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体育教学活动创新组织

2023-06-05 12:49山东博兴县纯化镇窝刘完小256500
小学教学参考 2023年30期
关键词:社团双减政策

山东博兴县纯化镇窝刘完小 (256500) 刘 蕾

“双减”政策的深入推进,给各学科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体育教师要正确理解“双减”政策并做出积极响应,确保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强调减少作业量、校外培训时间,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追求。体育学科本身没有作业压力,自然不需要减少作业量;同时,运动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起到调节的作用。因此,加强体育学科教学是对“双减”政策实施的最有力支持。教师要创新体育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通过整合活动资源、组建体育社团、优化训练指导、建构共育机制等策略,为实施“双减”政策创造良好条件,实现提升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一、整合活动资源

教师整合处理体育学科的活动资源,优化活动设计,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能够形成有效的教学调动作用,为“双减”政策的落实提供保障。

1.优化活动设计

“双减”政策实施后,体育学科的责任更重大了。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做好学情调查,整合活动资源,为学生展开运动训练提供更多的服务。如何选择活动内容,如何创新运动形式,这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锻炼的机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训练需要,提高教学活动设计的针对性,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运动训练。

“双减”政策大背景下的体育课堂教学,要融入更多新的资源,自然要对教学目标做出必要的调整,让学生在快乐运动、享受运动的同时增强体质。首先,教师要根据国家课程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展开教学设计与组织,对教材内容做整合处理。其次,教师要有资源整合意识,设定合理的运动目标,设计有趣味性的游戏、比赛、展示等活动,为学生准备更多适合的活动内容,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运动训练。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体魄和思想,且与文化课的学习相呼应,起到教学调节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教师可借助网络信息渠道展开素材搜集,挑选更多适合学生的体育活动内容,并创新活动形式,为学生带来更多锻炼和放松的机会。

2.落实“双减”政策

“双减”政策实施的目的是为了减负,而学生的学业负担主要体现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在“双减”政策推出后,体育学科的重要性得到提升,教师要积极配合,加强体育运动,为学生创造更多运动的机会,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因此,体育教师要对“双减”政策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以体现体育教学的科学性。

“双减”政策与体育学科教学有很多的关联点,学生文化课学习的压力降低后,需要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提供一些调节性服务。教师要从学生的运动需求出发,客观评估学校实施“双减”政策的情况,以便做出最适合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快乐、积极、向上、阳光的运动训练中,以良好的心态应对新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做好针对性分析,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和调整预案,结合学生的运动基础和心理特点,提升运动训练设计的适合性。如果有需要,教师不妨征询学生的意见,或者邀请其他科任教师、家长参与互动研讨会,以便做出最理性的运动训练设计。

二、组建体育社团

“双减”政策强调减少作业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喜欢的活动,这自然包括体育运动。教师组织学生成立多种体育社团,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运动训练的机会,形成互补作用,获得更好的运动训练效果。

1.突出主体地位

教师指导学生组建体育社团,能够满足学生的运动诉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学生刚开始对社团组织没有感觉,教师要有引导意识,介绍体育社团的形式和特点,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社团,在集体活动中形成运动体验。教师不妨鼓励学生成立运动兴趣小组,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田径、武术、体操等兴趣小组。社团有教师的协助和指导,有运动骨干的带动,学生运动的兴趣和机会自然增多。

学生加入体育社团后,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干预和指导:一是对社团的组织结构进行指导,充分发挥运动骨干的带头作用,科学管理社团,确保社团活动能够顺利开展。二是教师要协助社团制订运动计划,根据社团属性,选择适合的运动内容。学生的运动基础存在差异,教师要指导学生深入调查和分析学情,充分考虑多种制约因素,设计适合的运动任务,组织成员展开广泛的运动和实践。三是社团是学生自发组织的,教师的干预要适度。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团管理,定期开展主题讨论,研究社团组织议程,规划运动方案,实现社团的民主管理。在小学阶段组织学生成立体育社团,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与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落实“双减”政策

学生加入体育社团之后,教师要给予技术方面的支持,帮助学生制订运动计划,吸引学生主动参与集体比赛和运动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有了更多活动的空间,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体育运动时要精选内容,创新运动形式,不能让体育运动变成学生的负担。教师可设计一些游戏性、竞赛性、展示性的运动任务,这些任务有较高的训练价值,学生喜闻乐见,能够积极参与。

教师要针对“双减”政策要求改进与优化教学,不仅要设计和调整课堂教学内容,还要关注学生的课余时间和家庭运动情况,适时干预和指导,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训练体验,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课外活动融入一些体育学科内容,能让学生在自由的活动中有效地进行锻炼,增强体质。因此,教师要科学组织学生的课外活动,根据不同群体学生的训练需求设计不同的运动任务。互动性、开放性强的活动和比赛,最能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如篮球联赛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活动之一,教师可组建班级篮球队,开展年级联赛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专业的训练和比赛管理。通过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指数。

三、优化训练指导

体育运动要体现丰富性、趣味性、开放性,激发学生的运动主动性,为“双减”政策落实带来更多的正面支持。

1.创新训练组织

设计体育训练时,教师不仅要做好学情调查,针对学生的运动需要安排任务,对学校现有的运动资源合理分配,还要对学生的运动兴趣进行科学评估,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运动训练,获得深刻的运动体验。如果有需要,教师可征询学生的意见,对运动方案展开集体讨论,筛选和创新训练形式,以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学生对课外训练缺乏热情,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优化运动训练的设计,创新训练形式,提出适合的运动要求和目标,这样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训练。如设计跳绳训练任务时,教师要求学生每天在家跳绳十分钟,并录制视频上传到家校互动平台。学生对制作视频这一活动比较感兴趣,自然会特别用心设计跳绳方案,甚至配设一些背景音乐。教师为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跳绳设计方案,并深入解读其设计,能对学生有所启发。同时,教师要评价学生上传的视频,挑选出最有创意的跳绳方案进行推广。这样,运动训练设计融入视频制作任务,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他们积极参与其中。从学生展示的跳绳设计方案能够看出,获得了不错的运动效果,对提高学生的体质有促进作用。

2.落实“双减”政策

执行体育训练方案时,教师要基于“双减”政策的要求,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并与其他学科配合,形成呼应,让学生在动静结合中放松心情,积极展开训练。同时,教师要有担当意识,主动配合学校的整体工作,做政策落实的带头人,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体育学科不是重点“减负”的学科,是重点“增效”的学科,教师要深入解读“双减”政策,确保“双减”政策的顺利落地。

学生对运动有选择性,教师在组织运动训练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得到更好的运动训练。如广播操比赛是学校每年固定开展的活动,每个班级都要进行准备。为赢得训练的主动权,教师可开展一次训练方法征询会,让学生尽情发言,对训练和比赛形式进行设计,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学生都有责任感,对班级荣誉非常看重,积极发言,献计献策。教师与学生充分交流,达成共识。这样,在广播操训练中,学生的主动性和责任心都大大得到了提升,获得了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训练方法征询会为学生提供了发言的机会,通过交流讨论,学生有了明确的训练目标,并且提升了集体凝聚力,增强了训练效果。“双减”政策的落实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要关注每个细节的设计,使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不成为一句空话。

四、建构共育机制

家校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运动训练的机会。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联系家长,设计一些课外运动任务,让学生在家庭环境中展开锻炼,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1.建立家校互动机制

“双减”政策不能全靠学校来落实,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建立家校联络机制,能为家长提供更多的辅助和指导,获得更好的联动效果。要有效落实“双减”政策,家长是重要的关联方,自然要积极配合。但是,学校和教师对家长没有制约的权利,只能给家长提出一些建议。因此,在设计体育运动训练时,教师要邀请家长参与,建立家校互动机制,才能获得好的训练效果。

在“双减”政策实施过程中,家长占据重要位置,但体育学科大多没有家校互动环节,家长也大多不喜欢与体育教师互动,这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而造成的。因此,体育教师要明确自身在“双减”政策实施中扮演的角色,积极参与到家校互动中,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这样才能实现双赢。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教师不仅要给家长讲解“双减”政策的要点、内涵,还要宣传体育训练的重要性,更要设计一些家庭运动训练,让家长参与其中,通过亲子运动对学生和家长形成情感冲击。家长大多比较忙碌,很少有时间与学生一起运动。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精心设计运动训练,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开展亲子运动。如晨跑,这是很多家长都有的运动习惯,教师不妨做好调查,给这些家庭设计亲子运动任务,让家长监督,以网络交互平台传输运动信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体能锻炼。

2.落实“双减”政策

学生的学业压力来自不同方面,家长是重要的关联方。在设计体育运动训练时,教师要与家长展开交流互动,征询家长的意见,科学合理地设计课外训练任务,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和家长在体育锻炼方面达成共识,才能给学生带来更多训练的机会,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学生是学习主体,也是“双减”政策主要关注的对象,教师做好学情调查,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运动训练,以有效落实“双减”政策。

家长在“双减”政策中不能缺位,教师要做好必要的沟通工作,为家长提供更多信息研讨的机会,让家长对教学形势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科学评估,帮助学生进行运动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由于生活条件优渥,运动量太少,所以肥胖、缺乏意志力、缺乏耐力、协调性差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学生和家长。对此,教师要与家长沟通交流,在课余给学生布置适合的训练任务,以形成针对性的补偿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也是家长的普遍期待。因此,教师还要从学生的运动现实出发展开训练设计,让家长主动介入学生的运动训练之中,发挥监督作用,促进“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

总之,为了激发学生的运动主动性,教师要在运动内容选择、运动形式创新、运动效果评价等方面展开探索,通过组建社团、优化训练等途径,使学生在充分的运动训练中获得成长动力。基于“双减”政策进行体育学科教学,不是要减少学生的运动量,而是要对学生的运动训练进行优化,适时增加一些运动训练任务,让学生有更多运动训练的机会,提高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社团双减政策
政策
缤纷社团
政策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助企政策
政策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