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慧玲
【摘 要】在当前推行新高考模式背景下,逐步开始实施“3+1+2”或“3+3”的选科模式。历史学科作为两种模式实施过程中必须选取的一门课程,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打造高效课堂,最大限度地提升高中学生的历史水平。本文通过具体论述新高考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新高考模式背景下打造高效历史课堂的途径,切实增强高中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关键词】新高考模式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性
随着新高考模式逐步实施,教师在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不但需要落实新课改目标,向学生传授相关的历史基础知识,还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内容采取合理的教学模式并对历史课堂予以合理优化,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继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以便能够最大限度强化学生的历史水平。
一、新高考模式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打造高效历史课堂重要的保障条件,尤其是在推行新高考模式背景下,为了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便需要教师紧密结合“历史五大核心素养”的内容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然而,部分老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因过于集中于学生掌握了多少历史知识方面,而忽略了学生在历史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综合素养发展。同时,在制订的教学目标中尚未明确涉及核心素养方面的内容,这样便很容易使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出现明显的偏差,导致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严重阻碍了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碎片化
当前新高考模式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考查更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但是,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其很多历史事件被人为地割裂,这样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形成系统性的历史体系,不利于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同时,部分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因长期受教学理念的制约,常常按照历史教材上的内容进行“照本宣科”,让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的提升。此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片面地将教学内容集中在考试内容上,而针对一些非考试方面的内容一带而过,这样便很容易让学生所学习到的历史知识点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难以让学生真正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体系,严重影响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提升。
(三)教学评价方法
在新高考模式背景下,提出了新的评估要求,即要求教师以“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为中心,逐步构建起“一体四层四翼”的全新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新高考模式的要求。但是,通过对当前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采取的评价方法进行分析时发现,依然有部分教师片面地将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估标准,忽略了新高考理念的落实。这样的教学评价方法与新课程改革理念不相符,难以真正达到高质量教育目标。
二、新高考模式背景下打造高效历史课堂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为课堂教学指明方向
在新高考模式背景下,为了打造高效历史课堂,便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学习指明方向,以便能更好地满足新高考模式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教学要求。
例如,在“鸦片战争”这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事先将教学目标呈现出来,即让学生深入了解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这样学生在明确教学目标的指引下进行学习,能更加深入地探究相关的历史知识点,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认知和了解,从而有效提升高中生的历史水平,为打造高效历史课堂指明
方向。
(二)科学合理的备课,注重教材内容的整体性
把握
在新高考模式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备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常高质量的备课能直观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甚至还会直接影响整个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新高考模式背景下,为了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备课工作,优化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课堂教学中的突发情况,让历史课堂教学有条不紊地开展。其中,因教材是一个系统性、有规律的整体性知识,每一课的教学内容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教师在备课时应重视各个课程教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环节,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将历史知识点整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探究历史事件的欲望,促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能整合相关教学资源,有效拓展学生的学习面,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水平,从而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目标。
(三)采取合作探究形式,优化历史课堂教学过程
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包括许多知识点,仅靠教师的讲解很难实现有效课堂的目标。特别是在过去,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一些教师往往选择关键知识进行讲解或让学生直接背诵关键内容,不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相关点的理解。因此,在新高考模式背景下,我们应该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并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合作探究,促使学生在主动研究的过程中能够对相关的历史事件有更深入的认知。这种合作探究的形式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让学生的合作能力、检索能力和思考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提升,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目标。
例如,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这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针对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将其合理地划分为几个小组,然后是关于不同群体学生历史认知水平的教学问题,即“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被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是怎样发展的?”这样各个小组的学生通过合作研究,并立足于不同的視角进行问题的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历史水平,有效提升高中学生的教学效率。
(四)结合生活实际,丰富教学资源
目前,中学历史教学中选择的知识点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相去甚远,这使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很难理解此时策划历史事件的背景和过程。在历史考试进入大学的过程中,学生经常被要求分析,这便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在新高考模式背景下,为了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便需要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紧密结合自身的经历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学会从历史人物的角度看待事件,充分了解当时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观念,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同时,高中历史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通过一些课外活动学习历史,赋予历史课堂的立体性,真正实现高效历史课堂的目标。
例如,在学习“中国税制的改革”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参观周围合适的博物館,让学生通过历史调查了解中国古代税制。同时,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相关视频和图像,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对中国古代税制度有更全面的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将课堂教学顺序从现在移到古代,让学生首先了解现代税制度,然后再了解古代税制度。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税收制度的历史知识,如早春和秋季的税收土地采购制度、曹魏屯田采购制度、唐朝土地均摊制度,以及宋、元、明、清的廉租制度。这样,我们就可以积极总结中国古代学生税制的变化,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的内容,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有效提高高中历史课教学的实效性。
(五)注重课题深入,增强学生问题分析能力
高中教育阶段,大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水平提升,忽略了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随着新高考政策的推行,为了打造高效历史课堂,教师可以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引导式教学问题,促使学生在问题引领下主动进行探究,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逐步实现高效历史课堂目标。例如,在“发达的古代农业”这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相关历史课程的内容以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视频能够对当时历史背景和风俗有充分的了解。然后,教师再在学生的历史认知基础上设计合理的教学问题,古代中国是如何解决农业问题的?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什么?中国古代主要的农业方法是如何发展和变化的?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学生通过深入学习教材回答教学问题,有效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加深对历史知识点的理解,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历史问题分析能力,最大限度地提升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实效性。
(六)紧密围绕新高考政策,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在当前新高考政策的推行背景下,传统的“唯分数论”评价体系已无法满足教学要求。因此,为了打造高效历史课堂,教师需要立足于“一体四层四翼”评价要求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首先,采取多元化教学评价方法。历史教师应将以往以学生的历史成绩、历史分数为重点的评价形式逐步转移到学生自身发展上,全面关注学生在历史课堂学习中的情感、能力和思维发展,逐步建立起全面、客观的教学评价体系;其次,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赋予学生足够的“话语权”,促使学生在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我,从而全面提升高中生的历史素养。最后,采取形成性评价方法。在新高考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采取终结性评价方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过程性评价,在肯定学生历史学习成绩的同时还应该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日常成绩的评价,以此保证高中历史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和有效性,为打造高效历史课堂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结束语
总之,在新高考模式背景下,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教师通过针对教学内容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历史课堂的学习过程中,主动挖掘历史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这样才能够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切实增强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孙咏梅.浅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高效性的体现[J].新课程(上),2011(12):19-20.
[2]刘金银.走出合作误区,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高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3):137.
[3]李宏玉.新高考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高效性研究[J].天津教育,2021(24):73-74.
[4]刘立勤.新高考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高效性研究[J].学周刊,2022(20):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