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驯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
青年工作观是指关于青年工作职能定位、主题方向、内容项目、路径方法和功能作用的基本理论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6月26日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6·26’重要讲话”)就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做出了新的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青年工作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青年工作观的新境界。如何深入学习研究“6·26”重要讲话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是青年工作理论界当前面临的重大任务。本文运用青年学概念与逻辑分析法,着眼于马克思主义青年工作观新思想的总结提炼,系统阐述“6·26”重要讲话关于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新理念新论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在“6·26”重要讲话之前,就分别于2013 年和2018 年同团中央第十七届、十八届领导班子进行过两次集体谈话(以下分别简称“2013 年集体谈话”“2018 年集体谈话”)。2018 年集体谈话指出,党中央的重大举措“推动”党的青年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推动”一词在语法上属于现在进行时,表明青年工作正在发生着变化。“6·26”重要讲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出了“党的青年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发生了深刻变革”[1]的新理念新论断,并把其内涵高度概括为一个“全面加强”和四个“更加”,即党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共青团的立身之本(坚持党的领导)和政治之魂(坚守理想信念)更加牢固,共青团工作方向任务更加明确,共青团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更加鲜明,共青团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更加积极健康向上,在广大青年群体中的形象焕然一新。学习研究“6·26”重要讲话,首先要认真分析研究这个新理念新论断及其包含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三次集体谈话都是在五年一次的团代会选举出新一届团中央领导班子后发表的,因而自然会对共青团过去的工作进行评价。2013年集体谈话对于共青团工作评价的关键词是“新发展”,即五年来的开拓创新和真抓实干使得共青团工作实现了新的发展。2018年集体谈话对于共青团工作评价的关键词是“新气象”,即五年来的大量工作使得团的精神风貌呈现新气象。“6·26”重要讲话不但对过去五年共青团工作做出了评价,而且第一次对新时代十年党的青年工作做出了评价。更为突出的是,不仅用了更多的话语进行评价,而且评价用语更强烈,肯定度也更高。“6·26”重要讲话对于共青团工作评价的关键词是“焕然一新”,即多年的共青团改革创新使得共青团干部的形象焕然一新。从“新发展”到“新气象”,再到“焕然一新”,这显示了新时代共青团工作和建设的不断创新发展,甚至是脱胎换骨。“焕然一新”四个字是对团干部很高的评价,也是团干部很大的光荣,更是团干部继续前行的动力。这四个字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共青团干部的充分信任,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殷切期望。
“党的青年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发生了深刻变革”的理论逻辑是,党的青年工作属于党的群团工作范畴,共青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党的青年工作的重大成就和深刻变革,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一个具体体现。这是我们理解新时代十年和过去五年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成就的逻辑起点。正是因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力推进青年工作,采取了包括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召开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和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 周年大会、制定和实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 年)》、部署共青团改革等在内的一系列重大举措,我国青年事业才能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党的青年工作才能迈入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改革发展新阶段。
“党的青年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发生了深刻变革”的实践逻辑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相关党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广大青年的积极参与下,各级共青团组织和广大共青团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切实履行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积极探索,真抓实干,使得团的工作和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共青团面貌发生了整体性变革。蔡奇同志代表党中央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致词对过去五年共青团不断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不断提升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等给予了高度评价。共青团十九大报告从政治建设、思想引领、服务大局、服务青年、大抓基层、外事工作、改革攻坚、管团治团八个方面,对过去五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总结,并特别指出,共青团经过全方位锻造和革命性磨砺,实现了宽领域、深层次的深刻变革,在全社会面前充分彰显了共青团的政治底色、群团特色和青春本色[2]。“锻造”和“磨砺”四字恰如其分、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共青团近年来改革岁月的艰辛探索及其形象再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就鲜明地提出“中国梦”概念,并于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重要讲话中,第一次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确定为“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讲话中多次阐述这个主题,包括三次集体谈话都突出地说到这个问题。2018年集体谈话第一次把明确青年运动时代主题作为党中央关于青年工作的七项要求之一提了出来。“6·26”重要讲话在2013年和2018年集体谈话的基础上提出,“把党的中心任务作为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主题和方向,是一百多年来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3]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主题方向的一个新理念新论断。
这个新理念新论断是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的发展,在以下四个方面都充分体现出青年工作思想理论的创新。
第一,“6·26”重要讲话在以前只讲“青年运动主题”的基础上增加了“青年工作”,把“青年运动主题”拓展到“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主题”,这体现了青年运动与青年工作两者在主题上的一致性。2013 年集体谈话提出,共青团工作要紧紧围绕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主题来开展。2018年集体谈话提出,青年工作要紧紧围绕、始终贯穿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主题。这两次集体谈话把“时代主题”用在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上,但用的词都是“围绕”,而“围绕”毕竟不等于“是”。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如何团结、组织、动员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要回答的重大课题,在谈到“时代主题”时,把“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并提。“6·26”重要讲话在这些重要论述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主题”这个概念。
第二,“6·26”重要讲话在以前只讲“主题”的基础上,增加了“方向”,一并提“主题和方向”。以前有“青年运动方向”的说法,最著名的是毛泽东关于“青年运动的方向”的著名论断,但是,通常没有“青年工作方向”的说法。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运动方向”概念。2019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把“青年运动的主题”与“青年运动的方向”并提,并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作为两者的共同内涵。“6·26”重要讲话在以上重要论述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方向”概念。这体现了青年工作与青年运动在方向上的统一性。正是这种统一性,决定了青年工作要坚持和把握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
第三,“6·26”重要讲话在之前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作为青年运动主题的基础上,第一次把“党的中心任务”作为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主题和方向。这体现了“党的中心任务”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内容同一性和逻辑一致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把党的群团工作界定为党组织动员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重要工作。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指出,要深刻把握当代青年运动的发展规律,阐明我们党与青年运动的关系,引导青年自觉地听党话、跟党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共青团要紧扣党的中心任务,团结带领青年在民族复兴征程上勇当先锋,使实现民族复兴成为青年运动一以贯之的恢宏主流。习近平总书记这三个重要讲话都隐含着“党的中心任务”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高度一致和有机统一。“6·26”重要讲话在这些重要论述的基础上,把“党的中心任务”作为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主题和方向,这突显了“主题和方向”的党性特征,也更具体有形,更容易转化为青年工作项目。
第四,“6·26”重要讲话第一次把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主题和方向作为“基本经验”。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地总结了共青团跟随党奋斗百年的四条历史经验。“6·26”重要讲话又提出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基本经验”。这个基本经验与共青团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在紧扣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上是高度一致的。这个基本经验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于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历史经验的把握更加成熟,也更为完善。这些经验是今后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基本遵循。
把党的中心任务作为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主题和方向的历史逻辑是,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主题方向始终从属于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一百多年来,共青团与党同心、跟党奋斗,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贯彻党的要求,依据党的中心任务,适时地调整、确立和完成自身的历史任务,团结带领广大青年跟随党不懈奋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作出了杰出的贡献”[4],成为党的忠实助手和可靠后备军。一代代青年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党在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在火热的实践中锻炼成长、奋斗拼搏,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先锋力量。从本源上看,共青团的行动方向与党的奋斗主题是高度一致的,这是由共青团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党与青年关系的真实体现,是青年事业与党的事业高度契合的客观反映。
把党的中心任务作为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主题和方向的现实逻辑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中心任务,也是青年的使命担当和共青团的职责所在。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立志做新时代好青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创造无愧于新时代新征程的青春业绩。共青团要坚决贯彻党的要求,把牢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主题方向,最广泛地把青年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激励他们立足本职、以岗报国,在实现党的中心任务中勇当排头兵和先锋队。可以说,“把党的中心任务作为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主题和方向”的这一新论断,不仅是对一百多年来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历史的科学总结,更是对新时代新征程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现实和未来的实践要求。
对青年的政治引领是指用党的思想理论教育青年,引导青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青年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为党育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对青年的政治引领是这一根本任务的核心内涵和基本路径。习近平总书记三次集体谈话都讲到青年工作的根本任务,一再强调要加强对青年的政治引领。
2013年集体谈话首次提出了共青团工作的“三个根本性问题”概念,要求共青团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摆在工作的首位并贯穿始终。该讲话指出,共青团只有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站在理想信念的制高点,才能做好青年思想引导工作。这表明该讲话虽然使用的是“青年思想引导”概念,但对青年政治引领的内涵做出了实质性的阐述。2018 年集体谈话从把握好共青团职责使命的角度,首次明确地提出了“加强对青年政治引领”[5]的命题,并对其内容做出了完整而深刻的阐述。这既包括要从保持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做好青年政治引领工作的重要性,也包括指出了青年政治引领工作做起来并不容易,因而要把握三个“善于”,即善于用青年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善于把线上互动和线下沟通结合起来,善于把思想政治工作同解决青年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6·26”重要讲话指出,青年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能充满希望;共青团要“着力加强对广大青年的政治引领”,把这项工作“摆在首位”,“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源源不断为党输送健康有活力的新鲜血液。”[6]这些重要论述对于青年政治引领工作,不只是再次强调,而且包含新思想,是新理念新论断。这样说是基于以下三点理由。首先,第一次提出要“着力加强”。这反映了共青团在青年政治引领上尽管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还有许多工作要继续做,因而需要给予更多的重视,花费更大的气力,务求更大的成效。其次,第一次把“新时代好青年”作为青年政治引领的重要内容,在继续强调理想信念的基础上,突出了青年在民族复兴、强国伟业中的担当和奋斗。“新时代好青年”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青年健康成长的新目标,也是共青团育人的新指引,因此,一旦融入青年政治引领工作之中,就能够进一步充实青年政治引领的内涵和载体。最后,赋予“为党输送新鲜血液”新的含义,第一次提出“健康有活力”,突出了培养的人是能够听党话、跟党走,并且是积极向上、充满青春活力、具有过硬本领的新青年。
“着力加强对广大青年的政治引领”的政治逻辑是,对青年的政治引领工作是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根本大计,因而必须下最大功夫抓实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青年政治引领工作,并不断赋予青年政治引领以新的内涵,是因为只有加强青年政治引领,才能促进青年一代团结在党的旗帜下,按照党的希望成长成才,建功立业。青年一代能够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能够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接好党的事业的班,无数革命先辈艰辛换来的光辉成就才不会付之东流,党的事业才能永葆青春朝气、持续兴旺发达。共青团作为党的青年组织,要坚持“政治学校”的社会定位,锚定为党育人的基本职责,引导广大青年认真学习党的思想理论,坚定地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为能够肩负起党赋予的历史使命的新时代好青年。
建功和育人是共青团的两大基本职能,而且共青团的育人也是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的,大多是通过建功得以实现的,因此,建功是共青团工作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三次集体谈话都强调,共青团要在党和国家中心任务上做出积极贡献,对共青团履行建功职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013 年集体谈话指出,共青团“必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7]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共青团“工作主线”概念,并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确定为共青团的工作主线。该讲话指出,共青团只有坚持工作主线,才能找准方向、发挥作用、体现价值。这深刻地阐明了共青团工作主线的内涵和意义。共青团把握工作主线,就要紧扣党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从中找到共青团工作的着力点,组织动员青年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2018年集体谈话第一次提出了“动员青年建功新时代”的命题。该讲话指出,当代青年的成长期和奋斗期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程是高度重合的,当代青年将成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因而是生逢其时、大有可为的。共青团要紧扣党和国家重大工作部署,动员青年立足本职,以岗报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功立业。“6·26”重要讲话着眼于充分激发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第一次提出了共青团要“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任务”[8]的新理念新论断。该讲话要求共青团组织动员青年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领域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对比习近平总书记的三次集体谈话,我们可以看到,第一,每次讲话都专门阐述共青团工作主线,都强调共青团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动员组织广大青年为党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而奋斗。第二,每次讲话对于共青团工作主线的阐述,都紧扣当时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实际情况,在具体内容上针对国家当时的重要安排和重点任务。
“6·26”重要讲话提出的“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任务”是一个新论断。这个新论断不仅比一般性地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加聚焦,更能够具体把握,而且强调共青团要主动地进行对接,而不是被动地承接。与这个新论断密切相关的组织动员青年投身现代化建设的五大领域,是一个新理念。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针对共青团工作系统地提出青年投身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领域。这五大领域中,“科技创新”在2013年集体谈话时就提到过,“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在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青年工作的相关讲话中也出现过,但“社会服务”“卫国戍边”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用在青年工作领域的新概念。五大领域的新理念,进一步明确了共青团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任务的重点领域。当然,这并不是说共青团只在这五大领域开展青年建功活动,但这五大领域无疑是优先和重点所在。
“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任务”的理论逻辑是,青年不仅是未来力量,也是现实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都是有生力量,在科技、军事、体育等一些领域更是“中坚力量”[9]。我国已开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在新征程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应该有更大的作为。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党和政府越要重视共青团作用的更大发挥,共青团越要激发青年一代的担当精神,越要组织动员广大青年为之顽强奋斗。
“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任务”的实践逻辑是,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作出的党和国家重大工作部署就是共青团当前最大的中心和大局。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肩负着更好地把青年团结、组织、动员起来,为实现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历史使命。“主动对接”要求共青团能够及时关注、了解和掌握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善于从共青团工作实际出发,找到共青团工作与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各级共青团组织要在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任务各个领域,采取符合青年特点、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能够有效动员青年参加的青春建功活动,通过各种劳动类、竞赛类、攻关类实践活动,动员广大青年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共青团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团管团,是近年来共青团建设的鲜明主题,也是党的青年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动力。“6·26”重要讲话提出要“纵深推进团的改革,全面从严管团治团”[10],这两个要求之前就提过,但是,该讲话第一次把两者作为一个完整概念一并提出,从而成为一个新理念。
共青团改革始于2015年7月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在2016年6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通过文献梳理发现,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共青团改革时提到“纵深”两字,在“6·26”重要讲话之前有过两次。第一次是2018年集体谈话在肯定共青团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后,提出要继续对准“四化”问题,拿出自我革命的精神,把共青团改革向“纵深推进”。第二次是2022年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要推动共青团改革向“纵深发展”。可见,在共青团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后,习近平总书记就及时提醒共青团要以自我革命的精神,继续推进共青团改革。仔细分析来看,这三次提及“纵深”的具体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最明显的是“6·26”重要讲话没有像2018 年集体谈话那样再出现“四化”概念。这是因为这些年共青团改革采取了许多切实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四化”问题,使得这个问题不再像前些年那样突出,尤其是“贵族化”“娱乐化”问题得到了实质性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说,同样说的是“纵深”推进共青团改革,但具体指向内涵是不完全相同的。
“6·26”重要讲话说的“纵深”推进共青团改革的实践逻辑是,在巩固已有增强“三性”、克服“四化”成效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基层团组织薄弱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重视基层团组织建设。2013年集体谈话指出,基层团组织薄弱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有效覆盖面不足问题依然突出,因而要求团干部主动深入基层,走进青年。2015年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提出,群团组织要面向基层,通过机关改革和机制改进,推动工作力量和工作资源向基层倾斜。2018年集体谈话指出,基层群团组织普遍存在“缺编制、缺经费、缺办公场所、缺工作人员”问题,因此,深化团的改革要体现在基层组织的整体活跃上,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改革举措落到基层,把工作力量和资源充实到基层,使基层真正强起来。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共青团的最大优势在于遍布基层一线、深入青年身边。“6·26”重要讲话提出,坚持夯实基层的鲜明导向,不断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可见,抓好共青团基层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这些年一再强调的重要问题。对比来看,“6·26”重要讲话说的坚持“夯实基层”的鲜明导向,与2018年集体谈话说的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存在明显的差异。“树立”意味着还没能做到,应该努力做到;“坚持”意味着已经做到了,但要继续这样做。“大抓”意味着还没有形成工作面,差距还比较大;“夯实”意味着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有了较好的工作基础,还需要继续加固。可以说,经过多年努力,共青团基层建设得到明显的加强,已经树立起“大抓”基层的导向,目前关键在于如何在“夯实”基层方面下更大功夫。
“全面从严管团治团”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新理念。在此之前,2018年集体谈话提出了“从严治团”概念,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了“严于管团治团”概念。在此基础上,“6·26”重要讲话第一次提出了“全面从严管团治团”概念。“全面从严管团治团”关键在于“全面”,核心在于“严”,基础在于“管”和“治”。“全面从严管团治团”的实践逻辑是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对标从严治党的标准,突出对团组织、团干部、团员的管理和治理,把共青团打造成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组织。这既是对各级团组织提出的要求,也是对各级党组织提出的要求。各级党组织要把团组织建设纳入全面从严治党的工作范围,对团组织从严管理和治理。各级团组织要自觉融入从严治党的整体格局,把从严治党的要求切实贯彻到共青团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六个方面的建设中去,努力形成能够更好地彰显共青团职能功能的管团治团工作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三次集体谈话都专门讲到团干部队伍建设。2013年集体谈话提出了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心系广大青年、提高工作能力和锤炼优良作风的“四个必须”要求。2018年集体谈话在再次强调“四个必须”要求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政治、思想、能力、担当、作风、自律上要强的“六强”要求。“6·26”重要讲话提出,广大团干部要“倍加珍惜为党做青年工作的宝贵机会”,“心无旁骛干好本职工作”[11]。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前两次集体谈话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团干部队伍建设的新理念。
“倍加珍惜”和“心无旁骛”属于对团干部作风上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重要讲话就要求共青团切实改进作风;2013年集体谈话提及团干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要求团干部必须锤炼优良作风;2018年集体谈话再次强调团干部必须锤炼优良作风,要求把新时代共青团的好形象树起来,保持清风正气和良好形象。2022年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要求团干部要培养担当实干的工作作风。可见,团干部的作风和形象是习近平总书记多年来特别关注、一再强调的重要问题。
“倍加珍惜为党做青年工作的宝贵机会”的政治逻辑是,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从事的青年工作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青年工作的战略属性。2018年集体谈话提出了“七个明确”,其中第一个就是明确青年工作的“战略地位”;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把青年一代培养造就成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任务”;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青年工作过去、现在、将来都是党的一项“战略性工作”。青年工作的战略性来源于青年工作对象的特殊性,这一点从2018年集体谈话可以看出来,因为该讲话讲到青年工作战略地位时,谈的内容都是“青年”如何而不是“青年工作”如何。这就是说,青年工作是战略性工作,是因为青年工作是面向青年的,而青年是党和国家事业的现实力量和未来希望。正因为青年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所以青年工作具有战略地位;正因为青年工作具有战略地位,所以我们党建立和领导共青团专门做党的青年工作。党章专门对党与共青团的特殊政治关系做出规定,这表明了共青团在党的20多家群团组织中的特殊政治定位。对于党章规定的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2018年集体谈话指出,这是很高的政治定位,体现了我们党对共青团的高度信任和殷切期望。共青团是党直接领导的青年组织,具有政治性,即“跟随党进行社会变革和国家治理、帮助党赢得和凝聚社会支持力量、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特性”[12]。共青团是一个具有很高政治地位的青年组织,因而共青团工作是一份值得珍惜的职业。团干部是为党做青年工作的,要充满光荣感和自豪感。“倍加珍惜”是团干部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心无旁骛干好本职工作”的理论逻辑是,共青团事业属于党的事业,共青团工作属于党的工作,共青团干部属于党的干部,因此团干部要安心团的岗位,专心团的工作。“心无旁骛”对于团干部来说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团干部大多数迟早会转岗,对于各级团组织的负责人来说转岗更快。有数据表明,团县委书记平均来说在该岗位上工作不满三年。毋庸讳言,有的团干部不能正确看待团的岗位,抱有工作几年就转岗的临时思想,极少数人甚至把它作为一个升职的跳板,有这种浮躁心态是不可能做好团的工作的。从底层逻辑看,团干部本质上是受党组织的指派而从事青年工作的,做团的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需要,本身就是在做党的工作。一个人在团的岗位工作多长时间,这取决于党的事业需要和党组织的工作安排。对此,个人只能服从组织,而不能进行所谓的自我设计。
“心无旁骛干好本职工作”的实践逻辑是,共青团干部要在贯彻落实党的工作任务上真抓实干。习近平总书记三次集体谈话都强调,共青团要“抓好落实”党中央要求。其中,2013年集体谈话指出,关于今后五年团的工作,党中央提出了要求,团十七大也作出了部署,团中央和各级团组织要抓好落实。2018 年集体谈话指出,关于今后五年共青团的工作,党中央提出了要求,团十八大也作出了部署,团中央和各级团组织要抓好落实。“6·26”重要讲话指出,关于今后一个时期共青团的工作,党的二十大做出了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有针对性地提出明确要求,团中央和各级团组织要抓好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抓好落实”,说明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无论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还是团代会的具体安排,都有赖于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的“抓好落实”。团干部只有“抓好落实”,才能把美好的青年工作蓝图变为现实。“心无旁骛”要求团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创造出实打实的青年工作业绩,为党的事业做出更多的奉献、更大的贡献。
“6·26”重要讲话提出“坚持党管青年工作原则”[13],这是继2017年《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党管青年”原则之后,青年工作领域又一个非常重要的新理念。
对于“党管青年工作原则”概念,目前青年工作理论界和实务界存在两种理解:一是把“党管青年的工作原则”实际上等同于“党管青年”原则;二是把“党管青年工作的原则”看成为一种不同于“党管青年”原则的新提法。笔者倾向于第二种理解,其理由有以下三点。其一,从相关用语的语法结构上看,“党管青年”具有与“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一样的语法结构,这些年谈及“党管青年原则”时,人们常把它与后两者对比,以突出其重要性[14]。“党管干部”“党管人才”都直接说“原则”,而不是“工作原则”,因此,如果这是指“党管青年”,就可以直接说“党管青年原则”,没必要加上“工作”两字。其二,从“原则”与“工作原则”两个概念的差异看,“原则”概念是指人们思维、说话和办事所依据的法则或准则,适用于做人与做事、理论与实践。这就是说,“工作原则”属于“原则”的一种。而且,“原则”不仅范围上大于“工作原则”,而且含义上处在更高的层面。“党管青年”不是普通意义、工作层面的准则,而应该是一种根本意义、战略层面的法则。其三,从这句话的上下文看,这句话后面紧接着的是“深入研究青年成长规律和特点,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建立和完善在党的领导下各部门齐抓共管青年发展事业的工作格局,支持共青团创造性开展工作”,这讲的是“青年工作”要如何开展,明显地指向“青年工作”,而不是指向“青年”。当然,以上三点只是一种概念与逻辑的学理分析。按照这三点分析,“党管青年工作原则”是青年领域继“党管青年原则”之后又一个重大原则[15]。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按照第一种理解,这也是一个新理念,因为“党管青年原则”在习近平总书记之前的公开讲话中也没有出现过。
“党管青年工作原则”的理论逻辑是,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攸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根据2015年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党的青年工作是党通过青年组织开展的青年工作,是党组织动员广大青年群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重要工作。青年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基础性和战略性工作,因此,党领导青年工作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和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制度,是各级党组织的重要政治责任。我们还应该看到,我们党建立和领导共青团做党的青年工作,是我们党的一大创举,也是我们党的一大优势。党的青年工作做得好不好,当然与青年工作者的奋斗相关,但关键在于党组织的领导。2018年集体谈话第一次提出,各级党委要拿出“极大精力”抓共青团工作,切实尽到“领导责任”。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各级党委要倾注“极大热忱”研究青年成长规律和时代特点,拿出“极大精力”抓青年工作。这两个“极大”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强化管好用好共青团组织的责任担当。
“党管青年工作原则”的实践逻辑是,通过党建带团建、党团队育人链条相贯通和青年工作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形成在党的领导下各部门齐抓共管青年发展事业的工作格局。2013年集体谈话指出,各级党委要认真研究解决共青团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及时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为团组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2015年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提出,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群团履职尽责的工作格局。2017年《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看待青年发展事业,营造党委加强领导,政府、群团组织、社会等各方面“协同”施策的有利于青年发展的良好环境。2022年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要求各级党组织要落实党建带团建制度机制。这些都是对“党管青年工作原则”的实践要求。其中,落实党建带团建,关键在于各级党组织要把党的青年工作摆上“重要”议程,经常研究解决共青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与党委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检验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党建带团建成效的标准是,党委能领导各相关部门给予共青团工作和建设以实际上的支持,统筹、调集必要资源和力量对青年工作实施“协同治理”[16]。
总之,“6·26”重要讲话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的历史方位和战略高度,着眼于充分激发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就党的青年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是马克思主义青年工作观的最新发展,为新征程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开辟了马克思主义青年工作观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