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慧君
(安徽三联学院 外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既是学生跨文化获取文本知识的过程,也是西方价值观渗透并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思想的过程。在现代英语教学实践中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必不可少,其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大量语言材料和语言知识,还能开阔学生文化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而在传统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通常只关注阅读篇章中的背景知识、词汇、语法、句法、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的介绍与分析,且在分析阅读篇章材料过程中仅引导学生理解阅读篇章中的字面含义与文化背景等内容,缺乏对学生批评性语言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除此之外,教师尚未深入挖掘作者写作意图及语篇背后隐含运作的意识形态,如此一来,不仅使得英语专业学生缺乏文化信心,在受西方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出现严重的“西化”倾向,而且极易对学生意识形态变化与观念塑造产生负面影响,阻碍英语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批评话语分析作为新产生的一种话语分析理论,将其应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树立批判性话语分析意识、形成批判性话语分析能力,可有效增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深入分析英语语言,为学生英语阅读开辟全新视角。因此,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对于提升英语专业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创造力及解决问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1]。
要想对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展开研究,有必要先明确批评话语分析的定位、原则及方法,由此才能更加准确地定位研究对象。
1.批评话语分析的定位。批评话语分析又被称为“批评性语篇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诞生于上世纪70 年代,成熟于上世纪80~90 年代[2],旨在分析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揭示语篇如何发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势关系并为之提供服务。相对于传统语言研究,批评话语分析更加关注语篇产生的特定历史语境及作者所处的特定阶层,其自诞生之日起便为语言分析及语篇研究提供了全新角度和视野。根据M.A.K.Halliday 的系统功能语法和Fairclough 的三维分析模式可知,批评话语分析需要运用系统功能语法来分析英语篇章的语言结构,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分析作者与语篇之间的关系来明确语篇的生成过程,进而从历史背景及时代背景角度诠释语篇生成原因,以有效揭示语篇及语篇背后的权力意识形态。就批评话语分析而言,其主要研究以下三个基本问题:其一,语言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由于不同社会群体具有不同的语言社区,在此种社区模式下都有相应的话语规范和意识形态规范,因此,社会制度能通过语言形式使意识形态以非意识形态形式出现并获得主体接受[3]。其二,话语、控制与权力之间的关系。批评话语分析认为语言除了是交际的工具之外还是控制的工具,其可被用以调节人的思想和行为,因此,语篇全部都会受到社会和权力的制约,而批评话语分析不仅要通过语篇描述揭示意义,还要揭示意义形成的背景以及如何控制人们对社会和政治的评论。其三,话语和社会的关系。语言使用通常以特定社会语境为背景,其不能脱离社会实践环境而单独存在,同时话语对社会具有相应反作用,有利于构筑已存在的社会结构和物质条件。
2.批评话语分析的原则。批评话语分析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其一,以社会问题为分析关注点。相较于传统的社会和文化分析方法,批评话语分析更加注重以语篇中所体现的社会发展与矛盾为起点,关注社会问题个案。其二,强调权利关系在话语中的体现。话语的权利属性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话语内部的权利,即话语内部各参与者在话语中的权力争夺;另一方面是话语外部的权力,即进入或获得该话语的可能性,以及控制或改变话语规则和结构的能力[4]。其三,话语建构社会与文化。任何语篇都具有描写现实、构建社会关系和身份的功能,兼具描写世界和确定社会关系、身份的功能,因此,任何权力都想争夺该种话语权力。其四,话语涉及意识形态。语篇通常在表达事物和赋予主体不同角色过程中显现出阶级、性别、种族、文化群体等之间的权力关系,因此,话语在表达过程中带有特定的种族主义色彩、性别偏见等,并将其理解的社会实践当作常识,其中便蕴含着意识形态及背后的权力关系。其五,话语具有历史关联性。话语并不会凭空产生,而是特定时空语境下的产物,因此,话语分析需要以当时特定历史环境为背景。其六,文本与社会的关系需要由中介予以连接,即社会结构与语言结构之间的联系属于间接联系,需要由与特定场合或情境相关的话语实践规则来连接,由此才能使社会结构与语言结构二者相互作用。其七,话语分析具有阐述性。鉴于语篇阅读者在性别、年龄、阶层、思想及信仰等层面的差异,其对语篇中所蕴含的信息量理解也不相同,由此使得同一语篇可以有多重解读,进而导致话语分析具有相当程度的主观性,难以得出唯一正确的结论。
3.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其一,系统功能语法分析。M.A.K.Halliday 在构建系统功能语法时将语言分为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其中,概念功能即反映客观与主观世界涉及的事、人物,以及与之相关的时空因素,包括及物性和语态;人际功能是指语篇能表达作者身份、地位、思想及其对相关事物的判断等,包括语气和情态;语篇功能是指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如何将信息串联起来,同时还能标明不同信息实践的关系,主要包括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及衔接手段等[5]。其二,语篇体裁交织性分析。该方式更加强调话语实践的多产性和创造性,鉴于不同体裁所体现的意义具有差异性,同时也代表不同主体的利益和意识形态,因此,语篇体裁交织性更加关注作者对语篇生成的修辞意图,强调阅读主体在阅读篇章时对此修辞意图的理解。其三,话语历史背景分析。话语作为与社会实践密切相关的语言形式,同时也是与行为、权势相关的被制度化及规范化的语言形式,其并不会凭空产生,而是必须与社会实践历史相联系。话语历史背景分析作为批评话语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揭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增强大众对蕴含在话语中的政治信仰、价值判断及政治目的等认知具有重要作用[6]。
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批评话语分析既能帮助学生深入分析英语语言,也能为学生英语阅读开辟全新视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从而全面增强自身语言应用能力。
1.帮助学生深入分析英语语言。一般而言,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分析与理解程度直接决定其对语言结构及语言文化的掌握程度。传统英语阅读学习方法更加关注对语言内部结构的分析,多主张在分析文本过程中摆脱作者及背后的意识形态,且在学习过程中主张“多记是什么,少问为什么”的理念,虽然该传统学习方法能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词汇、语法、结构等内容,却忽视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对语篇的理解仍然仅停留于表面,与当前课程标准和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不相符,不利于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批评话语分析更加注重从篇章语言出发,通过系统性研究来深入剖析语篇背后的意识形态及作者立场,从而在揭露社会歧视行为的同时,从本质出发探寻话语是如何控制心智、塑造社会观念和喜好的方式。原因在于人的意识形态及认知模式一旦形成便难以改变,甚至会出现兼具隐蔽性与系统性的歧视行为。因此,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对英语阅读教学进行改革,能将批评话语分析方法运用于语篇结构分析、赏析等方面[7],既能帮助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学会鉴别文本背后所蕴含的文化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也能帮助学生具备批判、求证、思索及质疑的行为能力,进而逐步形成批判性阅读和思考习惯,提升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2.开辟学生英语阅读全新视角。批评话语分析更加关注话语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但鉴于话语主体往往难以充分意识到自身所处阶层的意识形态基础,使得话语中的意识形态通常不具有透明性,隐蔽的意识形态内涵不仅存在于语言的表意功能中,还存在于语言的人际关系功能中,由此使得各种权势关系通过语言形成控制作用,话语实践逐渐成为权势干涉与控制大众意识形态的目标,批评话语分析也日益成为获得公民权和民主权的重要前提。学生英语阅读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构成,传统英语阅读往往通过“语法—翻译”方式得以实现,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词汇量,提升学生英语表达能力,但由于未能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个人思考能力的提升受阻。基于此,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对大学英语阅读进行教学改革,能为学生英语阅读开辟全新视角,引导学生利用话语分析手段了解篇章背后隐含的权力结构和意识形态。需要注意的是,发展批评话语分析并不意味着要减少学生对英语语言技能的学习,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除了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英语应用技能外,还需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英语语言在社会关系中的意义。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学生英语阅读需要系统性描述语言结构并深入分析作者所处社会历史背景,结合自身学情现状考查英语词汇、语法等内容,进一步分析情态、语法等如何传递不同内容,以批判性思维领悟文章内涵及作者写作意图,识别篇章中的隐含意识形态意义[8]。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英语阅读教学作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增强学生文化素养,使学生成长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与行业需求的人才。而批评话语分析作为现代语言学研究的全新领域,旨在透过表面语言文字来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及语篇本身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在批评话语分析的视角下,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进行研究,旨在帮助学生在熟练掌握语篇中词汇、句法的基础上,运用词汇分类、及物性、情态、转换等方式分析语篇语言特征。这一过程既能帮助学生了解语篇文本的历史背景,也能帮助学生深度了解语篇内在含义,显著提升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批判性阅读能力[9],使学生能正确利用批判性思维将思考逐步进入深入、辩证并引向创新,自觉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对待西方文化,避免在实践中出现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现象,引导学生在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中提升英语专业技能。
为提升批评话语分析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中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需要在构建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英语阅读框架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批判性话语分析意识与批判性话语分析能力,具体包括引导学生做好阅读语篇的语境剖析、指导学生完成阅读语篇的主旨分析、提升学生对阅读语篇词汇与句法的掌握程度。
1.构建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英语阅读框架。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鉴于学生认知水平与接受能力的差异,加之英语阅读教学自身的特殊性,便需要构建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英语阅读框架,以增强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具体而言,可利用批评话语分析的三维分析框架,即文本研究、话语应用分析及社会实践教学,将其与传统阅读教学的阅读前、中、后三个阶段进行融合。
第一,引导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文本研究。文本研究主要发生在阅读中阶段,此过程需要分析词语表达、及物性、隐喻及情态。其中,词语表达中如果作者频繁使用某一词语表达,则能传达出该作者强烈的关注和背后所蕴含的意识形态。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其同样也是一种选择,很大程度上代表作者对事物或人物的视角与态度,反映施喻者的主观判断,因此,隐喻是批评话语分析中的重要分析范畴。及物性即阐明大众所见所为、所见所闻的过程[10],主要包括物质、心理、关系、行为、言语及存在过程,其中作者的意识形态取向直接决定施事者与受事者之间的位置,属于批评话语分析中的重要分析范畴。
第二,强化学生进行阅读话语应用分析。话语应用分析主要发生在阅读前和阅读中阶段,此过程主要包括预设、话语描述和连贯性。其中,预设展示语篇作者在文本中添加的各种暗示,目的在于使读者认为所描述的事件或行为理所当然,其中也蕴含作者的意识形态。学生通过语篇阅读能从深层次了解语篇的观点走向以及作者的社会身份,进而能促进对阅读篇章的理解。话语描述中作者采用何种转述动词、方式及被转述主体也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语篇的意识形态。例如,在阅读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写的关于环保问题的演讲稿时,使用具有差异性的动词及名词来表达美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在环保问题上的贡献,也能从侧面展示奥巴马对于不同国家关于环保问题的不同看法。
第三,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主要发生在阅读前和阅读后阶段,在阅读前阶段,通过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教学,不仅能引导学生完成从英语理论学习转变为英语应用学习,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新兴趣,并能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后续阅读,从而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在阅读后阶段,则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教学来引导学生挖掘阅读文本的内在本质,使学生能透过文本的表现话语来了解背后的深层次内涵,进而促使学生站在更宏观位置开展批评话语阅读,最终实现对学生英语阅读技能的培养。
2.培养学生树立批判性话语分析意识。第一,引导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从本质层面出发,语言和语篇并非独立和中立系统,其与民族、性别、阶级、时代等因素都具有紧密关系。对于当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而言,其仅能对学生英语语言基本技能加以训练,难以引导学生形成成熟且独立的英语阅读思维,导致当前学生容易被外语语篇中隐藏的意识形态影响。而为了避免上述情形的发生,大学英语阅读教师需要在传授基本英语技能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如何用批判性思维看待西方文化。因此,有必要培养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使其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关注语篇的社会属性和内在的意识形态关系,并意识到语篇属于一种社会关系。语篇阅读则是一种社会过程,并通过课程活动使教师引导学生自觉关注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和充当的社会角色,并将自身真正带入阅读实践活动中[11]。
第二,发挥教师批判性话语分析的榜样作用。大学英语阅读课程作为高校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是学生接触外国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大学时期是学生意识形态形成的关键阶段,过多接触外国文化和语言,不仅容易使学生出现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现象,还容易使学生的意识形态被语言所控制。而要想培养学生的批判性话语分析意识,教师的榜样作用至关重要,其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具备较强的批判性话语分析能力,对相关阅读文本知识的传授要具有灵活的辩证思维,并在宏观层面做好对文本语境、主旨、词汇以及句法的辩证性分析,以培养学生批判性话语分析意识。
3.培养学生形成批判性话语分析能力。批判性话语分析视角下,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进行改革的重要环节在于培养学生形成批判性话语分析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引导学生做好阅读语篇的语境剖析。根据批评话语分析理论观点,语言及语篇皆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而政治与社会、历史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学生要想具备批评话语分析能力需要做好阅读语篇的语境剖析。一方面,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理解语篇具体含义外,还需引导学生做好阅读语篇的语境剖析,为后续语篇态度、情感和认知的揭示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教师可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工作前介绍作者的社会身份及所处阶级,使学生意识到作者身份及所处阶级对语篇具有一定影响,并引导学生通过语境预测篇章后续内容走向,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剖析篇章背景来深度掌握语篇内容。此外,教师可通过要求学生对比相似篇章并注明篇章出处的形式,组织学生讨论作者主观意图与社会身份,实现对学生阅读语篇语境剖析的有效引导。
第二,指导学生完成阅读语篇的主旨分析。作者创作篇章的目的是通过各种词汇、句法的运用将自身想法和观点转化为文章中心思想,分析语篇主旨能充分揭示创作者的写作意图,展现创作者在创作语篇过程中的意识形态。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语篇主旨是作者想要传达的核心思想,可直接影响语篇整体表达的连贯性。因此,教师要想培养学生批评话语分析能力,还需引导学生分析阅读语篇主旨,带领学生进入作者的世界,感受隐含在语篇表面下的意识形态,从而提升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质量。
第三,提升学生对阅读语篇词汇的掌握程度[12]。词汇作为批评话语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作者对词汇的选择与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可反映其价值观。在英语语篇中,对于词汇的选择和使用除了能够表达作者的想法外,还可反映作者及所属阶级在话语中隐藏的意识形态和不平等权力关系[13]。因此,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对大学英语阅读进行改革,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加强对语篇词汇的理解,使学生能基于各种词汇的运用了解作者的意识形态与创作意图,进而能够更加辩证地看待英语语篇内容,从而作出正确判断,避免出现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现象。
第四,提升学生对语篇句法的掌握程度。立足于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对语篇文本中使用的句法加以名物化、被动化分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语篇的创作形态,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批评性分析。名物化作为语言中常见的语法手段,其通常是作者运用含义不清的句法结构来虚化原本想法,进而满足自身表达的需要。在含有政治元素的英语语篇中,作者常使用名物化语法手段来隐喻自身想法,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读者的意识形态。同时,在英语语篇中通常还会使用被动语态的形式来达到隐藏责任者、凸显受害者的目的。被动语态作为一种主体化策略,作者通常会将受害者放于主体位置,强化受害者从而弱化施事者,最终达到影响读者的目的。而无论是语篇中的名物化还是被动化的存在归根到底是服务于作者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因此,提升学生对语篇句法的掌握程度能帮助学生识别作者在创作语篇过程中如何构建意识形态,以更加辩证、中立的态度理解语篇内容。
在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进行改革,不仅能使学生有效鉴别英语语篇背后的意识形态,进而帮助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还能有效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技能,逐渐成长为符合国家、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英语应用型人才。在将批评话语分析应用于英语阅读中时,需要在构建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英语阅读框架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树立批判性话语分析意识、形成批判性话语分析能力,在提升批评话语分析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中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的同时,全面增强学生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