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光电半导体产业协同创新建设回顾与展望

2023-06-07 08:05
厦门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厦门市厦门半导体

张 伟

前言

厦门市科学技术局高起点谋划创新新格局,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全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支撑引领了厦门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光电半导体产业科技的发展是厦门市创新驱动实施战略的一个缩影。围绕创新链、价值链和产业链三链建设,厦门推出产业发展的系列“组合拳”,有力引领、支撑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国家电子信息·显示产业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首个基地和国家(节能灯)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等,在全国已产生一定的集聚和辐射效应。光电半导体产业的直接产值从2003年的1 亿元提升到2022年的1905 亿元,约占全省的半壁江山。低温多晶硅显示器拥有众多自主核心专利技术,LED 外延芯片持续19年为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强、品种最全。光电半导体产业形成了以“创新·品质·专业·专注”为特点的“厦门模式”,尤其在协同创新上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创新,成为全市乃至全国产业科技发展的范式之一。

回顾

早在2006年,由厦门三安电子有限公司、厦门华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三家厦门光电半导体企业携手,组建了产业链上、中、下游垂直的企业联盟,进行LED 产业技术创新。在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大力支持和领导下,2008年起,企业联盟演变为全国率先成立的厦门市光电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联盟共有35家企业,依托厦门市光电半导体行业协会,组织开展了创新联盟运行机制体制和协同创新等探索,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基础、以项目制为运作模式的协同创新攻关新模式。

按微笑理论,创新、品牌等在价值链中处于关键位置,创新引领支撑着产业持续发展。厦门市光电半导体产业紧紧围绕价值链谋划创新链,积极融汇政、产、学、研、资、用、介7 种力量,大力强链、补链,促进价值链、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

1.持续完善创新链

2008年,经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厦门国家半导体发光器件(LED)应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式拉开建设的序幕。厦门前后两期共投入1 亿多元的财政资金,将其打造成当时全国建设最早、投入最大和技术最先进的LED 检测中心。这标志厦门光电半导体创新链的建设迈向一个新台阶,促使东莞、江门、宁波等城市纷纷前来参观学习。厦门市持续投入大量科技经费,逐步建设完善了嘉庚创新实验室(中国福建能源材料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厦门国创中心先进电驱动技术创新中心、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台湾科技育成中心、集成电路设计平台等涉及光电半导体产业的科技创新平台,有力引导和支撑产业的快速发展。

2.创新机制体制

(1)探索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协同创新的新模式

支持厦门市光电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探索项目制的协同创新新模式,针对创新链的关键性、核心性和共性技术难题设置科技攻关课题,通过“赛马”机制,开展产学研等相关单位协同联合技术创新攻关和产业化等工作探索,即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公平竞争、自愿联合、市场化运作、风险共担”原则,设立科技协同创新课题。2008年,联盟首期策划和组织了“半导体照明LED 外延、芯片和封装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和“LED 路灯技术创新及示范”两个项目。在厦门市科学技术局支持下,两个项目被列为市重大产业科技项目,投入1000 万元财政资金,带动社会投资6500 万元。从创新链、价值链和产业链进行布局,结合全市产业实际,以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骨干企业为主体,设立了外延芯片、封装、前沿研究及检测(外延芯片)、大功率LED 光源封装、路灯配光、路灯散热、路灯检测及示范等8 个攻关节点,并从光电半导体产业链群中筛选了厦门华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光莆电子有限公司、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厦门大学等10 家产学研单位和创新方案,针对这8 个攻关节点形成了联合创新攻关的新体制。两个项目在技术和产业化都达到2009年国内领先水平,当年共申请专利38 件,并于2010年顺利通过验收。厦门光电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成为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蓝本之一。2010年8月,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充分肯定了联盟的建设经验和取得的成绩,从而有力促进国家产业技术战略创新联盟政策的出台。

2010年项目结束后,厦门市光电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围绕创新链、价值链和产业链三链条,持续产业技术创新,主要成果如下:①引领支撑了201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台湾组织的“两岸搭桥”LED 照明示范工程,达成了"中华牌、两岸最高水平"的合作目的,编制“两岸LED 道路照明产品试点示范技术规范”,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及台湾经济研究院等单位的高度认同,为海峡两岸产业深度创新合作探索了不少经验。②促使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落户厦门。联盟单位持续创新,支撑了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华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厦门光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完成了国家“高光效长寿命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与产业化”科技项目并获奖。这也是厦门市民营企业首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③支撑了科技部与德国教研部两国科技合作的 “2014年中德LED 照明现场检测方法与评价”项目落户厦门市。联盟2009年实施的岐山北路LED 路灯示范工程,为当时国内光衰最小的LED 照明路灯工程(光衰在5%以内),入选中德合作现场测试路段,借鉴中德原有传统道路照明标准,厦门与德国Delft 理工大学的Koah 教授联合团队实地测试实验后,联合提出LED 照明现场检测新方法,并形成了国内LED 团体标准2 件。该项目在2017年顺利完成,得到了国内外业界认同。

(2)引导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

厦门出台《厦门市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办法》(厦科规〔2020〕5 号)等政策,支持产业技术及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及加速等新模式。由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共同出资创建新型研发机构——厦门柔性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该公司创新建立了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新机制体制,由厦门弘信电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英诺激光股份有限公司等产业链龙头企业股东13 家及核心团队16 人,共同出资4000 万元,联合对柔性电子产业链进行协同创新。截至2023年1月,厦门柔性电子研究院被认定为厦门市重大新型研发机构,同时获得授权专利50 项(已申请87 项),其中44 项新型专利,6项外观专利;2022年度开展科学研究项目9 项,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9 家,其中,柔性电路板孔金属化关键材料研发项目已获批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STS 项目),项目研发已进入中试阶段。

(3)引导支持创新联合体实施协同创新

支持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共同组建创新联合体,针对市场需求开展协同创新。依托厦门柔性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以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自愿联合、风险共担等为原则,联合厦门弘信电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瑞华高科技电子工业园(厦门)有限公司等11 家上、下游企业,以及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等4 家高校科研院,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厦门市柔性电子创新联合体”,并发起成立了“全国柔性电子产业发展联盟”,集聚全国及全球创新资源,进行产业技术的协同创新。

(4)实施“揭榜挂帅”项目制等协同新模式

探索“企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的揭榜挂帅新型项目管理方式,快速推动创新跃上新台阶。2021年,厦门市支持厦门光通信企业厦门优迅高速芯片公司向全社会发布榜单“集成线性CDR的28GPAM4 DFB 激光驱动器芯片开发”项目,并由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和北京旗光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揭榜。该项目计划采用后补贴资助形式,支持厦门优迅高速芯片公司、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和北京旗光科技有限公司的协同攻关。目前项目进展顺利,芯片开发设计与仿真结果达到中期指标。

3.引导创新新动能集聚

(1)布局高能级创新平台

厦门市科学规划布局厦门科学城,编制《厦门科学城发展战略规划》,出台加快科学城建设12条政策,全面提升包括光电半导体产业在内的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做强做大创新链。嘉庚创新实验室(中国福建能源材料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是机制体制创新的产物,聚集了厦门大学的化学化工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等相关研究资源,实现了跨学科创新资源集聚,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产业发展,以攻克“卡脖子”技术、落地产业化成果为目的,成为全市光电半导体等技术前沿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的重要基地。按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新机制体制布局厦门国创中心先进电驱动技术创新中心。该中心为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与厦门市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立足厦门,放眼世界,以建设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先进电驱动创新技术策源地、构建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先进电驱动创新产业生态圈为目标,采用项目制进行课题创新研发,已取得了第三代半导体先进电机控制器技术等一系列科创攻关成果。

(2)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针对“卡脖子”问题,前瞻部署和实施一批战略性、储备性科技攻关重大项目。从2019年起,厦门市持续将集成电路及第三代半导体未来产业领域纳入重大科技计划项目,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开展技术攻关。截至2022年,厦门市在4年内实施了19 个集成电路及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的协同创新类重大科技项目,市级财政资金共投入约2 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近5 亿元,推动了60 家企业或研究单位协同创新研发,大力提升了厦门市集成电路及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水平和基础研究竞争力,完善提升了创新链,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水平和产业优势。通过创新链建设,加速了产业链的强链补链工作,完善产业生态的发展。

展望

当前,在厦门实施“4+4+6”现代产业体系指导下,厦门市光电半导体行业唯有加快创新驱动的实施步伐,加强自主创新、协同创新,持续深化协同创新的机制,借鉴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台积电)开创的产业聚合体的新商业模式,深化厦门光电半导体产业协同创新工作,强化价值链、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助力厦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聚焦第三代半导体等未来产业的协同创新

目前厦门市光电半导体产业已有一定基础,但在第三代半导体的关键技术、产业生态和产业链尚需进一步完善。应重点发展大功率半导体、射频半导体及硅光融合等产业技术,尤其是聚焦汽车电子及新能源电子的控制芯片协同创新,围绕重点发展技术方向,支持行业领军企业或重点研发机构牵头,协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一批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等,加速培育处于孕育阶段或成长初期的“新赛手”企业或机构。

2.培育高精尖特企业或新型研发机构

支持厦门市光电半导体产业链群龙头骨干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加大厦门士兰明镓化合物半导体有限公司、厦门市三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光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光电半导体龙头企业创新研发扶持力度,推动瀚天天成电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全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厦门云天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厦门优迅高速芯片有限公司等产业骨干企业成为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建立覆盖哪吒、瞪羚、独角兽等新物种创新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按照“一企一策”实施精准扶持,培育一批高精尖特企业。

3.支持企业核心技术突破

围绕第三代半导体等未来产业领域,大力推动“企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新机制,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和产业链上下游联合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4.引进培育高水平创新人才

大力支持“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的新型研发形态,针对全市半导体等紧缺领域引进培育一批战略科学家和战略科技人才。建设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半导体相关人才培养体系,对为厦门市培养的半导体高水平紧缺人才进行补贴,鼓励采用“订单式”联合培养机制,引导学校与产业更好结合,更好地为产业服务。

结语

作为全国光电半导体产业的排头兵,厦门市光电半导体产业将携手台湾光电半导体业界,大力提升光电半导体产业科技的创新驱动及协同创新等工作,促使厦门市尽快成为全国光电半导体产业的创新集聚高地,成为产业核心竞争力最强的城市之一,助力海峡两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建设。

猜你喜欢
厦门市厦门半导体
厦门正新
我校入选2021年度厦门市“金砖示范单位”
太阳能半导体制冷应用及现状
组织祭扫活动 缅怀革命先烈
“偶”遇厦门
2018第十六届中国半导体封测年会
厦门猫街
食在厦门
老区情难忘——记厦门市老促会原会长张振福
采用半导体光放大器抑制SFS相对强度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