,大力发展人才党员。扎实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加强“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把符合条件的学术带头人培养选拔为教师党支部书记,做好人才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加强党支部建设,将人才党员发展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在发展党员计划中单列高层次人才党员发展计划。建立人才党员信息库,主动出击发展人才党员,党支部书记加强与非党员人才的联系谈话,加大对人才的政治吸纳力度。建立海外归国人才数据库,掌握其思想动态,建立基层党组织一对一沟通联系制度,加强海外归国人才思想建设,发展海外归国人才党员。

第三步,实施人才培训计划,加强理论和实踐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人才专题读书班。通过培训,使人才深刻体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深邃含义和伟大力量。在教师入职培训、岗前培训、高层次人才培训班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必修培训专题之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铸造师魂。充分发挥高校所在省、市各类红色资源作用,组织开展红色教育,在人才中深入开展党建系列实践活动,使人才了解国情、校情,增强政治认同感和向心力。

(四)做好“四服务”

建立服务人才的长效机制,不断优化人才服务,增强人才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建设“双一流”大学同心同德迈向前进。

1. 服务人才沟通需求。加强党政领导对人才的联系,建立学校党政领导直接联系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院领导直接联系校级人才制度。由校领导和院领导定期联系人才,向人才宣传党的政策,了解他们的具体困难,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将“党管人才”政策落到实处。

2. 服务人才精神需求。加大人才典型事迹宣传力度,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在学校校报或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建立人才宣传专栏,定期广泛宣传报道人才先进事迹;定期开展优秀典型评比表彰活动,发挥典型引领作用,讲述好人才故事、传播好人才声音,树立人才榜样,带动群众积极向党员人才学习、向党靠拢。

3. 服务人才物质需求。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根据人才具体情况分档次落实人才薪酬待遇,使人才能够潜心学术、投身教学。进行绩效工资改革,将人才考核与绩效工资挂钩,按照人才不同的岗位类型设置不同的工资类型,合理设置海外归国人才和本土人才薪酬标准,使人才的积极性和潜在能力得到最大发挥[13],激励人才为科技和教育事业奋斗。

4. 服务人才生活需求。优化人才软环境,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解决人才子女教育、住房、配偶安置等服务保障关键问题,提升人才对党和学校的“归属感”。高层次人才往往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许多高校已经建立了附属学校,但质量参差不齐,高校应建立高质量的附属幼儿园、附属中小学,为人才子女提供优质教育,加大附属学校的软硬件投入,使人才子女不仅“有书读”,还要“读好书”;同时尽力为高层次人才配偶提供校内就业岗位,切实解决人才的实际困难,使人才真切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能够心无旁骛,为培养学生、建设“双一流”大学奋力前进。

结  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人才是第一资源,坚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高校是人才聚集地,加强对高校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对确保高校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加快中国特色“双一流”大学的建设进程、加速实现“人才强国”战略有重要意义。加强对高校人才的政治引领和吸纳,要举好“一面旗”、落实“两责任”、稳健“三步走”、做好“四服务”,确保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 [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gk_gbgg/moe_0/moe_8/moe_26/tnull_404.html.

[2]习近平出席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21-9-28)[2022-11-7].http://www.gov.cn/xinwen/2021-09/28/content_5639868.htm.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203/t20220301_603262.html.

[4]王志剛.强化政治引领和国家使命导向 加快打造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J].党建研究,2021(1):4-6.

[5]王祎.“双一流”背景下高校高层次人才思想政治工作困境及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36(5):106-111.

[6]冯身洪.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思想引领和政治吸纳的路径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20(18):33-35.

[7]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9(1).

[8]张洪亚.中国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文献回顾及进路展望[J].北京工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2):23-37.

[9]王芳.“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高校高层次人才党建工作的思考与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0):43-45.

[10]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EB/OL].(2016-03-21)[2022-11-7].http://www.gov.cn/xinwen/2016-03/21/content_5056113.htm.

[11]魏彬.高校归国留学人员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工作研究[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3):74-79.

[12]蔡列飞,石立特,陈莉琼,等.高校高层次人才政治引领现状浅析与思考[J].领导科学论坛,2021(11):152-155.

[13]张杰.制度激励 加快建设一流大学的人才成长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4(1):18-21.

(责任编辑:张晓)

猜你喜欢
政治引领双一流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新形势下党的对外工作“政治引领”的特色与优势
社会组织要发展 党组织要引领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的对策思考
建立关爱帮扶机制加强“两新”组织“班长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