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君实 林佳丽 王若男 杨雪梅 舒 洲
绿色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武胜地处川东渝北嘉陵江中下游,境内河道长117km,素有“千里嘉陵,武胜最长”之称;辖区面积966 平方千米,人口约80 万,是四川典型的丘陵农业大县,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生猪调出大县,被评为中国蚕桑之乡、四川省优势柑橘生产示范县,获得“武胜仔猪”“武胜脐橙”“武胜金甲鲤”“武胜大雅柑”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近年来武胜坚持生态立县,确立了“2+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即优质粮油、优质生猪两大基础产业和武胜大雅柑、优质蚕桑、生态水产三大特色产业,重点打造晚熟柑橘基地、乡村旅游基地、绿色蔬菜基地、优质粮油基地、生态水产基地、生态黑猪基地、优质蚕桑基地等七大基地。本文以武胜县为例,基于武胜农业绿色发展做法及成效,分析武胜在农业绿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进一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推动县域农业绿色发展、助力嘉陵江流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参考。
一是发展“果—草—畜—沼—果”立体农业循环模式。武胜采用柑橘树下生草的方法,建立“柑橘、牧草”人工复合型生态果园,牧草喂畜或作为绿肥,畜粪入沼气池,沼渣还田培肥柑橘园土壤,沼液浇灌柑橘树,形成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促进农业物质和能源得到合理持久利用。二是发展“桑—蚕—菌—肥—桑”生态产业链循环模式。在蚕桑产业发展过程中,桑叶用以养蚕,桑枝做菌棒,菌棒用于培育香菇、猴头菇、木耳等食用菌,再将菌棒废渣、蚕沙通过堆肥、发酵等技术处理转化为生物有机肥,有机肥还田用于桑树和其他农作物的种植,实现了“桑—蚕—菌—肥—桑”的循环利用。三是发展“稻—渔”“稻—虾”等生态种养循环模式。武胜广泛推行在稻田里面养虾养鱼,稻为虾鱼供饵、遮阴、净水,虾和鱼产生的粪便为稻谷提供营养,在种养过程中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不仅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农田生态系统功能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四是发展种养结合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武胜坚持以种定养、以养定种,要求种猪场配套建设晚熟柑橘种植基地(按常年存栏量)不低于1 头猪/亩,商品猪场配套建设晚熟柑橘种植基地(按常年存栏量)不低于3 头猪/亩。推行“132”模式,即一套收集系统(粪污收集管网),三种处理模式(固体粪便堆肥、污水肥料化、异位发酵床),两种利用方式(就地、异地),建设粪污收集、处理、贮存、利用等设施设备,以实现种养循环和畜禽粪污资源利用,解决养殖场环境污染问题[1]。
一是推广节水节肥减药技术。武胜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引进自动化灌溉系统,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形成喷滴灌,定时定量浇灌果蔬种植园区,达到节水、节肥的作用,助力武胜果蔬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植物源、生物源农药和先进施药机械,推动专业化防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防止化肥污染土壤及水环境。二是推进“立体猪舍”节地项目。农业生产,土地是关键。自2020 年起武胜开始推广多层建筑的生猪养殖设施,采用种猪楼房一体化新工艺模式建设,猪舍实行全封闭管理,室内恒温,配备自动饲喂、自动通风控温、自动喷雾消毒系统,猪舍产生的粪尿采取固液分离的方式,从封闭的排污管道直接排入沼气池,再通过管道为果园提供有机肥,在节地增效的同时实现了粪污零排放。三是强化智慧农业支撑。武胜引进智慧农业支撑服务平台,结合气象数据、低空光谱图像、卫星遥感图像、物联网数据、历史作业数据等,建立起农场“天上—低空—地上—地下”的立体监测与作业模式。推动科技赋能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蚕桑产业引进智能养蚕机器人,替代人工开展取放蚕箔、自动石灰消毒和自动给桑等工作;大雅柑产业引进智能分拣设备,根据重量、外观和糖度等指标对柑橘进行自动光电分选,有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省人力成本。
一是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实施田块整治、建设灌溉与排水设施、修建田间道路等措施,合理划分和适度归并田块,平整土地,合理配套改造和建设输配水渠(管)道和排水沟(管)道及渠系建筑物,有效解决了农业生产的制约性因素,实现了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达到了旱能灌、涝能排、渠相通、路相连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二是着力提升耕地地力。重点开展土壤改良、障碍土层消除、土壤培肥等提升措施,推进土壤质地、酸化、盐碱化及板结等改良,通过秸秆还田、施有机肥、种植绿肥、深耕深松等措施保持耕地地力,确保农田持续高效利用。三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应用。改良品种搭配,采用杂交稻、杂糯种植新技术实现粮食增产,推广平衡施肥技术、优化施肥结构,推广轻型节本增效技术,实现增产增效。选用抗性强水稻品种,推广生物防控技术等,推动标准化优质无公害水稻生产。
一是建立县乡村分级监管机构。成立农(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股、农业(畜牧、水政)综合执法大队,对农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产环境进行综合监管。全县所有乡镇挂牌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并配备1~2 名专兼职人员,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农产品监管体系,并获评“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二是严格实施产地管理。开展产地环境治理与保护,大力开展农业投入品产地污染专项整治工作,建立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污染产地防治制度,清理回收产地废弃农膜60 吨。对全县生产基地进行普查与登记,与生产业主签订农产品安全生产责任书,建立详细档案,定期开展产地巡查活动,督促、引导业主建立保存生产记录。三是严格标准化生产。广泛开展标准化生产知识宣传培训,编制符合本县实际的种养殖技术规范。严控品牌建设产品品质,出台《“武胜大雅柑”区域公用品牌使用管理办法》,规定使用“武胜大雅柑”区域公用品牌的产品,应符合产地、品质、生产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要求,经核查由武胜县果树蔬菜技术指导站认定授权。四是增强质量安全监控。出台《武胜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手册》《武胜县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等17 项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开通“政府监管、企业管理、公共查询”功能信息平台,严格实行了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实现了产品生产、质量信息可追溯。
一是出台清洁生产补贴政策。实施有机肥使用补贴,印发《晚熟柑橘产业有机肥奖励考核验收办法》,实行前三年分别考核奖补。对新建粪污处理设施分不同种类按50~400 元/立方米的标准予以一次性补助。对新(扩)建生猪标准化圈舍按100 元/平方米的标准予以一次性补助。二是实施产业发展考核奖励。针对晚熟柑橘、优质蚕桑等地方特色生态产业,每年根据园区建设、设施建设、管护情况等实施以奖代补。制定晚熟桔管护考核奖励办法,同样实行前三年分别考核奖补。三是建立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推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家庭农场+企业”“专业合作社+企业”“分散农户+企业”等多种模式,实行反租倒包、企业保护价收购、全程技术服务以及物资扶持等联农带农措施,由企业与农户签订合同,企业为农户普及良种良法配套,农户为企业提供优质原料供应,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形成“市场牵企业、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链,增加农户参与农业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
近年来武胜农业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主要有以下五方面:一是农产品附加值有待提升。武胜农业发展仍主要处于初级加工阶段,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产品可替代性强,例如大雅柑产业链主要处在分拣、包装、仓储等环节;桑蚕产业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合产业链,但产品单一,缺乏显著的竞争优势。二是生态产品标志不足。目前武胜“两品一标”认证中,绿色食品认证企业6 家、产品8 项,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4 项,暂无有机食品认证。三是农业生产清洁化有待提升。存在小型养殖场治污设施不全或不达标,造成污水直排或渗漏污染环境的问题。部分养殖场无足够消纳粪污的种植基地,造成多余的污水外排污染环境。四是农业绿色发展保障支撑不足。武胜农业产业发展金融支持力度不够,农村地区信用制度不完善、贷款缺乏抵押物,金融机构针对农村地区的业务较为单一、涉农产品匮乏,单个农户以及农业企业的融资困难较大,贷款难、贷款贵等问题较突出。同时,绿色生态农业人才支撑不足,武胜蚕桑、柑橘、渔业等特色农业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存在季节性劳动力紧缺、“用工荒”问题,需进一步完善劳务用工相关政策。
一是创新摸索更多适宜种养生态循环模式。拓展武胜“桑—蚕—菌—肥—桑”模式,探索发展“鱼—桑—鸡”模式,在池塘内养鱼,塘四周种桑树,桑园内养鸡;鱼池淤泥及鸡粪作桑树肥料,蚕蛹及桑叶喂鸡,蚕粪喂鱼,使桑、鱼、鸡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在“稻鱼虾共作”生态种养的基础上,探索发展“稻+泥鳅”“稻+蟹”“稻鸭共育”“鱼藕共生”等生态循环模式。围绕秸秆饲料、燃料、基料综合利用,构建“秸秆—基料—食用菌”“秸秆—成型燃料—燃料—农户”“秸秆—青贮饲料- 养殖业”产业链,解决秸秆任意丢弃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同时获得有机肥料、清洁能源、生物基料,实现秸秆资源化逐级利用[2]。二是发展多功能、多要素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拓展农业功能,将传统农业的第一产业业态升级为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新型业态,推动传统农业单一的生产功能向兼具生产、生活和文化的综合功能转化。围绕蚕桑、大雅柑等特色产业,依托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深度挖掘、保护和传承武胜农耕文化,将绿色农业、乡村旅游和自然生态相融合,打造建立集农业观光、工业旅游、美食体验、生态休闲等元素于一体的新型农业。串联特色旅游景区、乡村旅游景区,由点成线、成片,为消费者提供一日、两日乃至多日的旅游产品组合[3]。三是打造数字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建立数字农业大数据平台,推广物联网监控系统,精准监测地温、气温、湿度、土壤养分等作物生长环境,建立病虫害在线监测系统,及时进行田间管理和维护,更好地促进农作物生长。建立互联网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开展追溯数据录入、监管信息综合统计、追溯码生成、终端查询等功能设计和推广使用[4]。鼓励智慧农业园区试点,融合应用物联网、大数据、5G、VR、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打造种养殖、加工、仓储、互联网销售一体为核心,同时融入研学、线上认养等新模式新业态的数字产业园区,创新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一是延长拓宽生态农业产业链,提升产业加工能力。实施生态农产品产业链延伸工程,完善大雅柑、桑蚕等产业初加工配套建设,支持和鼓励企业建设园区初加工设施,全面提升初加工能力,开发果酒、果醋、桑叶茶、柑皮药品等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的绿色生态产品,提升武胜生态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实施6A 级丝绸织造基地项目,推动茧丝向绸缎、家纺、服装织造延伸,建设有机蚕丝家纺、绸缎服装等综合利用开发基地,打造优质茧丝绸产业基地。实施生猪产业链延伸工程,发展分割肉、冷鲜肉等附加值高的畜禽深加工产品。二是加强生态标志产品培育认证,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加快推进品种培优,加强与中国科学院、省农科院的合作,培育一批具有武胜特色的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加大“武胜仔猪”等优良品种的繁育和推广,开展柑橘品种更新种植,推广种植适宜武胜产区的优质抗病新品种。引导企业申报“两品一标”认证,围绕蚕桑、柑橘、小龙虾、生猪等主导产业,对特色企业和生态产品建档立卡、普查排序,建立认证储备库,优中选优,开展一对一精准培育。选取相对成熟、适宜的地区开展有机种植、有机养殖试验示范,通过示范效应让农户认识到有机食品生产的成本虽较高,但利润空间更大,从而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到有机食品的生产中。编印武胜味道“两品一标”宣传画册,在超市设立“武胜味道”专柜,扩大产品知名度。三是加大农业品牌培育力度,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统筹规划生态农产品品牌化工作,通过品牌化发展来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鼓励康源、安泰、芝皇等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度高、竞争力强的企业品牌,培育一批“大而优”“小而美”的生态农产品品牌,支持企业申报“中国农产品百强品牌”。提高武胜生态农产品品牌推介能力,依托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成渝双城”农特优产品展示展销会、四川农业博览会等知名展销平台,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品牌展示推介活动。
一是推进生产环节减量化。推进灌溉施肥一体化,修订完善柑橘、水稻、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标准和实施规范,推广地埋式伸缩喷灌、物联网滴渗灌等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动全县柑橘主产区绿色防控全覆盖,在中心镇、龙女镇等8 个乡镇建立水稻、油菜、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提高病虫防控标准化水平。组装配套绿色关键技术,柑橘重点推广“以螨治螨”技术,水稻重点推广诱剂、“生物导弹”、生物农药防治和“稻鸭共生、稻鱼共育”四大类技术,推广植物免疫诱导海岛素技术。持续推动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工作,指导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户,建设完善与其养殖生产能力相匹配的粪污减量设施、固体粪肥堆肥沤肥等发酵处理设施、液体粪肥存贮发酵利用设施。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生态型改造措施,以生态脆弱农田为重点,因地制宜加强生态沟渠及其他耕地利用设施建设,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二是推进加工环节绿色化。加快建设标准化、清洁化、智能化农产品加工生产线,坚持加工减损、梯次利用、循环发展方向,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副产物加工利用。完善柑橘、桑蚕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飞龙镇、猛山乡等重点乡镇建设一批柑橘冷藏库、蚕茧烘干房等初加工设施,解决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品质品相下降等问题,减少由于储存不当,导致农产品腐败变质而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及产生的安全隐患。大力推广“一库多用”“一房多用”,提高初加工设施的使用效率。加快绿色高效、节能低碳的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集成应用,生产开发营养安全、方便实惠的食用农产品。三是推进流通环节低碳化。发展农产品绿色低碳运输,推广冷藏保鲜技术、绿色包装、节能运输设备等,构建水陆空一体、便捷顺畅、配送高效的多元联运网络。推广农产品绿色电商模式,创新农产品冷链共同配送、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经营模式,实现市场需求与冷链资源高效匹配对接,降低流通成本及资源损耗。
一是持续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增强带动能力。实施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提升工程,围绕柑橘、桑蚕、生猪、蔬菜等特色重点产业培育“链主企业”,精准招商实现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带动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等各类主体融合发展。培育发展一批流通型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畜产品流通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企业发展,形成以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龙头,城乡集贸市场为骨干,连锁超市和便利店为基础的批发与零售、综合与专业相配套的现代农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5]。对联农带农效果显著的龙头企业,其申请的优势特色产业项目贷款,给予适当贴息及担保费用补助,制定具体量化、操作性强的贷款扶持政策。二是探索“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发挥中介组织的桥梁作用。中介组织能够有效联动龙头企业与农户,双方出现问题也可以发挥良好的协调作用,农户在中介组织帮助下由分散变为集中,交易集中程度得到提升,交易成本下降,农户与龙头企业建立起更稳定的关系。坚持以职业农民为主体,鼓励“能人”、农副产品加工或流通企业、集体经济组织牵头兴办中介组织,对具有一定规模、一定条件的中介组织,引导其建章立制,进行法人登记,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出台规章制度明晰中介组织的权利和义务,明确组织管理机构,为有效开展合作提供保障。在运营中,加大资金支持,派遣专人指导,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实现良性运营[6~7]。三是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章程,建立规范各种内部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治理机制,坚持民主决策、合作共赢机制,引导各成员在充分协商基础上,制定共同章程,明确权利、责任和义务,提高运行管理效率。引导联合体围绕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从事生产经营和服务,拓宽合作领域,实现从产品合作走向产业合作、要素合作和生产全过程合作[8]。推动联合体与农户建立稳定的订单关系,促进农户与市场主体建立更加紧密的常态化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全产业链增值带来的利益惠及更多农户。
一是充分发挥各类公益性涉农培训机构主体作用。鼓励民办培训机构、涉农企业积极参与,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统筹安排、产业带动的培训机制,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农技推广机构管理机制,将绿色技术、数字技术推广服务成效,纳入责任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支持培养农业复合型人才,在武胜精品新型职业农民研修班的基础上,拓展培训专题,增设智慧农业课程,学习计算机编程、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传感信息处理等计算机相关课程。开展农村绿色人才认定管理,认定一批农村绿色职业农民,结合扶持政策,推进农村绿色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发挥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作用,增设农业绿色发展专业,在生产一线建立科技小院、实习基地,指导科研人才参与绿色技术推广。与四川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高校与科研院所进行新兴涉农专项人才培养的对口合作,毕业之后为其提供专业对口的岗位,并保障职称评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益,将更多优秀农业专项人才留在农业农村的基层岗位。加大柔性引才力度,鼓励龙头企业设立“首席专家”和“科技特派员”岗位。三是加快农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联盟发展。加快构建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联盟,瞄准优质农产品、绿色投入品、智能农机装备与智慧生产等领域,开展提质增效技术研发与应用,形成一系列技术、产品、标准和品牌,助力提升产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建立共建共享机制,打造共建共享平台,提升农业种质、信息、大数据等科技资源共建共享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