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写作指津 虚实结合

2023-06-06 20:42王学华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3年23期
关键词:曾几何时云霞黄山

王学华

名家引路

日 出

◎刘白羽

太阳的初升,正如生活中的新事物一样,在它最初萌芽的瞬息,却不易被人看到。看到它,要登得高,望得远,要有一种敏锐的视觉。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看日出的机会,曾经好几次降临到我的头上,而且眼看就要实现了。

一次是在印度。印度最南端的科摩林海角是出名的看日出的胜地。因为从这里到南极,就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的海洋,中间再没有一片陆地。因此,这海角成为迎接太阳的第一位使者。人们不难想象,那雄浑的天穹,苍茫的大海,从黎明前的沉沉暗夜里,升起第一线曙光,燃起第一支火炬,这该是何等壮观。我们到这里来,就是为了看日出。可是,听了一夜海涛,凌晨起来,一层灰蒙蒙的云雾却遮住了东方。这时,拂拂的海风吹着我们的衣襟。一卷一卷的浪花拍到我们的脚下,发出柔和的音响,好像在为我们惋惜。

还有一次是登黄山。这里也确实是一个看日出的優胜之地。因为黄山狮子林,峰顶高峻。可惜人们没有那么好的目力,否则从这儿俯瞰江、浙,一直到海上,当是历历可数。这种地势,只要看看黄山泉水,怎样像一条无羁的白龙,直泄新安江、富春江,而经钱塘入海,就很显然了。我到了黄山,开始登山时,鸟语花香,天气晴朗,收听气象广播,也说二三日内无变化。谁知结果却逢到了徐霞客一样的遭遇:“浓雾弥漫,抵狮子林,风愈大,雾愈厚……雨大至……”只听了一夜风声雨声,至于日出当然没有看成。

但是,我却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那是1958年8月24日,我从莫斯科搭机东飞塔什干。三点四十分起飞,飞到空中,向下俯视,只见在黑天鹅绒一般的夜幕之下。飞机不断向上飞翔,愈升愈高,也不知穿过多少云层,远远抛开那黑沉沉的地面。飞机好像唯恐惊醒人们的安眠,马达声特别轻柔,两翼非常平稳。这时间,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像一片红云了,像一片红海了。暗红色的光发亮了,它向天穹上展开,把夜空愈抬愈远,而且把它们映红了。下面呢?却还像苍莽的大陆一样,黑色无边,这是晨光与黑夜交替的时刻。你乍看上去,黑色还似乎强大无边,可是一转眼,清冷的晨曦变为磁蓝色的光芒。原来的红海上簇拥出一堆堆墨蓝色云霞。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这时我才恍然觉得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然后在几条墨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开始我很惊奇,不知这是什么?再一看,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接起来,溶合起来,飞跃而出,原来是太阳出来了。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所有暗影立刻都被它照明了。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每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这时一切一切都宁静极了,宁静极了。整个宇宙就像刚诞生过婴儿的母亲一样温柔、安静,充满清新、幸福之感。再向下看,云层像灰色急流,在滚滚流开,好把光线投到大地上去,使整个世界大放光明。

我靠在软椅上睡熟了。醒来时我们的飞机正平平稳稳,自由自在,向东方航行。黎明时刻的种种红色、灰色、黛色、蓝色,都不见了,只有上下天空,一碧万顷,空中的一些云朵,闪着银光,像小孩子的笑脸。这时,我深切感到这个光彩夺目的黎明,正是新中国瑰丽的景象。我忘掉了为这一次看到日出奇景而高兴,而喜悦,我却进入一种庄严的思索,在体会着“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这一句诗那般最优美、最深刻的含意。

(选自《日出》,有删改)

◆技法提炼

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虚与实是相对的,一般而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虚实结合在散文写作中运用得非常广泛。写作者如果很好地运用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这一手法,那么所写文章一定会趣味、韵味俱存,内涵丰富,外延无边。

刘白羽的《日出》一文,就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作者写作《日出》时先抑后扬,先写在印度和黄山没有看到日出的遗憾,然后重点写了在高空中真实看到日出的情景。作者认为看日出要“登高”,他看到的日出是“飞机飞临万仞高空”看到的日出,他登得最高,看到的也是“最瑰丽”的日出。他不但有层次地、细致地描绘了日出时天空瞬息万变的奇妙景象,更为重要的是他在描写云霞变化、光线变化时,紧紧穿插自己情感的抒发,写景中融入作者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感情,这些都是客观、真实的描写和抒情。作者在描写中穿插了一些议论和抒发自己情感的句子,点出了中心,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有深意。在这美妙的大自然中,作者完全被陶醉,时而“睡熟”,时而“醒来”;深切感到“这个光彩夺目的黎明,正是新中国瑰丽的景象”,这是一个虚的境界。作者由实而虚,虚实结合,由日出美景联想到瑰丽的新中国,真正做到情景交融,真正体现“形散神聚”的散文特色。

学子佳作

心中的绿

◎方 润

有一片绿是那样的遥远又亲近,有一片绿在我心中永远勃发着旺盛的生机。

常年在外的学子回到家乡总会有一种陌生而熟悉的感觉,我也不例外。住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我不知已多久没见过绿油油的稻田了。或许有人会说,城市里有人工湖,公园里有假山,路两旁还种着行道树,找绿色何必去山里,确实如此吗?城市不过是戴了一张绿色的面具,你瞧,行道树蒙着厚厚的灰尘,人工湖里是一滩没有源泉的死水,假山上的石头只能让我们看到人工的伪装。

城市越来越拥挤,人群越来越密集。当代表着自然的绿色渐渐地退到钢筋水泥的建筑之外,那乡间的小径还存在吗?那僻静的小巷还存在吗?人们记忆中那大片大片的绿野还存在吗?

我不知已有多久没见过绿油油的稻田了。家乡给我的印象便是一个“绿”字,那里有满山青翠的竹林,遍地盛开的蒲公英。回首往昔,我和小伙伴们在山间奔跑的场景历历在目。我还清晰地记得春日青草地上的追逐,伴着连着线的风筝;夏日绿树下的纳凉,伴着外婆讲的故事;秋日苍松间的游戏,伴着争夺第一名的倔强;冬日翠柏下的仰视,伴着对成长和独立的渴望。绿,流淌在我儿时的回忆里。那棵树干还浸着泪水,那个枝桠还伸着手臂,那片绿叶依然书写着一横一竖、歪歪倒倒的字句,一切仿佛只是昨日。

可今日再见却物是人非。原本大片的田野上建起了楼房,原本茂密的竹林被砍成了平地,原本美丽的田野也早已寻不到飞蓬的踪迹,这不禁让多年未归的爷爷老泪纵横。难道家乡的绿色真的不复存在了吗?曾几何时,青山不再,蓝房四起;曾几何时,清水不再,浓烟四起;曾几何时,花香不再,垃圾四起;曾几何时,记忆中的美好不再,现实的伤痕早已触目惊心。

我渴望逃脱,我想找回最初的自己,我想找回记忆中的家园,我想找回心中的那片绿。

清夜,月光格外皎洁。我静静聆听祖父吹奏竹笛,我不禁想起那片绿叶,那片竹林,也许,它们早已将我的心染上了绿色,我相信,只要不放弃那生机勃勃的绿,时光就永远青葱。

我安然入梦。梦中,一片叶子落在心灵柔软的土壤上,蔓延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绿……

【浙江台州市路桥中学】

◆点评

这篇散文独具特色,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一气呵成,整体感强。开篇从“绿”切入,结尾照应标题及开篇,整篇作文紧扣“心中的绿”展开,结构严谨,浑然一体。二是内容丰富,具体充实。本文联想丰富,从城市到乡村,表达了作者对绿的真挚渴望,回忆与现实交织,虚实结合,让人在对比中感悟到绿色生活的美好和可贵。三是形象表达,意境深邃,尤其是结尾部分,由实而虚,超脱空灵。“我”在月夜听笛,酿造出了深邃的意境,蕴含了对“绿”的无穷向往,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猜你喜欢
曾几何时云霞黄山
游黄山 曾几何时峥嵘月
黄山日落
望洋兴叹
揠苗助长
买椟还珠
玩具
《登江阴黄山要塞》
黄山冬之恋
师恩
“曾几何时”:常被误用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