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外合作大学在培养高端国际化人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也独具特色。根据以宁波诺丁汉大学为例进行的问卷调查,国际化人才应具有的核心素养可概括为国际知识、批判思维、终身学习、国家认同、跨文化交流5项,为使学生具备这些素养,学校推出了多样化的举措,由此可以概括出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即通过教学形式的国际化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课内课外相结合以增加学生的国际知识和国家认同感、以校园生活为主阵地多渠道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关键词:中外合作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6-0001-05
作者简介:孙珂(198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宁波诺丁汉大学中外合作大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比较教育、中外合作办学。
基金项目:宁波市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宁波诺丁汉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JD5-PY63);2019年宁波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研究课题重点资助项目“中外合作大学‘生活思政教育模式研究”(SGXSZ19006)
中外合作大学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它由中外两所大学合作办学,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和独立校园,可独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是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的高级形式。与传统大学相比,中外合作大学有着更高的国际化水平,在培养高端国际化人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此,其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也是较有特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国际化人才所应具备的相关素养,因此,文章拟从国际化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出发,以我国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为例,对其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一、中外合作大学国际化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素养
国际化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为明确学校应重点培养学生具备的核心素养,宁波诺丁汉大学向全校师生发放了《宁波诺丁汉大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调查问卷》。该问卷综合了世界上许多国家及相关国际组织发布的不同版本的阐释核心素养的文本,以及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最终总结了17个核心素养,要求被调查者根据每个核心素养的重要程度在完全不重要、不太重要、一般、比较重要和非常重要5个选项中进行选择。作者在发放正式问卷之前对问卷进行了试测,并且检验了问卷的信效度。在信度方面,该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克龙巴赫α系数)为0.891,大于0.8,说明问卷信度质量高。在效度方面,作者采用KMO(检验统计量)进行效度验证,所得KMO值为0.702,介于0.7~0.8之间,说明研究数据效度较好。在试测之后,作者向宁波诺丁汉大学的中外籍师生发放正式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739份,其中学生705份(中国学生686份,外籍学生19份),教师34份(中国教师28份,外籍教师6份)。为了在所有指标中筛选出师生认为最重要的指标,作者只关注“非常重要”选项,根据选择该项人数的多少对相关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由于学生填写的问卷数量远多于教师填写的问卷数量,为了突出教师对相关素养的看法,作者对教师与学生的调查数据分开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学生认为重要性排名前5的核心素养依次为自我管理、批判思维、问题解决、健康素养、终身学习;而教师认为重要性排名前5的素养依次为终身学习、国家认同、自我管理、人文素养、社会责任。为了使宁波诺丁汉大学的核心素养指标体系具有全面性,作者将教师和学生的调查数据予以合并,同时鉴于该校的国际化办学特色,最终确定该校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9个:自我管理、批判思维、问题解决、健康素养、终身学习、国家认同、人文素养、社会责任、跨文化交流。
上述9个素养是宁波诺丁汉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希望学生具备的素养,其覆盖的范围较广,而国际化人才核心素养则更側重于学生全部素养中与国际性更相关的部分,因此,需进一步从这9个素养中进行筛选。很多学者对国际化人才核心素养的指标体系问题进行了研究,如郝丹丹从全球胜任力的角度来研究国际化人才核心素养,认为其应包括认知维度的国际化知识和国际化技能、思维维度的批判性和创造性、行为维度的国际化行动等[1]。蔡建国将国际化人才的核心素养划分为两项主干能力和4项基础能力,前者包括深层次超越国界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后者包括主动应对挑战的能力、敏锐的洞察力、高度的创新和务实能力、前瞻的引领能力[2]。马聪认为国际化人才的核心素养包括国际语言沟通能力和跨文化交往能力、全球意识、全球视野、创新思维能力、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健康的身体素质、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等[3]。综合相关学者的研究,作者选取了通过调查得到的9个核心素养中与国际化关系较为紧密的5个素养,并对人文素养中包含的国际性因素即国际知识进行提取,最终构建出了宁波诺丁汉大学国际化人才核心素养体系(表1)。
二、中外合作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举措
作者以上述国际化人才核心素养为基本维度,对宁波诺丁汉大学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相关举措进行梳理,从而勾勒出该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轮廓。
(一)国际知识维度
宁波诺丁汉大学作为一所中外合作大学,在课程方面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全面引入外方大学的课程体系,从而使学校的教学内容直接与国际接轨。然而,引入外方大学的课程体系并不等同于课程的国际化,因为引入外方的课程体系虽然可以使学生不出国门就学到西方国家相关专业的知识,但这只能算是一种“西方化”,要想实现国际化则必须突破西方国家的单一视角,引入本国维度,并使学生以全球视角去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理解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价值观等。
1.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通识课程
宁波诺丁汉大学除了引入外方大学的专业课程之外,还开设了一门通识课程——“中国文化课”,分为必修的理论课和选修的研究性系列讲座。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文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将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该课程在传递中国文化时并不是就中国论中国,而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将中国放在全球时空中去探讨它在世界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如该课程的理论课中有一个专题为《全球治理:中国与多元世界的秩序重建》,旨在探析全球治理的历史演进、面临的困境及中国可以提供的方案。从内容上看,该专题一开篇就从全球话题切入,从世界发展动态的角度去解析全球治理问题,而最终又能够落脚到中国方案,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世界摆脱全球治理困境指明了方向。
2.体现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价值观的课外活动
国际知识中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求学生理解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这些价值观凝聚了人类不同文明的价值共识,因此,在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各门课程中也会有所涉及,而学校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相关教育,积极组织相关的课外活动来突出体现这些价值观的重要性。如学校每年都会利用庆祝“国际妇女节”的契机来倡导男女平等的价值观。2021年“国际妇女节”活动的主题是“选择挑战”,所要挑战的或叫停的就是性别偏见和不平等,并要求参与者以“选择挑战”为题摆出相应的姿势并拍下来,然后分享到社交媒体或上传到“国际妇女节”活动网站上[4]。此外,学校还组织了与该主题有关的系列活动,如宁波女性艺术展、“女孩之夜”活动、支持女性的研讨会、女性题材电影赏析等。
(二)批判思维维度
批判思维是中外合作大学着重培养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为此,中外合作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相关专业普遍引入了“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制度。其中的小班讨论课一般由教师拟定一个主题,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发表与主题相关的看法。讨论的实施方式较为多样,有问答式,即由各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陈述本组观点之后,各组之间互相提问并回答,由此不断深化对相关问题的认识;还有辩论式,即将各组划分为正反两方,在各组陈述本组观点之后,正反双方相互辩论,以加深对相关问题的理
解。无论是问答式还是辩论式,讨论的问题往往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讨论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批判和质疑的思维方式。通过小班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除了适用于对纯学术问题的探讨,也适用于对国际性问题的探讨。面对一些国际性问题,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这种开放性的环境,鼓励不同观点的交锋,以促使学生能够站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养成不盲目从众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终身学习维度
终身学习的学习内容虽然不一定是跟国际化有关的内容,但从国际化的角度来说,学生应该具有追踪本专业的世界前沿知识及不断学习、吸收、消化国际先进文化和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能够突破本国的相关专业领域,与世界其他国家同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
1.全英文教学的语言环境
中外合作大学的专业课普遍实行全英文教学,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完成课程作业和考试皆要求使用英文。为了让学生能够迅速适应这种全英文的环境,各中外合作大学都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和辅助措施,如宁波诺丁汉大学要求报考该校的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不低于115分,以保证学生有顺利完成学业任务的语言能力。此外,宁波诺丁汉大学还在英国诺丁汉大学3年的学制之前增加了1年,即要求大一新生在学习学位课程之前先接受一年的预科性质的学习。预科阶段的课程由学校的英语语言教育中心(Centre for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提供,主要包括学术英语课程和基础的学术内容课程。在正式的课程之外,该中心还设置了名为“UNNC写作实验室”(Writing Lab@UNNC)的专业支持团队,为从大一学年到研究生阶段的所有學生提供选修的英语语言学习技能指导[5]。这些措施使学生能够迅速提高英语水平,从而为接受相关专业的世界前沿知识并与其他国家的同行交流扫除了语言障碍。
2.专业课中的方法类课程
学生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前提是对相关专业的研究方法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够持续不断地学习本专业的世界前沿知识,并满足与其他国家的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的需要。鉴于此,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各个专业普遍重视方法类课程的开设,如商学院的金融财务与管理专业开设了“量化研究方法”和“商业计算机应用”等方法类课程[6];理工学院的化学专业开设了“基础实验”和“化学与环境工程数学方法”等方法类课程[7];人文与社科学院的国际传播学专业开设了“传播与技术”等方法类课程,同时还要求学生从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和韩语中选择一门语言课进行修习,以掌握从事传播学研究和实践的工具[8]。
3.覆盖全球的交换生计划
熟练掌握外语及本专业的研究方法为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准备了必要条件,然而,这种能力的真正形成还需要通过实践来锻炼。为了丰富学生的全球学习经验,宁波诺丁汉大学面向广大学生推出了交换生计划,其中学生流动的方向是双向的。在2019—2020学年,学校接收了336名国际交换生,送出了471名本国交换生,学生来源地和目的地涉及英国、马来西亚、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9]。交换生计划是学生整个学习计划的一部分,旨在使学生有机会在国际性更强的情境中从事专业活动,进一步夯实其在国际化环境中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国家认同维度
国际化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动,而由于中外合作大学全面引入外方大学课程,因此西方文化在学校中有较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文化交流的双向性或多向性则必须加强对中国文化的教授与学习,培养中国师生的国家认同感,培养外籍师生知华、友华、爱华的情怀。
1.培养国家认同感的“中国文化课”
宁波诺丁汉大学的“中国文化课”课程除了致力于向学生传播国际知识,帮助他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重要的任务是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形成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自信。该课程从结构上看可以划分为历史和哲学两个科目,其中历史课的教学内容贯穿了中国从远古到当代的各个时期,旨在使学生明晰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哲学课的教学内容以哲学中的重要问题为核心,以中西比较的视角分析中国哲学对于相关问题的理解。该课程不仅是要讲授与中国文化有关的知识,还要帮助学生形成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如历史课中有一个专题为《长治之道: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主要内容是探索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在维持中国古代社会长期稳定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专题从古代中国与中世纪欧洲的比较切入,探讨为何古代中国形成了一种超稳定社会,而中世纪的欧洲却没有形成此种社会;为何古代中国建立起了统一的官僚制度,而中世纪的欧洲没有建立起此种官僚制度,并进一步分析官僚制度在维护超稳定社会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与此同时也让学生明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在维持中华文明长期延续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从而形成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2.国际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组织各种类型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国家认同感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外合作大学具有国际化的教育环境和大量外籍师生,因此,其在组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时往往会引入国际因素,从中国师生和外籍师生两方面发挥教育的作用。如每年9月,宁波诺丁汉大学都会在操场上举行一场隆重的升旗仪式,该仪式不仅有中国师生参加,同时也欢迎外籍师生参加。参与升旗仪式的方阵行进、出旗、升旗、唱国歌、旗下讲话等环节有利于培养中国师生的爱国情怀,然而从更高的层面来看,爱国情怀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价值观,来自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鉴于此,外籍师生在参与仪式时也可以通过同理心加强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感,使这种活动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
3.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活动
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除了要采用正式的课程、讲座或其他较为严肃的教育形式之外,一些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也在校园中被广泛采用。如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后勤事务中心从2019年起连续举办了三届“春季插花品茶、夏季柱蛋包粽子、秋季赏月摄影、冬季迎新春” 等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活动;定期在诺丁河畔举办展现中国北方和南方生活习惯差异的“立夏柱蛋”活动,包括称体重、柱蛋、画蛋等环节;定期在餐厅举办“端午粽子”“中秋月饼”“除夕年夜饭”等活动,让师生了解与中国传统节日有关的饮食文化;元宵节时在公寓楼举办猜灯谜活动,让学生了解这种中国独有的民间文娱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但可以让中国师生更好地了解并认同中国文化,同时也可以让外籍师生充分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其从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进展到产生认同感,最终成长为知华、爱华的国际友人。
(五)跨文化交流维度
国际化人才应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具体包括能够积极关注全球问题,尊重并包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并能够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和合作,而这些都需要在真实的交流情境中来培养。作为一所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上有较大优势。该校的人员组成是高度国际化的,其教师群体中70%以上是外籍教师,学生群体中有7%以上是国际生,这些师生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10]。由于学校对中外籍师生的趋同化管理,文化背景不同的学生可以在同一间教室学习,有机会聆听文化背景不同的教师授课,从而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培养相应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然而,专业课教学的最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取专业知识和能力,所以学校对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更多还是体现在各种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上。
1.以活动引领学生关注全球话题
具有良好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需要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需要积极关注全球问题和全球性挑战,为此,宁波诺丁汉大学利用各种课外活动引导学生探讨具有全球性的问题,如环境科学系的F. 陈(F. Chan)教授组织学生参与了东部新城海绵城市规划与实践项目,旨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6“清洁用水”,为宁波市和其他城市提供更好的可持续雨水管理方案。
2.以校园文化培育学生的包容性
具有良好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要能够尊重并包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而培养这方面的素养需要将学生放置在一个能够包容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环境中,从而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宁波诺丁汉大学一直致力于打造一种公平、多样和包容的校园文化,并制定了《宁波诺丁汉大学公平性与多样性战略》(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Ningbo China Equity and Diversity strategy),以为全体教职员工构建一个尊重、包容和免于歧视的环境,使全校师生中蕴藏的多样性能够受到欢迎和重视[11]。为了有效地落实该战略,学校在每年3月都会用一周的时间组织与该战略有关的活动,这一周被称为EDI周。相关的活动丰富多样,如促进残疾人平等的培训、教人学会倾听的讲习班、有关女性平等问题的讲座,以及如何构建一个具有包容和公平的教学环境的研讨会等[12]。可见,学校为了培养学生认同公平、多样、包容等价值观虽然也会借助一些具体活动,但整体而言是由学校战略引导,通过由理念到实践的思路在学校打造全方位的包容性文化氛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增强文化包容性。
3.以管理带动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宁波诺丁汉大學在管理上实行中外学生的趋同化管理,在课上国际生与中国学生在同一个班级中学习,在课后国际生与中国学生在同一个社团中活动,从而为学生与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沟通和合作提供了多元化的机会。由于学校中中国学生的数量占学生总数的90%以上,国际生的数量相对较少,为了帮助国际生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从2019—2020学年开始组织“在中国生活”(Living in China)的实践项目,旨在通过一系列体验式和沉浸式的活动,帮助国际新生对当地的生活环境迅速熟悉起来。活动的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体验宁波风土人情的外出活动,根据确定的主题参观展馆、走访线路,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参观走访的心得体会进行视频制作、座谈交流、主题展示等活动;另一种是组织中国传统文化研习班,充分利用学校的学术资源,开设中国文化类的讲座,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进行课堂分享、成果展示、技能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是要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同时也要培养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与他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减少其与他人交流时的文化障碍。
三、中外合作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总的来说,宁波诺丁汉大学培养国际化人才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课堂教学,二是校园生活。从国际化人才核心素养的角度看,这两个途径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图1),由此可以总结出这类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一)通过教学形式的国际化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
中外合作大学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的途径来培养国际化人才所需要的批判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通过宁波诺丁汉大学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举措可以发现,除了强调在专业课中开设方法类课程之外,中外合作大学主要通过教学形式的变革来使学生具备相关的国际化能力。如学校通过设置小班讨论教学组织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在议题设置时引入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讨论题来促使学生批判和反思来自不同文化或立场的不同观点;学校通过引入全英文教学和覆盖广泛的交换生计划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因为这些教学设置能够为学生创造国际化环境,使之能够适应在国际化背景下的持续学习和专业活动。
(二)课内课外相结合以增加学生的国际知识和增强其国家认同感
如果说批判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那么增加学生的国际知识和增强其国家认同感则需要突破课堂的边界,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形式。从课内的方面看,培养学生相关国际化素养的主要载体是各类通识课程,尤其是“中国文化课”课程的理论课和研究性系列讲座。“中国文化课”课程或其他中国文化类课程可以说是中外合作大学的特色,其开设的目的是平衡专业课全部由国外引进的状况,从而使中西文化可以在中外合作大学中充分交流,防止西方文化过分强势而冲淡学校的中国立场。由于“中国文化课”课程的开设并不是要传递专业知识,而是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因此,对于增加学生的国际知识和增强其国家认同感有重要的作用。从课外的方面看,由于国际知识和中国文化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有时难以为课堂教学内容所完全涵盖,因此,可以借助课外广阔的校园生活中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补充。
(三)以校园生活为主阵地,多渠道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虽然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有机会与具有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但学校着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各项举措主要体现在课外的校园生活中。总的来说,学校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主要通过3种渠道进行:一是通过各种课外活动,这些活动可以由各个专业学院、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后勤事务中心等不同的部门组织;二是营造包容的校园文化,这一举动可由学校层面制定相关的战略和政策起始,由不同部门组织各种相关的活动来落实;三是通过趋同化的管理机制,让中国学生和国际生共同活动、共同生活,在实际交流中培养沟通和合作能力。
国际化人才的核心素养是国际化人才区别于一般人才的重要标志,一方面突出学生在国际化情境中处理相關问题所需要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与学生的其他素养紧密融合在一起,需要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过程进行综合设计,以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我国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体现在:它不是仅仅引入外方大学的课程和教材,让学生通晓国外大学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能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促进学生在思维方式、情感态度方面的国际化发展;不是照搬照抄外方大学的教学制度和模式,而是让学生能够熟悉并适应西方文化,还能够利用各种场合和契机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爱国情怀,使学生真正能够做到贯通中西。总而言之,国际化培养模式的构建应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系统工程。文章以国际化人才核心素养为切入点,对宁波诺丁汉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解析,以期为推进中外合作大学的人才培养工作发挥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郝丹丹.美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全球胜任力的视角[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1:12-13.
[2] 蔡建国.国际化人才的素质是什么[N].文汇报,2003-09-02.
[3] 马聪.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型人才通用素质能力指标体系建构[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19.
[4]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Ningbo China, news and events[EB/OL].(2022-04-01)[2022-09-06]. https://www.nottingham.edu.cn/en/edi/news-and-events.aspx.
[5] Centre for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EB/OL].(2022-03-15)[2022-09-06]. https://www.nottingham.edu.cn/en/cele/welcome.aspx.
[6] BSc (Hons) finance, accounting and management[EB/OL].(2022-03-15)[2022-09-06]. https://www.nottingham.edu.cn/en/Study-with-us/Undergraduate/Courses/Prospectus.aspx?id=6cb81c93-6261-4829-8869-fc95389cdac3&language=en-GB.
[7] Facul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Sc (Hons) che-mistry[R/OL].(2022-03-14)[2022-09-06]. https://www.nottingham.edu.cn/Documents/Modules/English/UG/UG-FOSE-EN-Module-BSc-Chem-2021.pdf.
[8] Faculty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bachelor of arts with honour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stu-dies[R/OL].(2022-03-14)[2022-09-06]. https://www.nottingham.edu.cn/Documents/Modules/English/UG/UG-FHSS-EN-Module-BA-IC-2021.pdf.
[9]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Ningbo China, annual qua-lity report 2019—2020[R/OL].(2022-03-20)[2022-09-06]. https://www.nottingham.edu.cn/en/about/documents/annual-report/201920-annual-quality-repor-ten.pdf.
[10]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Ningbo China, about the university[EB/OL].(2022-03-25)[2022-09-06]. https://www.nottingham.edu.cn/en/About/Who-we-are.aspx.
[11]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Ningbo China, equity,diversity and inclusion[EB/OL].(2022-03-25) [2022-09-06].https://www.nottingham.edu.cn/en/edi/edi-home.aspx.
[12]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Ningbo China, 2022 equ-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week[EB/OL].(2022-03-25)[2022-09-06]. https://www.nottingham.edu.cn/en/edi/edi-week-events.aspx.
編辑∕丁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