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梓
(淮阴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0)
伍慧明是美国著名的华裔作家,其作品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推动了欧美文学尤其是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小说《骨》是其处女作,具有非常鲜明的中国文化隐喻特征。[1]小说一经推出就引起了美国华裔文坛的重视,作品通过巧妙的构思和所反映的深刻主题,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小说通过精练的语言、对人物形象的饱满刻画和对“骨”的意象的深度解读,反映了华裔美国文学对西方话语霸权的隐性渗透,并对其进行文化体系的重构,以此来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文化身份。从文化身份相关理论角度出发,对小说中两代华裔美国人从身份迷失到和谐人格的构建过程进行解读,对于推动中美文化交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深受中美文化影响的伍慧明,用自己独特的笔触呈现了两代华裔美国人在身份构建过程中的迷茫、挣扎、探寻的人物形象和人生经历。[2]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骨》中两代华裔美国人身份体验、心理机制的形成过程,有必要先了解身份认同的理论内涵。本质上讲,身份认同并非一种实现了或完成了的自我状态,而是一种自我整合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渐变化发展的过程,是在身份构建中逐渐形成且处于变化状态的文化认同观。[3]就如斯图加特·霍尔所指出的,身份认同主要是通过不同话语、行为和环境等各种因素构建的,是一个有始无终的生产过程。它永远都是不完整的,永远都处于不断破裂的状态中,是不稳定的一种存在,时刻处于变化之中,永远都不会达到实现或完成的状态。[4]和其他事物一样,身份也会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变化。身份受性别、文化、种族等因素的影响,还受许多其他外部因素影响,包括出生地、居住地、职业、性格、年龄、学历、信仰和职业收入等,这些因素中任何一种的变化都会对身份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影响。在社会发展中,一个人的自我认识和他人对自己的认同也会对人的身份产生较大的影响。[5]
以身份认同理论为指导和支撑,西方欧美的一些作家和文艺家对文学创作有了更加丰富的手法和更大的空间。尤其是以伍慧明为代表的华裔作家群体,他们对美国华裔文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和感悟,在文学创作中,当代华裔美国作家更多地将创作视角放在了华裔美国人身份建构层面,并将这一文本母题置于性别、种族、阶层、历史和主流文化等层面进行审视,逐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理论研究视角。[6]有学者曾指出,尽管某种程度上讲华裔认同属于一个不变的“赋予”,但华裔的文化实践会有效推动认同的形成。但华裔美国人追寻文化身份的文化实践活动是不断流动和变化的,是永远处于构建——粉碎——重构的无限循环中的。
在作品中,处于中美文化影响下的华裔美国人,其身份是没有归属感的:对中国人而言,他们是美国人,但是对美国人而言,他们又是中国人。双重疏远给他们带来了双重压迫,也给予了他们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他们只能在文化夹缝中苦苦挣扎,艰辛存活。这种文化的混杂和夹缝为他们构建了独特的文化“第三空间”。[7]在该空间中,形成了全新的文化结构和话语体系,进而推动了新文化身份的产生。“第三空间”的产生完全打破了以往身份认同单一性的理论架构体系,为文化身份的构建提供了全新可能和方向。对此,笔者在此理论的基础上,对小说《骨》中两代华裔美国人的身份追寻之路加以解读。[8]
在小说中,利昂是华裔美国人父辈的代表。在种族歧视和语言障碍的影响下,父辈华裔被迫从事一些美国白人不愿意做的低贱工作。在《骨》中,利昂是用钱买的假身份,以“契纸儿子”的身份进入美国的。按现在的讲法就是非法移民,是不受当地法律认可和保护的。利昂常年干着水手一类的苦力活,辛劳是生活的常态,漂泊是生活的最大主题。而生活居无定所实际上折射了利昂身份不确定的本质,漂泊不定的海上生活则暗寓着利昂灵魂无所归依的现实,实际上也是利昂身份不确定的写照。[9]他是一个错置在美国的中国父亲,就如妮娜所讲,他总是在“另一时区过日子”。在《骨》中,作者有意安排精通中美文化的莱拉打开装着利昂生前记忆的小提箱的情节,以推动小说的发展。
莱拉以叙述者的身份,讲述了以利昂为代表的父辈华裔在异大陆备受美国种族歧视而艰苦生存的人生经历。这些父辈华裔抛家弃子,不远万里来到美国,但却不能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迫于生计,这些父辈华裔苦苦奔波、日夜操劳,贫困的现实和低微的社会地位使他们在家庭中的传统权威地位受到了冲击。在子女眼中,利昂长期在家让他们感到不安,总觉得这是件奇怪的事情,并怀念以往利昂总是忙碌的样子。不管是在现实世界中还是在个人心理中,这些老一辈华裔大都无法确定自己的社会位置。通过莱拉这一独特的叙述者,我们不难发现:“家园”的缺失、家庭温情的缺失是父辈华裔的集体记忆。
为了活下去,利昂只能从事一些低贱的重体力工作。受传统的中国文化影响,利昂只有努力保留中国的文化传统来抵抗西方文化,以寻求自身的身份认同。在利昂独居的三番公寓,他依然固守着自己的文化和信仰,在他的家中,孔子画像被长期地供奉,甚至在美国过春节时,他依然按照中国春节里的传统习俗来生活。这一方面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向心力,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以利昂为代表的老一辈华裔对美国文化的陌生与格格不入。安娜死后,利昂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将她的骨灰放在孔子祭坛上加以祭奠,他甚至还想为安娜办一场带有中国传统色彩的守灵。由此可以看出,以利昂为代表的父辈华裔的表现是矛盾的:一方面,他们努力去融入异国他乡,并为之艰苦奋斗;另一方面,他们仍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获得心理上的自我身份认同,以抵抗异国文化的同化。
可以说,父辈华裔在中美文化冲突中逐渐丧失了自我,他们努力却迷茫、奋进却无奈。在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中,他们已经无法确定是该继续坚守自己的思想,还是应该融入当地社会,他们在文化的冲击下迷失了身份,身份迷失也是这一代人的集体历史记忆。[10]
在小说《骨》中,出生于美国本土的新一代华裔,与他们的父辈相比,由于没有生活在中国的经历,他们受中国文化影响较小,对中国文化没有深入骨髓、血液的文化认同感。他们一出生接受的是西方文化或者华裔文化,对于中国文化,他们只是受到父辈的间接影响。在中美文化的双重冲击下,新生代开始寻求独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在他者身份的独立清醒中认清自我、实现自我整合,重构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树立新的价值诉求,以构建和谐的人格。对于美国华裔身份认同的问题,以伍慧明为代表的西方华裔作家进行了思考,他们并未像传统华裔作家一样采取二元对立的书写模式,也没有明显的偏好或站在某一立场加以书写。
在小说《骨》中,作者以莱拉的叙述视角为线索,为解决文化冲突探索出了一条可行的路径。当莱拉的妹妹以各自的方式来逃避文化冲突时,莱拉却清醒地意识到逃避是无法解决任何问题的,由此她坦然地面对现实。当两种对立的文化产生冲突时,她便找到两种文化的平衡点,求同存异,在实现文化和谐并存的基础上,完成了自我和谐人格的构建。首先,她理性地接受了安娜的死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认为这是安娜自己选择的结果,她在精神和心理上找到了内在自我的平衡点。其次,莱拉和社会的互动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改变,她以开放的态度去接纳社会,以此来获取更多的利益,以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各种矛盾,实现外在的和谐。由于莱拉精通中美文化,作为社区教育咨询员,她能有效协调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成了双方沟通交流的桥梁。在家中,莱拉是家庭关系的有效协调者,让不懂英语的父母逐步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在处理社区问题时,始终坚持着“让大家生活得更容易”的原则和理念,通过各种方法的灵活运用让思想变得更易理解和接受。在与人沟通交流时,对于汉语中晦涩难懂的隐喻和英文中地方色彩浓厚的俚语等则灵活转化,进而成功地实现了两种语言的无障碍沟通。她认为,不管哪种语言,各自文化内涵的翻译都是彼此协商的结果。可以说,任何一种语言或文化都有自己的私属空间,存在其他语言和文化无法进入的领域,而话语方式的灵活选择就成为实现跨文化沟通的最佳途径。
在小说里,我们可以发现,莱拉已经吸取了前辈不妥协、不融入而最终走向身份迷失的教训,实现了理性和感性的完美融合,成了更成熟的新一代华裔。她不断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又深深地扎根于美国文化土壤中。可以说,莱拉是中美文化融合的产物,是中美价值观的和谐结合体,在中美文化夹缝中,莱拉不再徘徊,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确立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实现了自我整合与人格和谐。
小说《骨》描写了美国唐人街移民混乱的生活状态,叙述了华裔移民及其后代与社会环境的融合发展,展现了唐人街华人移民在中西方文化冲击状态下逐步开始身份认同的复杂过程。作者通过在作品中塑造的莱拉这一独特的华裔形象,树立了作者心中完美的跨文化生存者形象,标志着新一代华裔美国人形成了和谐人格,真正找到了自己的文化定位和自我认同,成了美国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小说从另一个方面消解了华裔与美国人、中国与美国、男性与女性、中文与英文之间的二元对立,也揭示了世界文化最终走向融合与进步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