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政治定位的历史脉络

2023-06-07 08:48韩利平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公有制国有企业政治

韩利平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校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织形式,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对它的作用、功能、体制的认识也经历了由浅入深的过程。虽然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市场主体地位上逐渐趋同,但是国有企业本身不论在经营目的、经营方式、管理手段还是组织架构上均被赋予了特殊的政治定位。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今后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发展目的、基本功能和重要作用都须以把握国有企业政治定位、遵循国有企业的政治属性、发挥国有企业的政治导向为前提。笔者通过梳理不同时期我国国有企业的政治定位,重点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政治定位做出初步归纳。

一 国有企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

马克思将商品作为研究资本主义的切入点,提出了商品的二重性因素,即价值和价格,将价值分为使用价值、价值和交换价值。他又把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决定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决定价值。另外他还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这对概念,“劳动力或劳动能力,是指肉体力和精神力的总体,它存在于人的身体中,存在于活的人格中,其发动,通常会生产某种使用价值。”[1]101进一步他运用劳动价值论科学地阐述劳动力“这种商品有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它不仅是价值的源泉,而且是更多价值的源泉。这就是资本家希望劳动力提供的特殊服务。”[1]121货币变为资本,劳动创造了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再资本化,进行扩大化生产,资本有机构成比例越来越大,造成大量工人失业。资本的每一次循环使得资本家越来越富有,工人越来越贫穷,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便周而复始地发生,社会矛盾此起彼伏。每一次的经济危机都给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资源的浪费、商品的过剩、工人尊严的践踏。对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恩格斯给予了科学的评价:“自由竞争在大工业发展初期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只有在这种社会下大工业才能成长起来。”[2]300但是,竞争和垄断并不是永恒的规律,“说什么某些生产部门尚未发展到竞争的高度。而另外一些又还没有达到资产阶级的生产水平,这简直是痴人说梦,丝毫不能证明竞争的永恒性。”[2]253恩格斯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竞争、垄断、道德堕落、商业危机,说明人民贫困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只要私有制存在一天,一切终究会归为竞争”[2]33,而且“竞争贯穿在我们的全部生活关系中,造成了人们今日所处的相互奴役状况”[2]46,并强调:“只要目前对立的利益能够融合,一方面的人口过剩和另一方面的财富过剩之间的对立就会消失,关于一国人民纯粹由于富裕和过剩而必定饿死这种不可思议的事实,这种一切宗教中的一切奇迹的总和更不可思议的事实就会消失,那种认为土地无力养活人们的荒谬见解也就会消失。”[2]42针对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恩格斯预言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他在《反杜林论》中指出:“新的生产方式越是在一切有决定意义的生产部门和一切在经济上起决定作用的国家里占统治地位,并从而把个体生产排挤到无足轻重的残余地位,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2]658这种新的生产方式就是公有制经济生产方式。

(二)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理论的形成

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理论发轫于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如何摆脱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理论分析中,他们抓住生产资料所有制这个根本因素阐释社会主义经济组织形式。商品自由生产、自由交换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然而只有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商品经济才发展到一个新高度。马克思曾高度赞扬这种制度,认为资本主义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创造的价值几乎比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价值的总和还要多。马克思同时也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规律,得出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认为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发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造成生产力的极大破坏、资源的极大浪费以及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化生产越来越广泛,协作程度越来越紧密,而生产资料却不公平地掌握在资本家手里。“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2]661两者之间矛盾发展的结局只有一个,即资本主义私有制必将彻底被新的社会制度——公有制所代替。“这种新的社会制度首先必须剥夺相互竞争的个人对工业和一切生产部门的经营权,而取之以所有这些生产部门由整个社会来经营,就是说,为了共同的利益,按照共同的计划,在社会全体成员的参加下来经营。这样,这种新的社会制度将消灭竞争,而代之以联合。”[2]302对于如何实现公有制,恩格斯指出:“只能逐步改造现今社会,只有创造了所必要的大量生产资料后,才能废除私有制”[2]307。实现公有制后,马克思认为:“在一个集体的、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生产者不交换自己的产品;用在产品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这些产品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作为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存在着。”[3]363“当社会成为全部生产资料的主人,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有计划地利用这些生产资料的时候,社会就消灭了迄今为止的人自己的生产资料对人的奴役”[3]681。诸多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给我们描述了公有制的产生机理和历史必然,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将比资本主义私有制更高效更公平,因而运用国家力量建立企业组织形式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国有企业顺理成章地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要载体。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产生并发展了国有企业,取得了巨大成就。马克思主义关于公有制思想在苏联落地生根,理论变成了现实。

二 传统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政治定位的历史分析

传统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政治定位,扮演了不同的政治角色。笔者将探讨苏联的国有企业政治定位和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国有企业政治定位。

(一)苏联国有企业的政治定位

国有企业的政治定位在苏联可以分为两个历史时期,即列宁时期和斯大林时期。列宁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实行了军事共产主义。这个时期消灭了私有制,消灭了商品经济,消灭了货币制度,实行权力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在农村实行余粮征集制,同时成立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实行劳动力的强制分配和普遍劳动义务制,一切经济活动都用强制的方法进行管理,即把从生产到分配的全部经济活动的决策权与管理权集中在国家手里。这一阶段国有企业对保卫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作出了贡献。在第二阶段实行了新经济政策,让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在一起发展,即恢复了商品货币关系,恢复了市场机制,从而搞活了经济。这一阶段的国有企业夯实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在斯大林时期,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国有化经济,计划原则绝对化使得“计划调节实际上变成了按一些经济领导机关,少数领导人乃至个别领导人的意志来进行调节。”[3]69这段时期国有企业为取得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起到了保卫社会主义制度的作用。但国有企业也随之陷入体制僵化、效率低下、官僚主义等的旋涡中。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历任苏联领导人都在不断地对这种国有企业模式进行改革,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不论是经济体制改革还是政治体制改革,都没有改变斯大林的大框架,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与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交织在一起,互为需要”[4]。而戈尔巴乔夫对于经济发展的“加速战略”和实行企业“彻底改革”的方针完全否定了国有企业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最终造成苏共下台和苏联解体。

(二)中国改革开放前国有企业的政治定位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从社会主义改造结束一直到改革开放这段时期,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的数量和地位。国有企业的存在使得中国在很短时间内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内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为巩固新生政权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这段时期,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绝对主导的作用。城镇的诸多居民被纳入到了国有企业这种单位之中,市民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在这个单位的框架内完成。这段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最大限度地克服了苏联的僵化体制,特别是在提出《论十大关系》后,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有了诸多创新。所以,这个时期的国有企业进一步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但由于东西方处于“冷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左”倾思想两种因素所致,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有企业存在的政企不分、不通过货币媒介进行利润最大化核算、管理行政化色彩过重和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虽然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但是终归陷入了“一放就乱,一乱就收”的死循环中而无力自拔。

三 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国有企业的政治定位

(一)国有企业单一化存在的社会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只有建立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之上,并且当阶级、国家、商品陆续被消灭之后,“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才会出现,同时兼具效率和公平的二元结构均衡才会产生稳定性与有效性;即使在未来实行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也不会是过去那种自上而下的管理行政命令化和政府决策绝对主体化的情形;公有制经济的形式与内容将成为耦合的有机体,并消除了传统计划经济的主客体间信息的不对称性。马克思主义还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优越性的发挥必须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或者需要满足这四个条件:以国家强大的后盾为保障;劳动者达到较高的综合素质;全体社会成员成为公有制经济的管理决策主体;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到高度发达的水平。这四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为关系和条件的,缺一不可。只有劳动者达到较高综合素质,才会理性客观地决策经济;只有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达到一定高度,劳动者才会高效、自由、低成本地决策经济;只有全体社会成员成为公有制经济的管理决策主体,才能够调动全体公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促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有以国家强大政治力量为后盾,才会真正避免两极分化的现象出现,从而根本上发挥出国有企业这种经济组织的效能,并且,先前的更多的“资本对资本,劳动对劳动,土地对土地的斗争”[5]的激烈竞争的情形才能转移到更多的人与人之间以人民为主体的社会合作的局面上来。

(二)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的政治定位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因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还不具备实行单一化国有企业的条件。所以,改革开放后,我国毫不动摇地发展多种形式的所有制企业。同时,国有企业在符合现实条件的政治定位中不断改革和发展,先后经历了承包责任制、职业经理人收购制度(由于当时一批学者的反对等多种原因未能大规模实施)、股份制等改革。这段时期,政府扩大了国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建立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使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这段时期,国有企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跨越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如果单纯依靠民营企业的发展,我国不可能实现近40年社会的长期稳定和经济的长期发展“两大奇迹”。有学者将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国有企业分为三类,一类是公益性国有企业,一类是(合理) 垄断性国有企业,一类是竞争的国有企业。“公益性国有企业被赋予强制性社会公共目标,以社会和谐和稳定为基本目标;(合理)垄断性国有企业,包括自然垄断性和稀缺资源垄断性国有企业,基本上是追求社会公共目标,也可能有一定的经济目标,但这种经济目标或者用以更好地直接实现社会目标,或者通过上缴国库体现为社会目标。”[6]按照其他标准,我国国有企业也可以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两类。但不管哪种分类法,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将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改革不但是基于激发国有企业活力的考量,也是为了进一步理清国有企业的政治定位。

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政治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7]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大刀阔斧地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在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在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2019年1月31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强调:“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有企事业单位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强本单位党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重要作用,保证本单位工作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取得良好政治效果。”[8]这实际上明确了我国国有企业在新时代的政治定位。

(一)国有企业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的重要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共同富裕必须建立在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上。国有企业是公有制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它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也为人民群众拥护社会主义建立了强大的物质保障。人民不但从国有经济的发展中直接或间接获得了归属感和安全感,也从国有企业不断提高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中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更重要的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国有企业能够保证全社会绝大多数的生产资料始终掌握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手中,能够保证各项改革始终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能够保证社会主义事业不偏离正确路线。总之,国有企业在确保党和国家事业不偏航、不变向,在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项基本原则”不变质、不变色,在确保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经济部门始终掌握在人民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二)国有企业为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提供丰厚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一大特征是它能够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坚持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国有企业为公益诉讼、社会救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事关社会公平正义的事务提供巨大物质支撑。另外,市场经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有着极强的生命力,这在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和我国40多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但资本的运行也会滋生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滋生出一系列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国有企业不但在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扩大就业和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扮演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而且在抑制资本的无序野蛮扩张、保障市场公平竞争方面具有巨大作用。

(三)国有企业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

人民民主是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统一起来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体现了“民主的人民性、全面性、广泛性、过程性、有序性、有效性。”[9]国有企业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方面具有强大的政治引领作用。在民主选举方面,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遴选应该增加人民的参与度;在民主协商方面,国有企业的发展应充分发挥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协商形式的优势;在民主决策方面,应该引导人民参与广泛的调研、论证、咨询、听证、座谈、恳谈等活动;在企业民主管理方面,应该通过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对国有企业的发展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在企业民主监督方面,应该通过党内监督、国家机关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方式,保障人民对企业经营享有广泛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实际监督权。国有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是工人阶级当家作主最直接的体现形式,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保障。国有企业在保障职工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方面具有表率作用。

(四)国有企业是健全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经过长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随着“坚持巩固、完善发展和经验总结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主体协同、良法善治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统一”、“效率优化、公平正义和长治久安的有机统一”、“总体目标、总体要求和具体举措的有机统一”等的不断优化[10],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国有企业在其中扮演着重要政治和社会角色。随着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优化过程中将承担更多基础性责任,成为破解“卡脖子工程”和攻克“高精尖科技”的主要力量,也将承担起更多社会公共职能。国有企业的改革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健全和发展的底色,经济制度的健全和发展又将带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文化制度、生态文明制度和党的建设方面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猜你喜欢
公有制国有企业政治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从劳动主义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的思考
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的必备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