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程改革倡导生本教育,而“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是生本教育的实践表现。因此,教师应树立生本教育理念,应用“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实施小学数学教学。文章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圆的面积”为例,以问题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和问题拓展四环节为重点,详细阐述了运用“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实施小学高学段数学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学高段;“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07-0069-03
引 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倡导生本教育,要求教师以生为本,积极地与学生开展互动,注重启发式、引导式教学,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掌握学习内容,发展综合能力。“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契合《课程标准》的如此要求。“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由“先学后导”和“问题评价”构成。其中,“先学后导”是指教师进行备课,学生进行预习,完成问题发现和问题生成,然后教师有针对性地“导”,帮助學生迁移经验、解决问题并拓展问题。“问题评价”是以问题为主线,以评价为手段的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是指以问题形式展现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问题、拓展问题,借此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内容,发展综合能力。以评价为手段是将教学评价融入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和拓展问题的全过程,确保师生了解教学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式,增强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突出问题主线,强调评价应用,注重能力养成,是提升数学教学效率的“法宝”[1]。
一、问题发现:布置任务,自主学习
问题发现是“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的起始环节。众所周知,课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始阶段,是课堂教学的基础阶段[2]。在运用“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时,教师以课前阶段为抓手,认真备课,设计“问题发现评价单”,呈现预习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夯实课堂教学基础。
在“圆的面积”课前阶段,教师以学习主题、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指导、学习资源和学习评价、我的问题和自我评价为引导,设计问题发现评价单。具体内容见表1。
实践证明,在问题发现评价单的作用下,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学,初步建构数学认知,同时了解自身自学情况,有利于增强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同时,大部分学生因参与自学活动,顺其自然地锻炼了问题思考能力、问题发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数学学习水平。
二、问题生成:组内探究,明确要点
问题生成是“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是确定课堂教学要点的重要环节。“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强调以学定教。学生的自学情况,是教师确定教学要点的依据。小组探究是学生展现自学情况的重要方式。所以,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小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共享自学成果,由此生成新问题,并将其填写于问题生成评价单,顺其自然地明确课堂教学要点,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在“圆的面积”课堂教学之初,教师开门见山地组织小组探究活动。在学生探究之际,教师提出任务:“请小组成员之间互享问题发现评价单,交流自学问题,合作解决,将尚未解决的问题记录于问题生成评价单”(见表2)。
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展开讨论。因为教师组建的是异质小组,所以,小组成员在讨论的过程中会根据自身的自学实际情况,提出个性看法。同时,小组成员会展现自身优势,互相帮助,解决部分问题。在学生合作之际,教师巡视课堂,借助问题生成评价单,了解各组的自学情况,尤其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这种做法不但使学生进一步地认知了数学新知,锻炼了合作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还使教师了解了学情,确定了教学要点,有利于推动课堂发展。
三、问题解决:多样探究,归纳总结
(一)提出问题,多样探究
提出问题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起点。《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多样探究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在问题解决评价单上,展现教学要点及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逐步解决问题。
通过了解学生问题生成评价单的填写情况,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尚未解决以下问题:为什么剪切下的图形有弧度,但可以拼凑成一个长方形?除了可以将圆转化为长方形,还可以转化为其他的什么图形?基于此,教师呈现问题解决评价单(见表3),引导学生继续探究。
在呈现问题解决评价单后,教师给予学生探究的时间。为了增强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教师利用电子白板的计时功能进行计时。问题解决评价单中的问题具有趣味性,很容易调动学生的问题解决积极性。大部分学生在积极情感的作用下,开放思维,动手操作,做到手脑结合,自主获取不同的新图形。之后,小组成员之间共享自主探究成果,介绍剪切、拼凑方法,继而总结出多样的转化方法,并将不同方法记录于问题解决评价单中,生成探究成果。在此过程中,学生留心观察自己和他人的探究情况,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由此了解课堂学习情况。
(二)归纳总结,增强认知
归纳总结是学生梳理课堂学习内容,查缺补漏,增强认知的活动。在采用“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的课堂上,虽然学生能够体验多样活动,逐步建构数学认知,但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具有碎片化的特点,不利于建构深刻认知。实践证明,有效的归纳和梳理可以使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整合起来,有助于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对此,在实施课堂教学时,教师应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呈现问题解决评价单(见表4),助力学生归纳总结。
在问题解决评价单的作用下,大部分学生复盘课堂学习过程,再次经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了解自身学习情况,便于端正学习态度,扬长补短,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四、问题拓展:课堂练习,解决问题
课堂練习是学生学以致用的途径,不但可以使学生增强认知,还可以使学生发展问题解决能力。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依据学生学习情况,设计问题拓展评价单(见表5),呈现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并组织练习讲解活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在完成练习时,学生依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相应难度的练习题,并迁移课堂所学,认真思考,解决问题。同时,学生通过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课堂练习情况,发现自身的学习不足。然后,教师组织练习讲解活动,指导学生解决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在指导学生时,教师依据问题难度,选择相应水平的学生,鼓励其介绍解题思路、方法等,并就此进行总结,帮助其有效掌握数学知识并积累解题经验。
结 语
综上所述,有效应用“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有效掌握数学所学,发展数学综合能力,提升数学教学效率。鉴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树立生本理念,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应用“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依据教学内容,立足问题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和问题拓展环节,不断地引导学生探究、评价,帮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掌握所学知识、发展综合能力,最终达到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刘星星.“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牡丹江:牡丹江师范学院,2021.
杨丽丽.探究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5):91-92.
作者简介:凌世康(1988.11-),男,福建周宁人,任教于福建省周宁县狮城第二小学,副校长,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曾荣获“福建省实事助学基金杰出教师奖”。