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君曼,蒋娟
(安徽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2)
新医科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实践与应用,也是构建健康中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战略蓝图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1]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以新医科建设为抓手发挥课程思政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新时代,国家赋予高校育人育才的重任,医学专业教师不仅要传播思想和知识,还要塑造医学生的灵魂和品格[2]。因此,在新医科建设过程中,高等医学院校必须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医风教育。当代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依托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更需融入医学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成效的综合提升需要深入探究专业教师的主体意识与责任担当,以破解问题为导向,立足医学院校践行课程思政的现实困境,探索改革完善之路,不断增强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
随着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政策文件的落地与推进,在医学院校践行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和重要意义被绝大多数师生所认可并接受。
1.持续激发专业教师提升核心素养的内生动力。专业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关键,其课程思政素养发展一直备受关注。作为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主动传授者,同时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高校教师担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不断夯实并提升自我核心素养。在医学院校,专业教师不仅要扎实掌握医学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养和良好的教学态度、创新意识等综合素养。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直接影响到高校育人工作的全面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直面专业教师在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的不足,对其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2.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卓越医学人才。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医学生肩负民族复兴、护佑人民健康的重任,其职业生涯的特殊性决定对他们的培育不仅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福祉,更关系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一系列国家卫生健康事业的规划与发展。大学是塑造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医学生不仅要读懂专业领域的“有字之书”,更要读好党情、国情、世情的“无字之书”。[3]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高校立德树人工作面临着更复杂的境遇和诉求,赋予了教师新的政治使命。[4]专业教师践行课程思政能够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培育其服务人民、敬畏生命的意识和品格,使其成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卓越医学人才,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3.稳步推进医学院校的新医科建设进程。新医科建设旨在以新理念、新技术和新布局有效提升卫生健康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护佑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新”不仅体现在与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科技革命最新成果紧密结合,还涉及到与理学、工学、人文等其他交叉学科相互融合。新医科背景下,作为建设主体的高等医学院校必须摒弃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改进课程体系设计,凸显学科的交叉联动性。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可以教育引导医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实践医学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拓宽医学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树立生命全周期和健康全过程的大健康视野,将科研精神、创新意识、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人文情怀和伦理道德融入医学知识教育、技能传授的全过程,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高质量推动新医科建设。
现阶段,医学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已进入由顶层设计到落实发展的实践进程。相较于思政课教师的热切期盼和协同配合,专业教师虽已意识到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却表现出有些“力不从心”。
1.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存在认识误区。医学本身就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双重属性的统一,若缺乏对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内在统一性的认识,就会导致育才不育德现象的存在。究其根源,部分教师存在以下认知误区:一是定势思维下的误解。认为立德树人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职责,自己只需把医学专业课教好,两者应各行其道。二是达克效应下的偏差。认为医学生专业知识庞杂、教学任务繁重,在课堂上实施课程思政会降低教学效率,影响学生对医学知识的学习掌握,从而陷入狭隘的专业主义。三是功利情绪下的抵触。认为课程思政建设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走形式,只有以目标为导向、可视化、量化滚动的业绩成果才能被绩效认可,缺乏教书育人的意识自觉。正是这些认知禁锢的存在,致使医学院校教师主体之间没有形成积极的、内在的、可持续的理念共识,课程思政的推行进展缓慢。
2.专业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有待提高。医学专业课蕴含着丰富的隐性思政元素,对专业教师从整体上驾驭课程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专业教师思政理论素养相对不足。医学院校专业教师更多是在医学领域潜心钻研,着重从专业视角对课程和教材进行理解与把握,容易忽略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积累。与人文社科类老师相比,教师获取思政知识的渠道更少,以致在课程思政设计实施环节出现挖掘不够深入、融合不够自然等问题,对“历史虚无主义”“物质主义价值观”[5]“重技术、轻人文”等非马克思主义观点无法有力回击。二是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相对薄弱。从教学设计层面来看,如何在既定的课堂时间内有机融入“大健康”“大医精诚”“仁心仁术”的思政元素,精心设计教案至关重要。临床医学教师除日常教学外还兼负治病救人的责任,教案设计时间和精力相对不足。从师生互动层面来看,医学专业师生的逻辑思维普遍较强,重理性轻感性,教师若采用灌输式教学难以引起共鸣,缺乏对学生个体化差异关怀,医学职业素质、批判性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培育不足。从语言表达层面来看,专业课教学侧重医学知识的传授和理解,对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和学生兴趣的吸引性关注较少,医学课程的隐性育人功能难以有效实现。[6]
3.医学院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亟需完善。当前,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体系虽已初步形成,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课程思政体系设计“碎片化”。专业课教学计划和大纲的制订既未充分考虑思政元素的统筹设计,也未探求医学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相较于专业课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内在逻辑性,教师在课堂上所运用的思政元素是相互独立的,不具有集成性和连贯性。二是育人师资队伍“零散化”。集中教育教学资源实现协同育人是提高课程思政实效性的关键问题,仅靠专业教师难以为继。基础医学教师、临床医学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与学工部门干部等各育人主体之间因知识结构背景不同,容易对育人机制产生分歧,致使形成各不相谋、各行其是的工作困局。三是评价激励机制“扁平化”。育人成效的评价并不是单一的定量指标,若设计的考核标准过于僵化,不仅难以帮助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育人价值形成情感认同,反而会带来思想负担。此外,部分高校奖惩机制不健全,大大削弱了教师践行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发展与学生培育共促共长的局面未能形成,掣肘了高等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
在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背景下,面对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诸多难题,医学院校应采取多种举措提升专业教师践行课程思政的意识、能力和综合素养,形成协同育人新格局。
1.强化专业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自觉。第一,加强示范引领,增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认知。高校教师要潜心治学、虔诚问道、悉心育人,并“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7]。从根本上讲,专业教师是否具有强烈的、自觉的课程思政育人意识,是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和基础。高校要结合教育部课程思政相关要求,树典型、立标杆,通过学习优秀案例成果、实地交流调研、推广先进经验等方式,直观展现医学生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医者精神和精湛医术培育的双重成效,使专业教师切实感受到课程思政改革的“共振价值”,激发自觉参与意愿。
第二,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提升课程思政育人的实践自觉。新医科背景下,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育具有仁心仁术的卓越医师,是既有精湛医术又能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的“大国良医”[8],专业教师真正担负着立德树人的责任和使命。通过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提高教师医学人文修养和爱国情怀,激发其内心深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认同感和使命感,在情感上引发共鸣,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吸收的转变,持续催生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源动力。
2.提升专业教师践行课程思政的育人能力。第一,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培训,提升教师的思政理论素养。高校要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对医学专业教师思想政治素养的培育。比如,举办思政理论大讲堂,邀请思政名师和医学专家同讲一堂课;动员教师积极参与培训,改善知识结构、拓展思政素质。基层教学组织要有序开展专题教学研讨,共同发掘所教医学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梳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价值引领间的融合契机,厘清专业课背后蕴藏的医学人文精神。比如,人体解剖学课程可结合人体器官捐赠背后的无私奉献、遗爱人间精神。专业教师自身要增强政治信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以敏锐的政治眼光和坚定的教育立场,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等多重视角为医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第二,加强课程思政实践的技能培训,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组织和设计能力。一是创新教学设计,加强医者仁心教育。综合采用悬念导入、回应问题、实例分析等方式,将教学内容从单一的医学专业知识、临床实操技能扩展为医学职业所需的科学素养、人文情怀和医患沟通能力,培育医者精神。二是增进师生互动,灌输启发相融合。课前利用雨课堂、超星尔雅等线上教学平台,以趣味互动机制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课中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互动研讨;课后补充思政内容作为知识延伸,缓解医学专业课时紧张的硬性问题。三是善用语言艺术,提升语言魅力。引导教师恰当使用语音语调、灵活运用词汇辞格、合理融入网络语言,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感,活跃课堂气氛;举办课程思政教学比赛、观摩示范公开课,在学习借鉴中提高教学的亲和力及吸引力;多讲临床实践和疑难病例中的人和事,把“敬佑生命、甘于奉献”的大道理渗透进现实案例,在情理交融中启智润心。
3.健全各专业课课程思政体系。第一,统筹设计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医学院校要认识到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紧迫性,把健全教学体系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着力点,系统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在宏观层面上,把课程思政改革融入新医科建设总体布局中,形成意识渗透、凝聚共识、方法总结、过程指导的总体框架,为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制度保障;在微观层面上,挖掘医学专业课中蕴含的特色思政元素,与学校校史相结合,与当地独特的医学人文资源相结合,打造一系列精品课程思政项目。在课程设置、学时安排和人才培养方案里把课程思政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注重人文与医学交叉学科课程的设置。
第二,加快组建协同育人的师资队伍。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需顶层设计、多方合力,构建常态化的领导责任机制、协同育人共同体和整合赋能平台。一是统一领导,建立党委领导责任制。由医学院校党政和职能部门牵头组成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落实主体责任,统筹推进,齐抓共管。二是破解“孤岛困境”,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9]。医学专业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学生辅导员加强交流合作,组建优势互补的协同育人小组。组内开展集体备课和研讨,从课前教学设计、课中教学方法、课后效果反馈等多方面系统提升;组外交流推广经验,营造传、帮、带的良好氛围,巩固提升协同育人成效。三是整合赋能,搭建线上线下平台。线上搭建医学领域思政资源平台,将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课程相结合。鼓励名师名家将优质教学课件、资料等上传至平台供师生互学互鉴。线下设置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和教学体验活动,推动教学资源从零散化向整合化、单一化向多元化的转变。
第三,完善健全育人成效的激励机制。一是完善课程思政考核评估体系。在学生、教师、学校各级评价指标中凸显育人评价要素,加大课程思政实践相关指标的所占比例,使医德医风教育和医学职业素养教育等课程思政育人要素成为评价标准的重要组成。二是改进结果评价标准。医学课程思政的评价应以发展为核心遵循,强调“过程—定性—发展”的师生综合评价。[10]对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学习、医学思政元素挖掘的投入工作量进行考核,而不是盲目地以结果作为评价标准,给教师增加不必要的教学负担。三是构建多元化的激励机制。在评价结果精准客观体现教师教学实效的基础上,以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奖惩标准。对于把课程思政建设流于形式、敷衍了事的专业教师及时采取惩罚措施,对优秀课程思政教师给予岗位聘用、职称评定和荣誉评选上的倾斜与鼓励,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医学教育质量关系到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前途。新医科建设征程中,更需注重交叉学科的知识背景与医学人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塑造医学生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受教育者能否同心合力共筑中国梦,关键在教师。[11]医学院校要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引路人作用,切实解决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发展的育人格局,为党和国家培养造就堪当时代重任的医学事业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