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联弟,李孝德,湛晓蕾
(1.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基础课部,江苏 徐州 221116; 2. 枣庄学院 学报编辑部,山东 枣庄 27716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1]因此,在思政课开展时有必要引入积极心理学,辅以团体心理辅导的具体方法,发现每个人身上美好、善良的种子,做到“因材施教”“精准释惑”,让学生真学、真信、真懂、真用,让学生在感恩、爱、尊重、希望、乐观、毅力等充满正能量的积极品格的感召下,相信自己的明天更美好,相信祖国的明天更美好,以期达成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实效性的目标。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出现的一种新兴的心理学理论,最早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E.P.Seligman)在批判消极心理学的基础上于1998年提出。积极心理学主要探讨积极情绪、有价值的人际关系,它注重为生命带来愉悦、投入与价值,从而提高个体生命的幸福指数[2]。
在中国,首次引入积极心理学的是时任中国理论心理学会理事任俊,以其在2006年出版的专著《积极心理学》[3]为标志,而后出现了不少理论层面的研究成果[4],如: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5],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6],崔丽娟、张高产《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7],周嵚、石国兴《积极心理学介绍》[8],等等。
在积极心理学的应用研究方面,最初主要集中在心理治疗和心理疏导领域,如彭凯平、窦东徽、刘肖岑《幸福科学:问题、探索、意义及展望》[9],李遵清、韩鹏、仇爱玫《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10],等等。其次,鉴于积极心理学的跨学科性质,其在人文关怀建构方面的价值日益凸显,愈加被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应领域的研究,如任俊、李倩《积极心理学:当前的困扰与未来的走向》[11],朱翠英、胡义秋《积极心理素质教育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12],边玉芳、吴洪健、张玲玲《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13],等等。
1) 秉承积极幸福的培育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奋进的心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4]无论是积极心理学,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其最终目的都在于提升学生素养的同时体验到成就感。积极心理学是运用科学的原理与手段来探索人生幸福的学科,致力于把积极的心态传达给人们,更重视培育人的正向能力与积极精神,使之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积极教育引导学生立志,正所谓“志不立,世界无可成之事”,立志才能切实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积极心理学希望高校学生把“修身、齐家、治国、利天下”当做自己的发展方向,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广大青年筑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如出一辙。
2) 践行“以学生为本”的人文关怀,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自觉意识。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张厚粲指出:“人文关怀是21世纪的主题,在某种程度上说,心理学的繁荣与发展是实现人文关怀的必由之路。”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有自己的判断力、执行力,一味空洞地说教,只能让学生认为当前的教育与培养方式苍白无力、乏味无趣,甚至会产生抵触心理,显然不利于真正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无论什么时候,我们总能在个体的身上发现积极的方式。为此,高校思政课要注重人文关怀,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尽力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与长处,变“说教说理”为“鼓励引导”,使学生相信自己是一个可以通过努力而走向成功的人。在挖掘个体的优点以促成进步方面,积极心理学与高校思政教育不谋而合,以此“鼓励引导学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才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才更有可能事半功倍”[15]。
3) 注重构建家庭、社会、学校教育体系,有助于学生在积极的环境中完成华丽转身。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的影响。高校思政课需要充分关注环境的教育作用,需要同时开展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需要帮助学生与家长、老师、同学及其他社会关系形成良性互动,需要借助榜样力量和感恩意识,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校园文化、社会舆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现代教育并达成预期目的。而这与积极心理学基于群体层面而倡导积极组织系统相契合,其关注“宏观组织系统、微观组织系统以及其中积极系统对个人积极力量、积极人格和美德的影响”[16]。因此,通过构建“三位一体”的育人环境,可以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1) 高校部分学生消极心态倾向性较为明显。00后的高校学生,生活在和平年代,物质相对充裕,除了学习上的压力,生活上的苦基本没怎么吃过。部分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成熟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较为吃力,成绩也不甚理想,甚至经常遭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尖子生待遇的缺失,学习道路上的不堪,逐渐对这部分学生的品格和心理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由于长期缺乏赞美与肯定,其自我认知与自我接纳水平不高;在学习上获得感与成就感不高,个体自尊心与自我效能感不强;遇到困难消极逃避,很少勇于迎难而上,主动化解困境;对生活与学习内在动机不高,专注度与投入度不持久;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与方向,经常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去学习与生活,人生的意义感与方向感较薄弱,对生命价值感缺乏体验;等等。
2) 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授课方式较为单一的现象。虽然近些年思政课教师在讲授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时尽量完善方法体系,但仍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因宣讲过多而使得思政课显得枯燥无味,课堂讲授与学生实际生活关联度不高,课堂实践活动流于表面形式,让学生产生共鸣与对其产生深刻影响的授课方式并不多见。空洞的填鸭式教学与实际生活和现实需求相脱节,使教师无法与学生在课堂上产生同鸣共振,也难以引发学生对思政课的浓厚兴趣。由于学生对思政课缺少认同感,他们在课堂中往往消极应对,主动参与性不强,以致课堂气氛沉闷,甚至出现授课教师一人唱“独角戏”而学生既不互动也不回应的尴尬教学现象。
3) 自媒体时代学生的思想更加多元多变。自媒体时代,学生会接触到大量的网络信息。现代技术的发展,使每个人都能成为媒体端,可以按照个人偏好发布图片、资讯和短视频等。大量缺失监管和审查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对学生的冲击力巨大,会将那些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成熟的学生淹没其中。再加上市场经济和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本来就注重个性化的大学生的思想更容易受到冲击,导致其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和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由此日益凸显。处于困惑之中的当代大学生经常发出“灵魂三问”:人为什么而活?应该怎样活?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这体现出部分学生内心深处还无法明确人生目标和意义,也不清楚自己的人生方向,在思想上还不成熟,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完善。
1) 善用“性格优势”,充分挖掘和培育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性格优势是指根据个人的思维、内心感情和行动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向上的个性人格特点。每个人都具有优点与美德,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比修补弱点更为重要。塞利格曼认为,个人倘若能在日常生活中充分运用与生俱来的一些性格优势,将会最大化地增进个人的社会参与感与意义感,从而提高幸福指数。在思政课中如果能善于运用这些性格优势,进行有意义的活动,学生会产生愉快的情绪。比如,运用“发现更好的自己”团体辅导活动,帮助学生深入认识自我,找到自身的个性优点,并以此提高个人自信心,养成积极乐观的情绪,促进人际交往关系的和谐发展,综合提升学生生活、学习的幸福感。再如,结合思政课的教学目标,通过设计“个性优势问卷”和“天生我才”等团体练习活动,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板,并从中学会改进自身缺陷的方法,增强内省意识及自主认知的能力,从而在循序渐进的提升中体验到进步的成就感,养成积极的情绪,建立积极向上的信心。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理念,在思政课中创造出更加愉悦、积极的氛围,把学生的需求与国家发展的需要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优势,给予他们发挥自己优势的机会。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更乐于接受的方式,通过寻找“性格优势”,激发学生潜能,使其全面认识自我。只有善于创设一种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学生才会爱上思政课,才会收益更多。为此,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在富有温度的思政课场域中将“理论干货”用活泼的语言展示给学生,毕竟兴趣才是学习者的力量来源,所以有必要创造条件帮助学习者发现、提高自身的兴趣爱好,使其在实践中感受到投入、收获、乐趣[17]。好的思政课就是要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道,解当代学生之惑,让每个学生心动起来、行动起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国家,用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2) 运用发展性思维,强化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做具有发展性思维的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并使其成为一个懂得感恩、会表达感恩之情的人,正如哲学家西塞罗所说:“感恩不但是一切美德中最伟大的,而且是其他美德存在的基础。”感恩等积极情绪体验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模式,促使个体从更积极的角度去看待他人的施惠行为和人际互动,从而在做出利他的亲社会行为的同时促进人际和谐。在思政课中,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表达方式表达感恩之情,有助于个体与他人、社会良好的联结,提升个体对关系的满意度,促进人际关系亲近。比如,通过在练习纸上写出“发生在我身上的三件好事”的团体辅导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感恩回顾的方式从日常生活中体验感恩之情。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总结自己近期生活中遇到的感恩事件,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大事,然而一定是让自己觉得快乐、幸运、欣慰、充实、幸福的事情,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小事或者某个瞬间,一个互相问候的短信或是朋友的善意微笑。再如,通过写一封感激自己或是感谢别人的信的团体辅导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成长历程,反思自己通过努力而取得哪些成绩并由此生发应该感激自己的强烈想法,回望在自己困惑时给予自己鼓励和帮助的人并由此萌发应该好好感谢对方的实在举动,而一封充满激情洋溢的肺腑之言的感恩信就可以达成回报和提升的预期目的。又如,通过提升感恩之情的实操活动,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想出提高感恩能力的方法,而且要求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通过团体辅导活动,使学生懂得表达感恩之情,促进其与其他学生、教师之间的情感,提升学生幸福感。以感恩为触媒,进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勇气等个体优势,让他们更珍惜眼下生活,更热爱学习。教师通过创设充满积极情绪的教学环境,可以使学生产生更多的愉悦感受,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开放,甚至能够主动应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想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18]。在各种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活动中,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热心,相信并积极促成学生的进步,借助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其比较擅长的领域不断地有所突破、取得成就,强化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激发学生的潜在力量和能力素养,提升思政课中教师和学生的幸福感、成就感。
3) 探寻人生价值和意义,加强学生积极人生建设。意义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驱力,而当代大学生所谓的“空心病”“躺平”等心理问题则缘于人生意义感缺失。思政课是当代大学生探寻人生意义的主阵地,通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促使学生构筑有意义的生命底蕴,坚定理想信念,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结合,在共筑中国梦的历程中实现个体人生理想。理解意义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把人生意义这个大而抽象的哲学命题和人类日常生活、学习行为等相结合,寻找可行性目标,走出行动的一小步[19]。比如,通过“希望四分格”团体辅导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未来、确立人生理想、树立合理目标,教会学生践行希望思维、聚焦具体问题、分解人生目标,形成具体的行动路径和方案设计,坚定信念,善用信息,逐步实现预期目标。再如,通过以“十年后的我”为题目作画的团体辅导活动,让学生以感性的方式思考和澄清自己的人生目标,反思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上的优势和局限,总结寻找目标、管理目标、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进而调整策略、目标和方案,重新绘制人生蓝图和个人资源图,信心满满地披荆斩棘、铸就辉煌。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不可能一片坦途,但是当一个人勇敢接受挑战的时候,生命就有了意义。在学生对人生意义的追寻中,不仅需要在一次次成功的实践中确立存在感、成就感,而且还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的教育环境和坚定的信念教育来强化动力。为此,一方面要坚持育人为本,贯彻“三全育人”理念,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教育价值,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外在氛围和发展空间[20];另一方面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净化网络环境,营造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和社会舆论风向,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1]。通过开展探索人生意义的团体辅导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使其明确生命中最需要坚守的方向,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感受生命中的美好情境,不断完善内心世界,并通过个人的切实努力不断构建积极人生。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重在建构积极情绪、积极心态、积极人生的学术理念和工具理论,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在人文关怀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方面,积极心理学与当前思政课教育存在诸多契合点。为此,本研究正视思政课教育中客观存在的问题,以积极心理学系统理论为依据,基于学生发展需求和社会需要,通过开展积极心理团体辅导活动,充分发掘学生优势品格,使之体验积极情绪、探究人生积极意义。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通过切实可行的方案设计,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到思政课教学中,用学生爱听、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传播真理、理想、信念,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使之成为深入人心的课、直击心灵的课、内化思想信仰的课、付诸行动的课,最终达成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