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索

2023-06-07 11:25:47聂国梅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理论课中华思政

李 艳,聂国梅

(遵义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相结合,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对增强大学生群体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高校思政课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阵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改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指出,人的认识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过程。“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浸入大学生课内与课外,通过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循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一、从理论维度来看,以思政课程为理论教学主阵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理论课教学体系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尤其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来看,都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课程深化改革提出了新要求。2019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2020 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各门课程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提高人才质量的关键举措。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课堂,既要融入大学生思政教学课程,又要融入大学生其他专业教学课程,这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的全面贯彻。思政理论课课堂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阵地。具体来说,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理论课教学课堂包括“三融入”,即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材、融入思政课教学设计、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

1.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高校思政理论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思政课教材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高度凝练,具有理论性、思想性、实践性、时代性、政治性、历史性等特点。文化的魅力是无穷的,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材,不仅能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增添教材内容的丰富性、生动性、趣味性。下面以“思想道德与法治”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门课程为例,来说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教材。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大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思政理论课。2023 年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第三章第一节第一个专题“崇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第二节第三个专题“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第五章第二节第一个专题“传承中华传统美德”都明确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写入教材。此外,教材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等教材内容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道德修养、道德实践、价值追求等都有呼应。可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材不仅是思政课程应有之意,而且进一步凸显了思政课“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的课程目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为主线,针对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而展开的思政课程。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不仅能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还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锤炼个人品德。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开篇导言部分便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即古老中国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为世界文明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开展的前仆后继的反侵略斗争,正是由于中华儿女骨子里埋藏着自强不息、爱国主义的种子;正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获得延绵不断的传承,才让中华儿女有了不怕牺牲、不怕艰难困苦的勇气;正是中国共产党继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才孕育了近代红色文化和伟大的革命精神。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革命精神教育等思政教育贯穿整本教材,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还有助于大学生增强作为华夏儿女的底气、骨气、志气。刘胡兰、赵一曼、黄继光、杨靖宇、陈树湘等无数革命英雄和青年豪杰为国牺牲的英勇事迹,能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精忠报国”“舍生取义”“心怀苍生”的精神品格和道德修养。尽管近代中国曾经落后挨打,但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百分之十八点五,提高七点二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大学生是时代先锋、革命先锋、改革先锋。新时代的大学生既要看到中国今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又要积极树立共产主义接班人的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时代呐喊、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发出时代最强音,努力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课前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展示了教师将以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呈现一门课,展示了一门课的教学逻辑结构、教学重难点和教学形式等。将优秀传统文化设计到学生辩论赛、演讲、小组讨论、作业汇报、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中,安排师生互动环节,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涉及领域非常广泛,把中国古代政治、文学、哲学、艺术、数学、宗教、天文学、物理、科技等知识融入教学设计,不仅有利于“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还能极大丰富学生课堂互动环节。比如,对中国传统教育方式展开学生辩论赛,对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教学内容、教育机构等文化知识展开演讲或小组讨论,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论素养,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与课堂参与率、抬头率。

3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

教师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案例教学、专题讲座、微课等方式介入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有效学习思政课理论知识,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高校思政理论课是面向全校学生设置的考试课程,由于教授对象有着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背景,课堂中应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和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包括学生互动环节的形式、案例介绍、知识的深浅等应结合学生不同学科而有所差异。比如,教学对象是文科专业的学生,可以融入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中国古典文学;教学对象是理科专业的学生,可以融入《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算数书》等中国传统数学理论;教学对象是音体美专业的学生,可以融入古典音乐、古代舞蹈、古代乐器、古代建筑、古代戏剧、雕刻等传统艺术。

二、从实践维度来看,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实践活动

党的二十大指出,“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和动力。关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实践是基础,认识要回到实践中,才能更好地理解理论。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的教学是枯燥而无力的。大学生实践活动包括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课内实践包括课堂开展的学生主题辩论赛、演讲、小组讨论、作业汇报、问卷调查等教学互动环节。课外实践包括学生课外作业、实践教学等。

1.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课外作业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课外作业,促使学生主动查找相关资料,主动了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积极思考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一门政治性、理论性较强的思政理论课,如何加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可与传统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结构等作对比性认识和了解。比如,从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角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让大学生找到二者的本质区别,谈谈看法和观点等。此外,齐国管仲、秦国商鞅和李斯、西汉萧何、三国时期诸葛亮、唐代房玄龄等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他们都提出了丰富的政治思想。“以古代某个政治家的政治思想为材料,分析古今政治制度的差异”的作业形式,有利于促使学生以史增智、以史思今,提升学生的制度自信,端正政治态度,坚定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

2.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学校所有课程成绩考核的必要环节,在学生期末综合成绩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实践教学环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高校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实践教学,为实践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支撑。孔子“仁者爱人”、岳飞“精忠报国”、孔融让梨、季布“一诺千金”、商鞅“立木为信”、辛弃疾励志救国等是典型的优秀传统文化,把它们融入各个学科的实践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人物采访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会调研,进行古代名人角色扮演、历史情景体验、文学艺术创作,完成过程记录、调研报告、微视频、现场汇报等,使整个实践教学环节充满年代感、岁月感,可以极大地增添课程的丰富性、哲理性和吸引力。

3.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工作部门

开展学生工作的主要机构包括高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处、各二级学院党群机构。每年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处、各二级学院都会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性社会实践活动。以校团委为例,校团委是一个加强大学生团员思想政治宣传教育、提升大学生团员综合素质、形成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职能部门。校团委的日常性工作包括开展学生文体活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各种主题纪念活动、社团活动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军,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组织,校团委始终是一个以学生为对象、以学生实践活动为载体,肩负着青年团员思想政治教育使命的职能部门。以校团委为实践阵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年团员社会实践活动,为校团委开展学生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素材。战国时期儒家孔子和孟子、道家老子和庄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等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社会价值观、伦理道德观、政治观、教育观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的思想主张对当今大学生思想观念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利用传统社会风俗、传统节假日、历史纪念日等开展纪念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比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七夕、冬至、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能传承传统美德,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仪式感,寓教于乐。以校团委为实践阵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年团员社会实践活动,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有利于高校深化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培养政治思想合格的高素质人才,推进大学生“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通过思政课堂、课堂思政、课外实践活动等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帮助当今大学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还有助于大学生群体提升文化自觉自信,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理论课中华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5:02:00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2:17:28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06:22:44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00:08:49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学习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14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学习月刊(2015年12期)2015-07-09 03:3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