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旭
(贵州开放大学 贵阳 550004)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国家安全作为独立的一部分即第十一部分进行了系统阐述,其中明确指出:“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1]53-54这对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力军,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成为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当前,高校普遍开展了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涵盖了军事训练、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学界对此也进行了诸多的研究。但是,在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方面的研究还略为薄弱。基于开设时间、课程特征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考量,本文试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以下简称“德法”课)为例,探讨其在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方面所发挥的显著、独特作用。
“德法”课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核心任务是培养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在“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1]26,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内嵌了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这一要素,或者说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是其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通过“德法”课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顺理成章并有重要意义。
国家安全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国家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也就是国家既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害又没有内部的混乱和隐患的客观状态”[2]。相应地,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是指大学生具有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观能动性和相应的素质能力,其有着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大学生具有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观意识和心理情感,二是指大学生具备维护国家安全的理论知识和采取必要行为的能力,当然两者并非泾渭分明,而是交织在一起的。《易·系辞下》中指出:“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3]这是较早对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的描述和表达。一般来说,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需要结合国家安全的构成内容而变化调整,而国家安全的构成内容在不同的时期和发展阶段又是不同的。当前,随着国家各领域的不断发展,“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4]。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也要随之拓宽和发展,形象地说,在国家繁荣稳定时,大学生能够树立和培养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的国防意识和法治素养,坚决同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危害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作斗争,确保总体国家安全;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国内发展形势时,大学生能够始终保持清醒,树立和培养责任意识和法治素养,高度警惕各种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和习以为常的风险事件,自觉防范各领域重大风险,维护国家发展安全。简而言之,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就是人们对“什么是国家安全、怎样维护国家安全”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认知和素质能力的体现。
于“情”于“理”于“法”来看,“德法”课都有着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和素养的内在要求。于“情”即从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来看,在教学过程中,真情才能感染感动学生,“德法”课教师需要针对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思想、道德与法治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引导大学生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使其成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担当者和建设者。当前大学生主要构成群体已经是“00后”,他们长期生活和成长于和平发展的环境下,居安思危的意识并不一定强烈,对我国国家发展所面临国际国内风险挑战认识并不一定全面,对敌对势力的“糖衣炮弹”的鉴别能力和防范心理并不一定具备,大学生成为各种敌对势力争相拉拢和“同化”的主要对象。因此,包括“德法”课教师在内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用情怀和责任心来关心关爱大学生,切实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于“理”即从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来看,“德法”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5]10,内嵌了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的内容。以高校思政课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之举”。[6]具体而言,《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年版)教材“第三章 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中的“第二节 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明确讲到了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第六章 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中的“第四节 自觉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提到了大学生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法律义务。此外,有多处内容也直接或间接涉及了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于“法”即从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来看,需要对大学生普及国家安全法治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明确规定: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部颁布的《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亦指出:鼓励相关领域专家、思政课教师、相关学科教师,发挥专业特长,参与国家安全教育,形成专兼结合的国家安全教育师资队伍。综合来看,“德法”课在大学第一学期开设,覆盖了全体大学生,且课程本身就承担着大学生普法教育的使命,因此,通过“德法”课来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以“德法”课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教师需要立足于教材体系,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思想,设置专题教学,通过教学设计和内容整合,有机融入各章节的主题,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不断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德法”课第一章至第四章主要体现了对大学生思想层面的教育和要求。在教学设计和内容整合上,课程教师可以以“治国与修身”为主题,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具体而言,在“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中讲清楚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引导同学们把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紧密联系起来,自觉把自己的一生奉献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在“第二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中讲明白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引导同学们切实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5]59,以坚定的意志品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在“第三章 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中讲透彻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引导同学们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增强国防意识,对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和破坏活动保持高度警惕,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在“第四章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中讲清楚核心价值观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引导同学们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廓清思想迷雾,认清西方“普世价值”实质和危害,把人生价值追求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
“德法”课“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主要体现了对大学生道德层面的教育和要求。在教学设计和内容整合上,课程教师可以以“爱国和为民”为主题,增强大学生责任意识。具体而言,“德法”课教师可以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践行高尚道德修养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引导大学生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保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5]141,社会主义道德是先进的道德类型。教师要用学理将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阐释清楚,让学生真懂真信社会主义道德,在此基础上增强责任意识,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和实践者,将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与保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联系起来。二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坚定保家卫国责任。中华民族自古有着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的优良传统。西汉名将霍去病说“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近代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样的典范和语言还有很多,都体现了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献身国防的美德。通过教学展示,让大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中这种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从而更加坚定责任意识,把维护国家安全作为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职责。三是躬行道德修养,参与爱国、为民实践活动。教师可以以“爱国奉献和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实践为主题,设置大学生“在场”实践环境,让大学生认识和感受到以捍卫国家安全为己任是责任意识,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是责任意识的体现,从而投身道德实践中,保卫国家安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德法”课“第六章 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主要体现了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层面的教育和培养。在教学设计和内容整合上,课程教师可以以“卫国与法治”为主题,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法治素养。具体来说,“德法”课教师可以从增强大学生知国家安全法、守国家安全法、用国家安全法三个层面展开。一是引导大学生做知法好青年。知法才会守法,如果不知道法律的边界,守法会变得虚无缥缈,更谈不上尊法用法。从近年来国家安全机关披露的一些大学生违反国家安全法律的案件来看,部分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熟悉。因此,在大学第一个学期就开设的“德法”课上开展国家安全普法教育十分重要和必要。课程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反分裂国家法》等,扩充大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知识。二是引导大学生做守法好公民。在知法的基础上,课程教师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设计教学案例,讲清楚守法与不守法导致的不同后果,从而让学生牢固树立“不逾矩”的意识,守住法律底线,并引导大学生识别生活中可能涉及的国家安全领域有哪些,在面对诱惑或风险时,大学生应当从自身做起,形成底线思维,坚决杜绝现实中可能会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发生。三是引导大学生做用法典范。学法是为了更好地用法,法律是保卫国家安全的利器,课程教师可以告知大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正当渠道和方法,当发现有危害国家安全事件时应及时通过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或平台来维护国家安全。
“德法”课教师可以打造国家安全教育“三个课堂”即理论课堂、社会和实践课堂、网络课堂,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充分发挥综合教学的功效,形成合力,切实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
理论讲授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范式,也是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的主要渠道。“德法”课教材的第三章第二节涉及了“大学生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在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过程中,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的重要理论资源,是强化大学生国家安全理论素养的总抓手。“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7]总体国家安全观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理论,指引着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具体来说,其为大学生提供新时代认识国家安全的知识图景、关于国家安全的科学理论思维方式、国家安全行为的价值导向和规范,能够引导大学生科学地认知国家安全问题、以历史唯物主义来思考国家安全问题、树立爱国主义的价值追求和规范。
在理论课堂中,教师可以把总体国家安全观设置成为一个教学专题,加强理论讲授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从而统领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教育。首先,教师需讲清楚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历史形成与动态发展,这部分重点是讲清“怎么来”的问题。教师向学生讲清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想脉络、历史生成和现实情况,强调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与时俱进的关于国家安全的系统思想,让大学生树立起全面、系统的安全观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前所未有地重视国家安全工作。在2014年4月召开的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4],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新型领域安全如深海、极地、太空、生物等领域安全的重要性,形成了与时俱进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其次,系统阐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内涵,这部分重点是要讲清“是什么”的问题。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十四个坚持”的其中之一,总体国家安全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安全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着眼于新时代我国国家安全实际情况,着力于应对新时代我国面临的复杂性安全问题,是对传统国家安全观的超越,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观。教师可以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组成部分和构成要素,逻辑关系和系统观点,以多种方式传递给学生,讲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开放和安全”“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统筹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等七个统筹,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实质与核心要义。通过理论讲授,让大学生明白国家安全涉及多个方面,并能够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各个安全要素,避免犯形而上学的错误。最后,引导大学生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落脚到行动之处,这部分重点是引导大学生“怎么做”。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安全指明了行动方向,教师要引导大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来分析国家安全历史活动,在此基础上明白维护国家安全是自己的责任,最终使其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将个人成长成才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命题之中。
实践教学是“德法”课的重要形式,也是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的有效进路。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既包括了国家安全理论和知识,也涵盖了爱国主义心理情感以及行动能力。因此,“德法”课不仅需要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理论素养,也需要激发其爱国主义深厚感情,培养其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并开展国家安全实践体验。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也是一种内驱力,为人们的爱国主义行为提供了源动力。在教学中,“德法”课教师要创设“在场”场域,让爱国主义入脑入心,以大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作为重点,凸显为国家繁荣和安全而奋斗的决心和毅力,从而达到国家安全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一方面,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在场”的情境,激发其爱国主义深厚情感和责任意识。此外,在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社会实践中有机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大学生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课堂和校内实践基地作为主要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具体而言,一是结合重大节庆活动的时间节点开展纪念庆祝活动,如在国庆节、国家宪法日开展爱国主义演讲、普法知识竞赛等教学活动。二是结合大学生生活实际开展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拍摄国家安全相关微电影,开展国家安全辩论比赛等,还可以结合实际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如以近年来国家安全机关公布的危害国家安全的典型案例作为背景,让大学生认识到西方反华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我国学生群体的渗透和拉拢。三是结合国家安全法律法规以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法治素养,如开展模拟法庭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辨识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或可能会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增强大学生同各种有损国家安全行为作斗争的勇气和技能。
当今世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不断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德法”课也要与时俱进地发展具有特色的“网络课堂”,使其成为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的重要渠道。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1]43这为网络课堂建设指明了方向。“网络课堂”要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为核心,培养大学生用网安全意识和网络自律精神。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99.8%,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6.7个小时。[8]大学生是高频使用网络的群体,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与网络空间紧密相连,网络于他们已经不只是一种工具,而是深刻影响着他们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因材施教是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针对这样的背景,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尤为重视网络安全问题,网络空间不是真空,高校和教师不去引领,其他各种势力就会去占领,因此,“德法”课教师需因势而为,用好网络渠道,建好网络课堂。教师可以通过抖音、微信公众号、腾讯课堂、QQ、易班等网络平台来建设“网络课堂”,将线下与线上教学融合起来,拓展“德法”课时空领域,跨越传统物理空间的疆域来更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将他们在网络上的注意力适度“引流”在正能量事件上,提升他们的网络识别能力,引导他们在网络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低俗媚俗等负面“网红”现象,推动良好网络生态生成。具体而言,一是培养大学生信息安全观念。网络时代,网络信息成为国家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资源,大学生应高度重视信息安全,把国家安全和自我保护结合起来,避免信息泄密给国家安全和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危害。二是引导大学生加强网络道德自律,合理安排上网时间,文明上网,防止沉迷网络,反对网络暴力行为,自觉维护网络秩序。三是引导大学生带头引导网络舆论,对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及时廓清,自觉抵制网络谣言,促进网络空间更加清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