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职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2023-06-07 13:07范伟田晖
药学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医药精神政治

范伟,田晖

上海市医药学校 (上海 200135)

2022年4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贺信中强调:“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1]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各行各业需要提倡和弘扬的,所谓“工匠精神”,其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2]。工匠精神在不同行业中被赋予各自丰富多样的内涵,医药职业教育培养的医药类人才,自然需要具有医药行业的工匠精神,即医药职业精神。医药职业精神的培养不可一蹴而就,教师除了需要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渗透,更应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作用。笔者从必要性、可行性和基本融入途径三个方面对医药职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展开探讨。

1 医药职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1 提升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素质

在国家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的指引下,国内制造业正在加速转型升级。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上海市重点发展先导产业之一,发展势头迅猛。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和科学技术更新,行业技术技能人才能级亟待提升,尤其在医药研发、医药生产以及医药流通等领域。伴随着医药技术与技能的提升,医药职业精神更不容忽视,这是由医药行业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因为医药岗位直接关乎大众健康与生命安全,对从业者的职业精神有很高要求。

1.2 促进医药职业精神的生根发芽

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相应地,医药职业精神的培养也宜及早开展。对医药院校来说,从一年级的生涯教育环节,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了解自身将来的就业岗位以及岗位具体要求,让学生对职业以及职业精神形成初步认识,以利于学生尽早明晰未来发展的方向与要求,而医药职业精神的培养恰好可以渗透其中。如果将二者剥离,没有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将医药职业精神有效贯穿,学生到了实习的时候才去了解医药职业精神的相关要求,则会出现诸多问题:比如学生并不喜欢所学专业,或是对所学专业一头雾水。直接的结果便是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学校缺少培养职业精神的内驱力。

1.3 加深对精神力量的理解与敬畏

思想政治教育旨在提升的核心素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和公共参与[3]。当今,学生受到不同国家文化的影响,普遍存在重视物质、忽视精神的现象。在职业精神重要意义上,职业院校应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到前进路上经历的各种困难,面对沿路走来的诸多困难和危险,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给予共产党前进的动力,比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4]。学生亲历新冠疫情,看到医药从业者在职业精神的指引下,能够不计个人得失,奋战在危险的抗疫一线,则会对医药职业精神形成更加深刻的认知。历史事件和当前现实案例,可加深学生对精神力量的理解与敬畏。

2 医药职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2.1 最终目标与方向一致

医药职业精神的培养是育人的一个方面,可以使医药院校毕业生充分具备医药工作所需的职业操守,助力他们在未来更好地从事医药相关岗位工作。这种职业精神是有序推进各行各业建设的必要条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育人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某种知识或者某种技能,还可通过教育实现思想修养的内化,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更好地完成工作从而服务社会,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如此,学校通过思想政治系列课程,立德树人,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回顾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理解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哲学以及社会学等知识,提高学生面对纷繁复杂事物的辨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各种社会现象,从容面对工作与生活。

2.2 教学内容可以相融合

医药职业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相通。学生要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落实好职业精神,就要将这种职业精神根植于自身的价值取向,融进自身的理想信念,从而内化为职业习惯,落实到将来医药行业所在岗位的行为。教师在教学中融入职业精神教育,可鼓励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让学生真正理解爱岗、敬业、诚信、友善,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3 培养与教育相互促进

职业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内容之一,而医药职业精神的培养和塑造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搭建了一个支点,架起了一座桥梁,将学生从校园引入社会,从理论学习过渡到实践训练。让学生更加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不再将它定义为纯理论的课程,不会谈思政谈理论色变。另外,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特别是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从而更加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3 医药职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

3.1 贯穿于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

医药职业精神的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都绝不是某一个阶段的暂时性任务,而应当是“润物细无声”的全面、全程的渗透与滋养。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丰富,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片面化的现象。如何避免片面化现象,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重视校园文化的熏陶浸润作用。学校开展企业文化进校园、工匠精神典型进校园等活动,结合各不同专业的特点,形成具有覆盖和凸显各个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如在中药专业育人过程中,教师有机融入中药文化,形成具有专业特点、体现专业文化、内涵深厚的校园文化,构建“浸润中药文化·传承中药技艺·启蒙工匠精神”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将促进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有机融合,具体落实到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等方面。适切的校园文化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不论是显性文化还是隐性文化都不容忽视。

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育人不只是思想政治教师的专利,更是全体教师的共同责任。教师自身的素养与行为直接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教师的每一堂课,与学生的每一次交流,自身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起着一定的影响,甚至是重大的影响。学校应当引导全体教师不断成长,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

3.2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及活动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其自身浓厚的理论色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推进过程中,在保证思想政治方向的前提下,教师要尤其注意教育的灵活性与艺术性,“以学生为本”,紧跟新时代特点与学生的变化,积极进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创新。

把握教学活动设计的准确性,明确教学目标、内容与活动三者间的联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充分发挥好教学目标的统领与指导作用,有效组织设计适当的教学活动。不要过分注重形式,避免出现教学目标、内容与活动三者各行其道的现象,否则将脱离预定目标,影响教学效果。

积极开展研学实践与探索。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自主研究、自助体验、自主交流的过程,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潜能的释放。比如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学生结合生活,寻找自己周围的最美劳动者,阐述他们是如何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以实际行动去诠释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恰当使用新媒体技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使用,令教育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不受时间、地域以及形式的限制,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更加便捷;新媒体技术令教学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更具吸引力且渗透性更强,依托这一优势,很多育人的文化载体可被很好地应用到教学过程之中。

3.3 引导学生实践中践行医药职业精神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其方法论即为“教学做合一”。尽管二者存在着区别,但都强调了生活的重要性,不论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还是教育的最终目的,都离不开生活。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显著特征,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逐渐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的新趋势。企业的深度参与为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提供了天然的优势。产业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实现从传统课堂到生产实践的情境转变,完成理论知识到实际工作的运用;实现企业文化的融入和熏陶,培养学生行业职业素养。学生能够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领略企业文化,学习企业员工的工作经验、精神风貌等。在产教融合开展的过程中,企业和学校双方在专业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职业精神的培养同样值得高度重视。

依托社团活动、第二课堂、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以及创业大赛平台,医药院校可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职业体验活动。比如护理专业学生,在病人护理的职业体验中,应充分与病人沟通,帮助病人清洁身体,引导病人排解精神上的烦扰。通过职业场景的模拟、感受,学生初步了解职业素养的各种内涵与要求,学会团队合作,形成对职业的初步认知,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将“知行合一”落到实处。

“道可传不可受”,庄子认为“道”只可传承,而无法授予他人[5]。育人实践表明确实如此,教育绝非单纯的灌输和传授,更多的是一种外在的影响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自发的变化,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以及自我成长都需要自身融入更多的思考。与专业课程教学相比,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关注学生认知的发展和情感态度变化,更加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去总结经验。学生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反复思考,在持续的经验感悟与总结中提升,则更容易实现修养的内化。

猜你喜欢
医药精神政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拿出精神
传统医药类非遗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