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 妥
普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普洱 665000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两个重要议题。2020 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期,同时也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期。脱贫攻坚的如期完成,使得现行标准下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 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2]。其中,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学者从农业现代化[3]、产业路径创新[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5]、土地整治[6]以及农产品的供需结构[7]等角度提出了产业振兴的路径。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人才振兴需要上下联动、内外呼应,党中央、不同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各类科技型人才、智慧型人才以及农民本身,都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者。例如,何明与方坤两位学者,通过对广西上林县壮族F 村的实证研究,探讨了后脱贫时代社会工作者介入民族村寨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8]。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柱,高静和王志章认为,文化振兴的要义在于实现“文化从自觉到自信,尊重文化再生长的客观规律,精准识别乡村文化符号,重塑文化的包容性,提升乡村文化”[9]。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生态振兴既涉及农村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提升,也涉及生态与旅游业的结合和生态农业的发展等多维度的内容[10]。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全局统领,在乡村振兴中要注重发挥村民自治、基层党组织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11]。
可见,乡村振兴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战略,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不仅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也构成了乡村振兴的全部内容。本文以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老达保村的拉祜族音乐市场化为具体分析对象,试图呈现音乐市场化作为农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表现之一。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不仅催生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带来了老达保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文化传承创新等多维发展效应。
老达保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酒井乡勐根行政村,距离村委会3 公里,距离乡政府28 公里,距离县城45 公里。国土面积12.04 平方公里,有耕地2 354 亩,林地15 619.1 亩。共有农户114 户473人,是个拉祜聚居的村落,拉祜族传统文化保存完好、特色明显。
20 世纪初,基督教传入老达保村后,村民开始尝试用唱诗音乐的多声部演唱法及吉他等乐器来演奏传统民族音乐。2001 年18 岁的李娜倮创作出了《快乐拉祜》,响彻中国大地。在此背景之下,开启了政府引导、村民配合、大众媒体参与的民族音乐整合过程,最终促成了民族音乐的市场化。“雅厄艺术团”于2007 年成立,此后,“雅厄艺术团”多次应邀到中央电视台参加《星光大道》《神州大舞台——魅力家庭秀》等栏目录制节目。随着老达保村拉祜族歌舞艺术的声名鹊起,普洱市又联合老达保村推出了普洱市第一家由农民自发自创、自主经营的演艺有限公司——澜沧县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希望通过市场化的道路对老达保村的歌舞进行推广,并继续为村民通过演艺创造收益。公司成立后,村民有了更多出省演出的机会,同时国内热门的影视节目如《回到爱开始的地方》《一点就到家》《姐姐的爱乐之城》等也到此地取景、让村民扮演群众。一方面,进一步打响了老达保村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让拉祜族传统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挖掘。自澜沧县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成立以来,老达保村完成就地演出700 余场次,演出收益较为可观。同时,老达保村的拉祜族音乐文化的市场化发展模式也越来越成熟。
老达保村原本以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村民收入低下。然而,随着音乐文化的声名鹊起,2013 年,以“《快乐拉祜》——老达保拉祜风情实景演出项目”为核心,开启了老达保村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与发展。其一,沿着村寨主干道沿线建设文化墙,将拉祜族的生活生产用品(磨盘、碗筷、菜缸、茶壶等)、信仰图腾(葫芦)、人物形象、拉祜族属相文化在文化墙上进行展示。其二,设立传统手工艺体验房、传统工艺制作坊,如芦笙坊、陀螺坊、青竹坊、艺织坊、根雕坊、春谷坊等,增强了旅游活动的体验性与参与性。其三,在传统民间活动体验区,设置了射弩、磨担秋、打陀螺等传统趣味性的运动项目。其四,在歌舞展演方面,村寨内搭建了大型表演舞台。以节庆期间和非节庆期间为分,设置不同的收费方式,开展《敬茶歌》《打猎歌》《四季调》《芦笙舞》《摆舞》《神鼓摆舞》《婚誓》《快乐拉祜》等数十种传统歌舞表演。
作为产业融合和服务业发展的产物,乡村旅游属于以产品和服务提供为基础的高度综合性产业[12]。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与旅游业存在关联的产业达到100 个以上[13]。因此,乡村旅游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聚居且比例较高、生产生活功能较为完备、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及其聚落特征明显的自然村或行政村”。2014 年,国家民委命名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位于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酒井乡的老达保村“榜上有名”,成为全国唯一的拉祜族特色村寨代表。“生态”是反映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高度耦合,而“宜居”则是指人类基本生存的现实诉求与居住生态化的有机统一[14]。
良好的自然环境是生态宜居的前提。老达保村寨的整体布局充分利用了地缘优势,倚山而建,村寨左右茶山环绕,村前小溪潺潺。修建在坡地的干栏式民居,能够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建筑选材主要采用竹子和木板,极大降低了建筑污染。基础设施不仅是产业兴旺的“先行资本”,同时也是生态宜居的“必要条件”。对于老达保村而言,完善的交通、水、电、通讯等,既是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基本保障,同时也是村民在此生产生活的必备条件。随着村寨以及以村寨为载体的拉祜族特色文化越来越被外界所熟知,村民也在不断地与“他者”进行互动交流,行为意识也逐渐发生改变。同时,在拉祜族传统生态知识和生存智慧的影响下,村民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效得到提高,逐步树立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看得见希望,留得住乡愁”的生态观、发展观与生活观。
老达保村曾经是国家级贫困村,村寨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90 多户400 多人,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 000 多元,贫困发生率高达79%。但成立演艺公司后,村民的家庭生计方式逐渐转向多元化,收入逐渐增加,生活逐渐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从产业类型上看,当前,老达保村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并存,虽然随着民族音乐的市场化发展,第三产业逐渐成为主流,但是部分村民依然保留着种植业和养殖业。
多元的生计方式是规避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的重要手段。同时,不同生计方式之间的互补性,能够充分激发各类要素的发展潜在性,最大程度地保障村民的物质生活。对于老达保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民族音乐文化演艺事业的发展,相较于种养殖业能够快速增加村民的家庭经济收入。而种养殖业的保留,在市场低迷期,也能够保障村民基本的粮食、蔬菜等生活物资需求。当然,农村居民生活富裕不仅需要涵盖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突出收入增长在“量”上的持续增长潜力,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2]。传统文化产业的挖掘、开发与市场化,对于老达保村的村民而言,不仅仅是增加了一种生计方式,更是对其自身所持有的文化的肯定与精神生活世界的扩宽和丰富。基于土地之上的生计方式的转型与优化,是同时维持农民物质与精神同步富裕的关键。
传统文化是乡村社会保持乡土本色的重要基础,是广大农民安身立命的精神文化支柱。面对全球化的国际环境和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的时代背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西方主流文化在强大经济与文化的背景下传播范围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深,无形中压缩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传播手段的更新也让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更容易走出偏远的空间,走上更大的舞台。
通过对市场进行合理评估与分析,在政府、大众媒体、当地人等多方角色的共同参与下,老达保村拉祜族音乐的市场化,为拉祜族传统文化以音乐为媒介、以市场为载体迎来了传承创新期。以《芦笙舞》《打猎舞》为代表,反映拉祜族历史上的生产场景的歌舞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应用吉他、钢琴等现代乐器,来演奏《快乐拉祜》《实在舍不得》等反映当前生活状况的曲目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用本民族语言、本民族乐器来重新演绎《我和我的祖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以及《唱支山歌给党听》等,更是反映了拉祜族人民对党和国家的无限感激。通过市场化发展途径,传统与现代、经济与文化、当地人与“他者”之间形成了价值共享基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具有了以市场化作为新载体的传承创新路径。
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云南作为我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了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特色文化。民族音乐市场化背景下的老达保村的振兴经验,以老达保村为振兴空间,以拉祜族传统文化为振兴要素,以激活生活在村寨这一特定空间内、持有这一地域文化的当地村民的本土力量为关键。最终借助市场化手段,实现老达保村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文化传承创新。让村民“离土不离乡”,让“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不再是一种记忆,而是一种触手可及的优雅而文明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