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姗,刘永强
(遵义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6)
《安徒生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作者打破了传统童话开头结尾模式化、主题鲜明性、人物形象类型化、扁平化的特征,实现了传统童话向现代童话的过渡。安徒生一生致力于童话创作,对世界童话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尊称为“现代童话之父”。毕淑敏说:“童话,并不只是给儿童读的。我在成年之后,还常常读童话。每当烦心的时候,从书架上随手扯出的书,必是童话。”毕淑敏在《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中说道:“大约八岁时,第一次读到人鱼公主的故事,读到了伤感,人鱼公主化为泡沫的遭遇让作者泪流满面;18 岁时情窦初开,读到了爱情;28岁因为做了母亲,竟深深关切起人鱼公主的家人;到了38 岁开始写小说,成为作家,不由自主地又探讨起安徒生的写作;48 岁再读觉得是在写一个关于灵魂的故事。”[1]著名翻译家叶君健曾说:“5 岁的孩子倾听安徒生,15 岁的少年阅读安徒生,25 岁的青年品味安徒生,35 岁的成年人理解安徒生,45-99 岁的人思索回味安徒生。”[2]安徒生作品的思想内涵值得用一生去感悟、品味,走近安徒生、重温经典,有助于当代青年学生更深入地解读安徒生作品,汲取积极的精神能量。
《丑小鸭》是安徒生带有自传色彩的童话名篇,因其对心灵创伤的抚慰,以及成长、梦想的隐喻,深受大小读者喜爱。丑小鸭经历磨难最终变成白天鹅的故事,阳光、励志。这样一篇经典作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有不同的解读。由于教材中的文章有删减,不利于学生对原文的理解,因此特选取叶君健翻译的安徒生童话作品《丑小鸭》进行分析。
《丑小鸭》绝对是一个灰姑娘似的励志故事,这样的故事让人喝彩、令人振奋。一直以来,主流的解读都认为丑小鸭处处挨打、被排挤、被讥讽、被嘲笑,在各种负面、不利的环境中仍不放弃梦想,在艰难与逆境中成长蜕变成白天鹅的故事足够鼓舞人心。然而,当代青年学生在阅读时,却不屑于传统解读,认为丑小鸭能成为天鹅并不奇怪,因为他本身就是一只天鹅。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出生的孩子,没有各种优势与资源,要上演逆袭的故事,不是易事。这样的解读折射出当代青年学生的一些思想动态,有对出生与现实不能改变的消极与不满。可这样的想法未免让人担忧,也违背了童话“启迪童心,指向未来”的善良使命。因此,如何挖掘文本中的思政资源对学生进行正面的、积极的思想教育十分必要。
《红楼梦》中贾宝玉含着金钥匙降临人间,躺平也能享受富贵、荣华。就如丑小鸭本就是一只天鹅蛋出生,血统高贵、不用努力也能成为天鹅。血统与出身本不能选择,普通且平凡是大多数人的生活常态,每个人的出生与起跑线不一样,人生基础与天赋也不一样。没有天鹅的出生背景,不能拼爹、妈,赢在起跑线,难免让人有沮丧之感;没有天鹅的血统便注定不可能成为美丽的天鹅,这样的现实既残酷又真实。如之前被人们热议的话题“年轻人要不要躺平?”有些人觉得很多资源被有话语权者把持、上升通道越来越窄、职场中的各种潜规则也让人生厌与疲惫,再怎么努力都是被割韭菜,不如佛系、不如躺平。认真思考以上现象,一方面,我们要警惕社会公平竞争环境的丧失,不能让年轻人看不到希望;另一方,青年人如把社会中存在的一些可能性,看成社会固有的常态,选择消极或逃避,此种心态亦十分危险。正值青春年华,却放弃了应有的追求和努力,难免遗憾!
丑小鸭虽具备先天有利的贵族血统,可后天成长环境却十分糟糕,本是一只天鹅却偏偏错生在鸭窝里,高贵的血统遇上低贱的出生,尴尬而富有戏剧性。他与众不同被别的“同类”以自身标准去衡量、嘲笑,讽刺他丑,鸭儿啄他、小鸡打他,喂鸡鸭的那个女佣也用脚踢他。种种恶意与质疑让可怜的小鸭承受了这个年龄不该承受的困扰,没有一个所谓的同类站在他身边,后来因为兄弟姊妹的嫌弃,连鸭妈妈也不喜欢他说:“我希望你走远些!”。恶劣的生存环境让未经世事、阅历浅薄、不懂得保护和应对的小鸭不知所措,甚至产生了自我否定“这是因为我太丑了!”。重重打击之下,小鸭逃走了“他闭起眼睛,继续往前跑。他一口气跑到一块住着野鸭的沼泽地里。他在这儿躺了一整夜,因为他太累了,太丧气了”。[2]
被不认同、不接受、孤独、恐惧、自卑包裹的小鸭让人心疼。文章的重点来了,小鸭的可贵在于,出生后虽遭遇种种不利,受到极大伤害,可他依然能在恶劣、艰难的环境中隐忍、成长、一步步变得强大。这只离开家躲在沼泽地里的小鸭子因为遭遇狂风,惊慌地跑到一座简陋的农家小屋避难,屋子里有一个老太婆和他的猫儿,还有一只母鸡,起初面对这只来历不明的小鸭,老太婆很惊喜,以为他是一只肥鸭,因为走错路才跑到这儿来,认为可能还有鸭蛋吃。三个星期后,因不能生蛋也不能弓起背发出“喵喵”的叫声,小鸭再一次遭到否定与嫌弃,连渴望去水里游泳的念头,也受到母鸡打击。流浪的小鸭经过种种磨炼,阅历开始增加,内心慢慢变得坚韧、有力,第一次勇敢地发出内心的宣言:“你们不了解我!”“我想我还是到广大的世界中去好”。[2]这两句话在文中显得如此动人而有生命力,因为环境的改变,小鸭来到了更大的世界,看到了从未见过的风景,美丽的天鹅激发了小鸭的生命激情与渴望,让他产生惊叹、美好、羡慕和向往之感。经过寒冬,春天来了,丑小鸭终于变成了美丽的天鹅。
翻译家叶君健曾评价《丑小鸭》:“这篇童话一般都认为是安徒生的一篇自传,描写他童年和青年时代所遭受的苦难,他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以及他通过重重苦难后所得到的艺术创作上的成就和精神上的安慰。”[2]一只天鹅阴差阳错出生在鸭窝里,被别的鸭子认为长得丑陋,被欺负、排挤和讥笑。当看到天鹅时,激发出了心中高贵的梦想,被世人嘲笑和看不起的丑小鸭终于变成了美丽的天鹅。这确实像极了安徒生的一生,在童年与青年时期家庭境遇不好,14 岁离家后独自闯荡,经过十几年的磨炼与积累,30 岁时才开始从事童话创作,到成为享誉世界的童话作家,一路跌跌撞撞。其在自传中曾说:“我的一生既幸运又坎坷,它本身就是一个美好、曲折的故事。”[3]
人生道路充满坎坷与荆棘,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幸运与不幸,是人人要面临的成长课题。一个贫穷、无助的孩子走向世界时,遭遇过种种不幸;童年与青年的生活经历,也曾让他陷入极度自卑。正因有过这样的人生处境,安徒生才能把丑小鸭生存遭遇的残酷与心路历程变化写得如此真切、动人。其在不幸的环境中,“善于寻求改变,不放弃追寻梦想”的可贵品质,让人敬佩。《丑小鸭》成为经典源于作品能带给人希望与力量、震撼与启迪,其内在的精神品质与国人坚韧不屈、渴望成功的气质相契合。
作品更打动和温暖人心的是,丑小鸭成为白天鹅后别的老天鹅都羡慕他的美丽:“这新来的一只最美!那么年轻,那么好看!”那些老天鹅不禁在他面前低下头来。他感到非常难为情,把头藏在翅膀里面去,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也不会骄傲的。[2]丑小鸭苦难中追求梦想、艰难中抱有希望、幸福中心怀谦卑的内在精神品质,带给人震撼与力量。
丑小鸭的情感变化与成长历程:遭受外界各种打击后(丑小鸭情绪低落,沮丧、悲伤、消极,产生自我否定)——沼泽地遇到野鸭后小心翼翼、恭恭敬敬(小鸭变得敏感、脆弱、不自信)——看到公雁后再一次怀疑自己“我丑得连猎狗也不要咬我了”(产生极度自卑的情绪)——遭到母鸡、猫儿嘲讽,小鸭发出了内在宣言“你们不了解我”“我想我还是到广大的世界中去好。”(这时候的小鸭内心开始变得独立、勇敢)——到更广大的世界去,小鸭看到了美丽的天鹅(产生了惊叹、羡慕和强烈的向往之情,迎来了他的重生)——变成真正的天鹅以后(倍感幸福却没有骄傲)。美丽的天鹅激发了小鸭的生命激情与渴望,让他产生惊叹、美好、羡慕、向往之感。经过寒冬,春天来了,丑小鸭终于变成了美丽的天鹅。
丑小鸭的前期经历像极了年轻时的我们,因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知,极易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小小的他还没有长大、身边没有亲人,也没有同伴、没有认同的力量,独自一个人成长。最终,灌木林里飞出的美丽大鸟,惊艳了小鸭,燃起了他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美丽的东西,他们白得发亮,颈项又长又柔软。这就是天鹅……他们飞得很高,丑小鸭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文中有一段特别精彩的描写:“他在水上像一个车轮似的不停地旋转着,同时,把自己的颈项高高地向他们伸着,发出一种响亮的怪叫声,连他自己也害怕起来。啊!他再也忘记不了这些美丽的鸟儿,这些幸福的鸟儿。当他看不见他们的时候,就沉入水底。但是当他再冒到水面上来的时候,却感到非常空虚。他不知道这些鸟儿的名字,也不知道他们要向什么地方飞去,不过他爱他们,好像他从来还没有爱过什么东西似的……”。[2]丑小鸭的经历带给我们温情的鼓励,他让每一个曾经自卑的孩子提升了信心和勇气。我们要像丑小鸭一样拥有梦想,不能因讽刺、讥笑或遇到困境就放弃对美好的追求,要勇于改变环境,寻求新的世界和天地,最终,我们会发现内在生命的高贵与精彩。
人类生活的世界其实有两个:一个是自我世界;另一个是围绕在自我周围的他者世界。这两个世界的力量对比是不一样的,他者世界具有一种强力,常常对自我世界进行压制、挤对,甚至渗透。在这种强力面前,自我世界是弱小的、无力的,表现的往往是盲从和不知所措,甚至会失去自我,以他者的眼光审视自我。如果不去掉外在世界的这种“蔽”,就很难发现自我本真的“澄明之境”。丑小鸭的成长经历其实是一个隐喻:人的自我世界,总是被周围的他者世界或者说经验世界遮蔽,个体的“我”总是生活在他人的眼光和评价标准之中,我们只有不断地去“蔽”,摆脱他人认知的影响,才能真正有自我生命的认知。
从丑小鸭的外部世界看,他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反衬出人们的偏见对于他人的误读和伤害。《小王子》中曾说道:“只有用心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以老鸭子、猫、母鸡等为代表的世俗之人,常常以貌取人,无法透过人的外表看到其高贵的本质。这篇童话还间接告诉我们:一方面不能用固定的眼光去看待他人,也不能用自己的长处、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要尊重每个生命的成长;另一方面,不管我们处于何种境地,都不能让别人的目光左右了自己,不能因为别人的看法就错看了自己。[4]不要有容貌焦虑,要注重去丰富自己的内心,提升个人品质与人格魅力。
每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都曾像一只丑小鸭,没有自信,很少得到肯定与认可,但我们内心却渴望被理解、被认同、被欣赏。因此,当我们看到丑小鸭最终成为一只真正美丽的白天鹅时,我们会从心底里为他自豪,为他喝彩。从他的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自己的明天和未来。丑小鸭并不是一只简单意义上的鸭子,其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和生命力。文学是能展现人性、表现人生的,它能表现人类的生活、情感、苦痛与期望,也有对命运抗争的勇气与力量。经典名篇《丑小鸭》带来的精神熏陶与成长启示,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与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