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心
一、运用思维导图导出韵味
对于低段学生来说,理解童谣中的“押韵”有难度。但让他们找出每一行的最后一个字所包含的相同或相近韵母却并不难。通过让孩子们圈画出相同韵脚的思维导图,并标上拼音,配上清晰明了的思维导图,教师再加以指导朗读韵脚,把押韵的童谣读得愈加活泼生动、更具铿锵和谐感。
(一)用思维导图绘制偶句押韵
如在教学童谣《萤火虫》时,先让学生读过后迅速找出韵脚,很快地学生就能找出第一、二、四、六句的相同韵脚“ong”,此首押的是首句和偶句韵,分别是“虫”“东”“笼”“功”这几个字,马上学生在图纸上根据韵脚“ong”,以集中思维的形式绘制出了《萤火虫》韵脚的思维导图。
(二)用思维导图绘制一韵到底
如《小蚱蜢》中的韵脚,每一句都押“ao”韵,一韵到底。学生拿着自己所画的思维导图越读越起劲,甚至还模仿小蚱蜢的动作跃跃欲试。有些一韵到底的童谣押的还是同一个字,如韩国童谣《太阳》,由“来”字一押到底,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可根据“快出来”“钻出来”“打开来”“河边来”“敲起来”“露出来”,给每个“来”字标注着重点,绘制出韵脚的同时,也写出了大自然的各种动态,一箭双雕。
用思维导图绘制童谣中的韵脚,能够帮助学生感知童谣的韵味,懂得如何更好地把童谣读好唱好,从而更好地感悟童谣的趣味性,为学生创编新童谣打下文韵基础。
二、运用思维导图抓住人物
《更上一层楼》是一首长童谣,总共有二十六句,占据了三页纸,单看题目,怎么也想不到童谣的人物竟是十二生肖。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拿出图纸,开始根据童谣绘制《更上一层楼》的人物关系图,有的写有的画有的涂,十二生肖的关系思维图就在学生的创作下活灵活现。有的学生还标明了主题,使人物关系图更加地清晰,标明这些任务都是紧紧相连、互相依靠的。
运用思维导图画出童谣中的人物,不仅能快速地抓住主要人物,还培养了学生整理童谣的能力,看着思维导图中的人物图,还能让学生很好地读背童谣。
三、运用思维导图梳理脉络
(一)借思维导图,理人物特点
《小马虎》写了一个名叫王小五的小孩,做事特别马虎,具体讲了他在写字上的马虎情况,把午写成牛,把鸟写成乌,把四写成西等,学生绘制好思维导图很容易发现马虎的王小五把形近的字都写错了,实际上粗心大意是造成马虎的重要因素,用心学习用心书写才能提高书写的正确率。
(二)借思维导图,理事物特点
童谣的智慧在于用三两句告知孩子大自然的奥妙,思维导图助推智慧的积累。在《听声音》教学中,笔者播放了各种大自然的声音,让学生去揣摩猜测,学生以声音为主线,把分别听到的声音通过笔纸画出来,形成思维导图。把各种声音的特点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画表现出来,搭配背景音乐读这首童谣,是完美的結合。还可以提示学生延伸大自然中更多的声音,去丰富手中的思维导图。
(三)借思维导图,理事情发展
有些童谣是描述事情的,还可以用思维导图绘制出整件事情的发展,清晰地展现事情脉络。《小兔子开铺子》讲述了小兔子开铺前的准备,还使用了数量词一到十,仿佛看到了小兔子忙碌开铺的身影。在此借助思维导图,围绕小兔子为开铺所做的准备来绘制思维导图,学生在涂画中就记住了繁琐的数量和对应的物品,理清脉络后自然而然也就把童谣记下来或者背下来。
四、运用思维导图习得美德
《小暑》中告知了学生小暑节气的气候特点以及人们的活动,写出了小暑的热:一伏热似火,二伏烧开锅,小狗伸舌头,树下打磨磨,大人和小孩,跳进海里躲。这么热可怎么办呢?小狗伸出舌头来散热,在树下热得团团转,大人和小孩赶紧跳进海里酣畅淋漓地游泳解暑。在这首童谣中,思维导图的发散性还可以延伸到小暑里鸣蝉、雷雨、荷花、吃芒果……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学生中延续下去。
责任编辑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