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苏亚
摘要:美丽乡村生态环境建设是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一环,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探讨Z市美丽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突破路径,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生态振兴、生态宜居的基础理论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共同富裕理论的工作实践。所以本文立足Z市美丽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实际,对取得的成绩和不足进行探讨,旨在为美丽乡村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意见。
关键词:美丽乡村;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1 Z市美丽乡村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及成效
1.1 Z市乡村生态环境建设现状
2015年起,Z市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立足地区实际情况周密谋划部署,开始实施美丽乡村创建。从2018年开始,Z市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分别开展了“四季战役”和“三清一改”等专项整治工作,对于村庄内部的坑塘沟渠进行清理,出动重型机械清理农村生活废弃物,对于畜禽养殖设置禁养区,村容村貌逐步得到改善。从2019年开始,Z市结合各地不同资源禀赋,重点打造基础较好的农村,成功创建了33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形成连片集聚效应,建设成果影响力持续扩大,村容与村貌较之从前焕然一新。2020年3月,市委农委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域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样板的实施意见》,着力开展省、市、区(县)三级示范村梯次创建,进一步明确三年目标,切实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2021年下半年起,Z市开展“双十镇”建设,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特色镇,通过典型带动和有效示范,为其他乡镇建设提供了学习案例。根据政府公开数据,截至2022年3月,Z市共打造美丽乡村路120km,累计建成各级美丽乡村997个,完成清洁取暖改造11.8万户。
1.2 Z市美丽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开展方式
一是围绕“一村一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Z市美丽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各区(县)借助村居自然基础及镇街选择性地进行美丽乡村的创建,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科学制定详细建设规划,在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风俗民情的同时最大限度做好保护。发挥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具有提升创建经验优势,对于建设相对落后村居在项目和人才等方面进行结对帮扶,在治理理念和建设方法上进行带动。在实际建设成效中,率先建成了水文化相关和出行相关的、旅游路及传统文化相关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和一批有看点、有代表性、有内涵的示范村。
二是注重基础支撑,提升农村宜居水平。统筹推进农村“七改”工程,注重村容整治,开展省、市、区(县)三级示范村梯次创建。前期立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市行动方案,着力做好基础性工作。后續根据全域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方案,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300户以上涉农自然村公厕建设任务,实现建制村通户道路硬化,建成美丽乡村,成果创建区市入选“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市”。
1.3 Z市美丽乡村生态环境建设主要成效
一是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大大提升,示范引领效应不断加强。依托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带动作用,全市各村按照“清洁乡村”工作标准,进行了大力宣传动员活动增开展了村容村貌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清洁能源利用等项目。各区(县)将绿色生产、生态宜居、美好生活作为工作的标杆,对于面源污染进行专项治理,巩固和推进农村土壤、污水等治理,对于已被破坏的山体、湿地进行保护和恢复。在共同推进下,Z市已经成功创建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
二是强化经济投入,提升资源合理利用。运用好生态环境建设成果,融入农村新时代创新元素,探索形成乡村旅游的新形式,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格局。建成了一批文旅融合、乡村记忆、旅游观光的新模式。科学谋划和推进“三区”创建,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公共资源共享、产权制度改革等政策落实,提高农村资产资源的利用率,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是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借助“榴乡诉递”综合性管理平台,对区(县)、镇、村三级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确保不遗漏一个网格,不落下一个问题,稳步构建了网格化管理体系。
2 Z市美丽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政府单向发力,村民参与不足
美丽乡村生态环境建设覆盖面较广,具体开展中包含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自然和人居环境等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各项工作均与村民关系密切。但从Z市开展的实际看,治理主体为区(县)和乡镇基层政府,由村委会具体实施,缺乏村民的参与。政府作为一个单一的治理主体,在此项工作上的包揽形式,直接有利于工程的进展速度、整体性上有保障,能够简单直接地解决治理中的问题。但是在具体实施中,由于缺少村民的参与,在接受程度和配合程度上存在短板,很难形成治理合力,甚至阻碍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虽然现在环境治理基本实现常态化,但是受村民自身行为影响,在环境的维护上存在被动局面。只有村民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环境的治理和维护才能有坚实的基础,但目前村民存在被动参与、参与程度低等问题。比如在村内脏乱差卫生死角进行清理的具体过程中,一般为按天付费给村民进行兼职工作,周边村民主动参与卫生清理的意愿不强。在一些排污管道不健全和垃圾转运不及时的村庄存在着生活污水乱排或者是垃圾扔入臭水沟的情况,以至于出现了村内卫生整治需要集中清理、用到挖掘机等大器械清理河道垃圾的现象。由于劳动力外流,村内老年人居多,他们认为自己对于村庄整体的卫生整洁不负有责任或者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大家都这样做,污染了环境也不会有惩戒。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村民日常卫生清洁习惯的养成,在行动能力、参与意识和动力上均存在不足。同时由于缺乏村民的参与,在日常卫生的保持上也存在很大的难度。
2.2 治理缺乏整体性,统筹协调不完善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具有系统性,涉及部门多、任务分散,在工作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上存在短板,甚至存在推诿扯皮的现象,难以承担起任务重、难点多的工作现状。[]出现了“哪个部门催得最紧就干哪个部门的工作,哪项工作占分值比重大就加重哪一项工作的投资和重视程度”的情况,缺乏建设的整体性和长远性。村居的绿化、美化分批次分风格进行,没有形成集聚效应。村庄原有布局存在随意性,难以适应群众的生活需要,缺少合理协调考虑。
近年来,Z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上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但是由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范围广、情况杂、面积大,基础工作包括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和村容村貌提升,进而还有乡村山水林田路房整体改造和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等,由于资金统筹不够,即便政府在人、财、物支撑资源加大投入的状态下仍然还有很大的缺口。农村集体经济在近些年虽然获得了很好的增长,但是需要投入的地方也随之增加,能够投入到美丽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资金受限。由于受“空心村”现实和进城观念的影响,农民在获得经济收入后,不愿意在农村投资。投资企业或个人,考虑到在农村投资周期长,短期难以获取经济收益,易受自然环境影响,风险较大等因素,更愿意在城区而不是农村投资。[]在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下,美丽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的资金来源单一,仅靠政府投入压力较大。在公共基础设施的硬实力和公共服务的软实力,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和缺少社会投资,导致出现区域内发展不均衡,与城区水平相距较远等问题。
2.3 生产方式落后,产业环境污染突出
农村地区的污染包括农民生产生活和工业活动产生的污染。一方面,村民成为农村污染问题的“生产者”。目前的农业生产技术较为落后,在绿色种植、科学种植、自动化、机械化上还存在着各式问题。村民在种植上不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对于土壤和水源造成潜在危害。比如覆膜种植所使用的地膜多为难以降解塑料,且使用完后存在着随意丢弃的问题,缺少必要的处理措施,对于后续农业在种植和土壤的安全造成直接危害。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的购买力上升,但是没有形成理智消费的习惯,在日常场合或者红白喜事上存在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情况,一定程度上又加大了环境的承载压力。
另一方面,在农村的工业活动主要包括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企业。这些企业选择在农村建厂的,主要原因是其大多是企业自身科技含量不强,采用粗放型经营方式,能耗较大,产值有限。这样的客观情况下,这类企业很难有长期的发展规划,在环保上的投入更加有限。
3 美丽乡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宣传引导,增强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村民作为美丽乡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受益者和参与者,要加强宣传引导,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理解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结合村民实际,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营造良好氛围。创新宣传方式,强化绿色发展理念,使得村民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多种方式加强培训,加强理论教育,强化做优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实例教育,发挥高校资源,为专业农民提供继续教育上的支撑。转变村民对于生态环境的偏见,此项工作虽然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从长远上看,是推动农村良好发展的巨大支撑。同时此项工作是人人有责、人人需尽责的,加强自我提升,保证自己的知识能够跟得上新农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成为“土秀才”和“土专家”。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在政策引领与自身造血实现后,既要重视生态环境治理也要注重提升村民素质和环保意识,要坚持综合治理,强化村民自主维护的意识,防止因维护不到位、政策不持续等导致成果昙花一现。在这个过程中使得村民养成好习惯、展现新风貌,结合此项工作产生的新问题、新矛盾、新需求修改村规民约,传导压力,让绿色的生活习惯有成文的规定,加强对于村民的约束力。
3.2 畅通多元参与机制,形成美丽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合力
美丽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对象为单个村居,但在具体的治理过程中,由于环境的整体性和乡村的特殊性,建设工作涉及面广、因素复杂,必须进行参与机制的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打破壁垒,加强城乡、部门、不同群体直接的共同参与合作,形成建设的最大合力。
在政府工作安排中,加强城乡合作帮扶,在资金、政策、人员、技术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在县域范围内加强区(县)、乡镇、农村责任安排,明确各级责任,对于水资源、土地、人居环境等进行系统化治理,逐步推进。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增强跨部门、跨行业的合作能力,对于人居环境整治中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进行综合整治,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管网整体建设,加大项目资金投入,惠及辖区内企业、商户、养殖户、普通农户,做好优化生态环境,打造美丽家园的文章。在任务和责任划分上,强化村民的参与机制,充分发挥村干部、村居网格员等作用,堅持检查、公示、提升日常化。保持村庄公共空间安全、有序、美观,在村规民约或网格化治理中,明确村民对于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村居环境保护中。
3.3 培植特色产业,转变生产经营方式
一是发挥本地优势,增强内生动力。抛开增产增收、农民富裕谈乡村振兴是空中楼阁,发挥村居优势,以特色主导产业为支撑,以市场为主体,加大技术支持培训,通过“互联网+”为农村经济助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延长产业链,形成品牌效应,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二是引入社会资本,加大技术投入。加强资金统筹,创新农村治理投资方式,尝试投资补助、先建后补、结合社会资本共同合作等。发挥村两委作用,盘活村居资源、增加集体收入,多方发力确保建设工作不因资金问题受限。加强与农业农村相关的污染治理和源头减量技术研发,增加生态环境治理相关投入比例,合理使用有机肥,减量使用农药化肥等,对于地膜进行集中回收处理,最大程度上做到清洁生产,对于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提高使用效率,降低使用成本,从物资上减轻村民压力,杜绝偷排乱排现象。
3.4 健全正向激励机制,选拔培养专业人才
通过正向激励措施,优化绩效考核制度。选拔专业匹配、能力较强、敢于攻坚克难的干部到美丽乡村建设一线,对于工作成果纳入综合绩效考核。强化结果运用,奖励先进,切实形成“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的干部评价原则。定期采用四不两直方式调研走访,查问题找源头,杜绝面子工程、形式主义,及时通报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形成激励约束机制。
通过人社部门、社会教育资源等加强对于农民的培训,提升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素质和个人能力,帮助他们成长为具有适应经济趋势、践行新发展理念,敢于创新、善于探索的新职业农民。对于本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专业匠人等进行挖掘,将他们本身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与本地的文旅融合产业相结合,提高个人经济收入,并能够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通过人才招引或乡贤返乡等政策,吸引具有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的人才。完善人才奖励机制,使专业人才在经济上有保障,在荣誉上有认可。
参考文献
[1] 荆蕙兰,邹璐.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共同体的审视与构建——以山东省为例[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9):110.
[2] 王雯.乡村绿色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措施[J].城乡建设与发展,2021(6):255-256.
[3] 陈美英,林曼婷.面向美丽乡村建设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J].资源·环境,2021(10):36.
[4] 高强,周丽.协同治理视阈下乡村建设实践样态解析——基于江苏 常熟“千村 美居”工程的案例观察[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1):28-31.
[5] 刘长江.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对策研究——以四川革命老区D市为例[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